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用户名
 免费注册用户名
各版块官方QQ群号新手如何获得更多贡献值审核员注册挂靠推荐如何成为国家注册审核员新手入门必读-论坛版规
查看: 1422|回复: 2

质量人必读!这份报告,把我国制造业企业质量管理说透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9-3 18:25: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免费注册用户名

×
质量人必读!这份报告,把我国制造业企业质量管理说透了
& r. j* I4 j1 P/ s6 M2016-09-02 质量与认证
7 x4 ^- Y# L" B% N3 z0 O" `
$ R4 s' {3 Y( @! T1 r
昨日,“2015年制造业企业质量管理现状调查结果”吸引了认证君的注意。这份结果全面反映了我国制造业企业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及建议。认证君将其中的重要内容摘编如下,供各位质量人参考。本文内容值得所有质量人一读。

6 }) B8 E: e* a. j' L
% \6 b& q3 C" w& o( ]" Y0 N+ `, ?
0 e1 {9 ~$ W) B% M6 g( k
提质增效是我国企业当前面临的重要课题。

' s, }( i$ P6 h0 U5 W5 M
在工信部、国家质检总局的指导下,中国质量协会持续开展“制造业企业质量管理现状调查”,2015年完成“第三次制造业企业质量管理现状调查”,调查范围为国民经济分类C13-C41的28个行业的规模以上企业,调查企业有效数量为1830家。
4 q2 A  `* ?, x% r5 `: ^- E
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制造业企业质量管理成熟度得分平均为55.54(满分100分),中部和东部地区企业质量管理成熟度分别为57.73和56.91,大中型企业质量管理成熟度为58.18,显著高于小型企业(50.67)。总体而言,制造业企业质量管理水平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2 T8 A2 G0 H; P* Y* {9 R
质量水平怎么样?
5 {' o- }7 o! |
产品质量稳中有升
被调查企业报告的产品一次交检合格率平均值为96.1%,与2013年的95.8%(装备制造业7个行业),稳中有升。汽车用户满意度从2009年的78.0分(满分100分)提高到2015的79.0分(中国质协自2002年每年测评汽车用户满意度并发布)。
# a1 e) j1 j: S/ I
质量损失率持续下降
被调查企业报告的总质量损失率(总质量损失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率)均值为1.83%,与2013年的2.43%、2009年2.79%(通用设备和食品制造业)相比,持续降低。日本制造业企业2012年总质量损失率为0.76%,与之相比,我国制造业企业质量损失率有些偏高。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率高
被调查企业报告的通过ISO9001、GJB9001B和ISO/TS16949等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比例均值为94.1%,比2013年的92.2%、2009年的88.9%分别提高1.9%和5.2%,呈持续上升态势。
质量管理方法普及率大幅提高
被调查企业报告的实施精益管理、QC小组/信得过班组等质量管理方法的企业比例分别为50.4%和87.9%,比2013年分别提高了14.5%和11.7%,增幅较大。

6 q2 H  X" t2 X$ f! T# `
, j, @: F0 K3 }& H& c' Z/ W
主要问题有哪些?
1 S( W- {2 Z# R& t
1
质量管理成熟度不高。
制造业企业质量管理成熟度得分平均为55.54(满分100分)。中部和东部地区企业质量管理成熟度分别为57.73和56.91,东北和西部分别为54.90、53.26。大中型企业质量管理成熟度为58.18,显著高于小型企业(50.67)。总体而言,制造业企业质量管理水平还有很大提升空间。2
质量经营模式尚未形成。
能够做到质量经营(以质量为中心的经营活动)并最终形成竞争优势的企业比例只有26.9%。大部分企业没有将本企业质量理念推广到供应商、合作方、顾客和社会。有87.4%的被调查企业对质量战略认识不足。高层领导主动深入参与质量改进并取得成效的企业比例仅为19.7%。被调查企业认为,产品质量水平不高依然是品牌价值提升需要突破的瓶颈。3
员工质量素质训练不足。
被调查企业报告的参加教育培训的人数占从业总人数的比例平均为47.0%,有45.4%的企业认为质量培训投入不充足(经费、时间等资源投入),其中55.5%的企业认为是经费不充足。此外,与产品实现过程紧密相关的中层干部,因缺乏充足的质量管理知识和技能,致使仅有25.8%企业中层干部能有效开展质量管理指导活动。4
研究开发缺乏质量管理。
只有11.3%的被调查企业研发人员亲自倾听顾客,做出国内有竞争力的产品,仅2.8%的企业能充分考虑环保、社会责任乃至相关方的要求,做出国际领先产品。仅有20%的企业能够将新技术进行有效商品化。能够系统化运用QFD,DFMEA等这些必备的研发质量工具方法的企业比例不超过10%。企业普遍对创新速度不满意。被调查企业亿元产值发明专利数平均为0.22件,距离“中国制造2025”提出的2020年应达到0.70件的要求相距甚远。5
产品标准水平相对落后。
60%的被调查企业建立了高于国家标准的内控标准,而只有12%的企业认为执行的标准达到国际先进标准水平,仅有6.1%的被调查企业认为本企业主导产品技术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可见,一方面,目前国家标准和企业内部标准总体水平与国际先进标准仍有差距。另一方面,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作为通用性技术规范,按照这些标准将不会确保给企业获得竞争优势,除非企业采用高于国际领先水平的标准。6
制造管控缺乏精益求精。
在对质量管理体系运行达到预期效果的自我评价中,仅有32.0%企业认为“好”和“非常好”。质量主体责任落实不彻底,如40%以上的企业研发、物流和售后等职能没有设立质量指标。制造过程管理不够精细,只有7.6%的企业定期进行生产过程审核,只有 5.2%的企业能够应用试验设计(DOE)、仿真等等高级工具优化工艺参数。设备管理粗放,只有7.8%的企业以设备全寿命周期为对象,系统、持续地开展全面生产维护(TPM)活动。供应商缺少科学管控和协调发展,只有14%的被调查企业对供应商绩效进行规范评价,而与供应商确立长远合作关系的企业不足3%。员工参与质量改进不充分,参与质量改进的企业员工数占企业员工数的比例平均为31.6%,落后于日本企业这一指标(66%)。7
质量管理信息化水平低。
能够做到“绝大部分数据在线自动采集”的被调查企业仅占10.3%,尚有29.5%的企业仍完全依靠手工方式进行质量数据采集。特别是小型企业,完全依靠手工方式进行质量数据采集的比例高达46.4%。用于产品检验测试的关键仪器设备与分析控制系统联网的比例仅为41.8%。仅有4.8%的企业实现了与核心供应商或用户的在线质量业务协同。质量管理信息化或许已经成为两化深度融合的短板。8
质量工具的应用还比较初级。
被调查企业应用质量工具的主要目的局限在质量管控,目视化管理(55.6%)、质量老7种工具(55.5%)等常规管控型质量工具使用较多,使用效果较好;而用于质量预防和创新的质量工具相对使用较少(如失效模式与影响技术32.7%、故障树分析31.7%、创造性解决问题方法22.9%),且效果不太理想。
4 b1 H+ Q) j2 j/ `! \* O
; F5 a0 M0 a1 D
有何对策与建议?

# K4 Q. K( {2 B( m1 {1推进制造业“品质革命”,引导采用质量经营模式。
建议由国家有关部门倡导、全社会参与开展一场持久的“品质革命”活动。要制订《产品责任法》、《质量促进法》和《产品优质标准》等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既营造公平竞争经营环境,又让优质产品获得优价,消除“劣币驱除良币”的顽疾。企业最高管理者要主导构建“质量第一”、“顾客至上”的质量文化,积极推进以质量为中心的经营管理模式,走质量效益型之路。要将战略品牌管理常态化,塑造负责任企业公民形象,多方位培育品牌和提高质量品牌的影响力。
2增加质量教育培训的投入,持续提升员工质量素质。
建议我国政府有关部门将社会通用性的员工教育培训纳入财政预算,并通过法律手段予以明确和制度化。建设公共质量教育网络平台,引导自主教育,让员工和企业共享平台数据,激励员工持续学习。支持规范的质量专业组织,开展质量专业资格考试注册工作,为企业选拔培养质量专业人才提供服务。采用适宜方式对企业高层领导者和中层干部进行培训,促进认同“质量管理是企业获得长期成功的秘方”的理念。设立“中国工匠”选拔和培育制度,以荣誉引导一线员工践行“工匠精神”。
3实施质量管理体系升级,提升产品质量保证能力。
建议国家标准化管理部门,以2015版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换版为契机,以团体标准为抓手,建立不同行业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大幅增加适宜的质量技术要求。采用比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模式更加严格的方式,对获证企业实施认证分级或“认证+质量管理成熟度分级”,让企业认清差距。将供应商管理作为提升企业质量管理水平的一个突破点,积极引入ISO37500—2014《外包指南》和《供应商管理评价准则》国家标准。
4加快质量软件与平台建设,提升质量管理信息化。
建议加强面向未来新型制造业态的质量管理信息化技术跟踪与研究,如与智能化生产系统融合的在线质量管控、云制造环境下的质量管控技术,开发质量管理系统高端软件。建立面向小企业的质量管理信息化技术云服务平台,以无偿或低收费方式提供质量服务,以此推动小企业质量管理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普及。
5推进制造过程“精益求精”,实现提质降本增效。
建议企业要落实质量主题责任,从人员、设备、原料、工艺和技术、环境等多方面和制造全流程,落实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做到始终以数据说话、测量准确、分析到位、质量特性控制精确。制定和修订企业质量损失统计与控制国家标准,建立对标数据库,着力降低“隐藏的金矿”——质量损失。以精益管理标准制订和推广为抓手,包括《企业精益管理标准》、《精益项目评价标准》和《企业现场管理准则》,引导企业实施精益管理,降低库存成本、品质不良等七种浪费,增加企业效益。
6以顾客价值和先进产品为标杆,实施质量标准的升级。
建议优化制造业相关产品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制定流程,提高需求侧话语权。由全产业链共同参与标准的制定,充分尊重下游加工企业和消费者的意见,由需求高要求引导标准创新,改变目前由生产者主导制定标准的现状。在研究国际标准的同时,要加强研究国际先进产品的实际质量水平和先进企业的内控标准,为我国企业制定富有竞争力的内控标准提供依据。
7系统推广质量工具方法,助力企业质量持续改进。
建议企业以制度化推进质量管理工具方法的应用,编制各个关键环节应用工具方法的操作规范,嵌入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建立考核和评价制度。要充分发挥社会力量推广质量工具方法,以质量奖、质量标杆、认证认可和质量评价等为引导,强化质量管理方法、技术和工具的应用。此外,要大力开展本土化质量管理最佳实践的研究和推广。
8转变顾客信息思维,提高基于顾客需求的创新能力。
建议企业建立完整的销售和服务管理系统,实现对顾客信息的系统快速响应和全流程闭环管理,不断提升产品和服务的改进创新成功率。一方面,要分析顾客信息并有效运用到全生命周期的质量改进和创新中。另一方面,始终将为顾客创造价值和满足顾客需求放在第一位,保障改进与创新能够准确应对顾客的需求,提高创新成功率。
- End -
/ N) J$ u5 N- v) H
0 }# B. z: s& h8 ]6 I" _0 ?

  J  o# G" V+ m* d7 Q1 J3 w6 G" t9 Z7 c* s
发表于 2016-9-4 06:09:05 | 显示全部楼层
值得关注的资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4

回帖

3818

积分

博士

积分
3818

Medal No.1

QQ
发表于 2016-9-4 08:48:54 | 显示全部楼层
公司的质量损失率到了5%(平均值1.83%,太可怕了),8大主要问题一条不拉,信息平台升级搞了5年了还在反复的调研论证,不知我的领导看了这篇文章会作何反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ISO爱好者 ( 鲁ICP备09041441号-1 )

GMT+8, 2024-11-25 04:34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