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用户名
 免费注册用户名
各版块官方QQ群号新手如何获得更多贡献值审核员注册挂靠推荐如何成为国家注册审核员新手入门必读-论坛版规
查看: 9266|回复: 60

体系认证末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12-11 21:49: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免费注册用户名

×
一篇《管理体系认证末路》的文章,主要针对的是企业在导入管理体系认证时,往往没有作为战略选择,只是作为战术手段,获得客户需要的证书即可。这就为帮助客户获得证书的管理体系咨询师有了生存的土壤,咨询师手里的案子一多,就产生了咨询公司,导致市场竞争加剧、价格下降、利润变薄、咨询师收入下降,最后咨询公司的老板只能招没有经验,刚刚走出校园的大学生。由这种水平辅导出来的所谓质量管理体系,只能是为了迎合审核员的文件而非管理活动。因此,常常听到客户说:“如果像您所说的那样简化文件,不知道下一次其他审核员审核时是否会提出问题。”
$ R0 @) Y4 A. w, _一位客户曾经在邮件中向我提出这个问题,我当即回答说:“一家企业的管理,不会因为审核员的不同而不同,如果审核员的差异可以造成截然相反的审核结论,那这样的审核就可以考虑应该废止了。”3 K- C3 v1 _1 Q0 _: F( q+ |
审核的瓶颈在于咨询师、客户和审核员大多是围绕着证书,却将管理体系希望达到的目的;资源效率最大化的本原放在了第二甚至第三的位置,这也是目前许多获得ISO9001、ISO14001等企业的中国老板们,将证书看作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原因了。
+ O% M" ^' `3 b4 B- v- R, _) K审核结论与是否获得证书相关,但审核过程中与客户的交流能力,则与审核员的经验和能力相关。既然管理体系是为了帮助企业将资源效率不断提高,这正是企业老板最感兴趣的地方,但大部分审核员在与企业老板沟通时心虚,找不到话题的兴奋点,常常以管理体系条款作为切入点,将沟通变成了审核。我相信90%以上的老板都没有仔细读过标准条款,一旦用标准条款用来审核老板,那与管理层的沟通就已经失败了。5 `/ A+ R$ D4 e. Z4 M6 S- o* O. |, b0 W
TC176小组(开发ISO9001标准的技术小组),曾经对高层访谈提出过"Best Practices"时指出:“不应该用审核的方,而是访谈。从企业经营的角度去了解高层期望,因此审核员在访谈前应该了解该行业的经济环境....”一次成功的高层访谈,审核就已经成功了一半。
: x/ U) j# J2 Q' ?7 c" g! x: u* x# F审核员的瓶颈在于他(她)在进入审核这个行业之前,大多从事的是基层质量管理工作,很少参与企业战略或目标的策划、实施与评估,很少参加管理层会议,对最高管理者最关心的问题了解不多,因此当作为审核员时,就找不到双方感兴趣的话题。另外,一旦选择了审核员这个行业,他(她)需要博览群书,还要时刻关注各类行业的经济走势,这也是许多审核员到一定水平很难再提高的原因了。
0 Z  O% Z* Z0 ~据说现在中国认可委正在加大力度,提高审核服务提供者的水平。对此,偶非常不乐观。   @( T* Z- Z! H: t3 v  Y2 B5 k% s

7 q  p, D6 x  ^4 d- b- X+ ]' g我认为,现在很多现象背后很大的原因就是大家都短视,谁都舍不得时间和精力去做稍微长远一点的事情。
3 J* ^9 S, T$ ^) T被审核机构,为了快速拿到证书,审核员喜欢看到什么,就作些什么; & b# C8 F$ o* ]; C
咨询机构,为了赢利、降低成本(主要是人力成本),怎么便捷怎么来,所以提供的咨询就多针对于审核应对式咨询; 0 V: V- x4 C6 j' J0 D
审核机构,也为了赢利,也要降低成本(同样主要是人力成本),为了合规,就要中规中矩、四平八稳,所以乐意提供基于条款的审核。
0 e1 C+ y' S4 X1 I+ o; n4 _审核员,现在大多数都是没做过管理工作的,工作又很忙(提高效率,也是赢利的一个方法),自己又不打算投入时间充电给自己,所以只能在低水平上徘徊。 : ~0 I8 A( d8 U; z, B, i
咨询机构和审核机构虽然都面临经营压力,前者可以考虑偷工减料来降低成本,即多算人天少干活。而后者人天数通常不能变,则通过持续选拔低成本人才,或者提高利用率来实现目标。于是,持续恶性循环下去了。 7 w9 W3 o- I  J( _% i
最后,大家一起把管理体系建立保持这件事情,做成认证、做成审核,从而变成鸡肋。
发表于 12-12 09:25:35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一起把管理体系建立保持这件事情,做成认证、做成审核,从而变成鸡肋8 }7 p/ S+ t/ W. p
就像现在有大学一样,把传道、解惑变成考试,变成文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09

回帖

7261

积分

博士

积分
7261
发表于 12-13 19:08:20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一起把管理体系建立、实施、保持这件事情,做成鸡肋的话,公信力没有了!只好由更多的管理体系来替代,低水平的重复,又是被废掉的一代或几代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9

主题

241

回帖

1038

积分

硕士

积分
1038

Medal No.4Medal No.5Medal No.6Medal No.1

发表于 12-16 20:54:26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有道理!值得我们深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122

回帖

5627

积分

博士

积分
5627

Medal No.1

发表于 12-22 17:17:42 | 显示全部楼层
精辟,屁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2-27 15:13:27 | 显示全部楼层
   是的,我深有感触,我们公司的体系导入证书是拿到了。但是没有提升公司的管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主题

272

回帖

3401

积分

博士

积分
3401

Medal No.1

发表于 12-31 15:03:46 | 显示全部楼层
体系的推进、保持、改进,需要最高管理者甚至是老板知道体系能给他带来的实际利益,能带来最佳的利益和最大的效果需要一个忠诚、强有力、得到充分授权、有能力的的执行者队伍,并且要充分得到老板的信任,持之于恒的把工作做下去,不断改进,精益求精,才能最终保持推行体系的目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50

回帖

863

积分

学士

积分
863
发表于 9-6 18:55:13 | 显示全部楼层
“需要最高管理者甚至是老板知道体系能给他带来的实际利益,能带来最佳的利益和最大的效果需要一个忠诚、强有力、得到充分授权、有能力的的执行者队伍”,这是最关键的。想让老板相信体系能给他们带来效益,就需要大家的努力了,特别是内审员的能力提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9-6 19:41:32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式“认证”的悲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9-6 19:48:50 | 显示全部楼层
揭示了目前中国认证业的现状。现在大多数企业是为“证”而认证,而认证机构迎合企业为“证”而发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9-6 20:10:12 | 显示全部楼层
所有问题都可以找最终一个共同的解释,中国特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9-6 22:08:47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你预言的末路何时到来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52

主题

1万

回帖

11万

积分

禁止访问

积分
118735

Medal No.10

QQ
发表于 9-7 10:32:1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56

回帖

4767

积分

博士

积分
4767
发表于 9-7 10:51:24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特色,不要见怪,也是见怪不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22

回帖

2428

积分

硕士

积分
2428

Medal No.1

发表于 3-5 14:36:41 | 显示全部楼层
为啥我在有的老师身上看到了官僚呢,太官僚了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64

回帖

5044

积分

博士

积分
5044
发表于 3-5 19:17:21 | 显示全部楼层
13楼问得很好!
8 ?' s& g% J! C7 `本人认为,曾经“闭关锁国”的中国,吹进的9000春风,对中国的经济发展作用无可估量。尽管“咨询、认证市场”惨不忍睹,但是大量普世价值也随着9000贯标涌入而为众人所传诵。没有“末路”明天更好。, W3 T6 A( X8 g# J7 U% S+ S
又看到了“best practice". 只是时过境迁,难以再现。这个观念是上世纪QS审核中引入的。当时正流行“标杆管理”(benchmarking)其大意是,如若发现受审企业的活动并非最佳实践,就应该作为问题指出。我所说的难以再现有2方面原因:眼下审核员的管理实践能力和大量中低端企业谋求注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52

主题

1万

回帖

11万

积分

禁止访问

积分
118735

Medal No.10

QQ
发表于 3-5 20:34:52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83

回帖

5731

积分

博士

积分
5731
发表于 10-13 22:27:56 | 显示全部楼层
体系的主流和方向是不容质疑的,只不过现在的贯标和认证近似于几年前中国盲目追求GDP而不惜牺牲环境的情况近似而已。这是一个痛苦和悲壮的过程,但愿这个过程短暂些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主题

1843

回帖

9795

积分

网校学员

积分
9795
发表于 10-14 07:14:10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一起把管理体系建立保持这件事情,做成认证、做成审核,从而变成鸡肋# y2 n4 H& O4 U* j# w0 J" R; H  B
就像现在有大学一样,把传道、解惑变成考试,变成文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0-14 07:16:52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家企业的管理,不会因为审核员的不同而不同,如果审核员的差异可以造成截然相反的审核结论,那这样的审核就可以考虑应该废止了。8 G& R: o) f& d! }; r- |1 _
* b) [2 @( a0 \# W; G8 p# `- y
还是要我为赞一下这句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主题

1843

回帖

9795

积分

网校学员

积分
9795
发表于 10-14 07:19:36 | 显示全部楼层
“贯标”与“认证”的区别:
( q4 _( K( R* W7 |4 B  u2 W) i贯标是贯彻体系标准,解决怎么建立、实施、保持持续改进的问题。是组织及其所委托咨询的工作。
9 ~8 i5 P1 z. m/ b认证是通过对组织贯标持续活动结果的审核,以组织结标准的符合性判定是否为其提供证实的工作。说白了,就是决定是否发放证书的一系列活动。审核中指出问题,要求改进,主观上仅仅是为了满足证书发放条件(叫做有条件通过)。
7 G; n% |" A3 |) J证书是不是鸡肋?至少目前尚无境内哪家正常的证书被拒绝的正式和非正式消息。关键的问题是这证书到底能否派上用场——什么情况下组织才需要这张证书来证实自己。这其实是组织贯标的真正动力是什么的问题。亦即组织是否真正从战略角度来考虑是否需要9001认证的问题。显然的,这方面的认识被很多方面给模糊了。$ V" Y8 ]: Q- R% b
如果我自己的组织,我可能会从一开始就贯彻9001,以之作为管理框架。但如果我的组织仅仅以零散的产品和服务面对最终消费者,我一定做好产品,但不去追求9001证书。即使我以大宗订货方式组织产品提供,如果我的客户没有提出证书要求作为订货条件,我也不会追求证书。如果我的产品已经独步天下,具有良好的信任,我也不会追求证书。' |$ `; q1 |, \% a: V/ R/ z
反过来,我去买家电产品,我不会关注厂商是否通过认证,我应该并且能够和容易关注的是具体产品的质量。我可以关注产品认证——CCC和饭店星级,却不会却关注体系认证。这并不是不信任认证,而是正常的消费心态。因为你体系证书再漂亮,那只是“能力”证明。而能力最多只是好产品的必要条件,并非充分条件。别说好能力干坏事也给力。好能力做好产品/服务也可能是通过售后的纠正来保障的。那么,可能的场合我为什么不去直接关注产品,非得关注不现实的能力呢?
7 z2 s- C2 o0 w2 `质量保证对过对能力的关注来进行,其实是不可能直接却又需要事先关注产品的情况才是需要的。这就是质量保证标准为什么率先产生于军工、推行于高危行业,最后国际化到国际贸易的原因。因为这些场合对的预告关注非常重要。
$ u8 V& M: u/ i但是,这些实质问题被完全模糊了。甚至有部门提出要以质量认证作为产品质量监督的日常手段。这简直就是不负责任。造成这种混乱的原因,有ISO不顾的勃勃雄心(这个非盈利性组织非常看重标准“销量”),有大家对认证实质和不理解。反正大家一援敌而上,都希望这块蛋糕做大后有自己能够瓜分的一份。" V0 n& I" B, T0 v- s& o5 N: X
但明白地一想——任何合格评定都建立在最低要求之上。管理也不例外。认证能否提供先进管理水平帮助组织,就是一件再明白不过的事了。
) D$ y/ y# E$ `9 |拔苗助长必致枯萎。要求和期望太高,才会有今天的乱象。- a3 w1 ~' m/ \4 y( o4 k# _  H% u
不过,这并非很多人认为的“X国特色”。曾经转过帖子,有英国的低价证书、山寨认证甚至认可这些山寨机构的山寨认可机构……,你认识的谭老师也说早在2003年,就听说美国有出卖证书的情况——境内只有相似的和不及的,一切都在接轨中。
+ W, J9 L! w0 A# g7 e不过这并不妨碍有兴趣的人们对这一套系统的管理标准进行探索.: Q( t6 O) y6 H9 R% U
原文中很多观点都是不正确的。不一一批判了.
1 R3 C; w4 r0 B) a' K' G至于低端企业,其实有很多组织并不需要这张证书,它们在被动员做认证时,就已经被忽悠了。这是本帖后半的主要内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主题

1843

回帖

9795

积分

网校学员

积分
9795
发表于 10-14 07:20:44 | 显示全部楼层
一次成功的高层访谈,审核就已经成功了一半......

点评

但是有这样的么  发表于 10-14 07:3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930

回帖

1万

积分

博士

积分
10145
发表于 10-14 09:33:17 | 显示全部楼层
把好东西做到白菜价格!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930

回帖

1万

积分

博士

积分
10145
发表于 10-14 09:34:56 | 显示全部楼层
减少了国外机构入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930

回帖

1万

积分

博士

积分
10145
发表于 10-14 09:36:11 | 显示全部楼层
维护了国内市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930

回帖

1万

积分

博士

积分
10145
发表于 10-14 09:36:53 | 显示全部楼层
市场一片繁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930

回帖

1万

积分

博士

积分
10145
发表于 10-14 09:37:58 | 显示全部楼层
看看审核员队伍成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181

回帖

407

积分

中学生

积分
407
发表于 11-20 21:37:05 | 显示全部楼层
从企业经营的角度去了解高层期望,因此审核员在访谈前应该了解该行业的经济环境....”一次成功的高层访谈,审核就已经成功了一半。
$ D; i) A& A7 Y4 i  @" v! g1 L8 Y7 \( V- y0 I5 D. Z1 y/ `$ a! o
这个是事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主题

156

回帖

5754

积分

博士

积分
5754

Medal No.1

发表于 11-20 21:56:39 | 显示全部楼层
悲哀!蛋痛的社会现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181

回帖

407

积分

中学生

积分
407
发表于 11-20 22: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rml 发表于 2013-3-5 20:34) _, L; s& r) p( v
“难以再现”的问题,实质上是二方审核与三方认证的角度差异。- N7 }" `' \# j6 h6 v
二方(包括一方)可以在审核中提出自己感 ...
( K4 b# \. w) I% ?4 n+ ^& T
“贯标”与“认证”的区别大家都清楚。关键是对于这样的现状我们国家的认证事业如何发展?向哪个方向发展?
" ^& f1 t- R/ Y
7 }4 |1 b0 P" R9 R问题大家都看到了,原因都清楚,符合国情的对策在哪里?如果还一味教条的照搬国外“增值审核”的概念和要求,对我们国家的企业和经济发展有什么帮助?对我国的认证事业又有什么益处?
0 g# C- G4 b/ q/ C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用户名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ISO爱好者 ( 鲁ICP备09041441号-1 )

GMT+8, 4-19 17:49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