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用户名
 免费注册用户名
  • ISO爱好者祝广大坛友蛇年大吉!!!
    各版块官方QQ群号新手如何获得更多贡献值审核员注册挂靠推荐如何成为国家注册审核员新手入门必读-论坛版规
    查看: 2495|回复: 2

    实验室内审,其实是个“技术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12-13 21:11: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免费注册用户名

    ×
    实验室内审,其实是个“技术活”
    # d9 f: q* @) z$ V& k$ O原创 2016-12-12 仪器论坛
    - S- l5 g) {+ C0 M$ A. [" i' c; P% J* H【作者:陈年花生】

    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简称内审)的实施是监视和测量实验室内部质量管理有效性的重要手段,内审的着眼点在于发现问题,并致力于内部改进。内审通常分为策划、实施、整改与验收三个阶段,下面简单谈谈我的理解。

    7 }- |9 {% e7 g& |: _* I  F4 x

    1 内审的策划

    内审的策划是非常关键的,一次内审是否成功在于策划是否适宜。内审策划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点:0 v! ~! B4 g8 X& n3 [1 l& Z

    $ v+ b$ W  k# S, j
    1.1 内审的时间
    内审时间一定要挑选在实验室比较不忙的时候,这样内审才能有条不紊地按计划进行,否则审核方、被审核方都抽不出时间,大家只好草草了事,忙正事去了。有时候我们千方百计地争取领导的重视,但是策划的时间不对,领导忙得焦头烂额哪有时间到你的首次会议上吼两句呢?管理评审也是同样的道理。
    3 u' d. m8 c- X: I4 |" {; X- H' u/ @1 ?' V9 C2 P2 H+ ?* F
    内审时间定在什么时候比较合适呢?各个实验室有各自的特点,还是因人而异。有的是月初有空、有的是月末,有的是月中,有的平时都很忙要年初或年底,这需要质量负责人去留心观察。
    ; K% ^8 m2 g2 k" r' r! L6 J5 z% ^) D; V" _( I* E; Y
    1.2 成立内审组
    通常是质量负责人担任内审组长。大实验室人多比较好办,小实验室通常就质量负责人1个,即是审核组长又是审核员,这种情况下就连审核实施计划也比较难安排了。9 |3 J1 W2 Z# j

    # O, Y& \& x" c/ q, I: l# k
    1.3 制定实施计划
    内审的实施计划主要包括审核目的、范围、依据、审核日程安排、审核员分工等信息。
    0 W4 x$ R5 O; s2 B
    % Y* o' t) ~$ Z6 a* Q% w3 p0 q审核员分工如何分工?谁审谁?对于大实验室包含几个检测领域的比较好安排,如甲领域的内审员审核乙领域,乙领域的内审员审核甲领域;对于小实验室没几个人的就比较麻烦了,通常是质量负责人审技术部分,质量部分由实验室主管审核质量负责人。+ X6 ~% C2 b- ^/ y

    , d' _, I  Q- F: p怎么审?审核计划可按科室或过程或要素来编写,大实验室侧重按部门审核,小实验室侧重按过程审核,个人不建议按要素审核,因为按要素审核整个审核过程不够连贯。这部分计划好了,后面编制检查表才有方向。! c* h8 z$ r* J  H3 T8 L2 J: p
    1 d% C; Y4 H4 m. j! O$ I
    如下图:按过程审核可以从客户委托按正顺序审核到发布报告,也可以先抽查报告再反顺序倒推到客户委托;按科室审核需要先识别出每个科室涉及到的过程,再按过程进行审核。
    4 A! _" b8 p2 N( w; C9 Y" M8 {4 O) Z3 W; D; \
    + v) c1 `6 O0 U" s
    ( S5 A# {' @& C* N
    4 Q' x5 z7 Q1 }+ @
    1.4 编制检查表
    这是重点。检查表写得好,审核员就比较容易入手,特别是对那些没有多少审核经验的人。对于初次做内审,审核组长应指导内审员编制检查表,审核检查表;对于做过内审的,也应适当修改检查表,突出此次内审的重点。
    " g* `4 l& T5 a  o$ W; v7 T* M* w
    / R( }# @2 X  n8 e# w& ]2 d+ r( p% a如何编制检查表?
    审核的四要点:过程是否识别,职责是否明确,要求是否实施,结果是否有效。编制检查表可以以这四点结合各种抽样手法(详见2.2)进行扩展编写,检查表应有可操作性,检查项目要具体,检查方法要实用,如抽什么样,数量多少,通过问什么问题,观察什么获取证据等。例如:5.10结果报告(报告过程)的审核
    " w2 K/ o: y7 Y  X# x; ~' n* I/ _* y0 A
    【过程是否识别,职责是否明确。】$ f$ S* ~( m7 A- [& G3 V+ L0 ?
    a)查报告控制程序是否符合认可准则要求,是否包含了必要的要求;通过交谈了解报告编制人员、审核人员、授权签字人员是否明确各自的职责,是否熟悉程序文件的要求。, j# V7 b9 e# e  z! J: e! S" f- V" l
    * z& O. S- D5 E' `+ _
    【抽样】8 U8 ~7 R, l( T0 v% ^$ P+ H4 y& Z
    b)分类抽查5-10份检测报告(包含4.7-4.12的审核涉及的检测报告1-3份,如:涉及不符合的、客户报怨投诉的、更改补测的;包含尽可能多的检测项目的报告1-3份;涉及分包的、报告更改的、补测的、新开项目的检测报告1-3份;也可现场抽查正在进行的检测报告1-3份。)
    0 x8 ~1 i+ r% g+ h! h6 B
    3 }% c9 J0 V2 T" [8 U) D【要求是否实施,结果是否有效。】1 M& ?% ~, ?8 T( S7 v8 ~
    c)核对1-3份报告是否包含5.10.2和程序文件要求的信息?相关信息是否清晰明确、易于理解?
    - V' x, n/ P; A+ td)对于面向内部客户的报告简化的信息是否便于获取?抽查1-3个简化信息的获取方式。
    - m/ K5 I$ u" ~+ P6 G6 ae)是否还包含5.10.3.1描述的信息,相关信息是否清晰、明确?涉及分包、偏离是否有明确标示?! x+ Q7 |- w& H, d: V+ q$ \
    f)包含意见和解释的是否清晰、明确?意见和解释的依据是否文件化?查相应的文件。, H4 m+ v' W2 \& E4 g
    g)涉及分包的是否清晰地标明?是否保存分包方的检测报告(电子版纸质均可),查1-3份分包方的检测报告。
    4 a6 T( Q/ f3 w7 e* Q% l) yh)使用LIMS发布报告如何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保密性?是否对系统进行适当的验证?
    7 U& u! R( M9 x, Ri)报告的模版是否标准化?是否对模版进行适当审核?格式是否易于理解?: H) C  v% L& A
    j)报告修改是以何种方式实行的?查1-3份修改的报告是否有唯一性标识,并注明所替代的原件?[2]* d9 c$ E: E" l, Y
    ) r: m# x- |; d3 m
    1.5 发布内审通知
    审核组长提前1周发布内审通知和内审实施计划;提前通知被审方的目的是使被审方做好充分准备,在内审前对照体系文件自查整改,以利于推动内部改进,和审核双方的协调配合。* ?9 D. a! i/ b4 C

    , x% r  y& h/ ?& z  a5 p2 p1 C+ g' r1 c' P

    2 内审的实施

    2.1 首次会议
    内审组长主持召开首次会议,与内审员、实验室关键岗位人员介绍审核计划、审核内容及方法;
    首次会议的目的在于协调审核双方,推动内审的进展,可以简单的方式开展。* c; B* S5 U# x: q

    * d1 s) m( u7 Q. U; ]3 P
    2.2 现场审核
    a)进入审核现场。内审员根据内部审核检查表逐一进行检查,将收集到的客观证据记录在检查表中;" @: u! A* Q% o+ M, j  y

    / v- ^4 k$ x2 Z1 C! Gb)内审员应注重客观证据的收集,收集方式有多种:与被审方人员交谈、查阅文件和记录、现场观察和核对、对实际活动及结果的验证、数据的统计分析、盲样测试、内部比对等;; S9 L; @! [! b) Y0 P
    * P$ U0 E, r4 }' Y( V8 Y
    c)审核收集的是客观证据,而不是不符合项,内审员要做到随机抽样检查,信任所抽取的样本,不要一味地查找不符合,以免让被审方觉得你是在找茬;当发现不符合项时,才应适当增加检查的深度,以获得更全面、更确凿的客观证据;
    ' |5 k. \6 W5 K( Y. ~
    0 d# }/ b% v: _8 a/ S四种抽样方法介绍:  }/ M5 e9 \* z7 }( O) m/ Z

    0 E8 ~6 w5 S' @/ `①随机抽样——指总体中的每一个个体被抽到的机会是相同的。% I: Y5 _& n; M0 a: j9 x1 l. J
    方法:先编顺序号,再用抽签(或抓阄),或查随机数值表,或用计算机随机数发生器产生。
    3 u) l( I7 _% O/ y& K) j; z优点:抽样误差小2 R, n5 [. a" R& m& G# r, B# J
    缺点:抽样难度最大,很难做到真正的随机;如要做到真正的随机,则抽样手续比较繁琐。
      g, J# t$ P3 T4 J7 O
    4 S; {" Z0 C) l% `②系统抽样——将批中产品按某种次序排列,随机抽取一个初始单元,然后按一次规则确定其他样本中的产品。
    6 l" Q. d+ A3 R8 I4 s

    & ^5 f( l5 v: d例如:等距抽样(如尾号是5的报告:05,15,25……;如每月5、15、25日出具的报告);$ q+ W" Y! d8 H9 g/ R) }
    优点:操作简便,实施时不易出差错,审核中常用
    3 ^2 P# J# q+ g. ~( h缺点:当总体发生周期性变化,抽样间隔与这周期相吻合时,会得到一个偏倚很厉害样本,不宜使用
    * `" Q# v  o1 ^4 L6 U! d- S0 o/ W

    4 d, R1 @# \* ^( d③分层抽样——也叫类型抽样。它是从一个可以分成几个子总体(或称为层)的总体中,按规定的比例从不同层中随机抽取样品(个体)的方法。% a. M' ]/ X, j2 X# t$ g& i; R
    1 C' C! {$ U$ l' N+ }9 Y
    例如:新手、熟练检测员;男检测员、女检测员;3 v' H  N4 t; h9 O0 t
    优点:样本的代表性比较好,抽样误差比较小
    ' T% D' d6 z- J  g* }6 |缺点:抽样手续比随机抽样还要繁琐。常用于产品质量验收。
    5 J! J7 {- S+ s6 I
    " C2 ^* i( B; e) ~& K- e
    ④整群抽样——又叫集团抽样。这种方法是将总体分成许多群,每个群由个体按一定方式结合而成,然后随机抽取若干群,并由这些群中的所有个体组成样本。

    2 m+ M- A, C  q% l3 ]例如:某实验室A科室、B科室、C科室等6 |7 `, i( m  r" D7 k& ?
    优点:抽样实施方便
    1 c# Z1 F6 e3 q! G: ~7 ^9 |缺点:由于样本只来自个别几个群体,而不能均匀地分布在总体中,因而代表性差,抽样误差大。常用于工序控制中。
    ! k- k% W/ \* V, d$ G

    $ o9 l% M2 ~& h3 cd)审核时应及时将审核发现(特别是不符合项)与受审核方沟通,得到被审方的理解和对事实的确认;若双方意见不一,就需要提交内审组长协商处理;1 P4 u9 b& c( R% |! `
    * F, t1 X& a9 {
    e)到审核结束为止,尚没有充分的证据证明审核发现是否符合要求,同时审核员根据经验认为某方面需引起被审方的注意,可以将审核发现列为观察项,以便被审方进一步调查和改进。
    8 }& o$ w' p4 q$ f$ D1 t2 a, I# a5 G, R* s. i* [
    2.3 不符合项报告
    a)对于审核发现的问题(观察/不符合/缺陷),要与被审方进行充分交流和沟通,得到其确认,再出具不符合项报告。
    " ]% W  j; N# A* c, L0 H  s! S# m+ Q# w4 ]
    b)不符合报告应明确发生的时间、地点、涉及的具体人员、文件、记录编号、设备名称等等,应具体陈述事实,避免猜测、夸大不符合事实,不能用模糊、形容、夸张的语言描述;' d3 W) {! C, q, p8 G+ y! @

    ! N; R( A" b* G; N: [, v- ec)编制不符合项报告时,要查找不符合的根本原因,对不符合的类型、严重程度和影响程度进行评估,向被审方建议应采取的纠正措施以及后续的验证方法;
    0 g6 B4 O* [7 i2 E% n
    不符合的类型从性质上可分为三类:
    ①体系(文件)性不符合:指体系文件与有关法律法规、认可准则、合同要求不符合;% G% c/ u5 u4 f, o
    ②实施性不符合:指体系文件符合要求,但未按文件要求执行;( W" Z- A6 x8 o5 \3 H& Q
    ③效果性不符合:指体系文件符合要求,也按要求执行了,但由于执行不够认真,或由于某些偶发原因而使效果未能达到规定的结果。

    7 m# F% y9 `9 E6 B) Z# g2.4 末次会议
    a)现场审核结束,内审组组长应在末次会议前组织内审组成员讨论,对审核发现作汇总讨论,评价被审方工作中的优缺点,给出审核结论;
    6 _+ O$ m( {( n+ P, u' I* a
    + V" _6 C( O. R. m4 j: E! l$ u/ Fb)内审组组长主持召开末次会议,介绍审核总体情况,与被审方讨论不符合项和观察项,征求被审方的意见,沟通整改期限,并确认;* P( f: W# t7 X; j" q2 w  H
    % W2 \$ C- C- m, L) s/ G
    c)内审组组长报告审核结论,提出改进建议,并确定内审报告发布时间。
    ) b) n3 x9 D  p$ X& J7 O8 e- Y+ n- p3 D; b4 b3 f- j
    2.5 内审报告的编制
    内审组组长编制内部审核报告,提交实验室最高管理者审批。
    内审报告应包括:
    审核目的、范围、依据、日期;
    被审核方及代表、内审组成员;
    审核情况简介;
    发现的不符合项/观察项;
    审核结论;审
    核报告的发放范围等。

    ) ?: x1 y) `! X% f! T内审报告模板可以参考我之前发的帖子http://bbs.instrument.com.cn/shtml/20111201/3683350/
    . A7 V) t: v% f7 M, G% x' ]- {
    2 X! H6 w+ o3 P7 e$ x" Q4 r/ A- O7 m

    3 整改与跟踪验证

    对审核提出的问题不仅应按不符合项报告要求采取纠正措施,还应对纠正措施的执行和效果进行跟踪和验证,以实现内部审核的闭环管理。
    ; w$ W# i/ [. O; c. K( ^6 ]- @
    只有当所有不符合项得到验证后,一次内部审核才能算真正意义上的结束。在下一次内部审核中,对纠正措施的效果还要进行复查评价。
    1 u' p( `3 f" S! `5 h. C
    * N3 Q- Y- N3 }; @

    4 总结

    内审是一门技术活,需要一定的经验积累,这就需要内审员主动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和审核能力,才能更好地完成内审这项工作,确确实实地发挥内审的作用,提升实验室的质量管理水平。
    + p5 t% P9 h( `) d& A8 g3 `
    & H9 F8 Q9 Q) o% z; d3 g

    0

    主题

    5

    回帖

    1366

    积分

    硕士

    积分
    1366
    发表于 12-14 08:36:29 | 显示全部楼层
    写的这么细致,好专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2-14 09: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内审真的是个技术活。文章内容实用,都是经验之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用户名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ISO爱好者 ( 鲁ICP备09041441号-1 )

    GMT+8, 2-5 06:37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