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免费注册用户名
×
我在审核生涯中遇到过两个典型案例,让我至今不能忘怀,并深恶痛绝! a; A+ N$ H' u6 h9 D% [
1)、2007年9月,我接受了一个叫做“XX数字公司”的初次认证的审核任务。它是做城市小区安防系统安装和服务的企业。我提前将《审核计划》,《文审意见》发给了企业(后来才晓得实际上是发给了咨询师),他们接受了我的安排。同意在9月的某个周一到周三审核。约定周一上午8:30召开首次会议。应企业要求,改为9点。但让联络人员一定在8:40前到达。因需培养实习生的原故,还带了一个实习审核员。
! W1 c% ~% o, y$ u( N哪天早上,天下着下雨,我和实习生还是准时于8:30到了这个企业的楼下。这一等就等到9:30,哪位联络人才姗姗打来。我生气地问她知不知道今天要审核。她轻描淡写的说“堵车”罗。我强忍着生气,上了他们办公活动场地6楼上,一个人也未到来。2 C1 o) C; r) q2 V
我问咋回事,您们总经理和管代啥事能来?“不得而知”。
: k2 I% S8 l9 Z" \8 R4 D0 W又等,时间就到了10:30.总经理才来。我生气地问他,知不知道今日认证现场审核。他竟然回答:知道哦!但我们请了“代理”的。他说的这个代理,也就是咨询。他以为ISO9000认证也像办工商营业执照一样,可以交由“代理”!不需要审核,也不需要证据!这怪谁哦? f/ L I: O+ p T- h: e e3 _, p
我不得不向他解释一通,ISO9000的认证程序和方法。我们不是“代理”,我们是“现场评估机构”!
}0 L# U8 ]! c3 N& [ 而这个咨询师也没有来。时间一晃就12点了,咨询师在总经理的要求下到了现场。他也不能自圆其说,讲透了,啥也还未准备好,这个审核还能做吗?我只好宣布退场。但事后,这个咨询机构的老板与我就业的认证机构的老板一私下沟通,竟然把我这个组长撤下来,另外换了一个审核员,一个人就去审核了。后来,我了解,这个竟然企业也通过认证了!+ N# u; ?( X. d0 _: l4 i+ Q
咨询机构和咨询师得倒了他的咨询费,认证机构得到了认证费,企业得倒了证书。也不知这位审核员是如何审核,如何沟通的?! W, \ ?$ `% {, s1 ^
我不愿担的风险,另外的审核员敢担!我得倒的却使一直到现在也不能释怀的案例。/ W% {! ~; R1 S$ q7 j
2)2009年12月,我被派赴XX恒日灯具厂审核。这个企业只有不到10个人。老板是当地政府机关的一个国家干部。要求证书覆盖灯具制造和销售。
/ ?9 x' I9 c, c! F9 @0 f 由我就业的认证机构签的认证合同,总额9000元(含咨询费)。老板开初来机构与老板说需要这张认证证书有多急。我庚即作了安排。与承担这家公司咨询任务的我在《认证事业还能撑多久》一文中谈到的哪位“先生”沟通。说是可以在12月份提交审核。机构为了规避风险,让这家企业先交认证预付款1000元。其他的答应认证通过后一起结清。9 G: S( G- {# Y( {1 v% w; _2 {1 \& r
同仁们可以想象:一个不足10人的小型企业。ISO9000运行能好到哪去?" a$ k5 Z9 v' W' D/ J2 k8 K8 h
12月初,一阶段审核我带了两名审核员(一名18类专业审核员,另一名实习生,由我指导。我占19类专业)。进入现场后发现,这个企业活动面积不足100平米,生产场地狭窄、布局凌乱、设备配置不完整,测量设备不适宜,没送检。说是生产灯具,实际上只是生产“灯杆”。企业印刷的宣传资料中的灯具品种很多。但一了解。均不是自己做的。是外购经销。如要搞灯具认证,必须通过CCC认证。它就更是差之天远!基本条件都不具备,如何能认证审核?
, \8 f7 o" Y5 @, h 与该企业老板和咨询师沟通后,同意缩小认证范围。要求按一阶段审核开出的3个不合格(其中有1个严重不符合)报告分析原因,采取措施,整改合格后再做2阶段审核。3 T! q3 v$ L7 A( R9 {4 f0 C/ `
实际上,一直到2010年1月份才达到基本条件。通过二阶段审核勉强通过,又发出4个不合格报告要求一个月内完成整改合格后再发证书。
; g# G' T" Y$ W9 i ?+ n/ B 可是,这一来,这个企业不理您了。他的外部招标已经过了。后来据说他用了另外一家XX本地公司已经获得的ISO9000认证证书,克隆成他们的证书去投标,并且已经得倒。您这个证书不要也罢。这不,一直到2011年12月,直到现在,他也没有提交整改不合格的报告。这个审核资料我也就一直交不出去。我先后自己开车往返4次去企业的费用自己担了,同组参加审核的审核员的劳务费我发了,咨询师的咨询费得倒了,认证机构收了1000元订金,一份不愧。去向机构的总经理反反映这件事如何处理,他一句话:你应该去把费用收回来!也不正面回答你。把责任丢给你,让你自己去处理。到头来,我这个审核组长落进了陷阱,成了不能自救的傻蛋。8 k3 g) ^2 Z% x2 L: O! f
2003年9月3日 ,GJRJW已经意识到认证机构之间的恶性竞争的势头又碍于认证事业的正常发展,发布了《認可条例》对认证机构加强了监管和处罚力度。2006年10月30日,GJRKXH又发布了《认证机构公平竞争规范—管理体系认证价格暂行规定》,规定了管理体系认证最低价格。
+ ]* q' t% B. J- I 这原本都是一件好事。对杜绝恶性价格竞争有点制约力。后来,管理机构还处罚了六家利用价格杠杆恶性竞争的认证机构。
4 R% j$ U4 o* t: X; H8 W 但“魔高一尺,盗高一仗”。“你有国法,我有对策”。& V# K! L5 f- y: w3 Q# P; j
不少认证机构变个花样还是在搞恶性竞争。如为了欺骗管理部门,认证上按规定写出不违规的价格。如初审不少于12000元,复评不少于8000元。私下又有补充合同约定实际缴纳多少钱。为了市场,机构也莫奈何。您不干,有机构要枪到干。市场总要维持,总不能丢完?!
: r! B( {% p! ~ 于是,这个规定形同虚设的规定,并没有起到抑制价格竞争作用,反而令价格竞争愈演愈烈!国家管理机关应该是明知道认证机构的这些做法,但任其自流,未见更有效的措施,改革这种认证!原因不得而知。
3 O+ [' G1 {2 H" `, m. t9 R 结果是,在中国的各种认证市场中,ISO9000认证已经演绎为最不规范,最为混乱,最无价值,最无含金量、最无实际意义、只要申请就能通过的“认证”。这种证书不知道如何在欧美国家得倒双边认可?
. W% Z4 F" \: o% X5 Q1 k- [" M 中国的ISO认证进入了一个怪圈。 这个怪圈可堪称市场“百慕大”,是漩涡,是激流,更是陷阱。) ^2 B; i) r$ R, e3 K+ q
! J& M' h& | W4 q5 ?( u# | 2011年7月3日22:30完稿于成都0 E- Q$ u' [6 p+ P+ f5 _ Z0 t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