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6.2人力资源的疑惑
我经常困惑于6.2.1与6.2.2之间的关系,这是个前后问题,我以为。就招聘来说,你招聘人员进来,这个人员的能力不一定是胜任的,那么就要采取6.2.2所说的相关措施来达到6.2.1所要求的能力。
可是实际上判标时很迷惑。假如你发现某一人员能力不足,
到底是判1、6.2.2A,没有确定能力,没有考虑招聘进来的人员应该具备的能力,因此才会能力不足?
还是判为2、6.2.2B,没有提供培训或其他措施才没有满足6.2.2A所确定的能力?
还是判为3、6.2.1,基于教育、培训、技能和经历的人员不能胜任?
我认为6.2.1是在6.2.2之后的,因为能不能胜任是基于教育、培训以后的。是最后结果的判断。但这样问题还是没有解决,因为能力
不能胜任我可以认为是6.2.2B没有提供培训或其他措施导致的不能胜任。这样一来就会陷入死循环!判高手解答!不胜感激!
我感觉这标准是矛盾的。既然6.2.1要求人员能胜任,6.2.2B又说不胜任时采取措施获得能力来胜任6.2.1的要求。那么我发现人员不胜任了,
判6.2.1,此时6.2.2B不就是屁话?如果我判6.2.2B,那么6.2.1不就废话?
621是ISO9001对人力资源的总要求,622是达到这个要求的具体要求。两者是有层次的。
622A是对人员能力的策划和规定,B是按这个策划和规定去实施,C是考核,D是改进,上升到意识。所以622就是一个PDCA过程。
现场发现人员能力不足,应判在那621
人力资源中涉及的具体问题,按622的ABCD来判 emeipengxu 发表于 2011-10-19 10:53 http://www.isofans.com/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621是ISO9001对人力资源的总要求,622是达到这个要求的具体要求。两者是有层次的。
622A是对人员能力的策划 ...
您说的有道理,但还不是很彻底 rml 发表于 2011-10-19 11:34 http://www.isofans.com/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6.2.1是总原则,说明两件事:
1)人员能力应能胜任,影响产品符合要求的工作;
2)能力从教育、培训、技能 ...
论坛上多数人从“不能胜任”判在6.2.1a。我自己也同意这种判定。那是基于在论坛中无法去追溯6.2.2确定的正确性。
您这句话的意思是否是说,当能追溯到6.2.2确定的正确性时,例如6.2.2确定的不正确,缺了法律法规的要求。这时就判为6.2.2A,确定错误。可实际上都判6.2.1啊,如没有焊接上岗证等。
如果不能判定6.2.2A的正确性,那么就判6.2.1而不判6.2.2B,因为都不知道确定的能力是不是正确,那采取措施就无意义了,是这样吗? rml 发表于 2011-10-19 11:5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你没看完帖子。帖子最后——
实际能力不满足6.2.2要求(包括持证上岗要求),如果采取了措施,就不是问 ...
感谢指点!您说了这么多,都没有说道6.2.1?什么情况下判6.2.1总则?请举实例说明,我实在愚笨,到现在还没有确定清楚。按道理,即使组织得某些人员没有满足法规规定的持证上岗要求,不一定代表他没有能力胜任,我本来认为没有例如焊工证(法定的特种作业上岗证),不能说他就没有能力胜任了。但是从论坛多数人的看法,都把这种情况归为6.2.1,因此现在我很迷惑了
,
rml 发表于 2011-10-19 13:16 http://www.isofans.com/static/image/common/back.gif我自己最先是将6.2.1与6.2.2a合用,提出“是否基于教育、培训、经验、技能(我喜欢这顺序,感觉上口)对影响 ...
感谢指点!期待更多的讨论,我感觉这标准是矛盾的。既然6.2.1要求人员能胜任,6.2.2B又说不胜任时采取措施获得能力来胜任6.2.1的要求。那么我发现人员不胜任了,判6.2.1,此时6.2.2B不就是屁话?如果我判6.2.2B,那么6.2.1不就废话?
以下是我见到的几道有关6.2条款的试题,答案随原题而来,仅供参考。
一、情景填空题
(在早些年的考试中曾有过这类题,现在没有了。)
1、“某车间新分配的工人不会操作生产设备。”
适用于这一情景的条款是6.2.1
2、“质检部新分配的大学生不会操作检测设备。”
适用于这一情景的条款是6.2.1
3、“人力资源部在‘人才市场’招聘微电子工程师,以满足新产品开发的需要。”
适用于这一情况的条款是6.2.2 b)
4、“请来的学校教师正在给车间的工人上技术课。”
适用于这一情景的条款是6.2.2 b)
5、“餐厅对新招聘的厨师进行实际烹饪操作考核。”
适用于这一情况的条款是6.2.2 b)
二、填空题
1、某出租汽车公司招聘驾驶员按应聘要求对其进行资格审查和操作考核。(6.2.2)
2、某软件公司请工程学院的教授讲了一次关于软件特性的课程。(6.2.2)
三、判断题
1、如果员工已满足能力的要求,可以不经过培训直接上岗。(T)
2、对员工不仅要培训,还应评价培训的有效性。(T)
学为考试 发表于 2011-10-19 14:30 http://www.isofans.com/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以下是我见到的几道有关6.2条款的试题,答案随原题而来,仅供参考。
一、情景填空题
(在早些年的考试中曾 ...
感谢指点!假如车间新分配的工人不会操作生产设备就判了6.2.1了,那还要6.2.2B条款来干嘛?
6.2.2B本身就含有在工人不会操作的情况下,用培训或其他措施来使他满足6.2.1的要求。
如果你判了6.2.2B,那不就是承认能力不能胜任吗,不就是6.2.1的要求吗,此时判6.2.2B有什么意义? rml 发表于 2011-10-19 14:4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也不。
你肯定见过“没执行法规要求不符合1.1”的判定。《审核安全298》上开头都是。本论坛也有人这样判 ...
您的意思是我按照A,B,C,D,E做了,最后经过评价认为能力不能胜任。可是最终我又用他了,也没采取措施,此时判6.2.1
如果我经过评价认为他能力不能胜任,因此采取继续培训的措施来使之达到要求,那么就不存在不符合了对吗?
那12楼所说1、“某车间新分配的工人不会操作生产设备。”
适用于这一情景的条款是6.2.1
2、“质检部新分配的大学生不会操作检测设备。”
适用于这一情景的条款是6.2.1
这个怎么解释?工人大学生不会操作,那么就是能力不符合了,我现在采取培训等措施都不行了吗?直接判6.2.1,而不考虑是否可以用培训或其他措施来弥补? rml 发表于 2011-10-19 14:5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唉。怎么这样纠结的呀?
你在哪里评价?不会不是6.2.2c吧?
摁错键,没写完就发了,我继续改
我真的感觉到逻辑错误了啊,怎么老师浑然不觉吗?
6.2.2B的出现就说明能够承认、默认6.2.1能力不足的存在。在6.2.1能力不足的时候采取培训和其他措施来使能力满足。因此这就是矛盾的-------当发现有人能力不能胜任,判6.2.1那么6.2.2B的存在毫无价值,判6.2.2B,实际上忽略了6.2.1.
感觉他们就是二律背反一样的 621是人员能力满足的结果,没有满足就判在621
622是人员能力满足的手段和办法,手段和办法出现问题就判在622,比如没有规定人员的能力要求,没有制定培训计划和实施培训等
两位绕来绕去的,把头都看晕了 rml 发表于 2011-10-19 16:12 http://www.isofans.com/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针对15楼的点评。
8.5.2/3的原文不摘录了。
它们的原话都是总体性要求。不作为判则使用。为什么呢?因为 ...
学生在16楼的点评是纠结的症结,期望您能指导解释。
还有是不是可以认为未能正确评价等同于没有评价,因此在评价培训等措施有效,实际上无效时判6.2.2C?而不判6.2.1?
如果真是这样工人不会操作可以判6.2.2B或者6.2.2C,而不需要判6.2.1?
rml 发表于 2011-10-19 16:4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针对16楼点评。
点评
yutianshengzhe既然您说我们问题通过6.2.2的控制动态的满足它。是动态的,为什么 ...
感谢老师指导!其实我一直在努力表达这个意思呢!请看一下我全部的疑问,全部是由这点引起的!我是不主张判6.2.1的。只有在评价能力能够胜任,而实际能力不胜任这种情况下才判6.2.1?不对,应该判6.2.2C吧?
这样一来,到底什么情况下判6.2.1? 太细了现在还玩不了;P 9001中的所有的总刚,一般都没有判不符合的,但只有621,经常有人拿来说事,而且还头头是道。 审核发现某焊工无焊工证,某审核员给企业开具了6.2.2b)不符合,要企业对此人提供培训或采取其他措施以获得所需的能力。企业在纠正措施报告中回复此审核员:我司目前焊接作业人员有富裕,此人已调离焊工岗位改管仓库。Done. rml 发表于 2011-10-21 20:11 http://www.isofans.com/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该审核员针对不符合对企业措施要求,不符合ISO/IEC17021:2011标准9.1.9.6.3 关于“审核员应避免提示不符合 ...
你跟楼主理论来逻辑去讨论了半天,我只不过是想告诉你们,你们的错误何在!呵呵~~
什么“6.2.1是总体要求,除非人员能力都不能满足(一般不会)不判”,“经你这么一质疑,我改了——在论坛也不支持6.2.1.改支持6.2.2b了。谢谢你的质疑。”在写上述文字的时候,你想过判6.2.2b)时你将如何组织你的不符合报告文字表述吗?
请仔细看看6.2.2b)是什么内容:“适用时,提供培训或采取其他措施以获得所需的能力”。你判此条款,不就是想说明你认为组织未能对该焊工提供培训或采取其他措施以获得所需的能力吗?(自己打自己嘴巴了吧~~)针对组织未能提供焊工的操作证,请问你是如何知道组织未能对该焊工提供培训或采取其他措施以获得所需的能力的?焊工证丢了提供不出不可能吗?你去审核验证了吗?
请本论坛另派有能力的人员补充讨论! rml 发表于 2011-10-22 08:32 http://www.isofans.com/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你真是能力超强!
自己开不来不符合,还居然让人家自己打嘴巴。能干。
6.2.2b要求了必须让某个具体的人 ...
必须让某个具体的人员获得某种特定的能力不是6.2.2b)的要求,而是6.2.1的要求,而且说明了能力获得基于的条件,其中的培训条件包括符合适用法规要求的经培训合格持证上岗的条件。
不知你对标准是真懂还是假懂。无怪乎人送你散打兄(说书先生)称号。免费回送你一句:你这种审核员,越是狡辩,洋相越多。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