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4 V! T9 b+ W4 G6 `
) \' P; _' U0 J
b3 i& f7 t4 `年终岁尾,安全生产引发舆论关注。
% X q: F5 X3 q+ R
近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安全生产法执法检查报告也指出, 一些地方重发展轻安全的倾向又有抬头。
2 U8 c* A$ Y2 E& Y+ K" q
这警示我们:安全的弦,绝不能放松。
4 E. P& S W2 b' |8 Q" C1 B5 e
安全大于天,喊了很多年,现在该做点什么了
6 q7 P4 X2 h8 R% `: Z, Z; y1 j* ]
安全,是人们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需求。“安全大于天,责任重于山”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 如何守护安全的底线、织密安全的保护网,才更重要。
1 A( L# n4 j4 h6 m2 ~+ l
不论从个体、集体到组织的视角,还是从生 产、检查到防范的维度,安全从来都是系统性工程。要确保万无一失,需要每个要素无懈可击。
T0 Y6 w( A7 P" I5 H
“祸患常积于忽微”,安全与风险的一步之遥,关键在于生产要素是否可靠。很多生产单位并 非不注重安全建设,而是着眼于大体系多、着手于小层面少,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控制到位、生产前 期的安全把关不足。
8 l, U/ l% O4 r0 [8 z7 j
以生产中常用的工业机械为例,目前全国大约有2000万台(套)机械,分布在 各个领域,其中 85%的操作人员无证上岗,经常在施工过程中因操作不当而造成事故。
$ O8 D7 e$ G8 j" X9 D; [
要“以对人民极端负责的精神抓好安全生产工作”,就不能放过任何环节、任何程序、任何过程。
, Q e7 ]% t) Z* W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大到机械设备、小到防护装备,数量与隐患俱增,管理混乱、管控薄弱等 问题不容小觑。比如,一些施工机械没有牌照, “裸奔”在工地;一些二手设备缺少维护和淘汰机制, 用到不能用;一些租赁机器的权属责任不清,发生事故后往往“个人担不起、国家来兜底”……从 工程机械的角度看,安全生产监管还有空当,相关管理和服务也存在缺失。
& D5 q$ A9 y9 U$ q& ?! r
大数据和保险来帮忙
c* b3 X$ o! O* P8 M" w
( x e* z, {& {1 A/ Z' @/ t8 {* u
解决安全生产的现实难题,要有“赶上时代”的思维和方法。在大数据时代,智能生产作为新 手段,“智能+安全”“大数据+安全”应该成为未来趋势。能否建立设备管理与服务的大数据系统, 实现一车一牌、一人一证,借助终端实时监测生产活动?能否建立安全信用服务平台,对个人、公 司进行从业征信记录?能否借助行业力量,在安全自律上进行引导?能否实现多元化合作,用好金 融和保险工具,让安全赔付更有保障?刚刚成立的中国工程机械安全联盟,正是要在社会组织、专 业力量促进安全生产方面,进行深入探索、迈出重要一步。
' J: i: A' V. q# q, D' h3 e
安全生产发展改革意见
落地才能生花
6 E+ E2 a% O: G" H9 F# B前不久印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意见》,也提出要综合运用 法律、行政、经济、市场等手段,提升安全生产治理能力。实际上,施工设备的标准化准入、技术 工人的动态化培训、数据监测的及时性传输等,都是在生产要素的细微处优化,也是在层级治理、 行业治理、政府治理和社会治理相结合的安全生产治理体系中实现社会共治。
) Y0 x# G4 t, w; K& _9 @
习大大说:发展不能以生命为代价2 ~9 G7 R; r% n( `6 m) e
2 }0 _5 s% {# w! u9 ?: [! y) m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发展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工业社会,也是风险社会。 事故从来不相信漂亮话,安全发展,要用实践和行动来作答。
/ u1 D; @" V& c* n+ m如果好,记得分享出去!
R) F% o: C& D9 j5 O/ W7 |0 M
——END——! i6 G+ x3 F# T/ Q, ]0 J2 q# O9 h' k
注:本文来自人民日报。" F) C/ ?7 L* x0 k9 m
. @3 B6 D# b2 C% c' g, F6 Y, G
# S/ Y7 V- e4 A/ L6 D7 \8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