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梗概12月6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司对《莫来石 氧化钾和氧化钠含量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等237项行业标准进行了报批公示,涉机械、化工、冶金、建材、轻工、石化、船舶7个行业,含热分析、ICP-AES等30余项仪器检测方法标准。
! { r9 s1 q" C" S* J
工信部公示的32项仪器检测行业标准
' g) H. m) l; l1 a) C- Y
序
号
; |- z4 W5 m: j0 d
机械行业
) _' k8 G' W( P8 Q5 k" [& A+ [; o$ a
1
本标准规定了催化燃烧式气体传感器的术语和定义、分类及规格、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催化燃烧式气体传感器。
; V: E0 o) j" Y) [0 U& Z+ o m" v! R" d2
本标准规定了热式质量流量传感器的术语和定义、基本参数、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热式质量流量传感器。
本标准规定了仪器仪表用钢化玻璃表盖的术语和定义、规格、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
本标准适用于仪器仪表用钢化玻璃表盖。
本标准规定了涡流检测仪用变阵列涡流检测探头的技术要求、性能测试、检验规则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涡流检测仪用变阵列涡流检测探头的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
; W1 m+ f3 i7 Q/ o+ l2 a: w3 I5
本标准规定了可用于检查零部件表面质量的无色渗透检测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检测零部件表面开口的线性不连续或缺欠,譬如裂纹、划伤等,并且适用于检测表面光亮的金属或非金属(包括非致密或多微孔的)材料,被检件的实例包括铸件、锻件、焊缝、陶瓷等。
GB/T 5616 规定的无损检测应用时应遵循的基本规则适用于本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电工用再拉制铜棒电磁(涡流)检测的人员资格、设备、校验试棒、仪器灵敏度校准和操作步骤等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直径为6mm~35mm的紫铜或无氧铜制成的电工用再拉制(即:多次拉拔)铜棒的电磁(涡流)检测。
本标准规定了工业射线照相底片光学密度的测定方法,以及透射光学密度计和已校准光学密度阶梯片的技术要求和校准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工业射线照相底片的质量控制。
本标准规定了复合材料中胶接结构件声扫频检测中的检测设备、设备校验、检测人员资格和检测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复合材料中胶结结构件的声扫频检测。
无损检测 在役非铁磁性热交换器管电磁(涡流)检测方法
本标准规定了在役非铁磁性热交换器管电磁(涡流)检测的基本要求、设备要求、对比样管、仪器灵敏度的调整与校准、检测步骤和检测报告。
本标准适用于安装后状态的热交换器的在役检测和管壁厚度测量。
7 H% ?3 {( V* S4 T1 M: G1 Q& w10
本标准规定了在役铁磁性热交换管远场涡流检测的基本要求、影响远场涡流检测的因素、检测系统、对比样管、检测步骤和检测报告。
本标准适用于外径为Φ12.70mm~Φ50.80mm,壁厚为0.71mm~3.40mm的铁磁性管的检测。
: g; ^. o: L/ f" k$ l* C, i
11
本标准规定了活性炭(移动床)吸附脱硫脱硝技术装备的术语和定义、工艺系统、技术要求、测试方法、验收及标牌、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钢铁、冶金、化工、电力等烟气(工业废气)治理中使用活性炭吸附脱硫脱硝的技术装备。
: Y5 I( c9 h' u! P6 v0 h5 `# [5 f
12
本标准规定了燃煤烟气脱硝技术装备的设计总则、工艺流程、总平面布置、催化反应系统、还原剂储运制备系统、电气系统、热工控制系统、建筑及结构、采暖通风空调、消防与安全、职业卫生。
本标准适用于燃煤烟气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CR)脱硝技术装备的设计,燃油/燃气锅炉烟气脱硝的设计可参照执行。
本标准规定了燃煤烟气脱硝技术装备验收的术语和定义、验收基本原则、验收条件、验收内容、检测方法、验收指标分类与评价、验收报告。
本标准适用于采用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CR)脱硝工艺的燃煤烟气脱硝技术装备的性能验收,采用其他工艺的烟气脱硝技术装备的性能验收可参照执行。
本标准规定了工业pH计的产品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pH玻璃电极作传感器的工业pH计。
% H* d0 n# N1 w' o1 W' `15
本标准规定了实验室离子计的产品分级、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离子选择电极作为传感器的实验室离子计。
0 {1 J9 }$ P1 w16
本标准规定了工业电导率仪的产品分级、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等。
本标准适用于以电导电极测定电解质溶液电导率的工业电导率仪。
2 q( i6 G; d. A b. k
17
本标准规定了热重-差热分析仪的术语和定义、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中温类、高温类热重-差热分析仪。
本标准不适用于低温类仪器。
& D. t' g/ s% \9 Z% y
18
本标准规定了热重分析仪的术语和定义、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中温型、高温型、超高温型热重分析仪。
本标准不适用于低温类仪器。
6 z& w% a2 j) B. J' ~$ r19
本标准规定了实验室电导率仪的产品分级、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测定电解质溶液电导率的实验室电导率仪。电阻率仪、基于电导率测量原理的盐度计和总溶解性固体(TDS)测量仪可参考本标准。
; l4 S1 S& _* g: t# }20
本标准规定了差热分析仪的术语和定义、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常压中温型、常压高温型、常压超高温型差热分析仪。
本标准不适用于常压低温型差热分析仪。
5 ]9 ?2 l3 r5 t; n1 d! l8 @
21
本标准规定了差示扫描量热仪的术语和定义、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差示扫描量热仪。
; j' U8 Z3 X# P* l7 G3 P
冶金行业
* N6 }9 n# {# @/ ?/ q! d
1
本标准规定了焦炭气孔壁各光学组织的测定原理、仪器、试样的采取和制备、测定程序和结果计算。
本标准适用于冶金焦炭,对其他类型焦炭可参照使用。
1 R$ p) s4 a o4 ^2 V! E2
本标准规定了采用重量法测定碳化硅含量。
本标准适用于金刚砂中碳化硅的测定,测定范围(质量分数):60%~99%。
9 [$ y. y4 `0 Y8 P9 ~" \3
本部分规定了采用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测定铬含量。
本部分适用于氮化硅铁中铬含量的测定,测定范围(质量分数):0.010%~2.00%。
本部分规定了采用EDTA滴定法测定铝含量。
本部分适用于氮化硅铁中铝含量的测定,测定范围(质量分数):0.10%~5.00%。
2 G5 Q! h, ]& U; U6 N/ y6 x
5
本部分规定了采用高氯酸脱水重量法测定硅含量。
本部分适用于氮化硅铁中硅含量的测定,测定范围(质量分数):40.00%~60.00%。
6 Y8 B2 g# x7 n& H" e% w6
本部分规定了采用二安替比林甲烷分光光度法测定钛含量。
本部分适用于氮化硅铁中钛含量的测定,测定范围(质量分数):0.020%~2.00%。
本部分规定了采用红外线吸收法测定碳含量。
本部分适用于氮化硅铁中碳含量测定,测定范围(质量分数):0.025 %~0.400%。
莫来石 二氧化硅、三氧化二铁、氧化钙、氧化镁、二氧化钛和五氧化二磷含量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本部分规定了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测定SiO2、Fe2O3、CaO、MgO、TiO2和P2O5含量。
本部分适用于莫来石中SiO2、Fe2O3、CaO、MgO、TiO2和P2O5含量的测定。
0 D, P) d4 s; z9 @; f2 [
9
莫来石 氧化钾和氧化钠含量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本部分规定了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测定氧化钾和氧化钠含量。
本部分适用于莫来石中氧化钾和氧化钠含量的测定。
本标准规定了莫来石原料中物相组成及其含量分析方法的原理、设备与试剂、试样制备、试验步骤、结果计算与表示、试验报告等。
本标准适用于莫来石原料中物相组成及其含量的分析。
硅材料用高纯石墨制品中杂质含量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
本标准规定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多晶硅用高纯石墨制品中铝、钙、铜、铁、钾、镁、钠、磷、砷、锌、镍、铬、硼含量的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多晶硅用高纯石墨制品中铝、钙、铜、铁、钾、镁、钠、磷、砷、锌、镍、铬、硼含量的测定。
( i9 E* \# C0 r; n
& `; d, e/ N6 Z" C t4 Z- N
具体通知如下:
4 w0 S. \& U3 b" ^( O* G
237项机械、化工、冶金、建材、轻工、石化、船舶行业标准报批公示
1 R% T& h7 o- I' S$ H* W
根据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相关标准化技术组织等单位已完成《铝型材辊式矫正机》等115项机械行业标准、《医用干式胶片》等5项化工行业标准、《钢棉纤维》等30项冶金行业标准、《预拌砂浆用保水剂》等49项建材行业标准、《新闻纸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等3项轻工行业标准、《石油化工装置电力设计规范》等24项石化行业标准、《造修船厂电气设计规程》等11项船舶行业标准的制修订工作。在以上237项行业标准批准发布之前,为进一步听取社会各界意见,特予以公示,截止日期2017年1月6日。
& M, [( @$ c9 {+ A$ `
4 F" |1 B4 m2 T% E
公示时间:2016年12月6日—2017年1月6日
8 v* O% W$ ~! e" j3 Q
% y# {1 [$ b+ e* 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