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用户名
 免费注册用户名
各版块官方QQ群号新手如何获得更多贡献值审核员注册挂靠推荐如何成为国家注册审核员新手入门必读-论坛版规
查看: 2306|回复: 2

液氯使用单元对策措施

[复制链接]

122

主题

3211

回帖

2万

积分

博士

积分
23139

Medal No.10

发表于 4-4 14:50: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免费注册用户名

×
从事液氯生产、经营、储存、运输、使用和废弃处置的单位(以下统称液氯单位),其主要负责人必须保证本单位液氯的安全管理符合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和国家标准的要求,并对本单位液氯的安全负责。2 S5 `- Y1 S/ p6 s2 D4 o1 o
  
8 C7 E! u& n. H( b从事液氯生产、经营、储存、运输、使用和废弃处置的人员,必须接受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安全知识、专业技术、职业卫生防护和应急救援知识的培训,并经考核合格,方可上岗作业。
- T4 {7 g5 i1 U5 f1 T7 J
3 Z; K$ S. t8 J8 }! ~5 t# C0 [应按照“两隔离”(液氯使用场所与大气隔离、操作人员与液氯使用场所隔离)原则对液氯使用单元进行管理控制。
  D1 @% O5 Q4 c: g/ c
7 v6 [9 [. Z  ]8 k- E* n3 @一、液氯使用场所
. W  x/ B5 w4 G# p" s: ~; f! r1、液氯使用场所距人员密集场所的距离必须满足《氯碱厂(电解法制碱)卫生防护距离标准》(GB18071-2000)规定的要求。
* N6 v$ x* S; T1 q( I7 L2、液氯使用场所应集中布置在厂区主导风向的下风侧成独立生产区,该区与相邻的其他生产装置的间距不应小于30m。
9 @5 i1 c2 h1 g) l& z6 v3、液氯钢瓶储存区、钢瓶使用区,应根据场地特点设立在相对封闭的厂房内,封闭厂房和使用液氯的厂房的防护间距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设计规范》的要求。
) V9 d7 s& j( c$ Z+ [6 c4、必须设围堰或挖应急处理池,围堰的高度或凹坑的深度为0.6~0.8米,容量应大于单个钢瓶容量,并留出操作人员、维修人员的操作空间和设备进出围堰或凹坑的踏步,踏步坡度不宜大于60°,并有防渗漏层。钢瓶安放在围堰或凹坑内,以防剧毒液体溢出。7 z5 j# C1 B8 q3 m- P1 k- \
5、必须设有氯气浓度监测仪和事故应急处理相关系统设备,实现现场声光报警并将信号接至企业单位控制室,出现问题可以及时处理。$ y/ D+ t4 \. q8 [
6、使用液氯的厂房工作面积小于100m2,必须设有两个出入口;大于100m2至少要有三个出入口;多层建筑物厂房时,每层至少设两个楼梯,以保证操作人员迅速撤离现场。
' Q, O1 ]* X3 N; a# _7 J) k$ ]7 I7、使用液氯的厂房的操作室不应与使用场所直接连通,应保持一定的隔离距离。5 X+ H5 M# {6 c
; {" ?0 p: V6 a/ O. X% L6 u' o
二、设备设施9 i% Y$ Z; p  n- |) K+ M* @
1、在液氯使用场所,包括液氯钢瓶储存区、钢瓶使用区和使用液氯的厂房设置氯气浓度监测仪,实现现场声光报警并将信号统一接至企业单位控制室。
& V! w& Q/ T- f1 l* F" Q# O2、使用气态氯操作与使用的厂房和液态氯原料供应场所之间应设立有效的隔离阀,一旦气态氯厂房发生意外事故时,可以通过关闭隔离阀快速切断泄漏源。
) A1 `. E- K$ ^7 ~# t& l0 \9 u6 G3、液氯钢瓶与反应器之间应设置逆止阀和足够容积的缓冲罐,防止物料倒灌,并定期检查以防失效。应采用经过退火处理的紫铜管连接钢瓶。紫铜管应经耐压试验合格。" Y$ o" i# K; _) F4 C
4、钢瓶出口端应设置针型阀调节氯流量,不允许使用瓶阀直接调节。3 `: B; O# J* |# ~6 A# E
5、使用钢瓶时,必须有称重衡器,并装有膜片压力表(如采用一般压力表时,应采取硅油隔离措施)、调节阀等装置。操作中应保持钢瓶内压力大于使用侧压力。3 c" g; P5 C+ g% v9 f' J. Q
6、液氯设备的布置应便于隔离操作、通风排毒和事故处理,同时必须留有足够宽度的操作面和安全疏散通道。6 E! i; d# H$ M% J& T& y
7、氯气管道严禁穿过生活间、办公室、控制室和直接埋地或敷设在管沟内。氯气的输送管道应按GB7321规定标出明显的标志。
' D7 {7 E$ d& a$ X3 o0 z2 C$ C6 V. @8、安全附件配置要求:$ J# x! w. P  W3 x5 n1 }2 t
液氯管道连接尽量采用焊接,焊缝要求100%探伤检验和气密性试验。严禁采用管件和丝扣连接。; Y7 N% P5 C4 O+ T, y+ I3 i' G
液氯气化器、蒸发器、储罐等,必须装有压力表、液面计、温度计等安全装置。# c$ r8 s, p% s% Q) B
液氯使用的压力容器及反应器,应尽量不用视镜,如必须用时,应选用带保护罩的视镜,在视镜旁设有局部排风设施。
$ h& Q# |0 f7 b1 M; W' k( f采用玻璃转子流量计时,应加防护罩。如遇转子堵塞不得敲击。
! z; n/ b* _, Q  ]4 |0 e
: T2 h5 M" J+ c0 t7 _' z5 B, s三、安全监控
' }% A1 J* D' _- {! J0 c
1、日常监控:液氯使用单位应建立日常安全监控管理体系,使确定的各项控制指标和其他法规规定得到有效的执行。' h5 M9 [/ E( ?
2、环境浓度监测:液氯使用单位应按规定在重点场所设置氯气浓度监测仪,同时浓度监测仪信号接至单位控制室。
* E' }4 n- s  O7 ^! B' H3、安全监控与事故预警:液氯使用单位应根据重大危险源监控管理的要求,建立在线安全监控和事故预警系统,系统包括以下内容:7 m+ S, R: o$ s1 J6 T
液氯使用场所关键操作参数安全监控;/ ~- j7 J: ?- T; J4 M7 D
液氯使用场所周边环境浓度变化监控与事故预警;0 o& o5 Y, {+ U. Z
现场关键部位的视频监控;
+ T" G- l/ Q9 [现场设施风险评价与管理平台;' @) m5 k0 D0 q6 t" j/ `# w
基于事故影响范围和级别科学估计的企业应急救援系统;
+ v8 T3 \9 s% r4 M9 S/ L企业的安全监控与事故预警系统应和市安全监管和应急救援平台建立网络连接。
1 N; ?8 P/ T- N6 A. V4、液氯使用单位的液氯钢瓶总储存量应不大于企业正常7天使用量的总和,且同时储存与使用的液氯钢瓶不应多于8个。
1 V* I& l( G! f" q. y5 f) B7 u, j4 d; k
四、安全管理" b: \0 }( F, [. f& W% Y3 L! I2 Y
1、安全组织:液氯使用单位应根据生产规模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从事液氯使用岗位的新工人,除经过三级安全教育外,还必须经过岗位培训,学习岗位安全操作规程、生产原理、安全生产要点(包括熟悉预防事故和发生不正常情况时紧急处理的方法以及发生事故的自身防护抢救知识等),经考试合格发给氯气安全作业证后,方可上岗操作。& J. w0 a2 s1 U/ p4 x; ~
2、规章制度:液氯使用单位必须建立健全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管理制度和相应的操作规程,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应满足国家规定的要求。
% Y$ r& {( p. }' i0 [3、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应包括正常或异常情况下,操作员工进入氯气场所进行正常操作或事故应急的程序和方法。& ]) }/ D; V& t$ c
4、使用封闭厂房的场所,现场不设操作员工,操作员工进入封闭厂房必须佩带必要的防护用具,按照事先规定的程序和方法进入现场工作。
- h* O$ l8 P5 H0 Z0 }: w2 b5、钢瓶管理:液氯生产企业应严格按照《气瓶安全监察规程》和《气瓶安全监察管理规定》要求,完成企业使用的液氯钢瓶的产权明晰工作。使用的液氯钢瓶是 液氯生产企业自有产权并检验合格的钢瓶。液氯生产企业负责液氯钢瓶的日常管理。严禁使用蒸汽、明火直接加热钢瓶。可采用45℃以下的温水加热。
" }4 m  e9 B4 g& N  w5 _6、压力容器管理:设备必须定期检修,压力容器应按《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进行检查,不得超期服役。6 `+ j% C- ~! I- u+ V
5、现场标识
" Z, G5 _6 U& e6 l! H* o9 G+ O1)液氯使用单位应对其液氯使用场所进行明显的标识和警示。5 v! p7 e0 b% p! f6 h8 G* G3 W
2)液氯使用场所入口外墙应设置安全标签。安全标签包括:火灾和毒性级别、危险性概述、急救、安全处置信息、个体防护提示信息。( v$ ^5 ^! a7 h1 `7 s9 l
3)各重点设备、液氯管道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危险标识,张贴于附近墙壁或设备上。
* n/ }  P5 ?2 N3 b3 `7 L4)液氯钢瓶上喷涂安全警示信息,包括剧毒品标识、容积、管理编号、生产企业联系电话。
" C! G1 O) k  U: |. H
' i' ?4 \& t4 H4 p  n, v) m五、应急救援
. X+ i" {8 ~, {- H- c
1、事故应急处理:/ e6 d) C, W  D& U3 l$ ^
液氯使用单位的事故应急处理系统可采用以下两种方式之一。5 c$ S4 E& s0 V% `0 ^' R% o0 M# }( x0 h0 D' ]
方式一,建立液氯处理系统(液氯吸收装置)。吸收装置和液氯可能泄漏区(设弹性软管设施。弹性软管的吸头是可移动的)相连,其处理能力应满足单个钢瓶发生完全泄漏时的处理要求。一旦发生事故时,可快速开动通风排毒装置,将事故岗位上的有毒气体排至液氯吸收装置。
% q2 W+ u8 x1 t# w; p0 Q& k方式二,在封闭厂房设置液碱喷淋和收集系统。一旦发生事故时,可快速开启循环泵,采用10%~15%碱液进行循环喷淋,达到破坏泄漏出来的液氯的目的。% [5 |2 v6 d8 h
事故应急处理系统的处理能力应按照现场最大液态氯储存设备的大小进行核计,具体设计方案另行说明。
  u8 }. \% e+ C2、事故警报
1 x6 [: |* W5 l9 z; D液氯使用单位内必须安设风向标,其位置应设在本厂职工和附近范围(500m)内居民容易看到的高处。1 ]# ?. m7 m0 p6 g( ]
液氯使用企业和周边300米内存在居民区的液氯使用单位应设置事故警报系统,一旦发生紧急情况,通过该系统能及时向企业内部和周边群众进行紧急疏散,避免大量人员伤亡。
+ Q1 C# P# s# J; [3、应急设施
% X. o4 Q  X! K9 C: l) Y* b液氯使用场所应设置堵漏设施和工具(如:竹签、木塞等),详见附表A。钢瓶易熔塞处泄漏时,应有竹签、木塞做堵漏处理;瓶阀泄漏时,拧紧六角螺母;瓶体焊缝泄漏时,应用内衬橡胶垫片的铁箍箍紧。
& d2 W3 k- n4 z: \; ^液氯使用单位,岗位宜配备两套以上的隔离式面具(空气式呼吸器具),操作人员应每人配备一套过滤式面具,并定期检查,以防失效。- G; _4 u( J. c; {  j
其中隔离式空气面具应根据情况分别设置在两个不同方向的地点中,隔离式空气面具存放点和液氯钢瓶使用点应有一定防护距离但不宜大于50米。: n3 }+ R9 e# t; ]- c# ], H! p
液氯使用场所应设置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 g2 I( j" r8 I$ b2 H! S所有应急设施应进行统一集中管理。
# y  P, a- j* F1 a& c# J4、 应急救援& ?! W- q; P% h. w5 \( n' Q
液氯使用单位应根据《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导则(单位版)》的要求编制企业应急处理预案并定期进行演练。0 N: O2 B7 x3 \- `2 {4 z9 m
应急预案应包括场外应急的启动和展开程序与方法,事故上报程序和内容符合国家规定的有关要求。9 P7 L% ]$ b. d
发表于 4-5 13:27:12 | 显示全部楼层
去年常州有氯气泄露造成死亡的事故,是装卸过程中违规移动车辆导致泄露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4-5 21:03:18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老师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用户名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ISO爱好者 ( 鲁ICP备09041441号-1 )

GMT+8, 9-14 00:2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