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用户名
 免费注册用户名
各版块官方QQ群号新手如何获得更多贡献值审核员注册挂靠推荐如何成为国家注册审核员新手入门必读-论坛版规
楼主: sunjianlang7201

特殊过程不一定都是需要确认的过程,大家怎么看?

[复制链接]
头像被屏蔽

52

主题

1万

回帖

11万

积分

禁止访问

积分
118737

Medal No.10

QQ
发表于 12-31 16:56:13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6

主题

5154

回帖

6万

积分

博士

积分
62483
发表于 12-31 20:25:33 | 显示全部楼层
sunjianlang7201 发表于 2017-12-28 21:21
% D6 F5 `" n3 R+ ]做不做确认,其实影响的是组织自身的利益。& M) z- m/ p4 t9 C0 N# ^  w
如果没有“像审核员要求的”那样去做,但是产品质量有保证。那 ...
1 n$ G$ X" x0 n) t5 _  |2 M* \
为了更好地研究这个话题。能否提供这个例子的有关信息! K; V* ]0 g/ J) z& Z
1、有哪些后续的监视或测量不能验证的项目如,硬度、内应力(导致开裂)、气泡等。2、你说的 过程有好几个参数,除了温度外,还主要有哪几个参数? 3、采取什么样的确认方式(如焊接的对试焊件的破坏性试验。统计铸件的料废比例等)

点评

以上信息只针对贵公司的实际情况  发表于 12-31 20: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1 11:58:29 | 显示全部楼层
yangxiaoqing36 发表于 2017-12-31 15:55
! a/ r$ T% c- G不做两个极限点的确认,您怎么知道在两个极限点的工艺参数生产出来的产品是合格的呢?
! f' U; ^/ G( Y8 [" N% w
难呐,铸造过程中型砂强度值是个区间值,化学成分(以铸铁为例元素从最基本的五大元素,加上合金元素有时超过10个)配比是组区间值,共晶度是个区间值,环境稳度是变化的,浇注稳度取值是个区间,同一炉批浇注不同铸件(顺序)的稳度是个区间值,每一个都去确认极限值,前提是不是其他条件、参数要固定,这是一个庞大的工程。" t0 Z/ a$ O- a
所以,最后一般都流于经验了。

点评

按照外行教条审核员的要求去做的话,企业别生产了。  发表于 1-1 12:1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1 14:07:19 | 显示全部楼层
sunjianlang7201 发表于 2018-1-1 11:58: N( Y, R! S1 s4 M  Q
难呐,铸造过程中型砂强度值是个区间值,化学成分(以铸铁为例元素从最基本的五大元素,加上合金元素有时 ...
7 R# }. p% l$ j, F* R
您的两个极限点的数值是怎么来的?以往的经验?如果你也无法保证这两个极限点之间的温度可以生产合格产品,那为什么设置两个极限点呢?便于生产操作参数范围可以宽泛,但是如果无法保证产品质量,参数范围必须减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1 14:20:52 | 显示全部楼层
sunjianlang7201 发表于 2018-1-1 11:58
/ I3 ~& j+ s* G, p5 x1 |难呐,铸造过程中型砂强度值是个区间值,化学成分(以铸铁为例元素从最基本的五大元素,加上合金元素有时 ...

5 \, n0 _# N" c# S; S工艺文件要基于事实为依据,保证这个你怎么验证都可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2 10:17:07 | 显示全部楼层
需确认过程就是特殊过程,只是标准前后表达不同而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2 16:42:40 | 显示全部楼层
yangxiaoqing36 发表于 2018-1-1 14:07+ B: M, X+ k% Z7 C9 }
您的两个极限点的数值是怎么来的?以往的经验?如果你也无法保证这两个极限点之间的温度可以生产合格产品 ...

/ T. z0 u8 o& P- X: O4 h. D这个是公司内部经验值,或者根据参考书修正的结果。

点评

作业指导书规定的工艺参数应该是正确的,特殊过程确认就是确认其的正确性,任何决策都应该以事实为决策依据;以往的经验页可以作为确认的一种手段。但是必须确认,确认的方法很多种,最常见的是试做。  发表于 1-3 10:5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2 19:31:18 | 显示全部楼层
当输出结果不能由后续的监视或测量加以验证时,为什么标准规定:应对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实现策划结果的能力进行确认”?过程确认的目的指导着我们怎么对待过程确认、怎么把握过程确认的控制程度。看来一切过程确认还得从实际条件出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3 11:03:52 | 显示全部楼层
sunjianlang7201 发表于 2018-1-1 11:58" m) y6 Y: }! F# l# E4 i7 q
难呐,铸造过程中型砂强度值是个区间值,化学成分(以铸铁为例元素从最基本的五大元素,加上合金元素有时 ...
$ F) p3 i; S" \
审核老师是把您问住了,人家说得页对啊,你为什么不做两个极限点的确认呢?为什么不你进行您上述确认的依据写到特殊过程确认记录里面呢?有的是外部公司已经做了确认或者外部学术机构已经做过了确认,为什么我们还要再此进行重复劳动呢?这种情况我们只需要证实这个数据来源的真实性就可以了;大多数审核老师不会为难企业的,只不过人家问你什么,您能说明理由就可以;一问三不知,不符合项谁都会给你开;至于一剑封喉 前辈说得 外行审核员弄得企业就不能干了,我觉得这句话挺对。但是特殊过程确认本身是一件很严谨的事,不能因为工作复杂就减少确认的活动;偷工减料的确认就是个笑话!
" P5 c1 Y" W: P; q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3 14:17:02 | 显示全部楼层
yangxiaoqing36 发表于 2018-1-3 11:03
* o3 Q+ D: O' b7 x/ P审核老师是把您问住了,人家说得页对啊,你为什么不做两个极限点的确认呢?为什么不你进行您上述确认的依 ...
0 {" G+ [* C0 V' [
1.帖子说:如浇注温度“1360℃—1380℃”,而我们只做了其中某一个温度点的确认。…..这仅仅是理论上的,实际上浇注过程中钢水温度是在降低的,不可能停留在一个温度点上;2.钢包中钢水温度测量的频次有限,生产中不可能一再测量的。同时,钢水温度测量误差也是很大的,它可能已经超过了正负10度范围了。3.所以过程确认中的试验要求,还是需要按实际条件来制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3 14:23:31 | 显示全部楼层
fanbaihang 发表于 2018-1-3 14:179 R/ q# E$ N/ Z8 e! z/ ?8 o- n
1.帖子说:如浇注温度“1360℃—1380℃”,而我们只做了其中某一个温度点的确认。…..这仅仅是理论上的, ...

& `6 T8 Q+ L, |& T  o! W所以确认的准则很关键,不同工艺不同准则,策划应该放到第一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3 15:02:30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大家参与讨论

点评

先别谢,讨论得很热烈。现在手头有点忙,今晚一定参与一下  发表于 1-3 15:4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3 15:04:05 | 显示全部楼层
论坛里有铸造企业工作的吗?你们都怎么做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70

回帖

3880

积分

博士

积分
3880
发表于 1-3 15:49:57 | 显示全部楼层
sunjianlang7201 发表于 2018-1-3 15:04
% q; z% ]( n3 Z! S论坛里有铸造企业工作的吗?你们都怎么做的?

, Y$ r7 W% j4 b& a3 `5 x4 {我看过一个铸造过程的确认资料,基本思路是先定准则,然后按照准则一一执行,大概是从人、机、料、法、环以及最后产品检验合格报告等方面来写的。对于工艺执行的参数也是在工艺参数范围内即可,没有做两个值的。
* @0 t6 ~! d6 `: C4 b/ G& z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不妥之处望见谅。

点评

对,确定这个温度点就行  发表于 1-4 08:46
实际操作是选择一个温度点开浇的。  发表于 1-3 15:5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3 17:39:34 | 显示全部楼层
彩虹龙 发表于 2018-1-3 15:49/ N* |3 F5 @1 s/ N
我看过一个铸造过程的确认资料,基本思路是先定准则,然后按照准则一一执行,大概是从人、机、料、法、环 ...

$ n: W. Y- B. t" U9 u新版标准给的很含糊,没有像老标准那样单列7.5.2“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的确认”,只是8.5.1在讲生产和服务提供的受控条件时说“适用时,受控条件应包括f)若输出结果不能由后续的监视和测量加以验证,应对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实现策划结果的能力进行确认,并定期再确认。”,连老标准确认要求的a-e都没有了。
; _" f8 _: C" i4 b1 K8 X1 ]  O所以,我认为,确认是对组织有利的事情,因为不确认会有风险。至于如何确认,根据组织自己的确认准则。审核员对于是否确认可以不做评价,但是组织识别了要确认的过程,编制了确认准则等规章制度,就应按照准则、制度实施。如果确认不满足自己的准则等规定,才可以判定不符合。
  |! `$ O5 F! f. v- ^综上所述,是否确认是组织自己的事儿,当然顾客要求你确认时,也应该关注并实施。除此之外,不进行确认,如果产品质量稳定、满足要求,我认为是可以的。% N5 R: I7 Q9 M: m! F8 P( P
至于某些审核员说:对于区间值,你怎么只确认一个定植时。是否可以说,你管我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3 17:44:00 | 显示全部楼层
也就是说,是否要做过程确认,影响到的是组织自己的产品质量和顾客满意,并不触及法律合规性。4 N; [+ w* A. w7 Q) L' Y
有些过程在A组织是需确认过程,在B企业就不一定是需确认过程。
# l) @/ i0 h! l( S0 ?" m* q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6

主题

5154

回帖

6万

积分

博士

积分
62483
发表于 1-3 21:58:02 | 显示全部楼层
sunjianlang7201 发表于 2018-1-3 17:39
: K$ T- E# x1 c+ z新版标准给的很含糊,没有像老标准那样单列7.5.2“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的确认”,只是8.5.1在讲生产和服务 ...
( \# ^0 A  `- ~
关于特殊过程,我们往往把它看得太神秘了。很多时候不是企业没去对特殊过程开展确认活动,而是别人做了我们没有意识到。铸造生产过程中熔炼/浇注产生的质量问题有几个。其一,这个过程有可能产生铸件的内应力集中而导致以后会开裂。这个问题无法在交付前检验。导致开裂这个质量问题虽然存在,但在后续的热处理过程中内应力会消除,这样铸件可能开裂的问题就与熔炼浇注无关,  其二气孔。有些产品对气孔没有大的要求。有些是有要求的。气孔无法检验。气孔的产生和熔炼浇注有着很大的关系。因此熔炼浇注是特殊过程。. F. {% r, u/ m5 |  m3 v9 |
某一家公司是生产缸套铸件的。采用离心浇注方式铸造。由于气孔不能检验。 只能在后续工序厂家的粗车及精车时发现剔出。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料废。产生的料废损失由铸造厂家承担。铸造的气孔是不可能完全消除的,合理的料废比例是可以接受的。 这家公司认为料废比例在11%以下时可接受 。日常严格监视料废的比例的波动。当料废比例连续3天高于11%时,此时判定生产出现异常。组织人员对品质异常情况进行分析,找出影响品质异常的原因,并针对原因采取措施。验证纠正措施时发现总体料废比在可接受范围时。视为问题已经得到解决,确认通过,而后进行正常的控制。如果发现改进后料废比比以前降低了很多(如0.5个百分点),则严格按改进后的条件实施。此时视10.5%为新的可接受料废比。 , b7 _' N% B- j+ f/ T  h0 U* Y- ]
上例实际上是一个常见过程确认的例子
& C" e4 U1 B9 b' t按08版  7.5.2  9 F/ n. l7 {  h9 f* ?. b9 x, Q
那个<11% 的料废比,就是a) 为过程的评审和批准所规定的准则;
: U9 j$ v7 Q  b 37楼有个点评很好“确认的方法很多种,最常见的是试做。”这里的确认也是一种试做,采取滚动确认方式。已生产的批次结果满足了“评审和批准所规定的准则”视为后续生产的确认通过,以后照此执行,如果没有满足“准则”这说明过程综合能力出现了问题。确认没有通过。采取纠正措施后,满足了准则,确认通过。此时验证纠正措施的有效性,也是一种确认的方式。这种滚动式确认方式很多行业都采用。如纺织印染行业的整理工序,面料缩水率只能用破坏试验方式测量。整理过程是特殊过程。就是采取定时抽样检验缩水率的方式进行确认的。
( N, j/ W/ h) @6 D6 r/ x$ f; w有人要问,这不就是常用的生产控制手段吗?没错,过程确认本来就是生产控制手段之一。3 q; j1 `  x) J: y
还有很多行业惯用的确认方式,如商品砼的开盘鉴定。注塑件的首件检验(含破坏性试验内容)等
6 I2 ^1 v  ~8 y  F! E8 w7 p一些企业生产多年,工艺相当成熟。正常情况下设备等都运行正常。但人员会有变化。人也是影响产品的因素。此时,对新上岗人员进行试用。试用人员的能力评价也可以作为确认的方式,评价合格后才能独立操作。审核时,那个试用评价记录可作为确认的证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3 22:17:39 | 显示全部楼层
牛角尖 发表于 2018-1-3 21:58
7 K/ ~$ i- b1 u0 u关于特殊过程,我们往往把它看得太神秘了。很多时候不是企业没去对特殊过程开展确认活动,而是别人做了我 ...
2 B. N: r; C+ V1 b" b5 O
辛苦了 。我就说嘛,标准也是总结自实际。难道没有9000标准时,我们就不生产、不控制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4 17:47:02 | 显示全部楼层
牛角尖 发表于 2018-1-3 21:58+ Z  t6 D+ [' h! u# i+ m& c
关于特殊过程,我们往往把它看得太神秘了。很多时候不是企业没去对特殊过程开展确认活动,而是别人做了我 ...
$ V0 g# L! g  m) c
标准说很清楚,实施标准并非需要:统一不同质量管理体系的架构;形成与标准条款结构相一致的文件;在组织内使用标准的特定术语。所以我也认为不要把“需确认过程(或习惯叫特殊过程)”看得太神秘了。组织认清过程确认的目的,根据本组织客观条件,选择适合的方式进行“过程确认”,保证生产和服务能长期和顺利的实施。

点评

标准要求本来就是来自于优秀管理模式,研究标准时不能脱离实际。要钻得进去,还得钻得出来  发表于 1-4 20:1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6

主题

1567

回帖

1万

积分

博士

质量求道者

积分
13224
发表于 1-4 23:55:45 | 显示全部楼层
争议的根源是什么?还不是因为ISO为了把标准更通用化,而搞得越来越虚,也来越含糊了?9 L( }* K7 O5 I. Z( M6 ]& d0 e
所以以后很多行业会依据自身行业的特定要求规定行业认证标准。9001以后充其量也就是相对于一个基础教育文凭,没多大实用价值,有价值的还是需要拿大学的专业文凭。
1 [! o" R8 W% `6 X& c- q. p具体要怎么控制,取决于过程的风险和期望得到的效果,没必要为这个去咬文嚼字甚至互相谩骂。
( T( x2 o2 d1 U+ r( S  R; l# Z, f' b/ ?9 y5 R
9001(不是9000)标准没有特殊过程的字眼,但很多制造业的认证标准依然是会明确规定的。
# X' Y5 M6 a; t- Z1 i比如:ISO/TS 22163的 8.5.1.2特殊过程,是很明确的,并且进行了注解:特殊过程可能是粘合和密封、铸造、卷曲、热处理、铆接、表面处理包括:涂漆和涂层、扭矩紧固、焊接等。
- b: g' C' E6 `0 m# P: i- `1 C) Z9 O4 F3 ]
再比如:IATF 16949附录B,就列入了CQI系列的特殊过程评估的要求,当顾客有规定时,组织的特殊过程(包括热处理、电镀、涂装、焊接、焊锡、模塑、铸造)需按这些手册指南要求进行确认和控制。
3 Y7 Y. Y+ Y) V' O' ]) A: m  V8 E* c, L* f$ Z2 q
再比如:API Q1规范,虽然没有出现特殊过程的字眼,但却明确规定需要确认的过程至少包括:无损检测、焊接和热处理(如产品适用)。

点评

“没必要为这个去咬文嚼字甚至互相谩骂”。说得很好。但是有的人不喜欢这样,处处要编故事、谩骂已经成性。 讨论环境很差了。  发表于 1-5 16:21
关注微信公众号:IATF16949-Q,获取干货资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6

主题

5154

回帖

6万

积分

博士

积分
62483
发表于 1-5 22:37:36 | 显示全部楼层
yangxiaoqing36 发表于 2018-1-1 14:07, I) m6 u! Q4 q( Q4 m
您的两个极限点的数值是怎么来的?以往的经验?如果你也无法保证这两个极限点之间的温度可以生产合格产品 ...
5 _; D% _& o& U; W% e+ e
说说工艺参数问题
  N  s" C6 v4 p- g& Q' [7 I& r* d工艺参数会影响产品的性能,有时一个工艺参数会影响1项性能指标,有时也会影响多项性能指标,一个性能指标可能只受到一个工艺参数的影响。也可能收到多个参数的影响。这样在确定工艺参数时就要兼顾到多个性能指标。而各个参数之间也会相互影响。确定各个工艺参数可采用以前的经验数据,也可以采用各种方式筛选,正交试验就是一个很好的安排试验的方法。在安排试验时,一方面要考虑影响产品性能指标的因素,二方面要考虑这些因素的取值。前者称为因素,后者称为位级(也称为水平)。如:因素有1区间温度、2区间温度、保温时间、压力等。筛选工艺参数就是要选出这些参数的组合具体取什么值,以达到最好的综合效果。如上例,最后筛选出的一组最优工艺参数:1区间温度200、2区间温度205、保温时间25秒、压力30等(这里省略单位)。 优选法里称之为好点。  D' X6 c6 I6 p( T1 _2 E
这些筛选出的参数就是设定的参数。 无论自动控制设备,还是人工操作设备。 由于各种影响,包括仪表误差。运行中 完全达到设定参数是不可能的。实际参数总会有一定的波动,这个波动的分布遵从正态分布 。确定工艺要求时,会根据过程能力,或设备精度、或外部的条件变化,或以往的经验,给出一个允许波动的范围。这个范围体现的就是工艺参数的一段区间值,这个区间值范围越小,  就越接近达到的理想质量指标。故在验证工艺的正确性时肯定是验证这个筛选出来的最优理想值。操作者在操作时应尽量按这个理想值操作。 这样操作会降低减少期望值的偏移量,从而系统地缩小波动范围。. C& {& k2 i6 J; t! N" k" c
同理,确认工艺参数时。应该确认那个理想的参数,而不是2个边界值

点评

控制浇铸的温度“ 完全达到设定参数是不可能的。实际参数总会有一定的波动”——这是实际情况。  发表于 1-6 18:5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38

回帖

707

积分

学士

积分
707
发表于 1-15 16:27:43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 各位老师,以上老师的的高见,读后受益匪浅,关于特殊过程一词在标准中没有特殊过程说法了,还是要好好学习标准,提高对标准的理解能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15 17:24:09 | 显示全部楼层
pxkjh 发表于 2018-1-15 16:27
( @0 _, Z6 i6 l$ L谢谢 各位老师,以上老师的的高见,读后受益匪浅,关于特殊过程一词在标准中没有特殊过程说法了,还是要好 ...
: L! M4 L1 y$ x# ~6 }% _' ~: i6 t
特殊过程的提法在有些标准中还是有的,比如GJB 467A《生产过程质量控制》,目前还存在特殊过程确认的提法,一些审核员也还在固有思维中有这样的概念,审核时难免会提问到。
: j1 X3 ~# ?( r/ ~; O' g5 e; C当然,哪些过程需要确认,组织比审核员更重视,毕竟,处于风险防范的角度,做一些实验来确定相对成熟的工艺方法或者其他的过程规范,还是有好处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38

回帖

707

积分

学士

积分
707
发表于 3-7 16:21:57 | 显示全部楼层
sunjianlang7201 发表于 2018-1-15 17:24
  y7 O3 L2 V$ k& r) @特殊过程的提法在有些标准中还是有的,比如GJB 467A《生产过程质量控制》,目前还存在特殊过程确认的提 ...

6 ^3 H3 F9 y; G0 U对特殊过程在其他标准中有规定,在质量管理体系标准中不在用特殊过程这个词了

点评

是的  发表于 3-7 19:4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用户名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ISO爱好者 ( 鲁ICP备09041441号-1 )

GMT+8, 5-26 08:24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