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NAS-CC01《管理体系认证机构要求》(2015)% F$ l3 H6 q2 a; [
9.2.1.1 审核目的应由认证机构确定。审核范围和准则,包括任何更改,应由认证机构在与客户商讨后确定。
3 @5 U" s8 P4 z4 c9.2.1.4 审核准则应被用作确定符合性的依据,并应包括(注意:不是仅包括): + u5 e3 N6 q9 W/ W
——所确定的管理体系规范性文件的要求;
" |( b- b9 R/ Z# o——所确定的由客户制定的管理体系的过程和文件。
% P, U& [; s% b5 K. k
: N! y) x8 F8 z) F《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规则》(2014版)
, I1 z$ y9 V4 ?# g( p& J5.6 监督审核时至少应审核以下内容:' V+ F. ~+ n8 M
(4)质量管理体系覆盖的活动涉及法律法规规定的,是否持续符合相关规定。0 X& f- {3 ^, S6 o3 z* r! m
5.7 监督审核的审核报告,应按5.6条列明的审核要求逐项描述审核证据、审核发现和审核结论。审核组应提出是否继续保持认证证书的意见建议。3 l, ?( z5 c# @# m7 I. S. X2 i5 S" p
4.1.7 签订认证合同/ u/ w# K3 o- f+ k- c( j
在实施认证审核前,认证机构应与申请组织订立具有法律效力的书面认证合同,合同应至少包含以下内容:- {6 g$ a, h0 x3 h
(1)申请组织获得认证后持续有效运行质量管理体系的承诺。
2 L, D, _8 X& Q8 `) ?. r& t(2)申请组织对遵守认证认可相关法律法规,协助认证监管部门的监督检查,对有关事项的询问和调查如实提供相关材料和信息的承诺。2 w& r7 C; g. _, X! u
(3)申请组织承诺获得认证后发生以下情况时,应及时向认证机构通报:
}. Y' ^ Y# f0 z/ e①客户及相关方有重大投诉。
6 p( y, N( e8 I②生产的产品或服务被执法监管部门认定不符合法定要求。
" `4 R) Z0 d2 `; D2 E+ k" ]③发生产品或服务的质量安全事故。" a- ~9 }' C7 G# A" f$ W& u7 R& p
④相关情况发生变更,包括:法律地位、生产经营状况、组织状态或所有权变更;取得的行政许可资格、强制性认证或其他资质证书变更;法定代表人、最高管理者、管理者代表变更;生产经营或服务的工作场所变更;质量管理体系覆盖的活动范围变更;质量管理体系和重要过程的重大变更等。
2 ~. ~8 q) V9 e1 v; t+ ]! ~- v⑤出现影响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其他重要情况。
# A) z1 }: l5 Y8 M(4)申请组织承诺获得认证后正确使用认证证书、认证标志和有关信息;不擅自利用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和相关文字、符号误导公众认为其产品或服务通过认证。) A, z; [% q3 G. G2 W9 T
(5)拟认证的质量管理体系覆盖的生产或服务的活动范围。( C2 e- A8 g. @4 [
(6)在认证审核及认证证书有效期内各次监督审核中,认证机构和申请组织各自应当承担的责任、权利和义务。
" s ?" d5 a$ E+ h" o' h6 ]7.2.1 获证组织有以下情形之一的,认证机构应在调查核实后的5个工作日内暂停其认证证书。
4 ^2 [: R4 {( u4 L" h U* s(1)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或严重不满足认证要求,包括对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有效性要求的。9 U; K4 \; Y5 M7 K
(2)不承担、履行认证合同约定的责任和义务的。0 @8 F' G9 f; N: h5 d7 h
$ H+ Q% o, s- n3 `哪里规定,组织与认证机构就管理体系认证所签订的认证合同约定,不能成为认证审核准则之一?!
) {& C/ R7 U# @. g) H+ R: l' o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