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09-4-22 11:23:31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了上述各位的发言,感觉大家对标准的理解的确存在不少含混不清的问题。
0 a) i2 _1 `( c" ^8 v M, u% \
) W8 H$ W& M9 e: v2 w2 ~! I1、7.5.1是对所有的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在实施过程中进行受控管理的控制要求,目的是确保各过程在策划的控制条件下实施提供,即过程实施受控;8 @ ~6 o' U) g9 ?
' `, |2 A# X* _7 Z, x
2、7.5.2是对7.5.1中那些特别的过程进行过程能力确认的控制要求,因为这些“过程的输出不能由后续的监视或测量加以验证,使问题在产品使用后或服务交付后才显现”,所以需要进行过程能力确认,确认的目的是确保“确认应证实这些过程实现所策划的结果的能力”,即过程能力受控;7.5.2条款从内容上看是对8.2.3条款在产品实现过程中的具体应用的一个细化规定。
' S4 W1 H' H* u1 S9 a
, @% [5 {% x) U) m. @, ^3 Y3、7.5.2不能理解为仅对特殊过程能力确认的控制要求,它还包括那些特殊过程定义中未提及的“问题在产品使用后或服务交付后才显现”的过程。1 w' W6 ?& _2 a1 {
5 j0 {: v; i" c; F4 k
试以压力容器的焊接过程和国家注册审核员的培训过程为例说明,压力容器的焊接过程属于9000标准中所述的特殊过程,因为对焊接质量是否合格不易或不能经济地进行验证,而国家注册审核员的培训过程虽然可以通过考试来验证培训后学员的质量是否合格,但培训过程属于“问题在产品使用后或服务交付后才显现”的过程,即审核员能力的问题只有在实际审核过程中才真正显现出来,所以,对压力容器的焊接过程和国家注册审核员的培训过程均需按照标准7.5.2的控制要求进行过程能力确认。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