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检测涉及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为社会经济活动提供客观评价的技术支撑和服务保障,被称为“传递信任的行业”。及时通过制订地方性法规规范检验检测行业,对加快本市经济转型升级、建设科技创新中心,保障质量安全和服务民生,具有重要意义。
! \# V6 o. L. K! U( @) k
' Y3 j7 @% U# |$ ^$ |
11月11日上午,上海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33次会议通过《上海市检验检测条例》,立法设定检验检测机构的“普遍服务义务”备受关注。
近年来,上海
检验检测产业高速发展。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统计显示,2015年本市取得计量认证的检验检测机构达731家,拥有国家级质检中心47家,从业人员4.7万人,全年出具检验检测报告1954万份,营业收入164.2亿元,占全国近10%。
, D7 J C% ~0 b
面对公众普遍提升的食品安全意识、环境安全意识,立法明确:对属于事业单位法人且面向社会接受委托的检验检测机构设定“普遍服务义务”。即检验检测机构应向社会公布其资质许可范围内所能提供的检验检测项目,在公告的项目范围内,除以下情形外,不得拒绝提供检验检测服务,这些情况涉及——
■ 被检对象不符合样品标准或者技术规范;
■ 对所承担的政府委托业务公正性产生影响;
■ 因设备故障等原因暂时停止对外服务;
■ 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立法明确,若因以上情形无法提供检验检测服务,应当说明理由;同时,鼓励其他检验检测机构在资质许可范围内履行“普遍服务义务”,并向社会公布。
这部《条例》为何如此重要,对上海检验检测产业有着怎样的影响?又有哪些新的突破?
7个方面作出创新性规定
近年来,随着上海市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优化,检验检测产业得到长足发展,上海已成为国内
检验检测市场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形成了以国有机构为主,民营和外资机构多元参与的市场格局。但是,检验检测行业依然存在着一些严重问题,针对检验检测行业存在的问题,《上海市检验检测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在7个方面作出创新性规定。
一是《条例》的调整范围,将所有对外开展检验检测服务的活动均纳入,而不以是否取得相关行政许可作为前提。规范的对象主要是检验检测行为,而不是检验检测机构,《条例》未对检验检测机构新设行政许可或者增设审批门槛。
二是明确检验检测服务的市场规则。《条例》除了制定合同签订、样品交付和管理、出具报告等行业内普遍适用的规则以外,还针对检验检测委托服务中容易导致纠纷产生的因素设定了要求。
三是落实检验检测机构的主体责任。检验检测机构是检验检测服务的提供方,对于检验检测行为及其数据、结果负有主要责任。针对检验检测机构和人员能力素质参差不齐、检测过程不规范、甚至数据造假等问题,规定了检验检测机构的能力要求和基本行为准则。
四是规定检验检测相关方的责任。检验检测活动的构成,除了检验检测机构以外,还包括委托人、报告使用人、网络平台提供者,以及政府部门等相关各方,其不当行为同样会对检验检测数据、结果的真实准确造成重要影响。因此,《条例》在各环节也设定了相关方的相应义务。
五是简化市场准入、强化事中事后监管。《条例》针对实际中存在的多头评审、重复评审、重审批轻监管等问题,设计了优化审批程序与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相结合的制度规定,在达到减轻企业负担、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目的的同时,控制检验检测活动可能产生的对有关当事人或社会严重危害的风险,进一步明确政府部门的监管职责和监管界限,提高监管的有效性。
; x3 p5 m6 ^9 `/ K
六是制定检验检测产业发展政策。针对检验检测行业存在的资源重复建设、技术能级不足、品牌意识匮乏、高端人才短缺等问题,《条例》设计了编制产业发展规划、科技成果转化、人才队伍建设、财政资金引导等正面激励政策。
; r( b" m6 ]) H& o N: s9 ^
七是加大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为落实检验检测机构、相关方以及政府部门的责任,《条例》在法律责任中规定了对违法行为所施加的从警告、经济罚到资格罚的行政处罚,提高责任人的违法成本,倒逼市场各方主体更加规范。
来源:中国检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