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者如何做到知人善用?
管理者如何做到知人善用?原创: 张应春朗欧企管3天前
识人
导读:最近常听一些企业家感叹,“看人看走了眼”,从一开始的认可、到放权、再到充分的信任,本来想重点培养的对象,但是随着时间推移,却发现其能力远远满足不了企业发展的要求,甚至对企业发展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所以,很多企业家感觉很懊恼,为什么我总是看错人?
是的,就是感觉。当我们不断反问自己为什么总是看错人的时候,甚至都说不清楚这个人到底具体什么时候?哪件事情让我们最不满意。
为什么你总是看错人?
不少企业家、高管都跟我抱怨过“总是看错人的时候”,我综合发现有三个问题,或者讲有三个共同点。
1、时间维度较长
“为什么我总是看错人?”当有老板问我抱怨的时候,我往往会问他“这个人跟了你多长时间了?”得到的回答一般都是一年、两年甚至是三年、五年,说明了这个所谓“看走眼的人”存在的时间维度都比较长。
2、拜托关系
为什么会看走眼?我发现很多老板采用的是拜托式管理,把一件事交代下去之后,就做起了“甩手掌柜”,奉行“结果导向”的管理理念,不管过程,只求结果。
3、不知情
当我深究“是哪件事让你改变对他的看法,认为自己看错人了呢?”几乎没有老板回答得不上来,这就说明了很多老板、高管对自己所谓的那个“看错了的人”一路过来所做的具体的事情,是不知情的。
怎么样解决总是看错人的问题呢?
1、我们相信人做好事,但要预防人做坏事
相信他能做好事,这是发心,我们的发心要正,但要预防他做坏事。亨利·福特曾经说,“我雇的明明是两只手,怎么却来了一个人。”也就是说,我们雇佣的不是机器,是有血有肉有情感的人,他可能会受习性的影响,可能会因为惰性等原因不知不觉地“做坏事”。
所以,在过程当中我们要频繁地去了解,频繁地进行互动,只有互动,相互之间才能够不断地建立信任,才能做到知情,你也才能够感同身受,相互理解。
2、缩短评价时间
不要等到一年、两年、三年后,在给你的公司,在给你的工作造成重大损失和影响后,才来评价这个人。
我们经常讲时、空、角(时间、空间、角度),就是要把时间的单位化小,要把空间的单位化小,要把这个角度摆正。这样就不至于等到两年、三年、五年以后才感叹看错了人。
3、建立培养“好人”的机制
丰田有一个理念“我不生产汽车,我只培养能够做出好汽车的人。”其实就是在说,企业要建立培养“好人”的机制。
衡量一个企业的好坏、判断其核心竞争力,就是看其有没有育人的能力,有没有改造人的能力。企业间的竞争到最后一定是团队职业化之间的竞争,因为现在的行业的技术门槛都相对透明,设备、技术我们都可以通过花钱购买,唯有核心的人才我们很难用钱买到,企业唯有建立培养好人的机制,才能源源不断提供后续人才。
为什么有些员工在外资企业表现优良,而到了你的企业就不守规矩、劣迹斑斑呢?根源就在于企业里面没有建立培养好人的机制。
企业有打造团队的能力,有培养人的能力,企业这个组织才有 “组织活力”。一个优秀的组织,它一定是一个有活力的组织,就像生命一样,它不断地在血液循环,不断地在更新,这样的企业在未来才是一个良性的企业,当你企业有了培养好人的机制以后,也才能跳出总是看错人的窘境。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