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免费注册用户名
×
一、是非题(每题1分,共计30分)你认为正确的答案请在括号中划“T”,错误的划“F” 4 v* j$ J# B- V, L
1、组织必须贯彻执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审核规范”。 ( F ) : b! d% _& }& u' z7 @- s
2、在确立OHS目标时只要考虑风险评价和控制的效果。 ( F ) ; O9 c4 h2 D# c+ _ p) Y+ T' R: F
3、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文件在满足充分性和有效性的情况下,应写得尽量详细,以便于实施。(T ) c: ^- z8 q! x2 a O: h1 |. V- R
4、组织制定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案应严格执行,不得更改。 ( F ) + K, n0 O6 U/ H5 T
5、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要求建立程序,风险评价的结果要求形成文件。( T ) 9 t. C" h: z; a) a+ v: O5 X0 I. b6 j
6、组织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者代表应是最高管理层中的一员。 ( F )
1 G5 E3 A0 \1 {. g1 U4 @! W7、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中用于职业健康安全绩效测量和监测的设备应进行校准和维护。 ( T ) , S' \5 G" T P% R. m
8、组织应获取适用于自身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这些信息应传达给相关方。( T ) + S& H, R. \6 h
9、通过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的企业,可免除国家有关行政管理部门的监察。( F ) 7 Z; r+ H- [) T
10、员工及其代表的参与和协商计划应形成文件,并通报全体员工。 ( F )
' ~- @' m: B4 O e5 i11、对严格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和标准的重要危险源的组织可不必进行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活动。 ( F ) 0 n' o9 ~1 b) v9 _' q ?# Q
12、体系文件是组织内部的管理规定,与外单位无关。 ( F ) ' I1 B' k' Y9 \1 H! p) V/ |4 k* d6 X
13、对事故、不符合应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但对没有造成事故的事件可不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F )
/ p" Q7 F7 G2 Q8 B. @' L14、高速旋转的砂轮碎片突然飞出,但未伤人,可看作是一次事故。 ( F ) ! ]4 K+ R% G2 I9 N1 P, S
15、行业标准在“三同时”验收时也可以作为验收标准。 ( ) * v3 {7 L7 `" r* V5 X, \4 z0 n
16、一个规模较小的组织,在申请OHSAS认证时,可以用职业健康安全方针代替目标。 ( F )
" J+ ^! x0 M8 C. r* v6 S9 i17、对已患职业病的员工进行定期体检是属于被动测量。 ( T )
* g" V! k' H9 b18、组织制订的职业健康安全目标必须量化。 ( F )
5 e. E1 k" E1 ?0 D2 s/ f19、内部审核是第一方审核,外部审核是第二方审核和第三方审核。 ( T )
# J# ^' n b1 p, G' m4 N; z20、职业健康安全培训应考虑不同层次员工的职责、经验和文化程度以及所承受的风险。 ( T )
) I7 H$ A+ V9 a5 I: x. @- I: d8 O4 B21、对失效文件和资料,可根据需要不从使用现场撤回,但必须予以适当标识。( ) ( Q/ D6 W7 M V; c. b, l1 l; P
22、危险源是肯定造成人员伤亡、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的根源或状态。( F ) # k5 L' t+ o: m
23、员工代表就是员工的安全健康代表。 ( F )
" N7 y6 t( i& W0 ~' s24、“OHSAS相关方”是指参与组织的职业健康安全绩效或受其影响的个人或团体。 ( T ) , F# U6 v2 M& c, P9 S
25、初始评审的结果应形成书面报告,并作为建立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中各项决策的基础,为持续改进组织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提供衡量的基准。 ( T )
9 v. d. D- q, B# n X' w2 o26、是否实施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由组织决定,一旦实施必须覆盖组织活动、产品、服务中的安全健康问题。 ( F ) 6 S* N0 R4 R. w+ k* L" r9 U
27、OHSAS风险是指特定危险源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结合。 ( T )
7 w/ r; t+ y! M5 `7 Z28、一台空调的室外机,在安装时室外机从高处坠落,机器损坏,但未伤着人,属事故。 ( T )
2 k9 }9 K% w) O+ s! Y29、免遭伤害就是安全。 ( F ) / }0 t9 ~. _. X" K1 n- i
30、员工代表和员工的安全健康代表均可以通过选举或指定产生。 ( )
$ j9 m2 ]& l3 ?- Y v9 I* j* e6 S) `
二、选择题:(每题1分,共30分)你认为最适合的答案,填在括号中。 8 o7 ?1 c4 W' R, @/ M; b
1、危险源辨识的含意是 ( D ) & I! H, r: b" L: m
A)识别危险源的存在 B)评估风险大小及确定风险是否可容许的过程 ) m' P. Q8 h, Y. v1 F
C)确定危险源的性质 D)A+C E)A+B
9 V' B" U) K& O0 h& O. D2、管理评审应确保体系的持续 性。 ( E )
# i- c0 ?& [8 ]5 OA)符合 B)适宜 C)有效 D)充分 E)B+C+D F)A+B+C 7 V: H! \' u o5 K! G7 G% t
3、《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要求方针中体现的承诺包括 ( E ) # Q# I2 M9 y6 }. |
A)组织对职业健康安全目标和改进绩效的承诺
3 A* G, [" d4 T* @/ s0 Z' Z) B8 HB)对持续改进和事故预防、保护员工安全健康的承诺 ; s2 E) S4 [" R
C)对遵守现行适用的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承诺 + K+ @* D# u* a3 T6 L
D)B+C E)A+C
" x' l) i- x k* N# t2 p6 H' r" F4、劳动安全卫生“三同时”是指 ( E )
* i7 X$ U* ^* T, H0 }, dA)同时规划 B)同时设计 C)同时施工
4 M# g8 \# |! W* QD)同时投产使用 E)B+C+D F)A+B+C
+ b. w6 B0 \) d, W. [5 f) b& S7 b+ n5、通过实施前的风险评价过程对所有拟定的纠正和预防措施进行 ( B ) - Y3 O& y/ k$ S3 M L6 A; [; s/ h
A)危险源辨识 B)评审 C)风险评价 D)协商交流 E)A+C
" \2 _' q$ q* Z7 X- Y: S$ @6、判定不符合项的审核准则是 ( D )
' ?5 ^0 W( w1 `6 n- |# ?- h! KA)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 B)适用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 6 v8 C" d+ H. c | E# ~$ C
C)组织的职业健康安全体系文件 D)A+B+C
& y) o2 {, p' S1 [ i7、组织开展内审的目的是确定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是否 ( D )
: o q" Q9 v. n. @$ K5 p) P! `5 SA)符合计划的安排 B)得到正确的实施和保持 9 d# T2 H! B1 G F5 r3 j
C)有效地满足组织的方针和目标 D)A+B+C
7 {5 \- L- Q) w# d {8 v9 R) K8、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定 必须以记录。 ( E ) 0 F. b) S! X! Z) ^; a
A)测量和监测用的设备的校准和维护 B)员工培训意识的提高 % J9 a/ l% t" I( ?6 t) D" w
C)纠正和预防措施引起的文件化程序的更改 D)A+B E)A+C . s# Z" Y* r5 |! d
9、危险源辨识的范围不包括 ( D ) 1 s4 L z. {1 x
A)常规和非常规的活动 B)所有进入工作场所的人员的活动 % n+ ~ ]) c# R! y' N3 i! p
C)工作场所的设施 D)承包方在其自身工作场所的活动
( {' e3 J$ q$ j% y' X10、程序文件一般 ( A ) % F+ ~# V$ g j" o+ e+ I
A)不涉及纯技术性细节 B)应有可操作性,细节应作规定 / J1 V- a+ `6 ]' V4 s7 Y* y: W
11、根据《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员工应参与和了解的协商和交流的活动有 ( D )
: C" [" }( G/ yA)参与职业健康安全事务 B)批准职业健康安全方针 5 G: |4 o3 j* V" E) n: V: w
C)了解谁是职业健康安全员工代表和管理者代表 D)A+C
! {; w) `. h8 H! \' k12、内审员应是 ( )
) |6 P6 L; ?& X5 F7 ?A)特聘的 B)授权的 C)培训合格的 D)B+C % S& }! ^# Q; i
13、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重大伤亡事故是指一次性死亡人数为( )
7 g! ?$ {/ X6 F$ k g% ]( S0 \A)1-2人 B)3-9人 C)9-12人 D)12-20人
, L& e2 r* s% q. \ r14、砂轮碎裂飞出伤人事故属于 事故类别。 ( ) " N/ N; g$ B8 ^/ [, g
A)物体打击 B)其他爆炸 C)机械伤害
( C+ M* s* D( W9 y15、管理者代表必须在 中产生。 ( B ) 7 ~0 a4 u0 @1 f! W" ^- d6 W
A)管理者 B)最高管理层 C)员工代表 D)A+B w& F/ Q: \1 A$ a0 ?' J1 W
16、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审核规范规定记录必须保存 年。 ( D )
A, @) F0 t: K% O1 d4 r/ H: @$ kA)1 B)3 C)5 D)组织自定 ( r8 D8 E* ^' n/ p' E2 _
17、以下哪种情况不属于被动测量 ( A ) 9 |. C% H# F& `/ E8 ?" ]4 \; e+ m
A)内审 B)事故调查 C)职业病调查 D)事件调查
% b, l6 Q1 k: o3 J) y% L( |- p7 F18、组织应制定并保持旨在实现职业健康安全 的管理方案。 ( C )
+ I$ U& e' N) SA)方针 B)计划 C)目标 D)A+C 5 U8 l# o% K5 D+ [
19、组织对全体员工在OHS方面,根据其教育水平、工作经验和接受过的培训对其 进行鉴定。 ( A ) / J v5 d( [6 ^ w8 I# v
A)能力 B)安全意识 C)操作水平
$ i& i8 L4 P9 d; Q7 G" K4 Q5 }- T20、以下哪个要素可不建立和保持程序。 ( D )
8 d9 k i6 X. m+ a) XA)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 B)培训、意识和能力
# R( x$ b: U% iC)绩效测量 D)管理评审
3 q! E' G$ I' v8 G; ~9 ^21、以下哪些要素必须要有记录。 ( D )
$ R6 V0 o/ d+ q+ FA)绩效测量和监测 B)事故、事件、不符合、纠正和预防措施 ; x. l- R. w8 u$ i3 I) \9 o. [# M' ^
C)记录和记录管理 D)A+B+C ( L8 a% z, V' v
22、内审员填写不符合报告内容有 ( E )
! P4 W. D4 Z* s K9 ZA)描述不符合事实 B)判定不符合条款 C)不合格原因 5 s: V$ h3 ~- O1 W; o
D)如何采取纠正措施 E)A+B F)B+D f5 E$ w- D4 z, a
23、管理评审的目的是确保体系的 ( B ) ) V7 k' X. U. `* ]0 s1 w6 R
A)符合性、必要性和有效性 B)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 % N2 ^; W9 C r) f5 U0 N4 ?: o
C)准确性、可能性和关键性 D)全面性、灵活性和主动性 # ^4 o/ k5 g. E8 u+ R4 |6 }% \9 m
24、对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案应 ( C )
9 g" S4 O4 g& m1 O0 |& b5 ?A)定期批准 B)定期检查 C)定期评审 + N; ^1 O5 T! g2 D' _
25、组织建立职业健康安全目标应针对 ( F )
. `; y/ h; U) q3 Q$ L6 FA)相关方的需求 B)员工的意识 C)内部相关职能 D)内部相关层次
7 a' y6 X2 V$ o" `2 r" AE)A+B F)C+D m. F! g2 k. L+ _6 W# G
26、对所有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有效运行具有重要作用的岗位,都能得到有关文件和资料的 ( A ) 8 m4 i, i# @ \) D9 g, a
A)现行版本 B)批准的版本 C)实用的版本 7 A- r/ u @, l1 ~$ I! c
27、充足的监测与测量数据和结果的记录,目的是便于随后的 ( B )
' f9 _2 F3 S3 B! O! OA)落实事故的责任 B)纠正和预防措施分析 C)寻找不符合原因
4 a. W: L1 z. A28、劳动法规定:劳动者对组织管理人员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有权 ( D )
; j, \: C, O9 g" ]$ f, ~) dA)先执行后控告 B)边请示上级领导边执行
, p8 X% @- D; V GC)小心谨慎地执行 D)拒绝执行
2 f# G% Q* i7 n1 \29、组织应对缺乏程序 职业健康安全方针、目标的运行情况,建立并保持文件化程序。 ( B ) . `) X) ?0 ^- @, m# U% U, t
A)已经偏离 B)可能导致偏离 C)不会偏离
$ c6 q$ h( J, i$ I7 }30、内审时发现有 事实,可判不符合4.4.7要素。 ( E ) 6 J' L6 k9 Z+ f! Q7 M- @. @7 O
A)消防通道被阻塞 B)操作工未按规定穿戴工作衣帽
: D2 c- E7 Q2 f8 O3 t# s+ J# Q% }C)急救用的药品过期 D)A+B E)A+C
1 z4 U' ~( g2 S9 l. |/ o- C4 i: [3 S" r) h H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