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能做大的企业占绝对的少数,大多数的企业都会死在小规模的阶段,或者永远长不大,那么,究竟是哪些原因导致了这样的结果呢?
▶这七种公司永远做不大:
( w! B: Z+ ]' E
1、格局小的企业
6 G: r2 \7 M" l ?" R3 C) b& C( {) ~/ R1 W% K4 ^# S
) m$ y- A& _) z! |+ @" I3 I9 x1 \ n, F
▶1999年2月,牛根生对孙先红说:我给你100万的宣传费,对谁也不要说。先红问:为什么不能说?牛说:现在总共筹到300万,拿出100万做广告,我怕大家知道后接受不了。我就要一个效果:一夜之间,让呼市人都知道。于是1999年4月1日早上,一觉醒来,人们突然发现道路两旁冒出了一溜溜的红色路牌广告,上面高书金色大字:蒙牛乳业,创内蒙古乳业第二品牌!
+ Y+ a- w, t4 p& |但在现实中,许多老板肩上扛着品牌大旗心里打着小算盘,乐于小打小闹,希望以小的投入来获得大的回报,从没想过以大的投入来换取更大的回报。这实际上就是一种格局。格局小的老板,想的永远是自己,希望从一颗鸡蛋中吃出黄金;而格局大的老板,则能着眼于未来,在大环境中定义自己的事业。
3 e$ ^8 d# L" G3 u }2、心态小的企业
1 u2 M) {" `; N3 e$ I+ ^( ^: }
' w$ t( F4 e4 }. i$ R2 S
8 l( D, c. O' ^* h) l/ |9 t C
▶俗话说:善弈者谋势,不善弈者谋子。
许多企业之所以做不大,就在于只谋子不谋势。谋势就是定战略,有了战略,路再长,总有一天会走到;没有战略,走得越猛,死得越早。置战略需求于不顾,希望用1分钱换来100元的效果的主,很难走出穷的境界,因为占便宜本身就代表没有境界。死抠一城一池,是活三年的企业,因为它不抬头看天。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是活三月的企业,因为它不低头看地。不看天,山雨欲来浑然不觉,要被洪水淹死;不看地,夜半悬崖大步流星,要被群山淹没。
% l1 I5 [8 S, r, l8 I
3、短视的企业
! b* Z- \' B) j0 a% w% z& T" T% g1 Y7 {* ~; E3 c; `% P* K
▶立竿见影、刀下见菜,是大多数老板的想法,当然这也没有错,因为解决目前的生存问题是第一位的。但是,生存问题属于战术问题,而发展问题属于战略问题,解决生存问题必须刀下见菜,但要搞定发展问题则需要细水长流最后水到渠成。现实中,很多老板都有短视心态,以为整一个亮点马上就能换回巨大的效益,于是一个活动搞下去或一期广告投下去看到没什么效果就马上停止。
其实这种想法并不正确,因为品牌对于企业而言是一个长期工程和系统工程,既要有独特的个性,又需要系统的提炼及提升;对于客户而言,品牌又是一种认知识别和体验识别,他们需要你能记住你的特别理由,因此也就需要你在诉求点上要坚持深入。
) r. N* J4 @# O7 J
4、缺外脑的企业
! _4 `: D, O# J" d7 s) Z
3 ]9 i$ B. x5 [1 K: F6 _( n6 o
▶曾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在中国,资源第一位,机遇第二位,能力第三位,学历第四位,不少老板比别人做得成功,就在于他所拥有的社会资源为他创造了部分条件。而很多老板之所以做不大,原因就在于他缺少足够的社会资源,单打独斗当然也就孤掌难鸣。说到社会资源,很多人都会想到领导支持这个词语,其实这并不全面,向领导、职能部门传递企业的正面信息,获得政策范围内的支持,这只属于整合营销传播的一个方面。
+ }" o4 s2 |9 O- @1 k. q; \
除了官方资源以外,能帮你快速解决一定融资困难的亲友资源,能为你迅速带来人才的人力推介资源,能为你出谋划策充当参谋的智力资源、信息资源等等,这些资源都会对你的发展壮大起着重要的作用。这些都是企业的外脑。想想看,那些做得成功的大企业,又有多少企业没有外脑、没有顾问呢?
9 q0 A( P* z- }+ ?5、缺内脑的企业
8 o1 ?4 V/ L* H0 F# \1 Y4 i/ _: O, Y/ ]) Z# E+ X2 u O7 q
▶一个好汉三个帮,如果没有一批能征善战的下属为你冲锋陷阵,老板再厉害,也难以成事。许多企业就面临这样的问题:优秀的人招不来,有出息的人留不住,剩下的看谁谁不顺眼,为什么会这样呢?员工愿不愿加盟公司、能加盟多久,与薪酬福利、团队氛围、学习提升、办事机制,成就感,归属感、生活现状等各种因素紧密相连。
( w9 ]9 r- n# [: V! \% y$ | [, w
目前,大多数的企业,薪酬福利都差不多,关键问题是:老板只看重行政管理与业绩,只关注你今天卖了多少、有没有迟到早退,至于思想管理、技能管理、状态管理与团队氛围管理,老板根本就没有这个意识,最后员工技能得不到提升,思想得不到引导,越干越没劲,只好走人了事。管理的表面化,最终导致员工素质同质化,做不大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 c* x% L& ^ I+ e: y- ?% l+ O& O6、用金扁担挑粪的企业
S! L3 R$ R5 N" }2 v" l7 w
% k# X; Z2 X. n/ D4 V$ V5 r
▶从前有个小伙子,祖辈都是菜农。小伙子每天挑粪去菜地浇菜,从小习惯了这年复一年的活。一天,他去菜地的路上在一棵大树下歇脚,坐在挑粪扁担上,远眺村里大财主的那幢豪华楼房,心里突然有个梦想﹕有一天我要是像他那么有钱,我一定要打一副用金子做成的扁担挑粪。
/ R1 ^+ g! t) U4 ^: y6 M用金扁担挑粪虽然有了财富有了金子,但是挑粪的思维还是没有改变,因为他已经习惯了那种操作手法。所以,很多企业看到别人有了驰名商标就马上去申请一个驰名商标,看到别人开了一个自助火锅生意不错,于是就立马也开一个。有了这些金蛋蛋以后,马上把它做成一根金扁担挑着以前的大便继续前进。
$ @5 i1 ?6 C i1 I
7、需要预约的企业
# U: t# q# A0 I2 U8 H
% R M4 `+ U0 y/ T0 c# i9 n
. r9 a' A3 a& [, u g4 E
▶中国的小老板令人感动和尊敬,在我看来,哪怕是开小饭馆的小老板,也功德无量,令人尊敬,因为他们为社会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岗位,贡献了更多的税收,开发了更多的技术。他们多数才华横溢、精明能干、出身草根、白手起家,其赤手空拳打天下的勇气让人佩服。他们在资金与技术贫瘠的土壤中扎根,在不利政策环境中破土,在外资、合资品牌丛林中成长,生命的顽强与坚韧让人感慨与惊叹。他们热情而富有理想,为了实现百年老店的梦想,很多人起得比鸡还要早,睡得比狗还要晚。企业最大的瓶颈是资金!
3 h$ `9 n3 o4 X. f& C
然而,在你没有实力之前要想获得金融支持,干过企业的人都深有体会,最缺德的机构莫过于银行,他们向来都是雨天收伞!在尊敬与感动之余,又难免有点儿心酸与不安。因为很多小老板都患上了这样的毛病:事业不大架子大、老板不大脾气大,自以为是,傲气十足,结果很多的机会就在这种需要预约的情况下丧失了。
+ \! |( I" q( k' N: x \: `8 D▶十种做不大的老板
' {3 I3 O1 ~: N5 p
第一种:没有大梦想的老板
- b+ Y( J2 n" I; E; i7 ~+ A$ F# s/ g. U( b! M; J2 I4 Q' w: }
# T9 j& C, f. X. _7 Z. D0 E
▶不想做出大成就的老板,安于现状,对竞争没有充分的认识,对机会不敏感。商界往往是大野心的老板做成了大公司,安于现状的老板最后不得不因业绩不良而关门或换行。
) c8 |9 W! B7 ]' U第二种:没有创业规划的老板
, L e1 |( w2 D& c7 l- h3 k/ z: T) ? s# p; f& W
8 l9 a% D' H- O$ |
▶这种老板不善于对自己的事业做中长期规划,往往在经营中浪费很多的资源,或者让人才流失,或者让资源闲置,所以他们的经营成本很高。
, V$ o$ Q% M. A: k
第三种:不重视人才的老板
/ }$ B7 a& K8 J/ _* I0 l' D
0 p9 U8 N) S: f
7 V: V4 A9 n1 ^# b; K7 [# z& o7 e
▶对任何公司而言,人才比资金比资产都重要,有了人才才可以做想做的事,没有人才一切免谈。老板最能干的公司往往都做不大,老板不太能干的公司,往往能做得很大。刘邦和项羽就是最好的例子,刘邦不能干,所以他重用萧、韩、张三杰,项羽很能干,所以手下能人都留不住,都跑到刘邦那去了。
2 s4 j& N4 s- o8 {$ y4 V- g' c第四种:完全自己摸索,从不向明师请教的老板
$ r6 Q. `2 S* k; S* S- b; D8 |4 V# P4 n7 w
( s. g" k: E9 e& g
▶完全自己摸索的老板,在经营中就会要用很多的失败做代价,走了很多的弯路。从而造成要么信心不足,要么资源被浪费后没有创业资金,要么就是视野很小,看不到机会和危机。善于向明师请教的人,总可以少走一些弯路。因为他站在别人的肩膀上,所以能看得更远!
( T# N! O4 u8 I5 S6 y$ s. U
第五种:观念保守思维不开放的老板
9 \, u( s( _# K) q! h- U: h5 @
- }+ P: J+ Y; x) G- L# D0 s; }! ?; r5 v. U( {% K
▶看看中国发展的轨迹,越是开放的地方,越是发展得快,越是观念落后的地方,越是贫穷。思维不开放的老板,总是自己拒绝了很多的发展机会!
% Q9 q! A" c* k) B+ T! o
第六种:恃己之能从不学习的老板
( m* c) d% O/ _6 a* M
0 p" F2 n) k8 h6 x
3 [8 O! E9 U& u3 ^7 N# H
▶经常参加各种培训的老板,都是一些取得成就的老板;从不参加培训的老板,肯定公司业绩不良。为什么?不学习观念就要落后,思维就要保守。
7 t3 J0 m3 ?# A* ?' x' t
第七种:畏首畏尾顾虑太多的老板
( Q8 S8 z: y' {5 e
' N1 W3 R$ i: r& R/ u+ y! q7 N$ j! O2 L6 G z
▶风险与机会是均等的,从不敢冒险的老板,肯定是要失去很多机会的。世界上的两大公司,都是在风险的浪尖上走过来的。果敢的企业家总是这样想“万一我不做万一我不投资丧失了机会怎么办”,他们想的是“万一成功了”;有些老板总是这样想“万一我做了万一我投资了失败了怎么办”,他们想的是“万一失败了”,所以不做就没有失败,但更没有机会成功!
* d( r6 I# V& M( C8 I
第八种:心思太细专做小事的老板
% \, ?2 ?1 h( O. @0 }2 Q' O2 }; ?
& H( \9 H6 z; z
▶把时间都花在小事上的老板,根本就没有时间来考虑公司发展的大事。有些老板,充其量只是自己的业务员,因为他的主要精力都用在跑业务上;有些老板是救火队员,哪里有问题就上哪里,却从不考虑如何才能不出问题。这些老板都很累,业绩却不良;反过来看,那些只专注于公司发展大事的老板,把小事放心地交给员工做,员工既有了用武之地,就会长期留下来,老板自己反而很轻松。
' t5 n* E$ i/ R. b& O
第九种:埋头经营从不做宣传的老板
! e, z% a. l7 R8 l
8 G1 K/ A9 i; |& H" i2 `
" h& `1 `- S& h" i3 d* |* q
▶营销就是做广告,越是多做广告越是会做宣传的老板,公司就会发展得快,业务就会做得多,连少林寺都要用宣传来推广自己,否则它哪有那么多的香客和门徒?埋头经营的老板还在满足自己的客户量还可以的时候,却不知已经有人做宣传占领了更大的市场份额!
' h z5 ?1 G8 g& D4 _, E3 \$ U第十种:贪图小利不讲诚信的老板
1 W p* d+ G! K
" C! ]7 S4 i1 u; k; U8 R
- {: v ]( |% G7 f
▶讲诚信是需要付出代价的,往往代价很高;但往往也因此带来了自己长期发展的各种机会;不讲诚信,看似代价很低,暂时占了很多便宜,却不知付出的代价更高,丧失了更多的发展机会。做了很多年还没有发展起来的老板,肯定遵守诚信不够!
$ s6 Z# q# w$ f. y6 X; q6 U0 \
' E( k: s9 P7 b- ?$ O* r# \" \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