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xpyxp2533 发表于 9-30 08:44:57

求指教分享文件审查的经验

不是正式的审核员,没有审核经验的我。觉得自己目前 看到的质量手册,大部分都是从标准 文件上搬过来的,只是稍加更改,所以从质量手册上做文件审查感觉真心看不出什么内容。以前不太关注这一块。最近私下的,试审了一下一份其他公司的质量手册,只发现一个不知道是不是可以提出的问题:
公司主要部门就是总经理,管代,技术部,市场部,办公室,工程部(含采购,品质,售后,基础设施,文控职能)
质量方针:技术先进 质量优秀 持续改进 客户满意
质量目标:1.公司目标:客户满意度 工程优良率
                2.部门目标:办公室目标:人员培训合格率 文件管理不当次数
                                 技术部目标:软件评审通过率设计任务准时率实施方案修改
                                 工程部(含采购,品质,售后)目标:仪器校准率工程延期率 施工整改降低 故障排除时间
                                 市场部目标:合同评审率 客诉反馈满意率
个人觉得在质量目标中没有体现技术先进的质量方针,不知道算不算?


在职能表上删减了7.5.2,不过质量手册上有7.5.2,应该可以算一项文审不符合项吧?


其他各章节感觉和标准差不多啊,看不出什么问题来。

问题二:在该公司的质量手册上看到一份质量管理体系职能表,公司主要部门就是总经理,管代,技术部,市场部,办公室,工程部(含采购,品质,售后,基础设施,文控职能)其中
1.把5.5.3内部沟通放在办公室,相关部门为其他所有部门。(疑问,为什么不把这个职能分配给管代呢?)
2.把8.2.1顾客满意放在市场部,相关部门为市场部,技术部,工程部。(疑问,为什么不把这个职能分配给总经理或管代呢?)
3.把8.4数据分析放在办公室,相关部门为管代,市场部,技术部,工程部。(疑问:与质量相关的数据统计为什么没有放在工程部这边呢?难道不是由品质相关人员负责的吗?)

不知道提的问题是不是很奇葩啊,请各位多多海涵。
希望得到各位赐教文审经验~

lzisofans 发表于 9-30 12:11:21

个人觉得在质量目标中没有体现技术先进的质量方针,不知道算不算?)
---谁说质量目标必须体现“所谓技术先进性”,企业目前技术就至此种水平,提高可能 性小,没有定这方面的目标不可以吗?不要将自己的“感觉”加入企业头上;
在职能表上删减了7.5.2,不过质量手册上有7.5.2,应该可以算一项文审不符合项吧?
--此项要确认。前面删减,但在手册内容中有7.5.2,可能是目前不存在“需要确认的过程”,但以后因人员、工艺、产品变化等情况有可能出现,当出现时再如何控制等。要与企业沟通确认,不要急着下“符合”或“不符合”的文审结论。
问题二:在该公司的质量手册上看到一份质量管理体系职能表,公司主要部门就是总经理,管代,技术部,市场部,办公室,工程部(含采购,品质,售后,基础设施,文控职能)其中
把5.5.3内部沟通放在办公室,相关部门为其他所有部门。(疑问,为什么不把这个职能分配给管代呢?)
--5.5.3放在办公室为什么不行,人家企业主要的内外部沟通(如:会议方式、公告方式、文件传达、电话通知等)就由办公室组织实施,为什么非要放给管代?不要将自己的想法“先入为主”,关注沟通的效果,不要纠缠于形式。
2.把8.2.1顾客满意放在市场部,相关部门为市场部,技术部,工程部。(疑问,为什么不把这个职能分配给总经理或管代呢?)
--8.2.1重点是对顾客满意度的信息的收集、统计、分析、(不满意时)改进的具体实施。总经理和管代只关注结果。放在市场部不行吗?谁家的老板天天做统计和分析顾客满意度?!不知道你为什么提出如此问题??
3.把8.4数据分析放在办公室,相关部门为管代,市场部,技术部,工程部。(疑问:与质量相关的数据统计为什么没有放在工程部这边呢?难道不是由品质相关人员负责的吗?)
--放在办公室为什么不行,此部门可以可以组织与统计、分析。只要求其他部门按规定的时间、要求、方法收集规定 的数据信息,并上报到办公室进行汇总分析。有问题时反馈给其他部门改进。强调办公室的组织、分析等关键职责,为何不行。
      你问的问题很奇葩。感觉刚入门。遇到有能力的企业管代或负责人,够你受的。
% G: S( t/ K- l; v1 |& T

yxpyxp2533 发表于 9-30 13:02:11

谢谢你的回复。
因为在做QMS题目时经常会有选择题,把一些职责划到最高管理者或管理者代表,通过看职能表,感觉可能与自己的理解有不同,所以放到这里来向大家请教。
在目前这个案例来看,他们实际是在质量手册上把它放到实际的执行部门。与我之前的理解也是不一样的。

我现在其实还在做入门前的准备,还没有入门。个人觉得现在多练功,总好过实际工作时的问题不断。提的问题越多,得到的答复越详细,也越有利于自己从多方面正确地,务实地理解标准,应该是对自己有好处的。

rml 发表于 9-30 15:10:09

emeipengxu 发表于 9-30 15:51:21

觉得各家机构对文审的要求不一样,有的审核员严格对标,要求过于死板,连文件的名称都要求与标准要素名称一样,有的只要求神似而形不似就行了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求指教分享文件审查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