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角尖 发表于 7-7 20:03:03

学习笔记--平仄的故事

以前刚接触古诗词时,被其格律迷住。十三辙韵、对仗等,还有诗句的平仄,这里说说关于一个平仄的故事。 词和律诗每个位置上的平仄都是固定的,应该一二声,就不能是三、四声。因为词是根据古代的曲调重新填写歌词的。诗歌是要吟唱的。所以这样对于近代创作歌曲也有借鉴的意义。如:律诗都是押平韵。歌词也最好押平韵,你看“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家乡...打倒美帝野心狼”等都是平韵,很上口。 平仄与音调有关,于是作曲家们就提出了 作曲也要照顾到歌词的平仄。这种说法有一定道理,但是也有问题。古词是先有曲调后有歌词,故名为“填词”。现在的歌曲大多是先有歌词后有曲子,做到这点有点难。很早时我见到一本作曲的普及本,书不厚名叫“歌曲作法”。里面就谈到作曲要考虑歌词的平仄,书中举了一例作为反面例子:歌词- 你是灯塔   音符-3163(6下面带个点)。书中说:你看歌词后的灯塔的“塔”是仄声,现在声调一扬,是平声,结果就唱成了“你是等她”。革命歌曲变成了爱情歌曲。到了八十年代中期。全国掀起了一个唱红歌的高潮。这首歌成为中宣部推选的20首优秀红歌之一。歌曲很好听,很振奋人心,歌名就是《跟着共产党走》。前二句歌词是“你是灯塔,照耀着黎明前的海洋,你是舵手,指引着前进的方向” 。上面那个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的例子。肯定是发生在作者倒霉时。从这个故事也说明。诗歌的平仄不要太过计较。一段嘹亮又具有进行节奏的旋律是很难被人误会成“你是等她”的。 毕竟现在人说话和古人说话不一样了。过分计较会钻到死胡同去。但写诗时对于 对仗、押韵(尽量押平韵)等这些精华还是要继承。讲究这些毕竟作品会上升个档次,读起来也有味道 。其余似乎不必那么讲究。但不能像现在的有些歌,如那个《东风破》,曲子令人震撼,但听不清是什么歌词。

rml 发表于 7-7 21:31:59

牛角尖 发表于 7-8 06:17:01

rml 发表于 2019-7-7 21:31
真是什么不懂的都敢吹,还吹得貌似头头是道。

讲十三轍本质上不是格律诗词,而是戏曲。尽管有人提倡新韵 ...

尽管有人提倡新韵,现在不就是在谈新韵吗? 十三韵撤不适用格律诗? 现在的十三韵撤都是用汉语拼音归纳的。时代进步了。人的思维也应该跟得上。
9关于平仄与曲调之间的关系我的了解到的常识是, “词”是根据已经有的曲调填写歌词, 你用那么多的篇幅说明了什么呢?推翻了这个说法吗?
1不错你提到了“旋律”。但怎么把“调式”也扯进来了呢? 你说说看举例的2个歌曲 (“雄赳赳,气昂昂”及“你是灯塔”)是什么调式?
押仄韵的格律诗词名篇非常多。你见过冠为“七律”的正式出版的诗有押仄韵吗?请举一例。

真爱诺萱 发表于 7-8 08:24:06

楼主在这个浮躁的社会能保持诗词的宁静实属难得。值得晚辈学习

rml 发表于 7-8 08:50:03

rml 发表于 7-8 09:09:40

rml 发表于 7-8 09:33:32

牛角尖 发表于 7-8 09:45:28

rml 发表于 2019-7-8 09:33
还乱搬什么“命题”。你不懂逻辑的。
知道命题间的蕴含关系吗?
“格律诗词”是一个什么概念?“诗词 ...

你这是什么逻辑?我说白马是是白色的。你说马也有黑色了。而且--马是什么概念,马只有白马,没有黑马?这就是你的逻辑是吗?

rml 发表于 7-8 10:52:28

牛角尖 发表于 7-8 14:47:57

rml 发表于 2019-7-8 10:52
你这是什么逻辑?
你说“格律诗是平韵”,就等于你说“白马是白色的”了?“格律诗”指“白马”?“平韵 ...

话说到这个份上了,关于这个话题的逻辑问题,我也不想再说,大家都看到了。藤椅的问题你还没回答呢,找到了一首压平韵的七律吗? 再多问一句,押平韵还算是近体诗吗? 那个调式就不用回答了。这个本来就与话题无关。是你硬把他扯进来的。不过能听得出旋律是什么调式还是要点功夫的。你听得出来吗?

rml 发表于 7-8 15:25:45

牛角尖 发表于 7-8 15:39:55

rml 发表于 2019-7-8 15:25
你在说些什么呀?
逻辑,看得明白的自然会明白。你连想做的类比都做不成那么回事,还谈什么逻辑?
“藤 ...

是写反了,纠正过来。还是找一首押仄韵的七律吧。如果没有就算了,这个问题就到此为止。关于调式是你扯进来的,怎么怨得我。不过解释这个问题有点难度,讲清楚要好几节课。而且能够听得出来,还得下功夫。这事就过去吧。

rml 发表于 7-8 16:47:08

rml 发表于 7-8 17:09:29

牛角尖 发表于 7-8 20:25:45

rml 发表于 2019-7-8 17:09
算或不算,依你说的算?
你能找出正式的依据吗?
找不出就不要瞎胡闹了。

这是常识了,你不知道吗?不信你可以找出一首押仄韵的七律来,按你的说法这样的名篇很多,那么应该信手信手拈来的。
不过你还是不错的还会指挥,这说明你的节奏感还可以。不过这不能说明你具有一定的乐理知识, 知道如何辨别调式。关于调式是什么。百度上搜得到。比我讲得好多了。不过即使是这样你可能还是一头的雾水(初学者都是这样)。你提到了旋律、调式这些乐理上的名词,但你并不知道他们的含义。这只能说明你说的自己都没搞懂。

rml 发表于 7-8 21:15:53

rml 发表于 7-8 21:37:57

牛角尖 发表于 7-8 21:45:03

rml 发表于 2019-7-8 21:15
一、我已经证明过你的许多“常识”都是错误的。这次也不会例外。
二、我当然会是信手拈来。但我为什么要 ...

我本来讲的是语音音调的“旋律类型”的调式。偏要拉扯到音乐去,其实是你看不懂帖子--我的主贴本来就是讲的平仄与音乐的关系。还专门提到一本书“歌曲作法”。你不谈音乐,跑来凑什么热闹?“歌曲作法”这本书看过了吗?虽然不厚,但讲到了音乐的2要素、调式、主题发挥的手段、歌曲的机构。还有合声等。后来又得到一本书“旋律和和声”。就靠这点基础,学习谱曲、配器等。 我的问题你不愿意正面回答。到此结束吧。

rml 发表于 7-9 08:57:37

rml 发表于 7-9 10:01:02

rml 发表于 7-9 10:21:16

牛角尖 发表于 7-9 12:19:05

rml 发表于 2019-7-9 10:21
不是早告诉你例子准备好了吗?
等你拿出支持你“格律诗都是平韵”的依据来,我立马截图给你。
快拿依 ...

一个七律必须押平韵的常识都不知道,还好意思问。是你反对我的,是你要先拿出证据。还好意思问我要。提示你一下,到百度上搜一搜。不过你会说百度不算数。但你可多搜一搜。如果不支持你就不要回复了。

rml 发表于 7-9 13:00:37

rml 发表于 7-9 13:19:32

牛角尖 发表于 7-9 13:47:05

rml 发表于 2019-7-9 13:19
好吧。现在就来打破你这个“常识”。看你还有啥说的。
——王力《汉语诗律学》
押仄韵的格律诗词名篇非常多。
这是你说的,是很多吗?是罕见。正如你说的“仄韵律诗很像古风”。一般也是归到古风的。你可以去搜搜,是不是这么回事。问题还没完。你在百度上搜的其他信息呢。 。现在对律诗的格律就有这么一句话“一韵到底,不可换韵,均押平韵”。你再去搜搜看。有无这么回事。

rml 发表于 7-9 14:16:26

rml 发表于 7-9 14:35:49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学习笔记--平仄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