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证机构盈利新探索
目前随着认证市场的竞争,不少认证机构开始做各种探究1. 审核遗漏,认证机构培养审核员时不做技术要求,于是审核记录连流水账都不如,于是审核记录在现场很快能完成,或者在审核准备阶段就完成了;
2. 对于隐蔽部分不正确引导,如某些产品要求提供验证报告,此时的报告覆盖的项目做减少,如要求24项,结果仅15项,可以通过;
3. 对于技术业态,如同物业,如果仅仅是管理政府单位物业管理经验,可能不足以覆盖学校、医院、养老院类物业的技术;再有就是物业只审1个项目,于是仅匹配的审核人天和专业审核员都减少;
4. 现场审核:认证机构放纵审核员偷工减料,对于提出问题的审核员做各打50大板或者踢皮球。审核员是流水线人员,向机构反馈问题,机构再把皮球踢回去。
欢迎小伙伴一起探索新市场下的新盈利模式
我上次说的没有错,你真的不适合当审核员,也不建议你在这行业里干。在认证行业做审核管理10多年,第一次也破天荒听说机构管理去研究这些歪门邪道!!! 认证行业走下坡路,楼主这种专搞“歪门邪道”有一半功劳! 等你真的懂企业管理了,你就会发现,审核一个企业往细了说一个月两个月三个月。。。往粗了说10天8天。。。
可以私底下谈论技术,比如怎样在一周内审核企业有没有违规排放。。。但不能应用于审核,因为不可实现。
事实是,百分之90的审核员连如果花一周时间审核企业是否违规排放都不会。不懂装懂 三个月才能审核完的企业,给你一天两天三天,还高谈阔论呢。。。只能说你还没摸到审核门槛呢 ISO表面看是入门,其实是全面的体系管理
表面上看是无标准,其实是有数不完的标准在里边,企业拟订的任何一条管理要求都是审核标准,还有相关方监管方甲方乙方。
说白了ISO就是企业管理的好不好,目前的审核时间也许可以审核完一个产品好不好,但审核不完一个企业。
所以我说,凡是有理想有抱负的,都是没入门的。
真的入门的人都是喝喝茶,聊聊天,风轻云淡混退休。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