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文件的发布,往往意味着国家对行业或者领域的认可或者鼓励,在国家层面、企业层面都将产生重大影响。检测认证行业可以说与每个行业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每一个政策规划的颁布实施,都可能意味着巨大的检测认证市场。盘点2016上半年出炉的部分“规划”文件,会发现,这些“规划”事关检测认证行业发展。梳理如下:
十三五规划纲要
3月1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2016-2020年)规划纲要》(简称《纲要》)正式对外发布。《纲要》分20篇80个章,阐明了“十三五”期间全国发展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发展理念、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等等。
《纲要》明确提出“强化基础领域标准、计量、认证认可、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完善质量监管体系,加强国家级检测与评定中心、检验检测认证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十三五”规划纲要释放出的质量信号,对于质量技术基础工作和认证认可工作意义非常深远,为加快实现认证认可强国的目标创造了战略机遇。
部分内容摘要:
第二十二章 实施制造强国战略
第一节 强化基础领域标准、计量、认证认可、检验检测体系建设。
第四节 完善质量监管体系,加强国家级检测与评定中心、检验检测认证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第二十四章 加快推动服务业优质高效发展
第一节 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以产业升级和提高效率为导向,发展工业设计和创意、工程咨询、商务咨询、法律会计、现代保险、信用评级、售后服务、检验检测认证、人力资源服务等产业。
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
2月22日,国务院公布了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文件的重点任务明确提出加强第三方检测平台建设。同时通知披露,截至2014年底,全国共有中医类医院(包括中医、中西医结合、民族医医院,下同)3732所,2014年中医类医院总诊疗人次5.31亿。2014年中药生产企业达到3813家,中药工业总产值7302亿元。中医药已经传播到183个国家和地区。
部分内容摘要:
(五)全面提升中药产业发展水平。
20.实施中药材质量保障工程,建立中药材生产流通全过程质量管理和质量追溯体系,加强第三方检测平台建设。
质量监督检验检疫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7月11日,质检总局在官网上发布了《质量监督检验检疫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中提到,“十二五”时期我国质检事业发展取得明显成效,其中,各类检验检测机构达到28340家,实验室面积增长573%,仪器设备原值增长139%,建成以总局直属4个研究院和895个国家质检中心、国家检测重点实验室为龙头的检验检测体系,质检技术体系建设不断加强。
“十三五”时期质检事业发展主要指标中就提到,2015年国家质检中心和国家检测重点实验室数量已达到895个,到2020年预期将增加至1000个。
部分内容摘要:
——质量强国建设加速推进。质量强国战略深入人心,企业抓质量的主动性充分激发,质量诚信体系和统一的检验检测认证市场初步形成。
——服务发展成效更加突出。国家质量技术基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更加凸显,计量科技基础更加坚实,标准实施效益明显增强,认证认可国际互认步伐加快,检验检测机构整合改革有序推进,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布局全面优化。
轻工业发展规划
7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编制发布了《轻工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工信部规〔2016〕241号,以下简称《规划》)。《规划》中提及检测多达16处,提到认证12处。着重强调将通过发挥检验检测认证机构的作用促进中国从“轻工大国”向“轻工强国”转变。
部分内容摘要:
质量和品牌建设水平稳步提升
建立健全了食品标准体系、检验检测体系、质量安全追溯体系、食品安全监测与风险评估体系,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取得一定成效,食品质量安全水平有所提高。
以“提品质”促进有效供给能力提升
依托检验检测机构,开展我国产品与国外产品实物比对测试,引导企业改进提升,力争实物质量接近或达到发达国家水平。
加强检测能力建设,依托现有检验检测机构,建设一批高水平的覆盖轻工主要行业的质量控制和技术评价实验室,提升检验检测技术水平。
推进国内外产品检测和认证互认,提高国际市场对我国检测及认证结果的认可度。
巩固开拓国际市场
加强对轻工出口产品国际标准、检测和认证制度的跟踪研究,逐步建立和完善与国际接轨的标准体系和产品认证制度,提高技术性贸易措施应对能力。
装备制造业标准化和质量提升规划
8月,质检总局 国家标准委 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印发《装备制造业标准化和质量提升规划》,文件中多次提及检测认证。
部分内容摘要:7 A$ e# {# N }0 A" N
. Y$ S. O! w4 \
(二)提升装备制造业质量管理创新能力。
提升质量技术基础支撑能力。加强标准、计量、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等国家质量技术基础能力建设,
9 @4 o+ H4 ^* ]9 ?% h7 d5 K D
四、实施智能制造标准化和质量提升工程
推动装备智能化和质量提升。选择一批辐射带动力强、发展前景好、具有竞争力优势的企业实施制造过程信息化集成和协同应用、质量检测等方面的技术改造,建设产品质量检测系统和追溯体系。依托重点领域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的建设以及传统制造业智能转型,突破高档数控机床与工业机器人、增材制造装备、智能传感与控制装备、智能检测与装配装备、智能物流与仓储装备等关键技术装备,实现工程应用和产业化,提升装备制造业智能化水平。
0 N; l7 p: t# A' | s5 e! }
七、推动重点领域标准化突破,提升装备制造业质量竞争力
(十)高性能医疗器械。重点开展针对基于组织工程技术的医疗器械产品及医用增材制造技术的快速检测技术、基因检测产品、高风险传染病诊断试剂的关键技术和关键环节的前瞻性标准研究。
+ x/ f8 l- ] m% g/ z
来源:中国政府网、中国认可、质检总局、工信部综合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