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免费注册用户名
×
如何规避认证前期风险% }( U' V( Q- Y( o x8 B7 P- A" E
工业与服务业事业部 俞水华
* ~( e4 G/ |% ]) @ 任何认证工作都存在风险,但认证风险多数是可以识别的,同时绝大多数认证风险是可以控制的,以下将结合自身工作经验浅述如何规避认证前期风险。; ~% @' }( w9 \" y5 ]3 k
1、组织经营的合法性
9 C. ~! C3 x) n1 w2 W9 q. k 1)所有组织应该具有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发的营业执照,严格按照营业执照中核定的经营范围从事业务活动,不得超范围经营。认证机构应关注营业执照的有效期、年检情况,收集有效营业执照复印件。! V& F, X0 V* G. g
2)部分行业要具有相应的执业资格,如工程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组织需要建设管理部门核发的资质证书。核查组织的资格证明文件时,应特别注意文件的时效性。有些行业如工程行业,超资质承揽项目本身即为违法,如果不能提供地方政府的特殊许可证明,则不能接受认证。还应关注主管部门对资格证书的年检结论,如果年检结论为不合格,则应要求企业进一步提供整改资料和再次检查的合格结论,否则,不能接受认证。
0 y: S0 k, y7 Y4 T 3)对产品种类列入生产许可证目录、3C强制认证目录、QS强制认证目录的组织,应重点关注其许可证、3C认证证书和QS认证证书,核对许可证和证书上所确定的范围是否与公司的实际相符合,如果存在列入强制许可或强制认证目录中的产品而没有被许可或没有通过认证,则必须将这部分产品从认证范围中剔除。另外,还应关注有关证书的有效性和年检或年度抽检情况。
; C* J4 \* X- R! I( Q3 b 2、关注媒体曝光,组织是否存在媒体曝光的质量、环境、安全事故,同时关注组织对事故的处理情况及有关政府主管部门的处理结果,并进行风险评估。
) l; h! A" m8 E4 f' V3 t 3、关注监督抽查情况,关注质量监督部门的实物产品质量抽查情况,产品质量是否符合相关标准要求,应收集产品抽查质量报告;关注环境保护局的污染排放的监测情况,应收集污染排放监测报告;关注安全监督部门的安全检查情况,收集检查信息。
* C+ d& A/ i. z1 u 4、了解组织的规模、体系涉及的区域范围、多现场和分现场情况,避免因人数相差太大、多现场和分现场未完全了解,而造成的审核时间不足的问题。" D! c" `; D3 _/ ^
5、建设项目环境“三同时”实施和建设项目安全条件论证和安全评价。5 t- u) E4 S F
建设项目环境“三同时”,环境保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应收集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主管部门的环评批复和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报告;矿山、危险物品建设项目要进行安全条件论证和安全评价,应收集安全性评价报告、主管部门的安全性评价的批复和安全设施竣工验收报告。
{3 C" W: i- X9 p8 Y3 Q 6、法律法规的符合性:对于高、中度污染企业,必须同时具备检测报告和守法证明,对于轻污染企业,检测报告和守法证明必居其一。收集一定时期的产品型式试验的报告。对于特殊的高风险行业如建筑,则审核组必须收集一定时期组织承建工程的竣工验收报告的复印件和完成项目的清单。一级风险企业要收集安全守法证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