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3 b2 J+ k z
书法,制造业,会有什么关联?一边是铺纸、蘸墨、提笔、行势;另一边是采购、入库、加工生产。唯一的相同,就是“匠心”,就是对极致的追求。这种匠心在今天不谋而合:2000年前的书法和现代制造业邂逅——《兰亭集序》中的“品”字化为“浙江制造”区域品牌的形象标识——关于这一点,当初的王羲之是一定没有想到的。
浙江推行“浙江制造”后的第三年,有29家企业取得了47张认证证书,近430家企业被重点培育……
时间短短,业已如此。有理由设问:再待3年、30年后……
3 k& z7 j6 z$ i$ M0 E2 Z. D
上百次试验和半年攻坚
从1/12000跨越到1/15000
+ [5 C, l* F A( l7 D. V
大和小之间的辩证,就像没有人能说清楚好和坏的准确界限一样。
但是作为从业23年的缆索总工程师、也是全球仅有的5位国际注册桥梁工程师之一,浙江浦江缆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浦江缆索”)的罗国强却只认一个死理:越小越好。
“目前,缆索的技术指标,更多参照‘JT/T395行业标准’,对缆索的长度误差要求是1/12000。”他说,通俗的解释是,一根12000毫米(12米)的钢索,只允许±1毫米的误差。更多的人只知道一个大概的感觉,只有行内人才知道这个数字的含义。“任何一个环节造成一根发丝直径的误差,到最后缆索就可能总体报废。”
1∶12000,已是苛求,但其实远远不够。
“满足了行业标准,并不代表产品就是行业领先。”罗国强说公司早就完成了1/12000的技术攻关,也带来了大量的订单。但最近一两年他发现,“很多国际工程招标明确要求误差不高于1/13000,甚至还有提出要小于1/13500的。”成立技术组已经迫在眉睫。
数据在慢慢变小,缆索的精度在艰难地提高。“不到顶峰不收兵”,罗国强把技术攻关的终极目标确定为1/15000——这是他视野所及的最高精度。
罗国强的技术团队几乎容纳了材料、器具、加工、温度等各个环节的精英,上百次试验,耗材50余吨,十多个技术骨干前后半年时间的攻坚……当最后出现那根目标缆索时,罗国强也累倒了,疲惫,但是无比激动。
正是基于这样的精度,浦江缆索一举拿下目前全球最大跨度的单塔自锚式悬索桥——美国奥克兰海湾大桥缆索供货项目。
“浙江制造”大门很宽
但进门必须“刷卡”
从1.25毫米到1毫米,数字的微小变化带来了浦江缆索的巨变,从而印证了“浙江制造”的高品质、高标准。浦江缆索公司拥有多项“国际首创”,但她也仅仅是“浙江制造”这个大家庭中的普通成员。
2006年浙江开始全面部署“品牌大省”建设,2014年底正式启动认证。“浦江缆索”生产的拉索和悬索索股产品在去年12月通过了“浙江制造”认证。
那么,“浙江制造”到底是什么?
“‘浙江制造’首先是一个公共区域品牌,它是好企业和好产品的综合体。”浙江省质监局质量处处长王青介绍说,“浙江制造”标识以“品”(源自王羲之《兰亭集序》)字为基本元素;英文表述上采用“zhejiang made”;“品”代表品质、品位,体现政府、社会、企业三方共同发力;外部方框与文字组成了印章形态,代表对市场、对社会的硬承诺;色彩运用深红色,寓意着生命。
王青说,使用“浙江制造”标识必须经过认证,而认证是一个极其严苛的过程,企业至少需要满足品质卓越、自主创新、产业协同、履行社会责任等四个方面的要求。
“品”字的目标
是用“质造”和“创造”占领世界
千古佳句,功夫往往体现在诗歌之外。
“我们的目的,就是通过‘浙江制造’品牌建设从根本上改变本地制造业的低小散弱局面,实现转型升级。”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局长高鹰忠一语中的。他说只有高标准,才有高品质,才能高端化;“浙江制造”必须是浙江“质造”、浙江“创造”,并实现产品质量“国际先进、国内一流”。
自信的支撑来自哪里?今年5月发布的《“浙江制造”品牌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6-2018)》或许会提供答案。
根据计划,从现在到2018年,浙江将实现10000人次卓越绩效管理模式培训,树立100家卓越绩效管理示范企业,推进1000家企业导入卓越绩效管理模式;每年开展10个区域性行业“机器换人”技术改造试点示范,组织实施100项省级“机器换人”示范项目,将“浙江制造”打造成中国制造的标杆。
世界品质,浙江制造。到那时,“品”字将随着数控机床、电气机械件、纺织产品,也将随着黄酒、青瓷等经典产品而风靡全球。
有“德国制造”、“美国制造”,在这些“制造”称雄武林的时候,“浙江制造”还不在。现在,我们来了,“浙江制造”的走步和未来,不急,且看!
来源: 浙江在线-钱江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