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9001标准与产品检验相关条款的理解
本帖最后由 lionel 于 2019-9-15 14:46 编辑经常看到有人讨论这个问题,有的帖子还持续几年热度不减,在一些群里还持续10多个小时的百人大辩论,但是仍然不能把错误观点纠正过来,持这种观点的人还特别多,并且有很多资历较深的人,还在不断的影响很多新人。这里指出这2个比较常见的错误理解:
1、认为9001:2015版8.6只适用于产品与服务的最终放行;
2、认为9001:2008版8.2.3是指生产和服务过程检验。
特别重申:上述2个观点是错误的。
对新人的建议:1、不盲从、盲信、多读标准,认真理解标准的意图和含义;2、从管理的角度看标准,虽然标准也用于认证,但是标准更偏向于指导管理,所以不是为了方便审核来作条款安排。
大家可以不说理由:赞同我的点评1,不赞同的点评2,谢谢!
第二个问题就不用讨论了,都改版这么长时间,尽管还有人认为“自检”属于老版的8.2.3.都改版了。争论下去没意义。第一个问题。你说是错误的。理由呢?这个问题在本坛以前只有少数人认为是错误的。经过近2年的争论。现在大多数人,都改变了观点认为是正确的 。你可以在从头到尾看“关于8.5.1c与8.6的区别与侧重点”的帖子。这个帖子基本反映了争论的过程。这帖子就在眼前,又浮起来了。注意看看标准的1范围注1,产品和服务指的是什么就清楚了。 求教老师这个8.6过程放行到底算不算产品和服务放行?我到底是被整明白了还是整迷糊啦? 牛角尖 发表于 2019-9-15 16:23
第二个问题就不用讨论了,都改版这么长时间,尽管还有人认为“自检”属于老版的8.2.3.都改版了。争论下去没 ...
就是这个注让很多人绕进去了,那么请对比08版的也是在这里有个注,好好领会不同的地方,领会标准做出改变的意图和含义。能领会者不需要讲,不能领会这讲也听不进去。 2008版已被代替了,就不搅合啦。
"8.6产品和服务的放行"的第一段“组织应在适当阶段实施策划的安排,以验证产品和服务的要求已得到满足”。这清楚表明放行和交付不仅仅针对最终产品和服务,包含着不同阶段,也就包括中间过程。比如车改等含隐蔽工程的项目,中途就 应策划甲乙双方联合检验或验证活动,方便进入下一阶段。
另“放行”是指“对进入一个过程的下一阶段或下一过程的许可”。 都是ISO9001:2015标准的编写者的错,标准的适宜性有问题。
不符合标准条款7.5.2C的要求:评审和批准,以保持适宜性和充分性。 重看标准原文,“8.5.1C) 在适当阶段实施监视和测量活动,以验证是否符合过程或输出的控制准则以及产品和服务的接收准则”;
在这条标准里,如果公司确实按此实施的话,那表示产品和服务已经处于接收完成状态,它处于已完成“产品和服务的接收准则”状态。后面就是 “8.6 产品和服务的放行”。
所以,8.5.1我个人认为处于半成品检验完成状态,成品已完成生产部门的自检状态。待最后的检验放行阶段。
个人想法。 本帖最后由 crusader 于 2019-9-16 15:24 编辑
来个情景分析:
一整车制造厂商将其入厂零部件运输业务交给某一运输公司承担,并对运输服务提出了一系列的KPI考核项目(如进厂要求、货物交接单据要求,送货时间计划等),制定了考核指标(准时率,货损率等),厂商对运输公司的每次运输服务都按KPI考核项目进行考核统计并与运输公司确认相关考核结果,每月对该运输公司的运输服务的KPI指标进行考核并与运输公司确认相关考核结果,满分100分,超过85分合格,低于85分罚扣相关运费,分数过低将可能面临被淘汰。站在运输公司角度看,哪些是属于8.5.1,哪些是属于8.6? 1、这运输过程对运输公司之外的哪一方也是8.5.1
2、既不是8.5.1也不是8.6
请问哪一句正确? 本帖最后由 yanxudong88 于 2019-9-18 11:41 编辑
无处不青山 发表于 2019-9-18 09:47
1、这运输过程对运输公司之外的哪一方也是8.5.1
2、既不是8.5.1也不是8.6
请问哪一句正确?
的确应该按8.4.1外部提供过程控制+9.1.3 f 外部供方的绩效 。根据给出的资料其实应该判9.1.3f 更合适,绩效评价的结果作为再评价外部供方时,则判8.4.1可能更合适。
yanxudong88 发表于 2019-9-18 10:31
的确应该按8.4.1外部提供过程控制+9.1.3 f 外部供方的绩效 。根据给出的资料其实应该判9.1.3f 更合适,绩 ...
都看不懂吗?我问1和2哪句正确。答非所问 本帖最后由 yanxudong88 于 2019-9-23 21:54 编辑
无处不青山 发表于 2019-9-19 09:58
都看不懂吗?我问1和2哪句正确。答非所问
站在运输公司角度我觉得判定为8.2.1更合适【2、既不是8.5.1也不是8.6】。 2!
标准对不同层次的组织代表的意义不一样。
原因是:9000族并不是最高准则(或许国际标准化组织有这样的野心!),它只是希望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一个大家能够认可的准则。当然,我国目前大多数企业是落后的,自然将它作为指南。更有意思的是,ISO标准的发展壮大与我国企业的发展有着相当密切的联系,可以这样理解:我国企业的发展增强了ISO标准的影响力!
ISO9001:2015,它只是一个准则,我不认为需要将它复杂化。因此,条款8.6“产品和服务的放行”不需要过度解读。
原因是:该条款涉及的内容发生在组织和顾客之间,而一个组织交付产品和服务最终都要经过授权才能放行,我不认为一个组织有多个授权放行的负责人,也不认为有组织设计了可以绕过授权就放行的程序。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