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 [2 j* J( N, z马东老师是我非常敬重的质量圈前辈,近日,他又有新作面试,是关于供应商现场审核。一篇文章,把这个问题讲透了,非常值得分享。赶紧来看看。
* }) ]7 Q+ D* I, K R& H
* K" p# b7 y5 J% }( ~" W: |- F. G; O& S2 B9 {
有经验的审核员是在与客户接触的那一刻,就进入了审核状态。比如:
- w8 g9 Q4 k; [+ u$ y, _& f
去机场或火车站接你的司机,就是你的信息来源,聊天是最好的审核方式。
0 k/ h* _8 B. ?; y$ c9 R企业的生意好坏、工人招聘的难度、管理层的变动等,司机天天接来送往,本身就是个情报站,从他们嘴里可以了解企业的经营状态。# @" c$ n9 X- H9 X, P2 `) }
如果去接你的人还有供应商对口部门的人(如质量部),在车上聊公司的经营状况,一是可以打破一路的沉闷,二是可以拉近双方的距离。
$ O* \; a, j) l, b3 w, T
我曾经说过:“车上和饭桌上,是审核开始的第一现场,客户的经营状况与管理行为关系密切。业绩好的时候会掩盖一些问题,而业绩差的时候暴露出来的问题会很多。”
2 N5 v% g) B. h) e+ j T$ r1审核前准备5 V7 f- Y& I3 P9 V" ?) ^
在审核前最好向对方提供审核计划(但与前面提到的审核计划不是一回事,这是指对某个供应商的审核安排),让供应商安排好相应的人,做好审核现场的接待工作。
3 F4 h/ a% B8 s) [& q& Q# P! u4 {
在审核计划中主要包含的信息有:时间、部门、关注的活动、相关人员等。
" B$ H4 h0 o. t2 _# a2 y; [
4 o& e0 \% i4 a5 y" C' b
2首次会议) V6 p' S. @; m. K$ S( g
一般来讲在审核计划中,都会有“首次会议”的要求。
6 L, K7 ^2 H: Q7 j我认为首次会议意义重大,因为参加者包括供应商的管理层、各个部门的负责人、现场协助引导人员等。它是审核组(员)与供应商关于本次审核目的、方式、安排的重要沟通活动。
3 `5 [5 \7 ~9 p' Q我建议在审核计划中一定要标明被审核方的总经理要出席,如果有事请要提前告知审核组。
' y8 l! f+ h7 h1 q4 \我发现由于许多审核员没有做过管理工作,或只做过基层管理者,他们没有与总经理打交道的经验,遇到后心里发怵。当对方提到总经理有事参加不了首次会议时,自己往往如释重负。殊不知质量管理属于经营战略,是老板的事,而不是部门经理的事情。
' w4 [# _% n; R1 a) R4 A4 e
中国引进ISO9001差不多有20年,但为什么大多数企业没有理解这个标准的精髓?
: Q9 }2 F9 [3 |7 H$ {我认为主要是审核员的切入点让老板们有一个错觉:ISO9001就是为了拿到一张证书,而非提高管理效率的工具。% _& h0 `6 U$ ^+ h7 F9 ^& }
7 M- m3 \ W+ M/ T' R记得有一年我在东莞的一家食品企业审核,这家企业已经在同行业中销量排名第二。老板家住深圳,每天到公司的时间基本上是10点以后。
4 \" o1 `6 ]: r- a) D+ e7 H2 e
我在写审核计划时,要求总经理参加首次会议。老板的秘书告诉我,以前老板从不出席这样的首次会议,这次是否必须要参加?我告诉她:“老板如果确实有其他重要的事情参加不了,请他写请假条。”
这次审核非常成功。: f8 M: k g1 K* z5 r, c
因为在首次会议上,老板听我介绍了本次审核的目的、方式,以及我对审核过的企业的一般性分析后,这位老板第一句话就是:“以前为什么不通知我参加这样的会?”
; Y6 H6 _2 {9 Z3 g4 y在质量体系推动方面,老板的权重最大,我用数字比喻为占50%以上。3 F- j& _5 U2 S: m1 ~
* Q- X; x" l$ w/ g7 H& p; P
因此,审核员一定要利用各种机会让老板知道质量、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推动是他的事情,不是情谊赞助,而是身体力行参与落地。会议内容
8 ?' J+ P& p1 p首次会议的时间控制在30分钟左右,主角应该是审核组(员)而非供应商。
/ ]4 F1 j: ], @: s一般来讲先由审核组(员)来介绍,审核人员的名字、审核安排、目的等。然后才是供应商介绍各个部门负责人和公司基本情况。& P9 {/ l5 y! d1 J* t" G) `
, k% E+ T$ b n j. [+ r) X6 I
3现场参观 Z" ^. P5 l& y: s' |& S
首次会议结束,要有一个现场参观,这个安排对整个审核的成功也是非常重要的。
% l* M1 ?3 ~9 X, @
1现场参观的两个目的目的1:管理细节
& m! ~, P. B* O3 `2 I% ]3 @$ b
我一般安排的时间是1个小时甚至更长的时间,它的目的是对被审核现场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 \8 Z6 E7 n- Z
/ N. d7 @+ B1 g! e0 t' [+ \我在首次会议上常常开玩笑地对老板说:“现场参观完,审核就可以结束了。”* e) d" s& }1 \8 v7 f- S/ u
因为我选择的地方都是老板很少光顾的,如门卫、仓库、污水站、垃圾房、维修间等,当看到这些现场的人员,工作状态非常松懈的话,那生产车间管理的再好,我也给整体得分打个大折。
4 G! q( p* r' o9 O, C C8 x管理的细节不是在生产产品的车间,而是在门卫、仓库、维修间、锅炉房、污水站等这些地方。
( g4 P: J6 t9 z% d它们似乎与产品离着很远,但管理活动的要求应该是一样的。5 F8 k- @+ o9 d
想想看行政经理的工资会比生产经理或质量经理的工资低吗?
# p% h. _& K3 |
如果不低,那对管理能力的要求就应该是一样的。如果行政经理、工程经理与生产经理的能力一样,而车间外的地方管理的一塌糊涂,那你看到的生产车间内的管理状况,可能就是他们特意为你准备的。
1 i) R- m+ ~$ _- d庄子在回答东郭子关于道的问题时,用“每下愈况”来解释道无所不在。
# T0 v$ \3 B+ E: S8 g/ @如何判断猪的肥瘦,有经验的屠夫是从猪脚向上摸。如果猪脚肥,那么猪就肥。
1 i5 I+ M D" ^4 i- s; X6 p3 j有经验的审核员也是通过管理的细节,来判断供应商的管理水平和能力的。0 U% s. B( j6 S% \( `
' ]1 J) W9 ^0 ~5 ?
目的2:设计的优劣
! F6 t' l x Y" x
另外由于食品安全与工程设计有极大的关系,它能够体现一家企业对食品安全设计的理解,所以现场参观的另外一个目的就是看看围墙、门窗、屋脊、道路、草坪、布局等,是否符合GMP要求。
. O5 M' d- K$ g% K; m在仓库参观的时候,可以看看到货和发货的情况,在库房内可以找一个1周左右的产品做追溯演练。在现场走一圈也可以顺便检查了虫害管理设施。1 Q1 n. \4 F( Q, ?& k
当由多人组成的审核小组时,现场参观是唯一一次审核组对某一管理活动,发表各自意见的机会。这对统一审核思路、理清审核重点、做追溯信息的准备都有很大帮助。
2 a) D: z P* x" X) e2现场参观前的准备
, p( c+ J" S0 S4 X% d" P现场参观前要让供应商提供四张图:7 a8 k* E2 R# [+ Y' U, K; O
/ y6 W% H* e8 }; c& b3 _" n1、工厂布局图2、虫害布局图3、监控设施布局图4、仓库货物布局图5 h a3 t; g8 ~& {( K; h
对这四张图的要求,可以写在审核计划中。 p: U/ f- I' O4 T0 W0 F( X( g! x
7 t% ?" X- c+ o1 v( ]! h
现场参观后,小组可以进行10-15分钟的讨论,确定审核重点和现场取样方式。
# u3 z: v+ ? N$ {9 g% a+ L* D4《供应商检查表》的设计
7 @' r& n( _( W1 ?. o$ b为了提醒审核员在参观时注意的事项,在《供应商检查表》中对现场参观的内容可以进行如下描述:
; a! @3 g5 `$ s/ K4 B. S/ H
1. 大门(人、物)出入登记管理:姓名、联络方式、车号;2. 监视探头布局:关键区域(露天存放成品/原料、大门、成品库门、原料库门);3. 厂区道路、草坪;4. 污水站、垃圾站、配电站、锅炉房、维修车间;5. 虫害控制:鼠站完好、诱饵缺失;6. 原料库:虫害管理、标识、灯、门、窗、温湿度、电线(无私拉)、遮光、禁用区;7. 冷库:温度记录方式(手工、自动);8. 成品库:尽可能选择一周左右生产的已放行产品,记录产品名称、规格、班次、批号、产品代号,物料管理用电子化(ERP)还是手工;9. 生产线(最好走参观走廊):更衣室/更衣柜、卫生间、洗手设施。) Q: n: X* P8 z
5审核小组的分工如果审核小组由三人及以上组成,可以分为A、B、C三组。
2 P) V; O8 P+ r
$ s6 O8 c% \0 v+ IA9 f0 y7 a* X) U& d1 C0 H
A组的审核地点在办公室,主要负责产品追溯,以检查记录和文件为主,如:1. 入库报告:产量、批号;2. 生产报告:产量、批号;3. 本批号成品检验报告:理化、微生物,化验人员名字、化验人员资质、产品标准、检测方法/规范、取样计划、留样记录;4. 过程检验记录:CCP、重量记录、指标(质量)、异常报告、卫生记录、设备清洗记录、环境监控记录、生产用水(冰)检验记录;5. 员工记录:抽取当班10-15%人员的健康证,并检查当班执行清洁、CCP操作人员的培训记录;6. 本批号成品所使用原料检验报告:原料种类、放行报告、各个原料检验记录、化验人员名字、化验人员资质、原料标准、检测方法/规范、取样记录;7. 设备维修、保养记录。注:A组只关注于追溯产品相关的所有信息,即已经发生过的管理活动。
" c L4 _9 W9 d2 u2 GA组的审核路径为:1)在成品库中选择已放行的产品,对外包装箱进行照相,记录批号和数量。2)将成品带回办公室让供应商提供与此批号产品相关的所有信息。(见上)。& I$ t& o* l Z# N5 D
B C$ ?; U' W$ F& b, H- {
B组负责文件审核,文件主要包括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和报告,如:1. HACCP计划:小组、产品描述、预期用途、流程图、流程图确认、危害分析、CCP/OPRP控制措施;2. PRP目录;3. 投诉管理;4. 内审;5. 管理评审;6. 培训管理;7. 设备维修、保养(包括安保设施);8. 不合格品控制;9. 纠正预防措施;10.设备仪器校验(包括生产线、实验室);11.源头(供应商)管理;12.虫害管理(合同、检查记录、分析报告);13.社会责任;14.产品防护;15.应急管理(停电、火灾对产品的影响);16.召回演练。C0 Y# x; R% ~& B9 _
C组主要负责生产现场操作行为,包括生产车间、库房和实验室,如:1. 现场卫生;2. 周(月)GMP/5S检查记录;3. 现场操作文件(SOP)管理;4. 记录管理(CCP、OPRP、清洁、重量、质量、虫害、维修、异物);5. 标识管理:化学品、半成品、原料、成品;6. 人员培训(关键岗位+一般岗位);7. 设施、设备卫生设计;8. 交叉污染防护、润滑油等级;9. 原料/成品仓库卫生;10.物品标识;11.FIFO(先入先出);12.化学品库;13.实验室:安全装置(喷淋、洗眼器)、通风橱、化学品台账、强酸(碱)存放、试剂标识(名称、日期)、检测仪器内部校验计划、检测方法管理、检测结果管理(签字+日期)、检测记录管理、检测人员资质、微生物实验室(培养基+消毒+空白试验+培养箱温度校验)。4 B( W) n3 \. P. c6 l" _' g( T
6审核过程中的配合
$ Y) t5 D6 D! I1 g在审核过程中,需要三组进行信息传递,如:1A组需要将部分信息传递给B组(体系文件)- 可追溯信息的完整性与召回报告(证据对比)- 成品、原料检验方法管理- 检验人员资质管理- 产品、原料技术规范管理- 记录管理(CCP、清洁、产品检验、原料检验)- 环境监控计划- 纠正预防措施- 设备维修、保养计划2C组需要将部分信息传递给B组(现场评估)- 本批号成品所有原料是否有拒用?- 原料仓库的FIFO(先进先出)- 台账与批号是否符合情况?- 标识管理(批号、数量、入库日期)- 状态管理(待检、放行、拒用、销毁)
# q6 O( p! T& c6审核原则
_; r% e* ^3 `+ y这样的审核安排基于以下几个原则:
1. 所有管理活动已经发生;2. 所有管理活动需要符合规范要求;3. 所有管理活动的信息不得缺失;4. 通过已经实现的产品,连接起人、机、料、法、环的所有管理信息。
/ L/ x3 r6 `7 u7审核流程和重点
# d" I% {$ K- }4 z质量管理体系(包括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所管理的活动,可以通过一个已经生产出来的产品进行追溯(如下图)。
9 U0 r* b( [9 _$ p% h# M' q) A在仓库中刚刚生产1周左右的产品,可能还没有到消费者手中,或者即使到了消费者手中,还没有发生(或没有得到)投诉报告。
1 ]3 ^5 L( }' Y6 R$ {因此对投诉管理的验证,需要用更早批次的产品进行。1A组审核员的审核流程与重点A组审核员在现场参观时,已经用相机拍摄了追溯产品的“品名、规格、生产批号”等信息(在包装箱外侧就有这些信息)。
+ V. V) `( P- A6 f7 n; h+ b* }5 L- E3 h回到办公室,向供应商提出要求,提供与这个产品相关的信息(见《供应商管理(7)供应商现场审核(中)》。
3 T9 }8 c4 `. @0 K
建议A组审核员将与这个批次产品相关的所有信息按照生产流程顺序,让客户放置在桌子上。
, \: H- f1 D0 J5 U n4 c# k# l- _% T/ {5 ?! v
9 t8 p8 p4 }5 y# a _
2B组审核员的审核流程与重点A组审核员在对信息的完整性进行确认时,B组审核员要求客户提供与产品记录或报告相关的管理依据。逻辑是:找产品 -> 找记录 -> 找依据 -> 找疏漏 -> 找问题 -> 找风险
0 v* W2 t2 z% N$ ]
相对来讲对B组审核员能力的要求要高一些,他(她)还要对几个非常重要的报告进行确认和验证:
7 K3 `) _3 o4 L0 o. w1管理评审报告如果在ISO9001(2000版)中,选出哪个条款最重要的话,那我就选“管理评审”。
0 ~/ }3 A! |3 p, C& _: j# n$ G q: ]: O6 E- m
先看一看参加管理评审的都是哪些人?最高管理者、各个部门的一把手。 B4 r, y# B1 E$ U" D6 }
再看一看都讨论哪些问题?方针、目标、未来方向。
, B! t; b; i X* `9 L& j最后想一想管理评审输出是什么?分责任、分任务、分钱。 _2 B$ E% j- Q* g# O$ e3 q9 D
凡是与分钱相关的事,就是企业最大的事。有人可能说不对,分责任、分任务、定目标应该是最大的事。但这些事的前提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钱干个屁事。7 h9 g2 |! [; l" i; i! p) o# C
所以当我看管理评审报告时,我先看看总经理是否出席,然后看各位部门总监都说了些什么问题,最后就是行动计划是否有预算。/ A6 L$ W) }% Q5 e
有些企业看我打的分非常低,有些不服气,我告诉他(她):凡是将管理评审作为认证活动而非经营活动的企业,它所运行的管理体系本身就会给经营带来巨大风险。
4 B3 Z; g2 ^# c P* T( j, F* E% |/ I就如同一个国家的人大会议,成为一出闹剧时,这个国家一定处于极大的风险之中。
0 y# J- h% f+ e因此,几页纸的管理评审报告,已经代表了这家企业的质量、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策划、运行、检查、改进的水平了。
) D3 m7 ~) V8 d4 W3 E# s3 D老马建议看管理评审报告不要只看当年的,一定要看过去三年的报告。做纵向比较,看这家供应商管理体系的发展历程和转折。2 T9 G0 N' q. T$ I! [
2内审报告内审报告是管理评审报告的部分输入。: z y; y4 R& {# @' m! g5 D
但目前许多企业内审流于形式,审核员仍然处在“手中有剑,心中无剑”的水平。为管理层提供的报告,只是纠缠于某一个操作行为,而非对系统进行风险评估,这显然是管理层不感兴趣的问题。
I l" ^4 j0 Q( ^) C1 J# _如何改变这样的局面?可以在组织设计中进行策划,让各个部门的总监成为内审员。每次审核的时候,由总监担任各个审核组的组长。/ ^: ?1 D: I9 v+ A4 s
在审核中试图抛开检查表,到一个业务部门可以从这几个问题问起。; `9 r; G/ P2 A1 g
🔷 为什么需要这个部门?🔷 为什么需要这个岗位?🔷 这个部门的主要业务流程是什么?🔷 这个部门或岗位的主要责任是什么?🔷 影响到你部门工作效率的原因是什么?🔷 你与其他部门发生的主要冲突是什么?🔷 你如何解决冲突并开始有实施计划?; `# q7 `3 N* |1 T. a3 @9 r/ ]* ^
当你将这些问题告诉总经理时,我猜想他会乐疯了。因为这是他的痛点,是他天天睡不着觉的问题,如果你帮他想到了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你还愁他不给你提职、涨工资吗?- ^: }+ P) ] }) U
3其他重要的管理程序🔷 HACCP计划🔷 PRP目录🔷 虫害管理程序🔷 放行管理程序🔷 不合格管理程序🔷 纠正预防管理程序🔷 投诉管理程序🔷 追溯管理程序🔷 召回管理程序🔷 危机管理程序🔷 实验室管理程序🔷 员工培训管理程序
& o6 s3 E B: O" {B组审核员在看以上(不仅仅限于以上)管理程序时,需要提醒C组的审核员,协助在现场提供证据。0 C) Q9 W ?# N3 f0 A$ G
3C组审核员的审核流程与重点在现场执行审核的C组审核员,主要是观察现场的操作行为。
2 O$ Z& t; R5 B% O9 s
因为无论你文件写的好坏,最重要的是现场表现如何。现场执行审核的人,只要记住五个字,就基本上不会抓瞎。& N# f3 I+ F7 F' k' B D
🔷 人:是否经过充分的培训才执行生产任务
. m& y; x9 G5 l$ V) a2 G3 \0 M🔷 机:设备维修保养能否达到保证生产的目的🔷 料:原料(产品)的管理状态3 G% D% e4 W6 t- o3 { C2 v
🔷 法:方法是否能够保证一线人员理解管理要求,并得到有效执行
# {1 I! G4 I/ B5 ?" w" o# I5 A🔷 环:设施和周围环境是否适于食品生产对卫生的要求
' n/ |, J! R, F) \) K三组审核员需要在末次会议之前,进行讨论。
0 O2 f# j' B) z4 r9 |! Q针对操作性问题,找流程本身的问题。如果解决了责任和方法,但仍然解决不了问题的重复发生,那可能就是制度问题了。而制度问题往往与机制设计相关,到这个层次基本上就能够判断企业的系统风险管理水平了。& n7 ~! T; Y3 ]5 [& C
可以用《马氏问题分析层次图》,清晰表达了由表及里的分析问题的方法论。
& C6 ~$ U, F. L2 o" q3 w' {, X三组讨论后,就需要向被审核方报告审核发现和审核报告了。5 K, O o( R$ u& ?7 I5 M) K3 \
- A' I, I. k' m; S" e) p
- End -
2 c; A; I; [" H
- s, M" q6 i |8 \. ^& M)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