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教,为什么裁质量部门的人?
请教,当企业遇到困难,需要大批量裁人的时候,为什么先裁的是质量部门的人?领导平时可是总说,质量如何如何重要!!!企业遇到困难时,也就是说,企业在解决生存问题时,是可以不考虑质量的?是不是说,质量管理,是企业发展后再重视的事?当企业在解决生存问题时。质量管理,就要靠后,甚至没有了? lion678999 发表于 2014-6-25 10:06老板不傻,老板做出了正确的决定。因为
一、质量是设计出的、制造出的,不是检验出的。在必须裁员的时候显 ...
呵呵,您这回复还真够劲!我的想法是这样的,可能和您说的有点偏颇。
一、质量是设计出的、制造出的,不是检验出的。在必须裁员的时候显然的裁最没用的人员。您说的我赞同。
二、您说的是不是有点偏激?质量工作应该由浅入深,逐渐开展,质量部门不是“卡”,而是发现问题后,将这些质量问题进行分析,我们的质量管理到底在什么地方出现了问题。之后再改进。简单来讲,就是PDCA。那质量部的存在,就是C和A的作用。还有您说的“若是内部管理导致的,质量人员要负主要责任。”我不赞同,质量管理只是公司管理的一部分。公司经营有问题,质量管理本身也只是一部门,为什么要质量人员负主要责任?负主要责任的,在公司的高层。
您说的“一旦出现真正的质量问题如功能缺陷,就将责任推卸给设计、制造、采购等相关部门。”我不赞同,如同您说的第一点“质量是设计出来的,制造出的,不是检验出的。”既然是这样的话,出现了问题,为什么不能找相关责任部门?这是质量部的一个职能,不是推卸责任。
三、检查标准的问题,应该是7.1C吧,检查要有依据,那么这个依据应该由设计部门设计后,工艺部门会签,质量部再根据公司的实际的工艺流程,设定质量控制点。也就是说,这个检查标准,不应该由质量部门独立出。当然检查标准,也只是产品标准的其中之一,当检查标准确定了,也就不存在您说的真正的质量5.0之类的问题的。因为质量是可衡量的,即使出现了争议,不是还有让步等方式处理不合理嘛。
四、您说的真正的质量人员的这些,我也不赞同,当然,质量人员要了解客户需求,但这些需求是需要调查的。不是质量人员自己想出来的。您可能说:“那作为质量人员,就应该了解这些信息。”是,没有错,但是总有质量人员了解不到的吧。那么按您说的质量人员应该做的内容,应该是一个质量管理体系应该起到的作用。而不是单单指质量部门的起到的作用。
对于质量部门,我是这么想的,成立部门之初,如您所说老板不傻,应该是有所目的的,也就是他想达到什么样的目的。但是,质量管理是一个持续提高的过程,领导较心急,看到公司运营不好,质量部迟迟没有发挥作用,此时需要裁人,就想生存,再规范。就好比一个人饿了,没有东西吃,也不管干净不干净,先吃饱再说。
但您说的,对我也有一个启发,就是老板认为他没有用,所以裁掉。我最近在研究,那么,质量部门是如何产生的呢?现在企业管理中,哪些部门是必须的,哪些是可以没有的。如此,我们这些质量工作者将来的出路在哪呢?
老板不傻,老板做出了正确的决定。因为
一、质量是设计出的、制造出的,不是检验出的。在必须裁员的时候显然的裁最没用的人员。
二、对于你说的这种公司,所谓的“质量人员”根本就不是质量人员,甚至连检验人员的资格都谈不上。他们对企业的贡献几乎是零,甚至是负贡献。为什么这样说呢?企业走向衰落,经营决策除外,若是内部管理导致的,质量人员要负主要责任。这种内部管理不好的企业,连“质量是什么都搞不明白”,简直在胡闹。他们的工作没用在帮助设计部门预防,也没有用在帮助制造部门稳定制程,心思都用在“卡”生产部门上了。主要表现为只知道检验外观不良这种皮毛,几乎不影响质量的项目。对产品的性能检测不知不会不做,对顾客的要求只知道被动接受(因为多数顾客质量管理人员素质也不高,也只知道外观这种皮毛)。这种行为导致极大地浪费,还美其名曰“重视质量”。一旦出现真正的质量问题如功能缺陷,就将责任推卸给设计、制造、采购等相关部门。
三、没有标准的中间态度和一知半解的知识是绝大多数目前质量人员的软肋。假如产品的质量标准可接受准则是5.0(高于5.1不能接受),你给他1、2、4级别的,他一定会选择2是可接受的;你给他6、9、10,他基本会选择9可以接受。以此类推,真正的质量5.0以下他根本就不知道。
四、真正的质量人员需要做到:非常熟悉顾客真正的要求(不是顾客SQA某些人的要求),将顾客的准确要求传达到老板、业务人员、设计人员、制造人员、检验人员等;参与设计、制造过程的评审并给出建议以预防设计带来的缺陷;监测过程的指标以稳定过程;发现制程异常组织分析改进;检测产品的指标(特别是功能性指标,制造部门无法自检的指标);利用数据分析设计、制造过程和产品的趋势并适当提出纠正、预防措施;形成企业重视质量的文化(真正的质量文化,过度最求外观不是质量文化)。你能做到这些,老板会裁掉你吗? 质量管理人员是不能够为企业·创造效益的。就这么简单 中国企业的发展模式是先生存,再质量 ;P;P质量管理,就要靠后 先生存,再质量。不养闲人。 都没活干了,质检人员还检查什么? 这个应该问你们最高管理者呀! 因为产品质量不是检验出来的。 根据现在先进的组织结构应该是哑铃型的,研发和销售是大头,中间生产和管理是小的
那要看你们平常在领导心目中的地位了,企业效益不好的原因是什么? wxsunhao 发表于 2014-6-25 06:21
那要看你们平常在领导心目中的地位了,企业效益不好的原因是什么?
原因就是没有项目。 金子 发表于 2014-6-25 08:23
原因就是没有项目。
质量是依附于生产而存在的,没有生产的质量管理是没有任何意义的。为什么会没有项目,其中有没有质量管理方面的问题呢? 金子 发表于 2014-6-27 09:06
呵呵,您这回复还真够劲!我的想法是这样的,可能和您说的有点偏颇。
一、质量是设计出的、制造出的,不 ...
感谢你仔细看了我写的“非常偏激”的话,并提出自己的看法。说明你是真的因裁质量部的人伤害了你这个质量管理者的心。如果没有猜错,你应该是质量部门的人。
我再次承认,我的话确实很难听。但是好听的话未必告诉你真相。
你不赞同我的观点,我想没有必要一条一条再辨析一次,大概谈谈我们认识的差异。
设计我不是很熟悉,我就不谈了。我不知道,你是否有过生产的经历,而且至少一年以上的经历。生产是公司的核心(只有生产没有设计的公司),没有好的生产管理,即使有再好的业务也白瞎,而质量部门是为了配合生产而建立的,工程技术部门也一样是为了配合生产而建立的,甚至设备保养部门、仓储也是生产部门的分支,唯有生产部门是为公司创造价值的部门,别的部门只不过是生产部门的幕僚。至于人事、财务部门那是老板的助手,采购一半是老板的助手,一般是生产的幕僚。幕僚必须服务于生产这个主体,主体有问题了,别的部门做的再好也是没有意义的工作。生产管理者每日的工作是最辛苦的,最操心的,最有价值的。
我们一再说,质量是设计出的、制造出的、不是检验出的。这句话的愿意是告诉我们,要重视前期预防,而不是后期治理。因为越往前,质量成本越低,越靠后发现问题,质量成本越高。但这句话并不是出了质量问题质量部门逃避责任的借口。
质量部门是怎么出现的?老板为什么要设置质量部门?质量部门的主要职责是什么?质量部门应如何开展工作?你必须站在老板的角度考虑这个问题才能真正理解。
要出去了,改天继续。 今日无事,继续上述话题
质量部门是这样产生的,先有检验部门,再有品质保证部门,最后发展为质量管理部门。别小看这种变化,这是一种趋势,意味着质量管理低级者工作内容以检验为主,中间阶段叫品质保证意味着要协同各部门确保质量(不能保证有可能是老板没协调好,老板还是质量后果的责任者)。上升到质量管理那就意味者在质量有关的事务上你就是老大,出了质量事故你就要负责。这种变化既是在质量管理上的不断升级,也代表了老板的意愿。
身为公司的质量管理着,如果没有“我是质量管理的最终责任者”就不是一个合格的质量管理人员。老板的精力是有限的,既要筹备资金发展,又要开拓业务,还要为公司的员工谋福利,。他不可能面面俱到,将生产的重任交给了厂长(或生产经理),又将质量管理的重任交给了质量经理,他们必须相互配合完成老板交代的重任。质量经理要时时刻刻记得,质量实在产品实现的过程中形成的,没有生产就没有质量。生产经理的责任就是使生产顺畅最大效率的产生效益,质量经理的责任就是顾客满意(价格满意不满意不关他的事)。
公司若是一条船,船长是老板,生产部门就是水手,质量经理就是舵手,船触礁了或者方向走错了,你说是谁的责任?什么是经理?,什么是管理?中文解释不清楚。经理英文是manager,是由动词manage加er转化而成,manage的意思是“设法完成”之意。management是manage的名词格式,所以既然是质量管理部门,就得设法完成质量的任务,ISO9001标准解释的很清楚,质量的定义是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另外管理还有组织、协调、激励、控制等手段。这些要求和手段都是质量管理部门必须熟知的,不熟知,不利用、完不成顾客满意的目标能是合格的质量管理者吗?不是质量部门的主要责任是谁的责任?
我一再强调,要满足顾客要求,熟知顾客要求。因为顾客的要求很多时候是隐含的,并不是所有的要求都有书面的东西,即使有书面的东西也未必是顾客的本意。可能是顾客中的代表着表达的意思或者非最终顾客的意思。ISO9001标准不是完美的,但是真正理解的人才知其深意。例如标准允许不合格品放行,但要预防缺陷。允许不合格品放行就是告诉我们,某些外观缺陷,不影响功能的是可接受的,预防缺陷就是重要功能不仅要纠正,还要从根子上预防。
再次回到我对目前质量管理的判断。太多精力放在外观检验上了,对于功能太不了解了。这样的质量人员对于老板老说,你觉得他们有价值吗? 现在都 是口头一套,做一套。质量现好多企业都不重视,只有在出了事才重视一下 一次就做好根本不用品質管理,品質文件通常是給ISO稽核和顧客看的。 还好,虽然我们也裁人,但质量部门的主要岗位还都保留, 大的企业靠制度管人,小的企业靠老板盯人 因为质量人员不能让产品增值 一直在质量部门工作,曾经有一个主管副总(质量方面)告诉我们:质量部门是一个服务部门,要协助设计部门、生产部门做好产品质量。我认为他的这个观念是对的,所以裁员先裁质量的人是有可能的。 真是一个好题目,也是好好学习的地方,很多理念值得借鉴和考量 这是长期利益和短期利益、直接收益和间接收益的关系。如果企业发展的好,企业往往会注重长期利益和间接收益,而不仅仅是短期利益和直接收益;而企业发展的不好,当活下去首要目标时,企业往往更注重短期利益和直接收益,这时候不能直接创造价值的人或部门就会被裁掉。
人也一样,当你收入高时,就会选择一些名牌或奢侈品;当你收入低时,就选择经济适用品了。 chuzhouzyz 发表于 2014-6-24 08:58
质量管理人员是不能够为企业·创造效益的。就这么简单
不是不创造效益,是效益无法准确衡量或者说无法直接看出来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