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用户名
 免费注册用户名
  • ISO爱好者祝广大坛友蛇年大吉!!!
    各版块官方QQ群号新手如何获得更多贡献值审核员注册挂靠推荐如何成为国家注册审核员新手入门必读-论坛版规
    查看: 3889|回复: 4

    现场评审准备工作及人员分工心得分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9-15 09:09: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免费注册用户名

    ×
    • 现场评审准备工作及人员分工心得分享
    • 9 h9 O. U7 Z0 U! b. m) @
      : N* B9 E# g, V! c! j8 X3 M  d
    • 虽然做了好多年认可工作,每次评审前还是免不了各种乱、各种加班。这次利用换证复评审的机会,整理了与大家分享,欢迎大家指正。1 q- r) k+ a1 f- D7 z3 S
      一、准备工作分工
      4 x7 b* i! R  w+ G1. 质量负责人负责整理、准备以下资料:
      1 E6 f/ @, r; La) 法人证书、组织机构代码、实验室批文,最高管理者任命文件、公正性声明;
      : g- g& ~: v( y# M" Y) n/ k8 o+ Kb) 实验室有关重大事项进行全员沟通的记录;
      " C! |5 a( s0 xc) 质量手册、程序文件、记录等,外部文件。0 L3 [$ k" E# `  x9 V
      d) 文件控制清单,文件审批、分发、回收、销毁等记录,定期审查文件的记录;+ f0 y4 P$ u6 m4 I4 I7 [
      e) 保存在计算机内的文件更改记录,记录更改授权人的授权文件;) Q% y% ?" X% R, o6 c9 V
      f) 电子方式贮存的控制记录;& j* d6 s1 |2 @  j
      g) 服务客户的措施及记录;
      8 ?  S4 W3 q( w: r! [7 H' Xh) 客户投诉记录及采取的措施记录;! X2 p3 R8 n: w+ B7 i  F
      i) 不符合检测工作的控制和实施记录;
      - M- z) S$ `9 t6 v0 a/ P1 hj) 纠正措施、预防措施实施及跟踪验证记录;) D- [; T5 [/ b5 k# @" a! d0 X' ~
      k) 内审计划、内审活动记录;# q2 ?% H1 S. X9 Q' W9 T
      l) 管理评审计划、管理评审活动记录;
      5 ~) A# t0 X+ N- @, N) im) 实验室有关持续改进的实施记录。7 H0 m0 J) S( t! C4 A
      2、技术负责人负责整理、准备以下资料:
      0 E, B) J/ E5 _: ]$ p+ E- X. {a) 各类作业指导书:检测细则、设备操作指导书、期间核查作业指导书、设备维护指导书;
      ' c- G9 e& x  ?2 h* ab) 人员培训计划及活动记录,对培训活动有效性的评价记录;
      7 r% E7 f8 @; b7 Y" ac) 检测、签发检测报告和操作特殊设备等人员的授权文件;' Q& l8 k- H; o: z
      d) 检测人员、监督员、设备管理员等技术人员的技术档案;4 m/ G/ v+ ~! _5 A1 k
      e) 监督计划及活动记录;
      , J, U' K! w. Tf) 环境条件的监控要求及监控记录;
      $ I# R+ Z. M3 |" M: b7 {g) 证实实验室能正确运用标准方法的记录;
      0 X3 A& ?- B3 w; T! t- S# eh) 能力验证、实验室间比对记录,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活动的计划、实施和评审记录;
      8 ^, W3 p# X. d  l. a- s" ri) 合同评审记录;- ], U* B2 E; G9 l; S0 j- P
      j) 分包方的评价记录,分包活动的记录;# z6 a2 \' j* T
      k) 检验检测报告若干份及相应的原始记录(从台账中随机抽取);
      $ V' L- Q5 `" ^# C3 ]. D3、设备管理员负责整理、准备以下资料:
      . _8 \8 }3 A; F2 |a) 仪器设备档案,设备校准状态标识,设备使用记录;
      ! h* v" V$ _: {b) 仪器设备的检定/校准计划及活动记录,期间核查计划及活动记录;8 v3 y4 X2 Z: N
      4、样品管理员负责整理、准备以下资料:
      1 J& }/ A; n2 B8 Ea) 样品管理台账,样品标识。
      ( d( p' \! t  N  o% i9 zb) 对检测质量有影响的外部供应品(/服务)的供应商(/服务方)名录及评价记录;8 d" B6 t; W. \" S1 n2 w
      二、现场评审人员分工$ g5 P2 `3 T/ m( U4 P

      * S2 N4 `8 o0 B0 v( ]2 `7 T: y
      . ^5 I+ H0 c1 V3 J! ^+ m) {7 |* a! }
      三、其他心得* H' o1 l" _4 x# ^( d. k
      1、一定要预留充足的准备时间,至少也要1-2周。' I- V  Z$ U: G
      2、提前与评审老师沟通,特别是现场试验安排一定要事先确定好。
      * {6 q! {% m5 d3、首次会议的汇报材料主要内容是实验室的基本情况、近一年来体系运行的情况;汇报时间10-15分钟;汇报材料可以打印出来,每位评审员一份。( u0 B: B8 I: I1 g: Z

      W8 m0 A! i" I' @$ Z. W

    2

    主题

    21

    回帖

    1517

    积分

    硕士

    积分
    1517
    发表于 9-17 21:56:14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无私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9-18 08:45:55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748

    回帖

    4647

    积分

    博士

    积分
    4647
    发表于 9-18 08:57:15 | 显示全部楼层
    首先,感谢楼主分享《现场评审准备工作及人员分工心得分享》内容,策划做得很到位!
    . O' v: A2 p0 ^9 h) n. Y$ T3 \其次,假如能将现场评审重点条款及审核内容,比如现场评审注意事项,相关管理人员的准备工作可能更充分、更有效;7 I# R3 i6 j' u! f& Y
    最后,如果本次现场评审时间为2天,现场评审时间建议适当长一些,评审人员可掌握事实与数据更多,末次会议才能提出“接地气”的不符合与建议项,企业或供方领导对现场评审人员刮目相看对待,不然就会走个过场、流于形式。所以,个人觉得:末次会议短一些好!完全可以1小时甚至半小时即可 ,这才能显示现场评审人员提供增值服务,才能赢得“双赢”啊!3 f+ E  E$ @7 d
    另,现场评审员第二天返程时间14:00-18:00不恰当,个人建议:返程可放到16:00左右
    ! `0 G7 F# v" j& e2 j" ?$ n- O; X2 h. d2 k
         以上,仅为个人现场评审体会与想法。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239

    回帖

    5713

    积分

    博士

    积分
    5713

    Medal No.1

    发表于 9-18 13:35:18 | 显示全部楼层
    :victory::victory::victory: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用户名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ISO爱好者 ( 鲁ICP备09041441号-1 )

    GMT+8, 2-5 09:12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