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nw_007 发表于 3-2 13:46:36

看看是我们的生活吗?

就在昨天下午六点钟左右,我和同事们刚刚准备下班的时候,有一个约莫二十六七岁的大男孩冒失地闯进我们的办公室里来。

       男孩儿穿着旧得颜色发黄的T恤,他一直歪着脑袋左顾右盼……

       我们原以为又是讨厌的推销人员跑进来了,略带呵斥问:你是哪位?有什么事儿?找谁?

       男孩儿没有回答我们的问话,依旧歪着脑袋乱瞟,仔细看一下,他大概是有些弱智儿或者是精神崩溃呆滞状态的人了。我以为是有精神病人走错地方了……

      这时候,门口也跟着进来一个约莫50岁有余的大婶儿,一眼看去,这位大婶儿身材矮小瘦弱,衣衫褴褛,皮肤黝黑,满头鬓发,满脸皱纹,满目沧桑,这是我再熟悉不过的模样,在我们这个繁华的大都市——深圳,无论在什么角落里,你都能看见这样愁苦的身影……

      大婶儿紧张回答道:他是来面试的………   

      听大婶儿这样一说,我们才恍然:哦,原来是来面试的。

      那请问,你叫什么名字?我们对着男孩问道。

       男孩并没有回答,却问了一句:你们是-是-好---域---域---安吗?问话时,眼睛依旧属于呆滞状,脑袋不自然地摇摆。大婶儿急切地回答道,:他叫杜嘉……我们是从蛇口过来的,有点儿远,所以才迟到了……

      我们有点儿纳闷,怎么会有这样的一个人过来面试?这已经是一个神经不正常,无法正常交流的人了啊?

      带着这种疑惑,我们赶紧在负责面试此人的高工桌面上翻看了一下简历,果然有一个叫“杜嘉”的。大致浏览一下:武汉理工大学,机械与自动化专业,硕士生毕业,英语过六级,多次获得校奖学金……今年毕业,无工作经验……

       单单看简历,这应该是一个很优秀的人才,我们完全没有办法将他本人同这个简历上面如此优秀的人联系起来。但是,毫无疑问,他就是杜嘉,就是——名牌大学研究生杜嘉!

       ……

      到了这里,一切已经了然。

      看着眼前这个神智已经陷于呆滞状态,由苍老羸弱的妈妈带着来面试的名牌大学毕业的硕士生,我的心痛到嗓子眼,不自觉有一股热泪要从眼睛当中涌出来了。

       已经错过面试时间了,并且没有电话说明的人,都算是自动放弃了,从原则上,公司是不会再进行面试和录用了。况且,这位杜嘉,他是由妈妈陪同而来,一切迹象说明他已经不能算是正常人了,公司更不可能接纳。

      男孩的妈妈还在急切的求情和解释,说他是单亲家庭,家里三个孩子,是她一个人辛苦把他拉扯大的,还说他学习成绩非常优异,老师都说让他留在学校发展的,说他面试迟到是因为路途太远,找错地方了,保安不让他们进去……反复恳请希望能给他儿子一个面试……这期间,男孩儿一直歪着脑袋傻傻乱瞟……

      这种情况,我们除了拒绝,别无他法。

      公司不是慈善机构啊,现实很残酷,无论你是谁,无论你遇到什么困难,也无论你要承受多大的压力,但是——人救不如自救——天助自助者。

       我们虽然沉痛,但是不能因同情而接纳。事实上,同情也是意义不大的,因为他神经已经处于崩溃状态了,等于是说,他已经倒掉了……

      况且,即便他是一个稍微神智还算清醒的人,从贫苦农村走出来,接受了多年高等教育来到大城市的孩子,往往是最脆弱敏感的,他们最最害怕的,其实也就是——同情——两个字。

      被拒绝的妈妈满目愁容地带着傻儿子离开了,看着母子凄然离去的背影,我们心中无限悲怆……

   从高中生再到大学生再到研究生博士生,每年都会有人因为无法承受压力而选择自杀,并且自杀数字呈现上升趋势。在自杀人群当中,学历越高,自杀可能性越大。而在自杀的同学当中,大多数人是父母对其望子成龙,寄予太大希望或者管控过于严苛,背负太多的心理包袱和感情债务的人。而这些人往往来自农村。

   如此之多的人,要么倒在求学的路上,要么倒在了进入社会竞争的路上。

   贫苦的农村人在透支了金钱、时间、和精力去接受高等教育之后,已经无力再去面对残酷的社会竞争以及文凭贬值的现实了。

      过度的教育投资成本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挽回?有何颜面再去面对曾经帮助过自己的父老乡亲?有什么可以报答曾经帮助过自己的父老乡亲?又如何面对大家的期许?如何面对世人世俗的眼光里露出的嘲讽和取笑?

      曾经,我是村子里十里八乡人的骄傲,而如今我只是一个在城市社会里没有见过世面就业无门的落魄菜鸟……

      我只是一只小小小小鸟,蓝天是我的一个梦,但是我却没有雄鹰的翅膀……
      我是一只小小小小鸟,背着太多的期望,太大包袱的飞累了的鸟……
      我是一只小小小小鸟,我想飞飞飞飞,飞得更高,可是却发现我无论怎么努力,却始终也飞不高……

      我只是一只菜鸟,来自于农村的菜鸟。多少年来,我省吃俭用,我穿破旧的衣服,吃最差的饭,每天比其他同学起得早,睡得晚,用功十倍一百倍,我忍辱负重,寒窗苦读,我一直读到研究生硕士学历,可是,这些有什么用?有什么用?妈妈一生艰难劳苦,白头发越来越多,从来没有穿过一件好衣服,从来没有吃过一顿好吃的,年逾花甲,却无法像别的老人家一样享受天伦之乐。我现在研究生毕业了,我有能力让妈妈不再劳苦,能吃香的,喝辣的,穿件好衣服,能看见我娶媳妇儿,看见我生儿子吗?我能衣锦还乡,能让妈妈活得跟荣耀一些吗?……

   …………
   这一切的愿望,在别人看来微不足道,却占满我脑海,挤压着我,让我头痛欲裂,让我歇斯底里,头痛,头胀,好累啊,好累啊……

   我只是一只小小小小鸟,我飞累了,真的累了……
   我想放松,彻底放松,想让自己的身体下沉,下坠,下坠,下坠……
   我实在太想舒服地,安心地,放松地睡一觉了……

   我现在什么也不知道了,我不渴望蓝天了,我也忘记包袱了,我只是一个行尸走肉颠颠傻傻的自己,我不知道为什么总是有一个年老沧桑的女人在我面前,一边抚摸着我的脸和头,一边痛哭流涕,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我走到哪里,人家都用异样的眼光看着我,我也不知道大街上为什么那么多人行色匆匆碌碌忙忙……

   我什么都不知道了,我什么也无法感知了,痛楚是什么?压力是什么?竞争又是什么?我什么都不知道了……呵呵,呵呵呵呵……

   为什么这个年老的似曾相识的女人要对着我一直哭?她好像在叫我的名字,我叫杜嘉?她让我去找工作,可是我为什么要找工作?她又说让我好好活着,好好活着就好,不要什么荣华富贵,不要什么衣锦还乡,还说她什么都不要,她只要我好好活着……我听不明白她为什么要说这些,我此刻活得很好啊?……

   她让我去面试,带着我去面试,一次,两次,三次……她好像不认识路,她不像这个城市里其他的人那样衣着华丽,她好像也不会坐地铁打车,为什么我们一路上一会儿上车一会儿下车呢?她带着我进豪华的办公楼,为什么有人拦住不让我们进去呢?她像别人求情,好像是求给我一份工作,为什么?呵呵,为什么啊?我现在不是很好吗?我为什么要工作?这个苍老的女人为什么带着我到处跑?呵呵,呵呵,呵呵……

      ……
      ……
      ……

      杜嘉走了,但是我还在杜嘉的世界里。
      
      有那么好一会儿,我似乎经历了他的痛苦和挣扎,经历了他的消沉和放弃,感受到了他下坠的快感,感受到了他落地后的安然,感受到了他不再知道什么是学历,什么是工作,什么是竞争,什么是压力,什么是人世间的喜怒哀乐的那种安然自得的快乐……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我们非“杜嘉”,安知“杜嘉”之乐?
      我们为什么要同情“杜嘉”呢?或许,这才是他的重生……
      名牌大学毕业,浮云。
      硕士生毕业,浮云。
      英语六级,浮云……
      什么都是浮云……

       我们不用同情杜嘉了,真正该同情的,是这个世界上,还在坚强地活着,努力地,清醒地活着的人,不只是要相互同情,我们应该相互勉励,勉励彼此,要好好活着,活着就好,健康快乐地活着就好……

   世俗,见鬼去。
   名利,见鬼去。
   虚荣,见鬼去。
   攀比,见鬼去……
   什么他妈的,都见鬼去!
   我们只要好好活着,好好活着,做有意义的事……

finchzhong 发表于 3-2 14:00:21

非常感人的贴子。

quchunlin 发表于 3-2 14:58:00

令人不解呀

学以致用 发表于 3-2 15:17:50

这就是教育产业化发展下的天之骄子牌产品,,真的很无语,,为什么会这样?!!
未来,又会如何呢??!!

wxsunhao 发表于 3-3 06:28:55

名校出产的不一定全是优质品

rml 发表于 3-3 12:47:31

QQ_C1BE07 发表于 3-4 16:15:17

跟楼主一样,感同身受了,那妈妈好可怜。

天下第一等1983 发表于 3-6 18:59:09

其实好的学校只是提供你一个好的学习环境,并非是保证你成才的地方,你能否成才取决于你是否有个强者的心。能否准确的达到你的目标,是要你根据新的情况对路线进行不断修正的,而非一门心思,自以为的埋头去做,而这类人多是内心比较自卑的,不愿与人打交道的(不善于,或者还有改进的机会,要是内心规避排斥的话。。。),忽略周围情况,去制定梦幻般的目标。也许这些偏执的人可以去做研究之类枯燥的工作,但是多年的读书使得他们没有兴趣的引导,没有跳跃的思维,也终难研究出卓有成效的成果来。不是他们不优秀,而是他们脱离了社会了,或者自我创造的世界里(或许跟那些或在网游世界的人一样吧),希望能早日乐观起来,融入周围的人群,也许那时候,他会发现世上还有这么多美妙的东西,他的梦想也许并非遥不可及

天下第一等1983 发表于 3-6 19:07:07

学以致用 发表于 2013-3-2 15:1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这就是教育产业化发展下的天之骄子牌产品,,真的很无语,,为什么会这样?!!
未来,又会如何呢??!!

其实跟学校没有多大关联,而跟学生的出身有着太大的联系。过于穷苦的家庭,艰苦的环境让一个人容易偏执,而当他发现结果与自己想象中的不一样的时候,就会迷茫,甚至否定自我,唉,都是苦命的一代人啊。如果大家细心的,你会发现那些经常做家教的学生,即使家庭再艰苦,也很少发生这些情况,反而是偏执于学习,读书的人容易,说到底人毕竟是群居的啊。

zyfth 发表于 3-6 21:43:42

同情此人和反思我们的教育。曾经有过的少科班出了几个人才?

行者阳光 发表于 1-6 19:03:47

无语 无语 无语

雪域青松 发表于 1-6 21:29:13

跟楼主一样,感同身受了,那妈妈好可怜。

wxsunhao 发表于 1-7 07:33:06

又读了一遍,在孩子的教育中,最主要的还是心理的健康,而这一点给许多“虎爹”“狼妈”们忽视了。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看看是我们的生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