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 D' B$ v p4 _1 b* w& L 前一阵子哪件令我沮丧、愤怒、始终未能释怀的"文件审核"(见已发表的《这样的质量体系文件能通过认证吗?》,这样的文件审核尽然被申请认证的组织忽悠,因该组织最后慌称“不搞了”,审核员竟被认证公司怪罪和指责,说丢了单!)的事至今还在我的脑海中徘徊。。。* t; h0 G L( \0 B6 @% A
最近在网络中云游中,我惊喜地发现,在这个地球上,还真有一个与我一样迂腐、一样不因世事、一样认真、一样正直的QMS审核员,对哪些欲想通过IS09000认证拿一张证书,又不按ISO9000标准要求形成文件化体系,认真贯彻实施的组织;对哪些仅仅为了一点私利而不按审核准则和审核员的道德标准去认真做文件审核从而丧失道德的审核员,也有一番感慨!
- ]5 A3 U0 Q1 j, F' v 我下载了这片文章,借这片QQ空间,转帖出来,希望我的好友中被认证企业的好友和从事QMS审核的好友都能拜读一下这篇好文章。并期望好友们能在阅读这篇文章后发表一点对这篇文章的读后感,引起一些讨论。
: J4 C" x) K5 I) z0 v% Y( a( T6 q以下是这一位宋治民先生的文章。* U: L: l t+ X
从文件评审的走过场看审核员职业道德的缺失
HXQC 宋治民
近日,笔者有机会看到了一份某认证机构审核员于2009年5月9日完成的对申请认证的某企业提交的质量手册的文件评审报告,报告中所标称的评审依据是GB/T19001-2008。
. {4 P$ }+ _& x& |
由于笔者三年多以前就曾在本人的著述《审核案卷解疑释惑110题》一书的第6题中阐明:“……文件评审是现场审核活动开始之前的重要步骤,如果发现文件不适宜、不充分,甚至出现错误,审核组长应当通知受审核方和认证机构负责管理审核方案的人员,以决定审核活动是否继续进行或暂停,直到有关文件的问题得到解决,这一步骤的任何草率和疏忽都会给现场审核带来不利的影响,因此,审核组千万不能使文件评审的过程走了过场”;“……带着疑问和好奇,编者也曾‘拜读’了某受审核方已通过审核组长文件评审的质量手册,并随手记录下了所发现的问题,结果记录了两张A4纸,30余个问题,说实在话,审核组在文件评审时的草率和不负责任令编者多少感到有些惊讶和无奈……”。笔者在该书的“后记”中曾颇为感慨地说:“本书所提及的问题无一虚构,如能对号入座,闻者足戒,则笔者幸甚、国家幸甚!”为验证笔者的这一期待是否已经实现,此时顾不上大病初愈后的身体虚弱,比照受审核方编制的质量手册,对某认证机构的这份文件评审报告进行了核对。尽管笔者有些思想准备,但质量手册中的问题之多仍使笔者感到吃惊!审核组长在《文件评审报告》中(电脑打印)全部划“√”,只字未提手册中所存在的问题,评审结论是:“基本符合要求”。但经笔者查阅质量手册的部分内容后(未包括“第8章 测量、分析和改进”的内容)即发现20几个应该要求受审核方整改的问题。笔者实在想不明白,该认证机构曾经因案卷中存在比较严重的问题而遭受重大挫折,也曾耗资为每一位专职审核员配发了笔者所编著的《审核案卷解疑释惑110题》一书,希望该书能够有益于审核员的自律与素质的提高,可是三年多的时间过去了,为什么该机构聘用的审核员仍然麻木不仁,问题照旧,没有长进?
: N" t/ r. B4 w0 c% a R4 L$ e- Q
笔者认为,文件评审之所以走了过场,其原因不外乎以下几种情况:
1、审核员的素质低下、能力不济,识别不出受审核方编制的体系文件中所存在的问题;
2、认证机构在安排审核计划时,没有给审核员留出足够的用于文件评审的时间;
3、审核员不具备所需的专业能力,文件评审心有余而力不足;
4、审核员心态浮躁,视“文件评审”为鸡肋,感觉枯燥无味,根本就静不下心来完成文件评审工作;
5、审核员在文件评审方面糊弄认证机构、糊弄受审核方,应付差事、得过且过已形成自觉或不自觉的习惯;
6、认证机构对文件评审走过场的弊端不敏感,监督处罚不力,以致问题长时间地得不到根治。
* ^3 i6 }% C' ?. e
仔细分析以上原因,能够主动承认自己素质低下、能力不济的审核员恐怕少之又少;现在连质量管理体系审核也要分两阶段实施了,不管第一阶段审核到不到现场,认证机构的审核调度肯定要为第一阶段审核安排必要的时间,而审核客户的管理体系文件恰恰是第一阶段审核的首要内容,所以说“没有给审核员留出足够的用于文件评审的时间”的原因大概也不复存在了;现在认证机构一般对由非专业审核员进行文件评审的问题都控制得比较紧,这方面再出现问题的概率应该说也不会太高;看来剩下来的与审核员相关的原因就只有审核员的心态浮躁和糊弄差事了。
GB/T19011-2003标准的第7.2条a)项明确要求审核员应当:有道德,即公正、可靠、忠诚、诚实和谨慎。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前面所谈到的审核员的心态浮躁和糊弄差事的表现完全与标准的要求背道而驰,与 “可靠、诚实和谨慎”的道德要求相悖”。
常言道:“无功不受禄”。江湖中人也有:“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拿人钱财,与人消灾”之说。而我们的审核员都是受过高等教育(大专以上学历)的文化人,怎么会连这么浅显的道理都不懂?有的审核员无功受禄,拿着认证机构支付的文件评审费,却不干正经事,不能与人消灾,导致文件评审走过场,这种行为从本质上讲与盗窃无异,都属于不劳而获之类。文件评审走过场,而且长时间地得不到纠正,暴露出了某些审核员在道德上存在缺失。
千万不要以为笔者所批评的“文件评审走过场”的问题是小事,认证机构口口声声地说要为顾客提供增值服务,体现在什么地方?不就体现在这些所谓的小事上面吗?当审核员有理有据地指出企业文件编制的错误或不足,并且说明原因,要求企业整改,这对企业绝对是难得的帮助和促进,难道不是吗?
记得笔者在企业主持认证工作时,为选择认证机构,笔者曾经在本人主笔编写的质量手册中有意识地安排了10处错误(当时的说法是埋了地雷),分别将手册提供给不同的国内、国外较有名气的认证机构,请他们审阅并提出意见,结果有的认证机构触雷了(即未能指出手册中的错误),最终笔者代表企业选择了指出手册中8处错误或不足的认证机构,遗憾的是被选中的不是国内认证机构。笔者敬重哪些对文件评审给予高度重视,且作风严谨、能力高超、忠诚兢业的审核员们,以致在以后的接触中与他们相知相交成了好朋友。
最后笔者要说的是,某些审核员在道德上存在缺失已非一日,却长时间地得不到纠正,认证机构在审核员的管理方面是不是也存在疏忽呢?
笔者强烈建议,除了案卷评定人员要对审核员的文件评审报告进行审查外,认证机构的审核员主管部门或人员还应定期或不定期地(比如利用内部审核的机会)对审核员的文件评审报告进行抽样复查,一旦发现有走过场的情况,即按照规章制度的规定予以处罚,绝不手软。“治乱世,用重典”,如继续姑息迁就文件评审走过场的现象,势必有一天会给机构带来大的麻烦,不居安思危不行啊!
* N) [- K) g9 t( C* q3 B W( m. T
6 h& w( Y: ^8 N, U, [
. h, J6 N# k/ L" n1 S$ i6 j/ O% i写于2009年端午节假期期间
7 \- ` i, |% W. m"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