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uqiyu1990 发表于 6-3 11:59:53

分享个人整理的一篇质量管理小说《质量总监成长记》,写的很精彩



    如题,这本书籍是个人平时在其他管理论坛、文库里将一篇篇帖子(原作者秦邦福)汇集而成的。细读过几遍,对于做质量工作的人而言,个人觉得写的很精彩耐读又很具有实际指导意义。   
    书籍在国内电商平台都有售,发帖初衷本在共享学习提升,为尊重作者知识产权,如有侵犯原著版权请联系删除。



学为考试 发表于 6-3 15:46:05

有用的阅读参考资料。

puslzhiso9000 发表于 6-3 20:25:31

谢谢!

puslzhiso9000 发表于 6-3 20:25:50

打不开?

DCFDT 发表于 6-4 09:22:15

学为考试 发表于 2017-6-3 15:46
有用的阅读参考资料。

先大概看了一下,感觉是很好的学习和参考资料。感谢作者。

jinxinlan 发表于 6-5 08:27:22

先下载了,慢慢看,谢谢楼主

fuqiyu1990 发表于 6-5 08:38:57

puslzhiso9000 发表于 2017-6-3 20:25
打不开?

两篇内容是一样的,只是后面一篇制作成mobi格式,可用于kindle或者其他电子阅读器上看。

三月的风 发表于 6-6 11:45:03

感谢分享,很实用很有借鉴价值的书

fuqiyu1990 发表于 6-6 16:11:25

顺带附上 书中多次提及的质量大师 克劳士比的管理学巨著《质量免费》、   《质量无泪》

狸月君 发表于 6-6 17:56:45

楼主后两本书有读吗?感想如何,怕眼晕 犯困 看不进去啊

9个窝窝头 发表于 6-7 10:09:17

感谢分享,很实用很有借鉴价值的书

fuqiyu1990 发表于 6-7 13:05:05

狸月君 发表于 2017-6-6 17:56
楼主后两本书有读吗?感想如何,怕眼晕 犯困 看不进去啊

推荐《质量免费》。毕竟了解大师的思想以及管理精华的理念,阅读其作品是最好的一种途径。 不过你可以作为个人兴趣或空闲拓展阅读就好,如果你对“零缺陷”管理也想涉猎一二的话。    工具类型的书籍多少有些枯燥,感想和收货看个人~

fuqiyu1990 发表于 6-7 13:10:26

狸月君 发表于 2017-6-6 17:56
楼主后两本书有读吗?感想如何,怕眼晕 犯困 看不进去啊

另附:稍微普及一下品质管理大师菲利浦·克劳士比

世界著名的品质管理大师菲利浦·克劳士比(Philip B. Crosby)对世人有卓越贡献及深
远影响,被誉为当代“伟大的管理思想家”、“Zero defect 零缺陷之父”、“世界品质
先生”,终身致力于“品质管理”哲学的发展和应用,引发全球品质活动由生产制造业扩
大到工商企业领域。
克劳士比,世界上最具个人魅力的、最具传奇色彩的、最有企业家精神的管理大师之一。
作为品质管理大师,他掀起了起源于美国,并进而影响了世界的零缺陷管理狂飙突进运动;
作为企业家,他在数年之内将咨询事业在华尔街上市;作为教育家,他培训的企业家、企
业经理不可胜数;作为畅销书作家,他的名字就意味着畅销。
1926 年 6 月 18 日,出生于西弗吉尼亚州的惠灵市。
1952 年任克罗斯莱公司品质部初级技术员、品质工程师,并加入美国品质学会(ASQ)。
1957 年加入马丁玛瑞埃塔公司,分别任高级工程师和品质经理。
1961 年提出“零缺陷 Zero Defects”的概念。
1964 年荣获美国政府“杰出公民服务勋章” 。
1965 年任著名的 ITT 公司品质总监,1968 年升任 ITT 公司副总裁
1975 年担任 ASQ 总裁,因对品质运动的杰出贡献荣获 ASQ 的“爱德华奖”
1979 年出版惊世巨著《品质免费》/Quality is free,奠定大师的地位,标志着品质管理
学的诞生。
1979 年创立了 PCA 及克劳士比品质学院;1981 年 PCA 设立“灯塔奖”;
1984 年出版《品质无泪》,成立“品质书苑”,启动“校友会”制度;
1985 年 PCA 在美国证券交易所(Amex)上市,开创了全球管理咨询机构资本化运作的先
河;
1986 年被美国筹款执行委员会(SFE)评为“年度杰出慈善家”;
1995 年世界最大的专业组织之一“美国竞争力协会”专门设立了“克劳士比奖章”(Philip B. Crosby Medals)用于奖励
全球在品质与竞争力方面具有杰出成就的企业和个人。IBM、GE、米利肯(Millikan)、
可口可乐、SCI 系统、朗讯科技和福特汽车等都曾经因为卓越贡献而获得该奖章。
2000 年 5 月 28 日,由于四十年亲身经历的管理经验以及作为品质管理家的杰出贡献,克
劳士比先生荣获麦克菲里奖(W.M. McFeely)。该奖旨在颁给为国际管理委员会(IMC)
和在管理界的教育与训练领域有杰出贡献的个人。历史上获得同此殊荣的还有威廉·爱德
华兹·戴明(W. Edwards Deming)、彼得·杜拉克(Peter F. Drucker)、汤姆·彼得斯
(Tom Peters)以及彼得·圣吉(Peter M.Senge)等。
2001 年,克劳士比先生获美国品质界最高荣誉——美国品质学会“ASQ 终身荣誉会
员”。
2002 年,美国品质学会(ASQ)设立以克劳士比命名的“克劳士比奖章”以提携、表彰品质
管理方面的优秀作家。
2、克劳士比,1926 年 6 月 18 日出生于西弗吉尼亚州的惠灵市(Wheeling)。他曾参与二次
大战和韩战,其间一度在一所医疗学校待过。克劳士比的职业生涯始于一条生产线的品管
工作,当时尝试多种方法向主管说明他的理念:“预防更胜于救火”。他先后任职的公司
包括:1952 年于克罗斯莱(Crosley)公司;1957 年至 1965 年于马丁玛瑞塔(Martin-Marietta)公司,以及 1965 年至 1979 年于 ITT。在克罗斯莱的时候,他对与品质相关的
知识努力学习不遗余力,几乎遍读当时所有的品质书籍,并且加入美国品质学会成为会员。
在担任玛瑞塔的品质经理时,克劳士比曾经提出“零缺陷”(Zero Defects)的观念与计
划,并因此于 1964 年获得美国国防部的奖章。
1979 年他在佛罗里达创立了 PCA 公司(Philip Crosby Associates, Inc.)和克劳士比品
质学院,并在其后的十年时间里把它发展成为一家在世界 32 个国家用 16 余种语言授课、
全球最大的上市品质管理与教育机构。每天都有全世界各行各业的企业管理人员成群结队
蜂拥而至,接受训练。因为他所倡导的品质改善方法经过世界上成千上万优秀企业的验证,
被认为是最有效的方法。让更多的人和组织分享成功的理念,是他创办品质学院的初衷,
也是最负责任的作法。IBM 是 PCA 的第一个客户。后来他卖掉了 PCA 的一些股份,专心于
“领导学”的写作与演讲;1997 年,他又买回了全部的股份,成立了现在的 PCA II 。
1991 年他自 PCA 退休,另行创立一家以提供演讲和研讨会以协助目前与未来的公司主管
成长的公司 Career IV,Inc.;1997 年,他又买回了 PCA 全部的股份,成立了现在的
Philip Crosby Associates II(PCA II),如今在全球的 20 余个国家成立品质学院
(Quality College)。PCA II 服务的对象包括多国籍企业集团到小型制造公司与服务业
公司,协助他们执行品质改善过程。
克劳士比于 2001 年 8 月 18 日在北卡罗林纳州高地市家中病逝,享年 75 岁。
克劳士比先生至今在全球已出版 15 本畅销书著作,《品质免费》(Quality is Free)由于引发一场美国以及欧洲的品质革命而备受称赞,该书的销量已超过 250 万册,被译成 16
种文字。

fuqiyu1990 发表于 6-7 13:12:59

3、克劳士比论 品质
品质是免费的,它不是礼品,但它是免费的。
从事品质管理的全部过程就是要建立„„习惯,使得职员和供应商们做他们所承诺过
的事,亦即是要符合已同意的要求。
对一个组织的最终产品或服务不满就叫做“品质有麻烦”。
品质的定义必须是“符合要求”。这样的定义可以使企业的营运全不再只是依赖意见
或经验,这表示,公司中所有的脑力、精力、知识都将集中于制定这些要求,而不再浪费
于解决争议之上了。
克劳士比论 战略品质
品质并不是只要用一种特殊的方式跳舞就可以达到的。人们必须接受帮助,以使他们
知道他们可以适应要求‘行动正确、工作圆满’的企业文化。避免混战的方法便是‘无火
可救’。
品质管理是一种理念和哲学上的训练和纪律,它能把所有这些带入一种人们能欣赏和
运用的舒畅文化。
品质是一种可以获得的、可以衡量的并且可以带来效益的实体。一旦你对它有了承诺
和了解,并且准备为之付出艰苦努力时,品质便可以获得。
克劳士比论 文化变革
改变心智是最难的管理工作,但它正是金钱和机会的隐身之处。
一个公司若想永久地免于困扰,就必须要改变公司的企业文化,从根本上消除造成产
品(或服务)不符合要求的原因。
改变公司的文化幷不是教给员工一堆新技术,或强迫他们在生活方式上追求潮流,而
是改变价值观并提供典范,这是必须由基本态度的改变做起的。
克劳士比论 领导力
一个领导,如果没有太多的事情给下属做,那么他很快就会被一个愿意努力工作的新
领导所代替。
领导者必须是一个组织灵魂的反映。
经理圈子中最重要的三件事情是:关系、关系、关系!
管理阶层需要高度注意:只是设定一些复杂的技术,无助于公司文化的改变。
人生成功的关键在于是否有很强的个人信仰。
克劳士比论 零缺陷
第一次就把工作做对总是较便宜的。
“零缺陷”就是缺陷预防的呐喊,它意味着“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
所谓第一次就做对,是指一次就做到符合要求,因此,若没有“要求”可循,就根本
没有一次就符合“要求”的可能了。
我们基本的工作哲学便是预防为主,坚持“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的态度,使品质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克劳士比论 管理
管理风格创造性的最重要的方面,是不要养成承认自己缺乏创造力的习惯。
被理解是艰难的工作。管理者被时尚的东西迷惑着。
人们可能因为一点原因而得了心脏病,而导致肺癌的原因可能仅仅是吸烟,仅此而已。
肥胖和压力引起高血压。如果花的比自己挣的还多,那么你便会有经济困难。原因虽简单,
但是要想克服它们却需要想办法,需要教育和努力。
要想成功地改善管理的方式,关键就是进行品质教育。
克劳士比论 可信赖的组织
组织的生存学就想森林一样脆弱和易受攻击。
可信赖是应用哲学管理和指导组织的结果。如果一个组织真的想成为可靠的,他们必
须有具体的行动。
有用的和可信赖的组织就是竞争和利润。那正是我们想要的。
一个公司想免于困扰,就需要人和人之间不断地交流、沟通,而教育也必须成为日常
生活之事;人人都必须具有共同的语言、工作的技巧,幷了解每一个人在公司运转的巨轮
中所扮演的角色。
组织的目的就是帮助人们创造生活。

少语 发表于 6-7 14:33:42

花了几个小时的时间,看了这篇小说,收益还是不小的。书中有一个问题不是太明白:作者说,许多重大质量问题,几乎都是在交付后,通过顾客反馈或投诉后,组织解决的。 虽然也谈到质量问题通过事中过程的控制,但很少花费篇幅谈及这种控制的有效性。是不是暗示:事中控制虽是一种管理,但不是有效的管理,在某些程度上是个花架子。

ccjsml 发表于 6-8 09:37:01

少语 发表于 2017-6-7 14:33
花了几个小时的时间,看了这篇小说,收益还是不小的。书中有一个问题不是太明白:作者说,许多重大质量问题 ...


先下载了,慢慢看,谢谢楼主

fuqiyu1990 发表于 6-8 11:09:47

少语 发表于 2017-6-7 14:33
花了几个小时的时间,看了这篇小说,收益还是不小的。书中有一个问题不是太明白:作者说,许多重大质量问题 ...

如你所说“花了几个小时”还真担心不太够通读一遍全书(对比我之前的阅读进度)。这本书给我感触比较深的是第二章、第八章,还有我收录的【番外篇】(尤其是【番外篇】,你应该多读两遍,大有振聋发聩的效果)。 对于你的读后感——是不是暗示:事中控制虽是一种管理,但不是有效的管理,在某些程度上是个花架子。      我想简单说说一些个人的感受吧,一些地方引用书中的观点给你回应。
首先我想说的是,世界上也许真的不存在所谓的完美无瑕的管理体系,所以这也是9001标准里面一直存在“持续改进”这一条款的道理所在,书中序言和正文部分都有谈到一段{ 在跟进这些问题解决方案的落实时,我又想起了以前在富士康面试质量工程师时的情景,当时有
一位李课长面试我,他是位台湾人,他问了我一个问题:“作为一名质量工程师,你认为最重要的技能是
什么?”
我不加思考,回答说:“对产品和生产工艺的理解。”因为之前我一直从事这方面的工作。
他摇了摇了头说:“错了,应该是四个字:P、D、C、A。”
一年后我被提拔为产品检验部经理,我认为,PDCA 和二八原则的运用是我在质量工程师这个岗位
上取得成功的关键。 }
我赞同这样的观点,管理体系的精髓就应该是这样一个P-D-C-A的循环变化的过程。而组织存在目的就应该是不断以客户导向为输入,始终致力于顾客满意甚至是超越客户期望为输出。

fuqiyu1990 发表于 6-8 11:23:36

少语 发表于 2017-6-7 14:33
花了几个小时的时间,看了这篇小说,收益还是不小的。书中有一个问题不是太明白:作者说,许多重大质量问题 ...

其次, 我们都知道顾客永远是我们的产品或服务的最后一道工序 。即使是严谨、较真如德国人、日本人,多年前丰田也曾出现过“刹车门”这样严重的质量召回事件,就说近年被爆出问题的三星 、华为这样的世界级巨头企业。 最终导致问题的往往是“人机料法环”甚至是更多因素综合影响而爆发。事中控制当然有很多手段、措施,检验自是其中一种。
书中是这样谈检验的 {唐风对三个人说:“的确,作为一个检验部门,很难解决所有的客诉问题,但是只要通过自身
的努力,还是可以解决很多问题的,我们检验部不是万能的,但也决不是束手待毙,我们应该将目光聚焦
到那些能解决的问题上面来 }   、、、、{   他突然想起,半年前参加 ISO9000 内审员的培训时,培训
老师问了大家一个问题:“审核的本质是什么?”大家一时间愣住了,后来老师告诉大家,审核的本质是
对着标准找证据,还形象地说:“左手掌握标准,右手寻找证据。”    }       {   当了两年的产品检验经理,经过我的领导的推荐,我又升职当了 UPS 工厂的厂长,在上任之际,我例
行对近两年的工作进行总结,我对于检验的心得是:“左手掌握标准,右手寻找证据。”“要想让检验这
张筛子不漏出沙子,唯一的办法是不让沙子进来。”}

fuqiyu1990 发表于 6-8 11:29:16

少语 发表于 2017-6-7 14:33
花了几个小时的时间,看了这篇小说,收益还是不小的。书中有一个问题不是太明白:作者说,许多重大质量问题 ...

最后, 书中的案例描述我相信如果作者没有真正用了心想了办法努力去改善去实施去实践,他是没办法有这般体会的。   这样看的话 还是像你所说的“花架子”么?   可以的话可读第二遍,我个人很喜欢第八章和番外篇。说的不好之处欢迎拍砖~

fuqiyu1990 发表于 6-8 11:41:36

少语 发表于 2017-6-7 14:33
花了几个小时的时间,看了这篇小说,收益还是不小的。书中有一个问题不是太明白:作者说,许多重大质量问题 ...



随手附上

少语 发表于 6-8 20:16:34

fuqiyu1990 发表于 2017-6-8 11:41
随手附上

楼上兄弟别激动。这书是别人写的,即使有评论也只是针对这本书的作者。我想你的本意不会是要大家都给出一片掌声吧?书中的作者很伟大,我们一般人做不到,我的老板也没有像这位老板那样好。因此,我只是在很短的时间内把这书匆匆看一下,因为还有很多书要看。如果能将我的问题给以指点,我将万分感激。

abchiking 发表于 6-8 21:05:34

谢谢楼主分享!

学为考试 发表于 6-9 06:53:33

楼主在本论坛普及质量管理经典知识作出了贡献。感谢!

iadx08 发表于 6-9 11:21:25

不错,学习学习

嗜血独狼 发表于 9-14 16:42:07

首先十分感谢楼主的分享,不管是书的分享,还是读后感和工作经验的分享,都让我感觉受益匪浅,这本书早就在亚马逊关注到了,一直没顾上买,今天在这里看到了,一定抽时间好好研读一下,再次感谢!

waixiangren 发表于 3-2 09:10:09

非常感谢!慢慢品读

彩虹龙 发表于 3-2 11:06:42

感谢楼主的分享,也感谢对于质量大师的介绍,克劳士比的书领悟的不深,总觉得与我们的企业不太适用。

sunjianlang7201 发表于 3-2 14:21:47

感谢分享,楼主辛苦

cdkl684 发表于 3-2 16:59:24

感谢分享!看到了一些工作中的影子!!!

lwell 发表于 4-13 18:51:56

真的非常的不错啊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分享个人整理的一篇质量管理小说《质量总监成长记》,写的很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