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用户名
 免费注册用户名
  • ISO爱好者祝广大坛友蛇年大吉!!!
    各版块官方QQ群号新手如何获得更多贡献值审核员注册挂靠推荐如何成为国家注册审核员新手入门必读-论坛版规
    查看: 2779|回复: 3

    电化厂发生液氯钢瓶爆炸事故分析

    [复制链接]

    890

    主题

    1568

    回帖

    36万

    积分

    火龙果

    积分
    360162
    QQ
    发表于 11-19 19:11: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免费注册用户名

    ×
    以前考试时曾出过类似的阐述题,现把案例的原始资料共享一下,以加深理解:
    2 j/ Q& h/ `' s+ t3 F; H- b

    ! \' x/ L8 x$ g# {- d- p# W. y1 ^1977年9月7日,浙江温州电化厂发生一起严重的液氯钢瓶爆炸事故,这次事故是由一只半吨重的液氯钢瓶突然发生粉碎性爆炸,引起邻近五只钢瓶爆炸,五只被击穿,同时液氯计量贮槽及管线也全被击穿,致使10.2吨液氯泄漏扩散,波及范围达7.35平方公里,造成59人死亡,1200余人氯气中毒,损失十分惨重。经过调查分析,确定这次爆炸是由于温州市药物化工厂的氯化石蜡倒灌人液氯钢瓶,在电化厂灌装液氯时,发生剧烈反应而引起的化学性爆炸。
    : g  M3 x* \& v  现将联合调查组对该事故的调查情况慨述如下。
    * T2 v. s" S6 F' a& l  一、调查方案  
    " Z& p1 v. Y. X  j2 N, k       (1)查明事故现场,访问并召集爆炸现场目击者座谈;
    4 T9 A$ T  H7 a8 V4 \, l- O4 G  (2)调查电化工厂对液氯钢瓶的充灌及管理情况,用户的使用情况及工艺分析;! s8 E$ ^7 _. _1 @: D6 @& c
      (3)爆炸后毒气扩散、污染及抢救中毒者的情况;& n, I- X' H( U' K* r( O- V
      (4)进行钢瓶技术鉴定及残留物的理化分析;# M7 M  P" F3 v+ X% l4 S
      (5)进行钢瓶爆炸模拟试验及爆炸威力估算;4 i5 w- x  G/ _  H
      (6)估算经济损失。: f: @8 z7 _/ V; x1 a
      二、原因分析及调查结论  5 t0 Q  @: c' z3 `* L: ^: s# p
         为找出事故的真正原因,分析了所有导致液氯钢瓶发生爆炸的几种可有性:
    . r. k# ]8 F$ q+ B% {, f1 S& A5 N  (1)钢瓶质量不合格,有严重缺陷。4 p( Z2 `( s* _* e% _$ v
      (2)超量灌装。  r% }7 i0 b) `& P- a/ i
      (3)在生产液氯过程中,系统进入氨或铵离子,与氯作用生成大量的三氯化氮。
    # e0 q/ `7 }  _* q6 h( ?9 T& i5 g1 o  (4)氯气内含氢旦过高。
    $ z* Q# \+ \: ]8 O1 A; [  (5)生产系统混入其他爆炸物。; l% I+ o. g! ?9 a8 ~6 n
      (6)钢瓶内混入某种有机物与氯发生剧烈化学反应。, e0 k0 S  ^- W) |/ N  w) F
      通过对钢瓶的技术鉴定,现场检查,对生产过程中所用原料、产品及爆炸残留物的分析鉴别,前五种原因均被否定,最后判明造成爆炸的直接原因是温州药物化工厂在生产阳离子加脂剂和牛蹄油的过程中,由于违反使用液化气的安全规定,将约113公斤的液体石蜡和氯化石蜡倒进钢瓶内引起的。确定这一结论的基本依据是:+ z- H) V- a0 w, r3 ~* b
      (1)药物化工厂制备氯化石蜡系采用30号液体石蜡与氯气反应,所用氯气是由钢瓶的针形阀通过紫铜管直接插入氯化反应釜,中间没有设置缓冲罐、止逆阀以及必要的流量计、压力表、调节阀等控制和检测装置。该厂在通氯时不仅末按规定留有余量,更为严重的是在氯气将用尽时,又使用真空泵将钢瓶内的剩余气体全部抽出,从而造成反应釜中的氯化石蜡倒灌。1 c7 o  _( E; D  n8 T2 Y. ?
      (2)药物化工厂所用的300号液体石蜡,比重0.77,闪点80℃,正烷烃含量>90%,芳烃含量<10%,当其与钢瓶内液氯接触即发生氯化反应,而钢瓶内的铁和三氯化铁又有催化作用,同时烷烃的氯化又是放热反应,这样在高温和催化剂作用下,引起压力急剧升高,自由基反应加剧,从而引起化学爆炸。此外,当含氯量低的石蜡分解时,可以产生氢气,在碳粒的催化作用下,氢与氯急剧结合也能引起爆炸。0 u) ~2 l4 I8 O# C9 `$ h6 e
      (3)为验证液体石蜡、氯化石蜡在有铁屑或三氯化铁存在下进行氯化反应引起爆炸,曾先后进行了六次模拟试验,所有试验均表现为开始时反应比较缓慢,当达到一定温度时,反应骤然剧烈,并生成大量黑烟,连续地出现桔红色火光,最后将瓶塞冲开,并有白烟和粘的黑色物质。在此基础上又进行了爆破压力为40公斤/米2,容积为10升的小型钢瓶的爆炸试验,也同样观察到逐步升温、升压随后突然起爆的过程,并伴有白色、黄色及黑色的烟雾,气浪冲击到物体上,也有与爆炸现场相同的黑色物质。
    8 D- C, z4 c* k4 N0 k
    免责声明:本站全部信息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涉侵权或原版权所有者不同意转载,请及时联系我们,以便立即删除。
    本站客服QQ:509480028   客服电话/微信:13810896114    Email: isofans@163.com

    122

    主题

    3211

    回帖

    2万

    积分

    博士

    积分
    23063

    Medal No.10

    发表于 11-19 21:51:23 | 显示全部楼层
    直接原因是温州药物化工厂在生产阳离子加脂剂和牛蹄油的过程中,由于违反使用液化气的安全规定,将约113公斤的液体石蜡和氯化石蜡倒进钢瓶内引起的。' g$ O/ r7 r  \. N$ F
    所用氯气是由钢瓶的针形阀通过紫铜管直接插入氯化反应釜,中间没有设置缓冲罐、止逆阀以及必要的流量计、压力表、调节阀等控制和检测装置。
    ; u. C( H* O; d* r该厂在通氯时不仅末按规定留有余量,更为严重的是在氯气将用尽时,又使用真空泵将钢瓶内的剩余气体全部抽出,从而造成反应釜中的氯化石蜡倒灌。" ^0 c: @& j" l4 L" h& C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1-20 05:30:2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案例比较专业,可能不是一般安全专业审核员能够掌握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1-26 21:09:48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用户名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ISO爱好者 ( 鲁ICP备09041441号-1 )

    GMT+8, 2-4 10:38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