|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免费注册用户名
×
你所说的“按我以前接触过几家工厂的现场审核,有测量用的软件,但审核员几乎不过问这个问题,工厂也没有准备软件的确认资料。双方好象都忽略这个问题。我想可能是涉及软件技术,专业性太强导致”问题,恰好反映出认证界的一种悲哀。大多数审核员不懂计算机软件,甚至不懂计算机操作。我就职的一家认证公司有一名具有“33”类(信息技术)专业小类的所谓“认证决定人员”托我帮买一台笔记本,连计算机主频、CPU、内存都不懂,叫人苦笑不得,何况其他? E( R; `0 }. e# t
2008版标准在6.3基础设施中新增加了“信息系统”要求,有位培训老师给学院讲课说是:可能是计算机普及了,所以标准增加了“信息系统”要求,肤浅得如此地步。
" Q- j7 w0 [3 f0 [2 V. c* s这位培训师就没有想过:
: Z: T, K0 d/ ~0 f1 I% g 6.3增加了“信息系统”,在整个质量体系的持续保持和改进中可能引发的诸多要求:& \# U+ T. L- {# o0 |& }6 l( _9 t
1)“信息系统”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是否包含计算机硬件、软件、网络和它们承载的“信息”;* V/ f, w9 P' H* L
2)“信息系统”如何维护保证满足产品要求。就像基础设施维护保养要"满足产品要求"一样?, E+ @% [8 [) [2 d0 ?* j
3)“信息系统”中的信息在质量管理体系中是否起到支撑性作用,甚至是体系有效运行的客观证据?
* y4 ~# p0 |- K, M 4)“信息系统”中的“信息”如何控制?这些“信息”是否是“文件”和“记录”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计算机信息)的易修改、易复制、易受攻击和不易控制等特点对它的编制、评审、修改、批准、COPY、备份、防病毒、放泄密等是否不同于纸质文件的控制?
3 c a4 p2 t) o9 H 5)“信息系统”中的信息在体系的7.5.1e),8.2.1,8.2.3,8.2.4,8.3,8.4和持续改进中会有哪些体现?如何应用于组织的PDCA循环之中?
& { M1 X4 N6 p; H7 M( |( D 6)“信息系统”中的软件是否有用于产品要求的测量的?如有,该如何按标准要求对其“技术状态(配置)”和“预期的测量功能”进行“验证”?
. A4 V& n9 p/ J( }2 f5 x0 Z 7)如组织有完备的“信息系统”,对该系统的维护有关的管理人员(网络管理员、软件编程人员、多媒体制作人员、计算机维护修理人员)的能力要求是否该作新的策划和确定?(国家已经有这些人员的《职业鉴定标准》)
- s; v5 T- ~5 W. C2 P8 @. V 8)对已经依赖“信息系统”完成生产调度、组织、经营活动的组织,内部“信息”代码如何统一管理,“信息流”该如何控制?“信息”如何共享?
$ M2 S) O( C7 i; v f: R7 Z! { 9)“信息系统”在组织的“5.5.3”内部沟通中能发挥哪些作用?9 T# P7 B) f) K- h; a
。。。。。。。。。。。。/ z# L- B- h: I" L) n0 R S* M
诸多问题就出来罗。/ @! p$ `9 f( R: b4 b M
可我们的N多认证审核员尽然对标准的这一条新要求“麻木不仁”。对“信息系统”不知所云,对计算机软件的控制不知所云!岂不可悲,可叹!????$ F9 i: ]3 t$ o( R& P8 F
/ j) T+ k+ B; r3 i# X
长此下去,“认证”如何能真正和国际接轨?当今世界已经是一个信息化,信息爆炸的时代,再不理解这些问题,还是仅仅将认证审核停留于“文件审核”或做文字游戏,而不从技术上、产品质量上、专业方面下功夫,从深层次方面提高整个认证的质量和水平,我们目前的“认证”会越来越流于形式,认证证书的含金量会越来越差。“认证”可能会像早年“产品评优”一样“寿终正寝”可以休矣!!; b* x' B) Q9 w3 q" P& P
, @% j$ t" U7 q8 O* y* K0 p
; T; S, K* r Q 工厂如有测量产品要求的软件,我认为:按标准要求的确认只需:
8 }. z6 X4 V$ Q' R. I3 |8 J; Y 1)规定该软件的管理方法。包括配置(技术)状态--版本、生成时间、如何保持记录?如何“验证”?验证的频率?
$ f4 I8 `: H' x/ O$ ~( X% d8 g 2)然后按规定的管理方法对该软件的“配置状态”进行记录和控制,对该软件的测量功能进行“验证”,保持记录皆可。0 I& k2 P" F; q8 a# a2 }. u
3)如软件的版本有升级、修改,应重复上述活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