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总监和老板吵起来了
质量总监和老板吵起来了2018-04-21
品质总监发飙了
仅仅半个月的时间,就有五六家客户发来重大投诉。老板上火,打电话斥责我:“为什么我们最近有这么多问题?你作为公司的品质总监,是干什么吃的!到底是你的能力有问题,还是你的态度问题?”
骂完以后,老板接着通知,本周六召集品质、生产、计划、采购、物流各部门的经理开会,检讨近期的制造品质问题。
我知道,对于我来说,这又是一次批斗会,我几近崩溃。在随后的几天中,我做了充分的准备,包括一份认真写好的辞职书。
会上,我义无反顾地开炮了——
产品品质问题归根结底是管理混乱造成的!首先,在我们公司,不管是客户投诉、罚款,还是生产线返工,我们都喜欢给它戴个帽子,将之称为品质问题,而一旦定为品质问题,所有的矛头就指向了品质部。现在,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到底什么是品质问题?”
我们定义问题,要按它产生的源头来定义,比如说,研发部将一个电路设计错了,测试指标通不过,我们应将它定义为研发问题;工程部将作业指导书写错了,导致产品做错了,我们应将它定义为工程问题;生产线将一个产品做错了,流到客户处,我们应将之定义为生产问题;采购买回来的一个物料,不能使用,导致生产线返工,我们应将之定义为采购问题……而现在,所有这些问题我们公司都把它叫品质问题,我们的老板一听品质问题多了,就来骂品质部,就来骂我。
我觉得,我们公司面临这么多的问题,总结起来就是四个字:管理混乱。
就拿这次质量事故来说吧,研发一部开发的模块电源在客户的设备上出现低温不启动,不良率100%。往下一查,问题更大,原来这款产品在开发过程中问题很多,测试部总共测了三轮,每一轮都测出一大堆问题,产品一直停留在中试状态,没有转量产,但是研发一部的管理实在太烂,由于此项目的开发工程师中途离职,其项目经理因为事情多,竟然将此产品搁了下来,一个存在一大堆电性问题的产品留在中试状态没人理会。更要命的是,此产品在送样后,客户也没有认真测试,就下来了订单,截止到发现问题时,此款产品已出货6000台,客户已安装使用了3000台。
这些问题不都是由于管理混乱造成的吗?所以,我认为我们公司没有品质问题,只有管理问题。
我停了大约一分钟,看大家都没有出声,我接着一针见血地说了公司的三个管理问题。问题一我认为,我们公司在 一是崇尚人治,强调品质是盯出来的;而目前客户水平提高了,我们却没有变。二是集团军的规模,游击队的打法,不出问题才怪。三是公司的组织分工与权力分配存在很大问题,高级管理者的职权与角色错位。
老板怼回来了
你说一出质量问题,我第一个骂的就是你,你是背锅侠。我想告诉你,市场份额下滑了,我第一个骂的是销售的老大,而不骂你质量经理;新项目延期了,我骂的是研发老大,而不骂你质量经理;生产浪费多/效率低,我骂的是生产老大,不是你质量经理;采购的物料没及时搞回来,我骂的是采购老大,而不是你质量经理。同理,产品出现质量问题,你没把住关,我不骂你骂谁?你作为一个部门的头,就要背这个部门的KPI,没错吧,没有指标的老大还叫老大吗?
你说企业质量环境差。正因为环境差,我才请你来帮忙管理质量啊,我不懂这个,才需要你出谋划策啊,如果我工厂产品工艺简单、质量问题少,那随便请个人来就行了。干嘛大费周折把您请来呢?请你来,就是让你运用你的先进管理经验帮我理顺质量管理的。有问题不是好事吗?有问题才有改进的机会,才有你发挥才智的机会,难道像外企那样,没几个问题,跟国企一样,混日子啊。
你说质量是设计出来的,生产出来的,制造出来的。那我想问,如果质量都是其他所有部门的责任,那你质量部存在的价值在哪里?别的部门做好了,就是质量部的功劳?别的部门没做好,就是他们的失败?你到底告诉我,你质量部在中间发挥什么作用?我是大老粗,你拿出方案来,需要什么支持,你跟我说,证明一下你们质量部的绩效好不好。
你说ISO讲,领导作用排第一。我很重视质量啊,你到底告诉我我应该怎么重视质量,才能让你满意呢?每次你开会我站台,我帮你做质量规划?你倒是告诉我啊。我很重视质量啊,出了客户投诉,我骂的是你,我心里其实是最难受的啊。你说我不支持你的工作,没有带好头,你到底告诉我应该怎么做嘛。研发的,市场的,采购的我都尽心尽力支持了。手心手背都是肉,难道我不想重视你嘛?
你说别的部门不支持你的解决方案。你作为部门老大,你应该具备基本的营销自己方案的能力吧,外部市场我就不让你跑了,你最起码能够在公司内部推销你自己的质量管理方案,让其他同事支持你,让我支持你吧。你要写出来,说出来呀。
在我眼里质量经理就相当于项目经理,你基本的领导力应该有吧。跨职能,你要能在质量这个话题上凝聚各个部门的力量,带领着大家朝着质量方向前进,这是你的基本职能吧。基本的领导力你应该有吧。我看研发的老大解决的也是跨部门的问题,他也是在协调生产,质量,采购各个部门的工作,也进行的挺好的,为啥你就不行了。
总结一下,质量老大啊,我请你来是让你帮我建设公司质量管理平台的,是来解决质量或与质量相关问题的。你就要背质量问题这个KPI啊。你不能总是抱怨这世界上没有质量问题,有的只是生产问题,设计问题,供应问题。你说是不是这个道理呢?如果没有质量问题,还会有你质量经理这个职位吗?
最后,认证君想问问各位质量人,面对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办?
- End -
其他部门管的是质量控制,质量总监肯定要管质量检验。产品出现质量问题,质量控制、质量检验,至少有一个方面出现了质量问题。 不要怪老板,他已经很心烦了。 最笨,也最可靠的方法,就是100%检验。 要给质量部门充分授权,有一定的权限,我管了,我说了,其他部门不听怎么办?没有充分授权,让质量部门怎么管?顺便说一下,质量检验应该和质量管理是两个不同的部门,否则即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很难管好质量。 分析的很透彻~质量绝对是一个费力不讨好的职位~ cccizzg 发表于 2018-4-22 14:16
最笨,也最可靠的方法,就是100%检验。
100%的检验,在很多情况下是不可能的。况且还有很多的“不可检,事后显”的情况。所以,应该加强过程管控,通过圆满的过程来达到圆满的结果。 “狗咬狗”一嘴毛哟。 解决问题的方法有N种,哪种方法有效?得看看企业的实际,将标准的普遍真理与组织的实际相结合。我将的100%检验,不是绝对不行。各位不要附上若干假设。 理顺流程,注重实效 这种类似的问题,很多企业都出现过,不然怎么是阵亡率最高的部门。您说的哪几个点,我也感同身受,我老板在月报会时候就说,你们质量部这一个月就减少了0.5%的客诉率,这也不能怪老板,没办法用其他部门的数据对比,任何人看了估计都会这么想的。有的老板也是奇葩,不喜欢数据报表上用饼图、柏拉图等等才表示数据,就喜欢那种表格形式,把数据一列列的写出来,否定了我几天的劳动成果,还说是五花八门。。有时候就得自我心态调整,私企老板都一样,因为观察事情的角度不一样。(我现在学会把老板当客户看待,谨言慎行)
还记得有一次是客户说设备的PVC有问题,在LCD灯光下倾斜45度 就可以发现上面有一道道的白印。然而老板不以为然,把检验拦下的几十台设备就放下去了,后来还说一句话:外观问题都不是问题,一个电话的事儿。结果第二天就退回来了,当时那叫一个”黑“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每个企业都不一样,所以作为我们质量人还是的学习着自我调整,四两拨千斤。老板的观念和企业文化,身边的环境有关系,体系要求是说要最高管理者怎么怎么样,但实际上能做到的很少很少,要去改变他的观念,更难上加难。再说质量部本就是一个协调的部门,因为很多问题都不是单纯的质量问题,深究下去和其他部门都有扯不开关系。
您说的这些事儿,质量人都遇见过,司空见惯的事儿。替人家打工,就得学会自我调整,质量的道路注定一路坎坷,以上个人观点 chenfeng5217 发表于 2018-4-23 15:55
这种类似的问题,很多企业都出现过,不然怎么是阵亡率最高的部门。您说的哪几个点,我也感同身受,我老板在 ...
把老板当客户,这个观点有新意,好 婆说婆有理,公说公有理,看似都有道理,我觉得还是要看公司对各部门的职责权限是如何规定的,有没有相应的质量考核机制来支持。 企业(质量不好,老板不说反躬自省,还对质量经理的发飙进行反诘,真是糊涂啊!
“三权分立”,即为(国会)立法、(法院)司法、(政府)行政(执法)三大机构共同存在,地位平等且互相制衡。这是美国的管理模式。总统(最高管理者)总管全局,对国家的兴衰(包括质量好坏)负责。
“治大国若烹小鲜”,治理国家如此,治理企业也是如此。
在企业中,技术立法、品管司法、人事执法,总经理(最高管理者)总管全局,对企业的兴衰(包括质量好坏)负责。
那么,问题出在哪呢?
问题就出在了 “质量” 这个名词上了。
《质量管理体系 基础和术语》(GB/T 19000-2016)中的定义为:
质量(quality):客体的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
客体(object):可感知或可想象的任何事物。
这“质量”的“客体”就复杂了:产品是客体、成本是客体、交期是客体、环境是客体、绩效是客体等等┈,总之,企业的所有活动和事务都是客体。那么,要使这些客体满足要求,就只有通过系统的“管理”来完成了。所以,质量是管理出来的。
即使是狭义的“产品质量”,它的形成也是(主要)由“顾客导向过程(COP)”决定的。(管理过程(MP)、支持性过程(SP)也会对产品质量形成产生影响。)
“顾客导向过程(COP)”又是由 顾客沟通 → 产品要求确定/评审 → 设计开发/工艺 → 生产/外包 → 仓储/防护 → 交付/物流 → 安装/服务 等这一系列过程组成的。而“产品和服务放行(检验/质量)”过程还没在“顾客导向过程(COP)”之中,它是“支持性过程(SP)”中的一个子过程,它怎么能够确定产品质量呢?就算把“质量管理体系工程师”也加入到“品管部”,它也是没有能力承担“产品质量好坏”这个责任的。
公司运营不好,财务帐上没有钱,能因为财务部管钱,就让“财务老大”去挣钱吗? 能因为财务部管钱,就让“财务老大”去想办法提高利润吗?
公司运营不好(是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差),是最高管理者的责任(见标准5.1条款);产品质量不好(也是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差),同样是最高管理者的责任。不能因为 “质量部(品管部)” 这个部门的名称中有 “质量” 二字就让它承担“质量责任”。应该对该部门重新进行“正名”、“确职”、“确权”。责、权、利要相统一,并有可行性。
要发挥ISO9001标准(2015版)5.1条款中所强调的“领导作用”,最高管理者应证实其对质量管理体系的领导作用和承诺:
a)对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负责;
……
在标准5.3条款中,要求最高管理者应分配职责和权限,以:
a)……
b)确保各过程获得其预期的输出;
……
最高管理者应该对“质量责任”进行识别和分配,“职责和权限”分配的不好,也是最高管理者的责任。
能够承担质量好坏责任的必然是处于三大过程(COP、MP、SP)之上的高层管理者,如果再扩展到“客体质量”范围,“质量”责任人必定是最高管理者------总经理。 michaelmk 发表于 2018-4-24 15:51
企业(质量不好,老板不说反躬自省,还对质量经理的发飙进行反诘,真是糊涂啊!
“三权分立”,即为(国 ...
产品和服务质量是操作出来的,不是检验出来的。技术部及质量部仅仅是依照客户要求制定验收准则、指导执行准则和实施按准则验收。除了漏检、错检之外,质量部有什么其他责任呢? michaelmk 发表于 2018-4-24 15:51
企业(质量不好,老板不说反躬自省,还对质量经理的发飙进行反诘,真是糊涂啊!
“三权分立”,即为(国 ...
最高管理者有自己的责任,这并不代表质量经理就没有责任,职责权限下,质量经理如何做好自己的事,让最高管理者放心,也是很重要的事。 职责和权限不对等,怎么能做好呢? wxsunhao 发表于 2018-4-25 05:15
最高管理者有自己的责任,这并不代表质量经理就没有责任,职责权限下,质量经理如何做好自己的事,让最高 ...
就叙述中说的问题,明显就是质量管理的问题啊,设计不达标的产品即使有订单也不应该量产,至少提前评审吧,至少上报老板,让老板定夺吧,质量总监难道对这种信息一无所知吗? wxsunhao 发表于 2018-4-25 05:15
最高管理者有自己的责任,这并不代表质量经理就没有责任,职责权限下,质量经理如何做好自己的事,让最高 ...
就叙述中说的问题,明显就是质量管理的问题啊,设计不达标的产品即使有订单也不应该量产,至少提前评审吧,至少上报老板,让老板定夺吧,质量总监难道对这种信息一无所知吗? 我的个人观点是静下心梳理管控过程的输出!!! michaelmk 发表于 2018-4-24 15:51
企业(质量不好,老板不说反躬自省,还对质量经理的发飙进行反诘,真是糊涂啊!
“三权分立”,即为(国 ...
谈到老板的责任,那是对于倒闭公司的。
质量总监的责任,对于还没倒闭的公司的。
老板有句话很正确,请问质量部门到底干什么?既然啥也没关系,就撤掉算了 这段故事是拼接的,明显是两段故事,前一段说的是质量总监对公司管理的批评,后面说的是老板怼质量经理,后面这故事,表面看说的头头是道。其实真的是实情么?
问一下:第一,采购的原材料,不合格,还是质量给交期让路,还不是质量给成本让路。
第二,供应商管理,采购真正的希望品质人去做了么?哪个不是拒质量人于千里之外?难道论坛里的质量人没碰见过这样的情况?
第三,难道你们的公司真的能做到老板就是圣明的,可以做到兼听,还是偏听?
第四,难道你们的公司真的能做到其它部门不推诿责任?。。。。
第五,难道质量人让业务对客户进行调查时候,你们的公司都是真正的在做?
第六,你们的技术部门难道真的完全知道公司的产品设计?我碰见的都是画图而已,,,,,
第七,当出现客户投诉的时候,难道你们真的有团队一起做8D分析,改善?不都是质量人酷毙的回复这客户么?
其实还是有很多,说这样话的老板,其实就是一个半吊子而已。起码现阶段,老板眼里只有钱,只想把钱赚到口袋就行了。 你作为一个部门的头,就要背这个部门的KPI,没错吧,没有指标的老大还叫老大吗?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