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免费注册用户名
×
分享 | 一位品质经理的质量管控经验总结(附品质主管工作手册清单)2016-12-13
0 _) R* i$ U- D q9 h& e X; K. A
" K9 d! [; P' W0 L9 P
8 h; I3 w& a( h; r+ G# j# q怎么做质量管控才能有效,质量部门有哪些工作要做?这是一位品质经理的主要质量管控总结,涉及比较全面,供大家参考! K6 O8 R$ M* O# A
; ~ h) B$ q! g# z; h
+ k, K( \ m, M* N( s* x质量部门是服务部门,是负增值部门,也是在公司里处于相对比较尴尬的部门。当产品质量不理想时,质量部的责任首当其冲;当产品质量相对稳定时,它又像是可有可无的花瓶,所以现在的有些企业的质量部门仍旧是可有可无的部门。
# W: u5 I. M$ ^7 A" ^9 h# f有些企业的质量部门是其它部门兼管,有些是某一个领导兼管,发与不发货、原材料接收与否、制程中出现不良时是否停线等等质量事件,也就由某领导手一挥,桌一拍,做下了决定,这样的质量管控基本上是没管控。 - u# S! O6 ]/ y# K0 `( O7 d
在下拙见,只有所有管理者足够重视质量,全员参与管控质量,才能做出让顾客满意的产品。 0 \8 B2 \" R% T
以下是笔者在公司做品质经理的主要质量管控: % o/ m# Q, t6 I, P( a1 Z
一、 最基础的质量检验
' \7 K8 w: H- Q. N, H& d$ g% f1、上任后,制定行业认可且正确的产品规范、制定有各测量、试验设备操作规程、普通产品来料、制程、半成品、成品、出货检验规程;特殊产品的各项检验规程若干。
- z- w6 ]) M1 @2、设立品质部,确认QC、QA人员,通过在岗在职培训考核、早会宣导等方法,要求质量人员对检验规范和标准的理解,能准确无误的判断,现实行每半年一次培训并考试,合格方可继续胜任原工作岗位,每一季度一次现场考核,通过QC验证后的产品进行再确认,确认误检、误判、漏检机率,并将此结果纳入检验员的绩效考核。 3 V5 m& q9 ?0 D$ s( ]
3、要求QC人员能够对质量结果进行简单的分析和解释,当有QC向我汇报不良现象时,我都会问对方:你认为是何种原因导致这种不良现象产生,并与对方进行必要的讨论和分析。 # S+ C5 f5 M$ L4 o; L
二、加强公司各部门对在制品、研发产品质量、生产过程质量的认识
# s$ ]% v. c/ g e: S1、每天两次不定时走访车间各工序,观察现有正在生产产品的工作流程,以减少工作失误,提高工作效率为准,不合理的流程容易造成质量不稳定,部门间相互扯皮影响团体合作,若发现不合理流程,及时与管理层协商沟通,纠正其工作流程。
4 T. F& ^& O. H# p. m: U, u2、观察全员质量意识,是否承担应有的质量责任,是否按流程工作,工作质量如何。发现问题,及时与管理层及部门负责人沟通、改善。主导并协助各部门建立有一套有效的绩效考核,从而增加全员质量意识。
, v" ]" M; L8 Y! @9 R1 l三、将人、机、料、法、环、测六个方面管控用于实际工作
6 P* @' V( T1 [1、生产人员(人)
9 ~ M, O5 e( p- k3 o1 @
现由行政部及车间跟踪确认:生产人员符合岗位技能要求,每一员工入职培训,经过考核合格,车间实习,能胜任工作后才正常上岗。
$ K. x) J+ K# k( H+ v" T" F现品质部与技术部确认:特殊工序应明确规定特殊工序操作(熔炼、制粉、成型、烧结、电镀等工序)、操作人员及检验人员应具备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考核合格者持证上岗。
3 j3 o1 O) G/ F- p# Y t& {操作人员能严格遵守公司制度和严格按工艺文件操作,现由车间主管及专职QC巡视,督促员工执行力。 & Y! D% x$ H* _& r+ j
检验人员按工艺规程和检验指导书进行检验,做好检验原始记录,要求各检验工序每日下班前将各检验数据输入电子档。 " r# h# H I: n0 r1 b6 e% M; C
0 A# i/ c9 U2 l e' R- k2、设备维护和保养(机) 3 P) C) z% G8 U4 G2 x5 F3 Y) h3 R
' t" I5 n' j0 J# V
9 X l, J. r* l; w3、生产物料(料)
8 T2 V* [* H# K* k Z
主要原材料,只能由已审核过合格供方提供。主导每年一次的主要原材料供应商审核,包括供应商的体系审核和产品审核。
/ B: y8 n: b2 p8 [与采购部门协商后,要求采购订单除明确数量、重量、单价、交货日期等常规要求外,各项技术指标(磁性能要求、尺寸、外观要求)都需要明示于采购订单,采购人员将技术指标输入电子档共享,以便于来料验证其材料是否符合采购订单要求。 7 { k. K! o; ~# S$ i$ ?/ n, |+ x$ N
下道工序负责监督上道工序,如本工序未查出上道工序不良,本工序所有不良品由本工序承担并记入工序绩效考核中。 . B7 t! j7 |: |% q- b
所有工序产品必须有批次或序列号标识,便于跟踪追溯,随时检查标识单、跟踪卡等填写情况是否符合要求。 2 [* O8 K% l0 w" C
7 E0 A$ A2 l5 k$ z, J2 |" h
4、作业方法(法) ) |1 ^+ n+ V8 c* N1 n2 t/ m. f
对已区分的关键工序、特殊工序和一般工序,分别建有质量控制点。 ( E$ `$ a8 d; B; u" }; @
主要工序悬挂工艺规程或作业指导书,工艺文件对人员、工装、设备、操作方法、生产环境、过程参数等提出具体的技术要求;特殊工序的工艺规程除明确工艺参数外,还对工艺参数的控制方法、试样的制取、设备和环境条件等作出具体的规定。 ) `+ b' K5 V* ?: e1 `% h- V$ [+ ]
重要的生产过程控制图的控制方法发现潜在不良因素,现我公司计量型采用x-R控制图,计数型采用不合格品率P控制图。
- @. K7 ?8 d1 h# P1 Z! A8 ^8 a# o
6 { A# U } t8 Q: G& v. ^) j" ~8 S$ h5、生产环境(环) . X6 Q: n! G9 V6 [9 I5 p6 H# I
1 a- E; b$ `5 e5 x/ ~3 }
6、质量检查和反馈(测) - d$ O) p c4 A6 X
制定的检验规程包含检验项目、项目指标、检验方法、抽样方案、检验频次、仪器等要求。
+ x2 b& r' }$ ^$ T X/ {各工序检验按检验规程验证产品并记录,每工序检验站提交日报、周报、月报,要求日报第二天八点半之前提交,周报次星期一上午提交,月报次月8号前提交。 ' l1 G1 N( j. K+ h* R9 ^
控制不合格品,对返修、返工重点跟踪,制定有返工、返修品跟踪单。
0 o& f4 I& y) C; S检验现场:待检品、合格品、返修品、废品分别用不同颜色盒子存放,利用色标醒目标志,分别存放或隔离。(白色是待检品、蓝色是合格品、黄色是返修品、红色是废品)。 ( M7 `5 B9 i# u9 e
特殊工序的各种质量检验记录、理化分析报告、控制图表等都必须归档整理保管,随时处于受检状态。 U2 M3 V& v9 Q6 Q- }
日常各工序发现异常及时汇报给品质部,能确认不良的原因,通知相关部门,马上纠正预防,如不能确认不良原因的小质量事故(质量损失小于5000元),电话或者邮件通知相关部门,或者与相关部门负责人碰头共同找出原因,及时纠正预防,大的质量事故(批量报废、质量损失大于5000元,顾客投诉系统性不良等),通知产线停线,由品质部组织召开临时品质会议,记录整理会议内容,形成的决议,后续跟踪验证,并将结果向总经理汇报。 ( ^5 A; v- w! }
周报、月报按各种质量缺陷进行分类、统计和分析,通过每周周会、每月月会,针对主要缺陷项目,品质部向管理层、各部门主管沟通协商,采取措施,必要时应进行工艺试验,取得成果后纳入工艺规程。
2 o; @7 a' ~+ w ! F' f- a1 A4 z s
四、质量体系标准化 " Y, b# `+ E- k; q: `
1、主导公司ISO9001、TS16494体系文件编制、审核,将如上三点管控工作纳入公司质量体系改进的整体计划之中,在已制定相关标准的基础上,通过工序质量的调查与分析,发现各工序、各部门现行具体要求与体系要求执行有偏差时,进而采取改进措施,做到写的和做的一致,做的与记录的一致,通过不断的改进,持续循环,从而实现整个质量体系的持续改进。 ( P' Q3 i1 \, u- w
2、负责体系每年度第三方外审、第二方顾客审核,主导内部审核、管理评审,将三部分审核不符合项纳入质量体系持续改进。
: G' N8 _- w( @: l0 l U0 y五、顾客服务 5 D* p9 h) n+ ], K% A4 g% x, [ ~
负责处理顾客抱怨、投诉,并在24小时内回复顾客,通过电话沟通、邮件往来、拜访顾客等方式,对有争议的质量问题与顾客进行协商,达成共识。 1 U" b! `" K/ v
延伸阅读:品质主管高效工作手册清单,看看你还缺啥 6 |& l2 W$ P% b4 ?1 ^1 z
1.品质管理部经理职务说明书
5 f& F- |9 k+ u2 D2.品质管理部经理助理职务说明书
1 H8 P9 N( \! U: b3.设计质量控制处处长职务说明书
4 n- I4 R8 ~( @$ ] x( S2 b4.设计控制室主管职务说明书
8 C& P T1 y2 S; b# u8 c% x+ U8 Z, D5.测试工程师职务说明书 . A! Z1 M$ N# i! }+ l" ^
6.品质计划处处长职务说明书 " g9 }5 w0 K$ e/ _7 }
7.品质改进室主管职务说明书 . R. u* ]% U' `* w
8.质量工程师职务说明书 . C. l9 K( C) b9 d2 L
9.质量体系室主管职务说明书 9 {9 }4 B/ p K0 x
10.体系工程师职务说明书 - L+ m4 {4 ]8 w
11.标准化室主管职务说明书 ) {" V. v& e; u0 E' z1 K* t5 V0 W
12.标准化工程师职务说明书
/ |( o5 I9 A4 Y* I13.进料质量控制处处长职务说明书
* b* S" [1 S& e14.计量工程师职务说明书 ]" K4 Z4 I) u8 b9 H9 N' \/ d% e
15.培训效果评估表 . T6 w2 P6 s" N* q; U6 _* N0 o$ r
16.计划外培训项目申请表 ; b5 m2 _" B+ \. T4 K
17.二级培训记录表
4 g7 ~" H5 w$ T# l5 ]: }18.品管圈成果报告表 ' w1 O6 ?5 f2 t; R
19.品管圈成果报告书
r! }7 N5 a3 E' t. e) Z$ f20.品管圈工作分析表
+ g! w! I6 e! S$ h: t) ~2 a21.品管圈活动管理规定
; c. L5 m5 W4 x6 G# s5 N' D$ M22.进料验收单 5 B* O' L$ F5 U; ]/ @
23.进料检验成绩书 5 a o* i l( ?
24.质量尺寸外观检验标准
! n6 R1 |% y* V5 ?, g7 ~ \5 `25.各部门生产合格率控制表
; T+ X& M! q8 c; ?! b- I26.生产过程检验标准表
M8 V: v+ g5 Y. z4 Q27.产品质量异常报告单 5 G8 P A; R- R. t$ J+ G3 @4 P' i1 {
28.不合格产品控制核查表 : |5 C& j3 \6 b! T9 G
29.产品质量管理表 3 I9 L ~& S1 C- u' j n. O. `
30.产品质量标准表 # j3 ]/ p% | |5 n" @% c
31.产品质量检验报告
" d; I" h9 W) H32.产品质量检验报告表
4 H% B& @ E5 T) R+ }) E33.产品质量检验表
# _& v; b5 T/ ~7 o% G2 f" F34.产品质量检验标准表 + F7 E2 j+ S; z5 ?9 K8 a
35.待出厂产品质量检验 ) @8 ^! ^, V$ G+ {! @# v" }
36.产品质量检验分析表
0 J" H7 P, x9 N8 |4 r37.产品质量异常通知单
8 a H$ A3 A9 r" ]/ F( ^( T; J38.产品质量问题分析表 & {9 C" Z9 A0 a5 n7 R; U. T
39.产品质量异常原因及改进报告
8 J) Z" ]5 w% C0 d6 ~. L$ P# _40.产品出厂检验表
( K; l' y2 e4 i- x7 }" |' h4 M41.成品抽查检验记录表 3 j+ F; G, T6 I7 T) `* R- h- {1 s
42.各部门产品合格率控制表
0 g- n8 B% A7 w" |( L4 k43.首批产品试制状况记录表 5 a2 d8 ^ {5 }8 H8 E) N% p, k; H
44.质量管理中的常用指标
. |( u2 D. A1 M' M- z) C45.进厂物料质量检验表
" H2 V% {8 D; N( w/ o' f; ~46.零件进厂质量检验表 , A7 s: F1 ^1 E
47.来料检验报告
; b6 u8 J7 }, S5 x48.材料检验报告表 ' a2 @+ z+ y* f( S
49.进厂物料检验情况报表
' E7 E8 T$ F- D; w! d9 H: _50.进厂物料检验日报表
7 D W, C$ n7 m& Z51.进厂零件检验情况报告
6 u5 F6 }% V3 u4 k& m0 y4 u% y52.零件检验表(1)
; _+ E$ H# ]$ U* m53.零件检验表(2) 8 ^6 [; n; a. E) ?. Y9 i& K
54.原材料检验表
$ _, b' Y1 ^8 j$ X: @# N% \. ^3 `8 x55.原材料进厂检验记录表(1) 9 a" K3 [9 M4 y* t. n2 F! G4 O
56.原材料进厂检验记录表(2)
) \/ v8 m/ |3 _. Q& i: }/ p: i3 e2 ^57.进厂零件验收表 $ r1 R5 q' Z' \: A5 O: i
58.过程异常联络单
1 R3 N8 }' e; R K/ h59.QA检查记录表
: k/ M- g4 m' G60.检验通知单
I# t* ] Y: e7 w* H0 i; ^61.检验委托单 + s0 n j" ~+ \. E
62.成品检验汇总表
& ?- @; x; j, M, y/ w: i( {63.不良物料处理流程
- L+ o8 M5 s0 G; E64.管理评定质量改进措施记录表 4 w" D+ T* |& M
65.外部投诉处理记录表
. k8 g/ L& A r' L. J' y7 x66.不合格报告 # w$ q6 r1 j) S4 }* A6 O
67.纠正措施记录表 3 m+ |5 W$ k& L% S- M
68.预防措施记录表
; a! n) n& L- U8 X5 ^- N0 y69.供应商品质检验记录表 7 y" ~4 ^ Y3 J t* M7 F2 o
70.供应商质量统计表
2 ?+ q$ } k8 c/ Z. j2 D71.进料检验记录
% B6 K& v4 _; L& Q72.半成品检验记录 ' D+ O% g7 a! [ r- J0 T7 ^8 O
73.成品检验记录 + D ?, @& {" h$ P; W0 C5 W7 p n
74.紧急放行产品申请单
' G b8 l( r8 ~75.不合格品报告
2 D9 ]- B) c \/ i2 j, a/ ~76.设计开发任务书 * M! M/ L' o" C S) ]* `
77.设计开发方案
: `& m m# m2 Q6 o' R6 f78.设计开发计划书
# v# X/ _; M9 Y X, M79.设计开发输入清单 8 L( b i3 ]3 Y6 G7 h
80.设计开发信息联络单 2 T0 j6 V# u+ q, i. ]- ]: H
81.设计开发评审报告
" Y& [+ b1 [4 }6 C. J82.设计开发验证报告
% u% ^; Q- b7 k* h+ F# r- R83.设计开发输出清单
4 j' }: k' D% t; _3 I* `2 H$ j84.试产报告
/ [, o, I2 ]0 l$ }! S85.试产总结报告
% @( r+ x/ G1 e- K$ k86.新产品鉴定报告 * N& o3 n' @' t' \
87.品质异常联络书统计分析 6 ]3 p0 A" q8 h! |
88.5S 审核清单
+ s/ Z. c3 u/ }2 s8 E. E89.5S识别物品系统表
. s ?, @" [3 J3 t) H& r90.5S划线系统表
0 c5 _+ F* z! Q" Q3 o91.5S 推广活动表 / \- {" y+ S! w0 [& N( h
92.5S 训练计划表
5 q7 i2 C9 t8 ]- j9 n93.5S行动计划表 . P5 O E/ o. I
94.5S工作环境的安全及健康问题 3 A- b4 T, D' m4 c9 v- Q) f
95.5S规范示例 9 W) H% w# w0 d7 v( k7 Y* t: T
96.5S管理检查要点
) L9 C. G* y6 \2 l$ Q6 @97.办公区5S核查要点
0 x- N$ u& P- {# f3 ^& n( S. K98.车间5S规范表
1 M3 S( r0 ~; J9 Y99.目视管理与5S标准化要点
- @9 o6 ^8 T0 ~' y8 R100.看板管理表
+ @2 r+ V8 H; q( Q; l- o- f# f& S101.质量成本费用汇总归集 / N( f0 o$ d6 ^! v$ Q& M) J, E0 c
102.质量成本状况月报表 9 \' C! n, Z; x9 u! f$ d- ^5 ?
103.质量成本反馈表
/ N* d- ` A# O104.年度质量成本计划 7 x" C# k7 f2 z& y/ ]: [$ v) Y
105.禁止标识 5 v/ C/ T9 A$ Z3 T" z' S$ K
106.警告标识
: g4 X& O/ h2 G107.危险标识
' p. m; V1 c2 }5 T108.消防安全标识
& l) \; V7 t! r2 W, H109.指令标识
; {% t) V1 P8 @. J, c8 u! ]# m, K5 h110.品质常用图表——线性流动 $ M" Q; c* J6 n1 Z! b
111.品质常用图表——垂直流动
! g( [, K( G. f6 @/ @112.品质常用图表——循环流动 / D5 E( X u5 p; @9 x
113.品质常用图表——交互作用 : d6 X7 v6 }& T* ] C* s5 R
114.品质常用图表——合力作用 / M3 g8 F, U$ K Q
115.品质常用图表——改变方向
1 m/ J$ z" \) ~" t116.品质常用图表——杠杆作用/平衡 - z+ Z( {8 C. d1 ~ \ W8 t
117.品质常用图表——相互关系
2 ~; [2 z! C; s9 p7 \. `1 s- |2 r118.品质常用图表——过程 9 \% Z$ A( V# ~
119.品质常用图表——分割
3 Z. J3 E& G6 Q120样品成本统计表
3 j. S7 s+ X) T* m* Z121.样品修改通知单 * k; m) O: Z8 |8 N: G/ E4 {
122.样品追踪单 ) F% h4 }) ?# v- j
123.质量记录移交表 4 n$ V" ]/ g# I, B, u
124.质量记录借阅登记表 4 ?6 H+ d9 G- \4 F* v7 }7 a+ I# H
125.质量记录处理审批表
( `- q/ S5 D& q5 D M126.检测工具履历卡
, y. t( F& I. j7 G: N* F: w3 H# C127.测量监控设备一览表
9 ~0 Y" Y7 U2 C1 ^* r: s- O128.检测校准计划 2 w3 g. Y/ s" y" i
129.内校记录表 - j% ^+ v/ z/ X: x( |9 j( _
130.购置检测设备申请表 " B, E* I) ?! W6 U& V5 o
131.检测设备送检通知单 2 U: M8 t+ A( {; H; t' ` u2 p3 X
132.检测设备处置单 3 }8 d, h5 N$ r# D4 s& h. G
133.检测设备报废通知单
! d! R9 A5 `) [5 e, E134.检测设备封存申请单 % ^1 ?, J8 w0 M. n
135.检测设备启封申请单
' y4 w, D9 H1 o136.检测设备报废申请单
8 |. J6 T# y4 L% ?137.质量信息传递表
/ C/ C1 q2 L0 |* c) W2 c: N0 z9 Y; d138.计量管理导入步骤表
/ }2 t l5 J5 l3 y' _# E1 ~139.质量信息反馈单
5 B* a! X/ ]4 b# R' _6 H: w140.呆废料处理申请单
( E* n& a D* z/ Y0 t j, p1 B141.呆废料处理报告 0 O4 |0 ]& R( n$ K. R5 F1 e+ u
142.合格外包商名单 9 l1 q. j# J) v5 ~
143.外包商调查表
) Y" E! ?/ J0 J7 r8 Y6 q" [144.外包商业绩评定表 9 y; m1 K; E) u8 g: \/ X$ Q2 Y
145.外包产品检验表
5 h9 C3 v6 m) X* F" S3 v146.不合符合项报告表
9 W& z, Z K; a* w0 f2 F147.不合格项分布表 2 a4 l. }6 N% C. R: b- S
148.内部质量审核流程图 " K, [" i [5 Y; l6 {# X
149.年度内审计划 ! r# ~7 E! f. K
150.内审检查表
3 A2 X+ Z% ?) V# F151.内审首(末)次会议签到表
2 y! J$ @& P @8 |152.内部审核报告表 " N( `) z. l" O& Q
153.内部审核不符合项报告
9 X+ b: `9 E+ s7 K154.文件发放、回收记录表 $ G7 D4 l7 i1 F7 z8 k' }2 _3 @
155.管理评审计划 " Q" `0 s# k4 ]0 c9 h# W: G7 ?
156.管理评审报告
% o/ |- P P8 S, T4 n: j/ B157.ISO9000工作计划表 / Z. H; w& k# {3 o/ a
158.ISO培训计划表
# S/ r5 m( v# _% `: z- End -
9 v; P4 X9 Y/ C6 o# [
8 j2 O# U& Q: t& H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