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管理理论
4 K0 C- c! V8 F+ f7 y3 D; `2 Z: o
代表人物:费雷德里克·泰勒(1856-1915)
" a3 s& }1 |% b1、对工人提出科学的操作方法,以便有效利用工时,提高工效。研究工人工作时动作的合理性,去掉多余的动作,改善必要动作,并规定出完成每一个单位操作的标准时间,制定出劳动时间定额。
2 M5 l) y; S. E" @1 U2、对工人进行科学的选择,培训和晋升。选择合适的工人安排在合适的岗位上,并培训工人使用标准的操作方法,使之在工作中逐步成长。
/ I* t Q, d9 r; ?% f/ K! p
3、制定科学的工艺规程,使工具、机器、材料标准化,并对作业环境标准化,用文件形式固定下来。
W6 `% v4 F8 M5 W( ?; E& @3 O" z/ K
4、实行具有激励性的计件工资报酬制度。对完成和超额完成工作定额的工人以较高的工资率计件支付工资;对完不成定额的工人,则按较低的工资率支付工资。
3 L" Z! s+ K1 [/ v4 k5、管理和劳动分离。管理者和劳动者在工作中密切合作,以保证工作按标准的设计程序进行。
: f8 o& [: g% w1 Y5 E$ t6 y- m2 i: H1 `1 k; c" Z: z
7 O W7 {4 a1 l3 n: q5 `# g
组织理论
代表人物:马克斯·韦伯(1864-1920)
8 v J+ k+ [: N2 w6 E3 i; Z
韦伯勾画出理想的官僚组织模式,具有下列特征:
9 a8 o( U) j0 q& q2 W1、组织中的人员应有固定和正式的职责并依法行使职权。组织是根据合法程序制定的,应有其明确目标,并靠着这一套完整的法规制度,组织与规范成员的行为,以期有效地追求与达到组织的目标。
+ S+ R: v0 S3 \% o9 p2、组织的结构是一层层控制的体系。在组织内,按照地位的高低规定成员间命令与服从的关系。
0 Z8 _3 J% y9 V# z& v% y3、人与工作的关系。成员间的关系只有对事的关系而无对人的关系。
1 P! y5 m0 e. a: I! z+ x
4、成员的选用与保障。每一职位根据其资格限制(资历或学历),按自由契约原则,经公开考试合格予以使用,务求人尽其才。
0 X( s/ h+ q- P5、专业分工与技术训练。对成员进行合理分工并明确每人的工作范围及权责,然后通过技术培训来提高工作效率。
& Z2 g$ o3 _6 P8 M0 C8 W0 @6、成员的工资及升迁。按职位支付薪金,并建立奖惩与升迁制度,使成员安心工作,培养其事业心。
8 }. I. `1 X* U/ B; U3 E
6 d' T& e5 @# S0 W+ T
$ W: [! x' p5 P. C I一般管理理论
2 ^3 r. ^7 w! ?+ m) }代表人物:亨利·法约尔(1841-1925)
" L: x) O7 A/ N4 S1 Y2 i泰勒的研究是从“车床前的工人”开始,重点内容是企业内部具体工作的效率。法约尔的研究则是从“办公桌前的总经理”出发的,以企业整体作为研究对象。
; Q6 A2 q2 v' Q6 M9 F2 I% o
法约尔区别了经营和管理,认为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管理包括在经营之中。通过对企业全部活动的分析,将管理活动从经营职能(包括技术、商业、业务、安全和会计等五大职能)中提炼出来,成为经营的第六项职能。进一步得出了普遍意义上的管理定义,即“管理是普遍的一种单独活动,有自己的一套知识体系,由各种职能构成,管理者通过完成各种职能来实现目标的一个过程。”
+ ~" F0 c: d0 Q. }8 r" G法约尔还分析了处于不同管理层次的管理者其各种能力的相对要求,随着企业由小到大,职位由低到高,管理能力在管理者必要能力中的相对重要性不断增加,而其他诸如技术、商业、财务、安全、会计等能力的重要性则会相对下降。
) ? Q# R i6 t5 w$ o2 b: F
法约尔提出了一般管理的14项原则:
/ C* \! f4 a3 f; I; D" C
1.劳动分工;2.权力与责任;3.纪律;4.统一指挥;5.统一领导;6.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7.人员报酬;8.集中;9.等级制度;10.秩序;11.公平;12.人员稳定;13.首创精神;14.团队精神。
5 T. U: x V4 A* b+ H6 X+ K8 T h8 N8 E5 n5 W. c
' S+ ]* {- t; C# g* r% i4 N/ y3 p人际关系理论
0 _3 g# m" g% I, f
. t) x& V4 G( g, }* s代表人物:梅奥(1880-1949)
- b6 _3 N4 ]3 X1 O; O古典管理理论的杰出代表泰勒、法约尔等人在不同的方面对管理思想和管理理论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并对管理实践产生深刻影响,但是他们共同的特点是,着重强调管理的科学性、合理性、纪律性,而未给管理中人的因素和作用以足够重视。
! \2 `0 g2 u. e# B' Y梅奥在美国西方电器公司霍桑工厂进行的、长达九年的实验研究——霍桑试验,真正揭开了作为组织中的人的行为研究的序幕。
1 E% k7 E9 U1 V8 A' p# ~0 x
霍桑试验的研究结果否定了传统管理理论的对于人的假设,表明了工人不是被动的,孤立的个体,他们的行为不仅仅受工资的刺激,影响生产效率的最重要因素不是待遇和工作条件,而是工作中的人际关系。据此,梅奥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6 Q A! `4 _9 o. s! y1、工人是“社会人”而不是“经济人”。
2、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
3、新的领导能力在于提高工人的满意度。
5 v, r* `3 X G& n' T
1 j7 H4 _6 \: G# G* W, U' D& t* z q4 L1 [" x# B7 j# h) l
需要层次论
代表人物:马斯洛(1908-1970)
; P* Y: |$ W0 r% R w这种理论的构成根据3个基本假设:1.人要生存,他的需要能够影响他的行为。只有未满足的需要能够影响行为,满足了的需要不能充当激励工具。2.人的需要按重要性和层次性排成一定的次序,从基本的(如食物和住房)到复杂的(如自我实现)。3.当人的某一级的需要得到最低限度满足后,才会追求高一级的需要,如此逐级上升,成为推动继续努力的内在动力。马斯洛提出需要的5个层次如下:
|. @# C, `7 H1 p, E O+ r: w* n2 _1.生理需要,是个人生存的基本需要。如吃、喝、住处。2.安全需要,包括心理上与物质上的安全保障,如不受盗窃的威胁,预防危险事故,职业有保障,有社会保险和退休基金等。3.社交需要,人是社会的一员,需要友谊和群体的归宿感,人际交往需要彼此同情、互助和赞许。4.尊重需要,包括要求受到别人的尊重和自己具有内在的自尊心。5.自我实现需要,指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自己对生活的期望,从而对生活和工作真正感到很有意义。
& V0 t4 W4 `3 T( V
3 q& o& o( n6 A# w0 r2 } l
. W6 z4 p4 F$ m' s; t4 a$ b1 F
X-Y理论
$ _$ h9 [5 }: t9 l: B代表人物:道格拉斯·麦格雷戈(1906-1964)% ]1 ]( l, h' x( r( O/ Y. k" Q& Z
- c' i' M( ?' h! b2 J" F
1、一般人并不是天性就不喜欢工作的,工作中体力和脑力的消耗就像游戏和休息一样自然。工作可能是一种满足,因而自愿去执行;也可能是一种处罚,因而只要可能就想逃避。到底怎样,要看环境而定。
- P, |" W5 ]0 U
2、外来的控制和惩罚,并不是促使人们为实现组织的目标而努力的唯一方法。它甚至对人是一种威胁和阻碍,并放慢了人成熟的脚步。人们愿意实行自我管理和自我控制来完成应当完成的目标。
0 `8 X; i* @- x# a3 A3、人的自我实现的要求和组织要求的行为之间是没有矛盾的。如果给人提供适当的机会,就能将个人目标和组织目标统一起来。
* e' d4 D+ A! c; b3 n/ F4 \
4、一般人在适当条件下,不仅学会了接受职责,而且还学会了谋求职责。逃避责任、缺乏抱负以及强调安全感,通常是经验的结果,而不是人的本性。
+ U# g! I4 e- ]3 n `; w
5、大多数人,而不是少数人,在解决组织的困难问题时,都能发挥较高的想象力、聪明才智和创造性。
6 V& a. Y4 M% H. J8 G
6、在现代工业生活的条件下,一般人的智慧潜能只是部分地得到了发挥。
- {! @/ S( m3 Z3 N7 ?+ z- c4 c6 h# O
' k T% g" m6 n/ x' Z4 g( p
) U) y) U% [, ~6 ~: R- @
管理方格理论
代表人物:罗伯特·布莱克
8 S" i/ X7 t2 O这种理论倡导用方格图表示和研究领导方式。纵轴和横轴分别表示企业领导者对人和生产的关心程度。
) s1 m0 O$ f5 ~6 `+ `# l
管理方格图中,1.1定向表示贫乏的管理,对生产和人的关心程度都很小;9.1定向表示任务管理,重点抓生产任务,不大注意人的因素;1.9定向表示所谓俱乐部式管理,重点在于关心人,企业充满轻松友好气氛,不大关心生产任务;5.5定向表示中间式或不上不下式管理,既不偏重于关心生产,也不偏重于关心人,完成任务不突出;9.9定向表示理想型管理,对生产和对人都很关心,能使组织的目标和个人的需求最理想最有效地结合起来。
; L, m* E* N6 M$ J" L3 y3 m
) G q( @8 m9 U0 j$ Y3 J/ Z5 `* s( F: [' D% r/ K: ~
有效管理者研究
代表人物:杜拉克
* R' v, d" `+ V9 U4 i
他认为要成为有效的管理者必须养成五种思想习惯:
8 ^% p! q- X' R% w1、知道把时间用在什么地方。管理者应该清楚,自己掌握支配的时间是很有限的,他们必须要利用这点有限时间进行系统的工作。
; K8 ^ X- r2 @: p2 ?% ? B; B8 f' [2、有效的管理者要注重外部作用,把力量用在获取成果上,而不是工作本身。
2 c! B/ f- F3 z$ G$ L2 h2 t
3、有效的管理者把工作建立在优势上——他们自己的优势,他们的上级、同事和下级的优势,以及形势的优势,也就是建立在他们能做什么的基础上。他们不把工作建立在弱点上。
2 e6 z8 R9 |' I; h: L$ S" s
4、有效的管理者把精力集中于少数主要领域。在这些领域里,优异的工作将产生杰出的成果。他们给自己定出优先考虑的重点,并坚持重点优先的原则。他们知道,他们只有将首要的事情先做,次要的事情不做,别无选择。否则将一事无成。
; X" Y( W8 g' M6 K# g/ L7 N
5、最后,有效的管理者做有效的决策。他们知道,有效的决策常常是根据“不一致的意见”作出的判断,而不是建立在“统一的看法”基础上的。
) j/ ]4 I3 ~# p" b6 a0 g+ F2 U
( j& ]* S. S9 x0 d7 R; _# C; m
, t3 q* v9 c P/ J, W
Z理论
- v2 W. j6 y9 l" U: u1 \$ R& |代表人物:威廉·大内
& v9 I2 B- @- D9 Q7 F5 h8 U9 {在Z理论的研究过程中,大内选择了日、美两国的一些典型企业进行研究。这些企业都在本国及对方国家中设有子公司或工厂,采取不同类型的管理方式。大内的研究表明,日本的经营管理方式一般较美国的效率更高,这与20世纪70年代后期起日本经济咄咄逼人的气势是吻合的。作者因此提出,美国的企业应该结合本国的特点,向日本企业管理方式学习,形成自己的管理方式。他把这种管理方式归结为Z型管理方式,并对这种方式进行了理论上的升华,称为“Z理论”。
& n& L& J: a' `: T# o
Z理论认为,一切企业的成功都离不开信任、敏感与亲密,因此主张以坦白、开放、沟通作为基本原则来实行“民主管理”。
2 t; _# z5 I Z2 |
0 m; \( e5 g- m2 i
; C- _! I' C5 ]6 a% ~' _) ~3 r' o/ |麦肯锡的7-S模型( j1 ?( x k& W& x7 M0 @
7 ~% @% q0 ?; j) k
在模型中,战略、结构和制度被认为是企业成功的“硬件”,风格、人员、技能和共同的价值观被认为是企业成功经营的“软件”。麦肯锡的7-S模型提醒世界各国的经理们,软件和硬件同样重要,两位学者指出,各公司长期以来忽略的人性,如非理性、固执、直觉、喜欢非正式的组织等,其实都可以加以管理,这与各公司的成败息息相关,绝不能忽略。
6 T; P6 j6 G O. @4 a. P! q
5 E. i$ |* Y) i+ M( D# {5 d! M! R; O ]: t: ] |
弹性工作制
8 u8 r2 m1 x. b0 A+ ~7 F5 @弹性工作制是60年代由德国的经济学家提出的,当时主要是为了解决职工上下班交通拥挤的困难。从70年代开始,这一制度在欧美得到了稳定的发展。在欧洲,1975年英国约有70万职工,1977年瑞士估计有40%的产业工人,在德国约有四分之一的工人实行这一制度。在美国,在一些脑力劳动占重要地位的行业中也在推行弹性工作制。到90年代,大约40%的大公司采用了弹性工作制,其中包括杜邦公司、惠普公司等著名的大公司。在日本,日立制造所在1988年推行这一制度,除生产线上的工人以外,有四万人自由地选择自己的工作时间,富士重工业、三菱电机等大型企业也都以此为目标,进行了类似的改革。
4 K/ ?* L7 l' e' P: s" u4 }% t9 H& j2 D6 q6 H
3 O% N' c3 L4 A+ \ l T; b7 u' o: |2 M7 \' l5 a
变革管理
6 m0 i) F) N0 i
企业变革的核心是管理变革,而管理变革的成功来自于变革管理。变革的成功率并不是100%,甚至更低,常常使人产生一种“变革是死,不变也是死”的恐惧。但是市场竞争的压力,技术更新的频繁和自身成长的需要,“变革可能失败,但不变肯定失败”。因此知道怎样变革比知道为什么变革和变革什么更为重要。
8 Q6 W6 n$ J- K7 F" M8 v9 v) l# u7 ?变革管理(Change Management)意即当组织成长迟缓,內部不良问题产生,愈无法因应经营环境的变化时,企业必须做出组织变革策略,将內部层级、工作流程以及企业文化,进行必要的调整与改善管理,以达企业顺利转型。
# _4 K/ P) Z+ i3 ~! `" f4 x+ r变革管理的三项基本方法为:
# s9 O" i/ ~& ^+ Q" B( A* A一、解冻:承认现况不好,释放原先被掩盖的组织不利讯息。
5 h, T0 ^ W( j/ S r$ g二、改变:利用沟通与引进学习型组织,使组织成员逐渐接受改变是正向价值的观念。
! C0 h" }1 I% b* s% f' n" F三、谋定而后动:先确定变革策略,拟定明确的目标、环境评估、行动方案与各种配套措施。
$ B: E5 {: s; [3 X3 e- {/ O9 e* d7 \& e- d D
5 ^, V4 b$ Z: m) u l: o l; C惠普之道
% A" i) r% H- R5 I/ f8 e2 [赢利是第一目标,产品销售现购现付,不予赊销,通过为顾客提供优质产品和服务而不是降价来扩大市场份额。将主要利润用于再投资,再加上职工购买股票的资金和其他现金收入,作为发展所需的资金,而不依赖长期贷款。惠普自1959年以来实行员工购买股票计划,使职工可依照其工资的一定比例按照优惠价格(优惠部分由公司补足)购买一部分惠普股票,这为惠普筹措了可观的发展资金。这种自我筹资政策需要相当高的利润水平,并需对存货和应收帐款进行妥善管理,与工业界流行的通过股票筹资和长期举债来满足资金需求有所不同。
% ]/ V$ F8 Q& O F& s5 U
$ A) b7 L; E1 C. v
) C! Q h+ I7 ~" N$ H+ N
松下的水坝式经营
7 s! t5 l, Y }5 d [
松下认为维持企业的稳定成长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为了使企业确实能够稳定地发展,水坝式经营是很重要的观念。
' ], E& c+ C: }* n水坝的目的是拦阻和储存河川的水,随着季节或气候的变化,经常保持必要的用水量。企业也需要有这种调节和运用的机制,才能稳定发展。如果公司的各部门都能像水坝一样,一旦外界情况发生变化,也不会受很大影响,而能够维持稳定的发展,这就是“水坝式经营”的观念。在企业中,不论设备、资金、人员、库存、技术、企划或新产品的开发等各方面都必须有水坝,并发挥其功能。换句话说,在经营上各方面都要保留宽裕的运用弹性。
J) l2 i! K* g/ C0 N
1 O9 ^) \2 ~* n" I3 x# d) {- e& X3 r5 t, p# Y9 w
波士顿矩阵法
# Z5 J5 ^4 |! t6 W% d$ Q( N8 h多数公司同时经营多项业务,为了使公司的发展能够与千变万化的市场机会之间取得切实可行的适应,就必须合理地在各项业务之间分配资源。在此过程中不能仅凭印象,认为哪项业务有前途,就将资源投向哪里,而是应该根据潜在利润分析各项业务在企业中所处的地位来决定,波士顿矩阵法就是一种著名的用于评估公司投资组合的有效模式。
# ?6 p( S. \* n+ m: R4 p
N% P0 p$ l d7 z' R( ?! O. ^, y( q6 }0 q2 | Q
CI战略
6 u; f& V: i0 S6 |% I7 n
CI是英文CorporateIdentity的缩写,有些文献中也称CIS,是英文CorporateIdentitySystem的缩写,直译为企业形象识别系统,意译为企业形象设计。CI是指企业有意识、有计划地将自己企业的各种特征向社会公众主动地展示与传播,使公众在市场环境中对某一个特定的企业有一个标准化、差别化的印象和认识,以便更好地识别并留下良好的印象。
3 j# q: a% K3 R/ ACI一般分为三个方面,即企业的理念识别——MindIdentity(MI),行为识别——BehaviorIdentity(BI)和视觉识别——VisualIdentity(VI)。
$ [# Q8 v# ^; h1 v
" j# t' X$ s1 q, `8 R: t
5 @8 S) J+ T1 L
ERP
6 h5 v" m* v+ p0 p$ W2 Y& Y
EPR(enterpriseResourcePlanning),即企业资源计划,是一种先进的企业管理理念,它将企业各方面的资源充分调配和平衡,为企业提供多重解决方案,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竞争优势。世界500强企业中有80%的企业都在用ERP软件作为其决策的工具和管理日常工作流程,其功效可见一斑。
# {2 [( {+ b- g8 m* s$ v8 ?EPR项目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不是有钱买来软件就可以的。ERP更多的是一种先进的管理思想,它涉及面广,投入大,实施周期长,难度大,存在一定的风险,需要采取科学的方法来保证项目实施的成功。
/ A4 L9 [- t# g1 `& f! N
. I& v; u9 y; n) g" F9 y
! \; k, p8 l q# }( y& V/ c$ t- t& {
小天鹅的“末日管理”
1 o, q9 P, }% `# r' |; a
“末日管理”是指企业经营者和所有员工面对着市场和竞争,都要充满危机感,都要理解企业有末日、产品有末日,既不能把宏观的不景气作为自己搞不好的理由,也不要陶醉在一度的“卓越”里。因为我们的企业往往习惯在计划经济的温床里生存,似乎对高速发展的市场经济也比较容易适应,而对稳步发展似乎感到很难。其实,市场是有限的,又是无限的,一个时期小天鹅的一种产品的市场是有限的,但一个企业的市场又是可以无限开拓的。即使这几年小天鹅发展了,也照样充满了危机感,小天鹅今天的成功并不意味着明天的成功,企业最好的时候往往是最不好的开始。
8 k$ e" h# x& R- w+ ?" z7 z; V) c7 d* `1 D1 X
! ]* K- A0 t7 Q
海尔的国际星级一条龙服务
1 q Z2 S' X" w; k
海尔的高质量有着丰富的内涵,它不是仅仅符合工厂或国家规定的标准即可,而是适应市场的需求,利用高科技创造高质量。
! B/ S5 t- J2 e5 J$ C
海尔集团于1996年向社会推出“国际星级一条龙服务”。其核心内容是从产品的设计、制造到购买,从上门设计服务到上门安装,从产品使用到回访服务,不断满足用户新的要求,并通过具体措施使开发、制造、售前、售中、售后、回访6个环节的服务制度化、规范化。
- j% M$ N( N1 U {, @
2 V6 z' r1 Z) A. E2 u
- u+ \' c) b# L! w. v9 k2 `: w邯钢的“成本倒推法”
+ V; ^ X2 K3 Q在企业内部建立起“模拟市场核算,实行成本否决”经营机制,即用模拟的办法,把市场机制引入企业内部管理,在保持现代工业企业专业化、科学化分工协作、高度集中统一管理(即企业内部统一计划,统一采购,统一销售,银行只设一个帐号,二级厂不独立对外,不具备法人资格)优势的前提下,抓住成本这个关键,依据客观价值规律,用“倒推”的办法,即从产品在市场上被消费者接受的价格开始,从后向前,通过和先进对比挖掘潜力,测算出逐道工序的目标成本,然后层层分解落实,直到每一个职工。
7 ~/ G+ G- {( E
, j* V2 y- U L+ @- D/ i4 G
5 ]9 q- I" O8 Y. D9 W# O
战略联盟
. }; T/ v7 ~+ T- `概念最早由美国DEC公司总裁简·霍普兰德(J. Hopland)和管理学家罗杰·奈格尔(R. Nigel)提出,他们认为,战略联盟指的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有着共同战略利益和对等经营实力的企业,为达到共同拥有市场、共同使用资源等战略目标,通过各种协议、契约而结成的优势互补或优势相长、风险共担、生产要素水平式双向或多向流动的一种松散的合作模式。形式如下:
- x, c- V5 x4 ?. Q
1、合资;由两家或两家以上的企业共同出资、共担风险、共享收益而形成企业;是目前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亚非等地普遍的形式。合作各方将各自的优势资源投入到合资企业中,从而使其发挥单独一家企业所不能发挥的效益。
1 \" ]( E+ U* t! W' ]2、研发协议;为了某种新产品或新技术,合作各方鉴定一个联发协议;汇集各方的优势,大大提高了成功的可能性,加快了开发速度,各方共担开发费用,降低了各方开发费用与风险。
: m+ W# G" f2 |/ m2 j% ?3、定牌生产;如果一方有知名品牌但生产力不足;另一方则有剩余生产能力;则另一方可以为对方定牌生产。一方可充分利用闲置生产能力,谋取一定利益;对于拥有品牌的一方,还可以降低投资或购并所生产的风险。
% L8 V2 T" _. I+ j& |' [4、特许经营;通过特许的方式组成战略联盟,其中一方具有重要无形资产,可以与其他各方签署特许协议,允许其使用自身品牌、专利或专用技术,从而形成一种战略联盟。拥有方不仅可获取收益,并可利用规模优势加强无形资产的维护,受许可方当然利于扩大销售、谋取收益。
0 y( S* u% t6 F5、相互持股;合作各方为加强相互联系而持有对方一定数量的股份;这种战略联盟中各方的关系相对更加紧密,而双方的人员、资产无须全并。
3 G& p+ V ^) r
5 H A! N D9 A. ~6 z0 U
/ v$ w+ F4 A8 Q5 k
五力分析模型
( g* a) g0 L- h- ^7 r7 i
五力分析模型是迈克尔·波特(Michael Porter)于80年代初提出,对企业战略制定产生全球性的深远影响。用于竞争战略的分析,可以有效的分析客户的竞争环境。五力分别是: 供应商的议价能力、购买者的议价能力、潜在竞争者进入的能力、替代品的替代能力、行业内竞争者现在的竞争能力。五种力量的不同组合变化 最终影响行业利润潜力变化。
2 c% w( m% Q. C( u4 f+ a0 q/ a
% N i1 T% n9 S0 H6 Y" |3 P! A! z- G6 F% ~! F3 ^3 m" m# f
德尔菲法
8 S. p' u- q* k d/ N# E也称专家调查法,是一种采用通讯方式分别将所需解决的问题单独发送到各个专家手中,征询意见,然后回收汇总全部专家的意见,并整理出综合意见。随后将该综合意见和预测问题再分别反馈给专家,再次征询意见,各专家依据综合意见修改自己原有的意见,然后再汇总。这样多次反复,逐步取得比较一致的预测结果的决策方法。1946年,兰德公司首次用这种方法用来进行预测,后来该方法被迅速广泛采用。
# l8 U4 X3 X+ M/ S6 e) `3 Z5 Z0 S" \/ y" \2 f$ g! s
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