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助为什么返修后的产品经验证不可能成为合格品?
单选:以下哪一项的描述是不正确的?()(A)返修包括对以前是合格的产品,为重新使用所采取的修复措施
(B)为使不合格产品满足预期用途而采取的措施称为返修
(C)返修后的产品经验证可能成为合格品
(D)返工后的产品可能成为合格品
这题答案提示为C,但我不太能理解,求助于各位前辈帮忙分析分析,为什么返修后的产品经验证不可能成为合格品?
这个应该按照标准来理解,在9000标准中有明确的定义的,3.6.7和3.6.9,还有注释的。这个题目应该选C,返修后的产品不可能是合格品。 返修后的产品通常不能成为合格品,只是能用而已,但返修后也要经过验证。 返修只是为了满足预期使用要求而采取的措施,比如电风扇表面划痕很严重,已经很难修复,但是它仍然可以使用,也就是它能满足预期使用要求,但已经不可能是合格品了,即便返修了,仍然是不合格品 声明,本人不是什么高手(论坛里不少真正的高人一般是只看不回的),只是楼主发帖一月有余,似乎仍无高人发声,本人就试着谈谈自己的看法。某人看了不爽,不要乱喷即可。
GB/T19000-2008标准 3.6.9
返修repair
为使不合格产品(3.4.2)满足预期用途而对其所采取的措施
注1:返修包括对以前是合格的产品,为重新使用所采取的修复措施,如作为维修的一部分。
注2:返修与返工(3.6.7)不同,返修可影响或改变不合格产品的某些部分。
从上面的定义可知,返修只是出于使不合格产品满足预期用途目的而对其所采取的措施,而不是出于使不合格产品符合要求目的而对其所采取的措施,这是返工而不是返修。返修与返工(3.6.7)的目的不同,返修可影响或改变不合格产品的某些部分,因此,经返修后的产品在产品要求符合性上不再保证符合原产品规定的所有要求,也就是说,返修后的产品能满足预期用途要求,但不再是原产品标准意义上的合格品了。否则,就不是返修,而是返工。
从标准的两个注解我们可以得知,返修可能在何种情况下发生。如汽车被撞坏了,无法正常行驶,这时需进修理厂修理,修理厂为用户重新使用汽车所采取的修复措施就是返修的一种,你不能要求修理厂把汽车修复到与出厂前合格品一样的标准,因为修理厂不具备那样的全面检测条件,它只负责给你修复被破坏的预期使用功能。再比如机械零件车削车小了,无法返工成为合格品,但为了满足预期用途,老师傅可能在原零件上加焊一个套筒,再车削到原规定的尺寸,可以满足使用要求,但该零件不能作为合格品出厂交付,这也是返修的一种。
rml 发表于 2012-1-3 22:1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由上文,我们似乎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所有返修都不可能产生合格品”并非9000族标准原文的表述,而 ...
你自己的例子就是一种假设推论,仔细想想,站得住脚吗?要举就举实际的案例!
“对于返工,我们只能说——它的目的是消除不合格现象,便不合格品合格。却并不能保证所有的返工都必然合格”,有谁说过返工后的产品一定是合格品吗?我们只是强调,按照9000标准的相关定义,返修后的产品一定不是合格品。
被判为不合格的产品经重新验证也可能是合格品,你能因此说不合格品就是合格品吗?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