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在商业社会,管理者们的时间还真如那俗语所言:一寸光阴一寸金,千金难买寸光阴。很多管理者感觉自己的时间不够用,每天忙忙碌碌,但工作成绩却一般。或许,我们该停下脚步思考一下,时间怎么就被“偷”走了?
: q, \- t" [' H
' Q# x9 u/ E! r- T5 m/ ]; s
2 p: u! x# i1 [ {% F企业的管理者们,常会感叹自己的时间不够用,分身乏术。正如我们所知道的,时间对于每个人都是公平的,1天24小时,没有人例外。但总有些管理者在有限的工作时间里,能取得更大的成绩,而另一些管理者每天从早忙到晚,不惜加班加点,看起来十分繁忙,工作成绩却差强人意。
+ m) c/ x$ e2 l
善于管理时间的管理者,不仅能妥善的处理好工作,还能留出足够的时间陪伴家人,享受天伦之乐。而另一些每日忙得焦头烂额的管理者们不免疑惑,那些善用时间的管理者们是如何运用有限的时间的呢?
0 K2 h0 R) F3 T0 v( L' X3 |书店里有关时间管理的各类书籍汗牛充栋,还出现了诸如第几代时间管理的新名词,对于广大的管理者们来说,书看了不少,时间管理的课程也听了不少,但在实际工作中发现,“善用时间”?想说爱你不容易。
) M8 ]0 L) I0 j: U
既然如此,管理者的时间是如何被“偷”走的呢?
7 s( F2 a$ q8 f1 H0 i( _- ~2 x
原因有些复杂,我们列举两个突出的原因。
3 E" W3 L' E: q( W2 q
9 L" S8 H3 J7 X8 Q" u
* V; ~6 C( L" B$ {1轻视工作前良好的规划, [) F& Z7 I/ V& j% z L. [
2 V1 w( a H+ o4 E, t# I
0 v K* x: _% l1 G9 H6 A, Y
扪心自问,我们国人显然缺乏耐心,这方面在工作中、生活中都能体现出来。
& Z% A3 g) K- X& A# `在工作中,遇到状况了总想靠一两个“妙招”迅速解决问题,不愿意追本溯源,多年前曾经红极一时的各类“点子”公司就是一个实证。
$ x7 ~7 I4 T* n9 q& R到目前为止,这一迹象仍没有太大的改善。
. J- l# f7 w) i2 p不少企业在出现了各种管理上的问题后,决策者们不是彻底思考问题出现的本源是什么,而是心急火燎的四处找人“解决”问题。
, [. J0 x, U/ ^$ b6 N他们想要的是堵住问题,只要状况没有继续恶化,决策者们就满足于点到为止,以后倘若再出现类似的问题,他们再“想办法”找人解决。
" n2 \4 U" K m3 x0 N1 B( T而实际上,不少管理问题的解决只能由深层,由本源向外剥离,可惜企业的决策者们显然缺乏这个耐心。
; A6 ]$ `- f. s5 e( e/ |$ ^对此,德鲁克说道,“懂得善用时间的管理者通过良好的规划,达成绩效。他们愿意先思考,再行动,花很多时间彻底思考应该设定目标的领域,花更多时间有系统地思考如何解决一再出现的老问题。”
1 E& V& `/ b1 ~8 ?( ^4 w0 z“如果公司一再发生同样的危机,他们应该花时间找出问题的根源,防止危机一再发生。这样做或许会耗掉很多时间,但是长远来看,将省下更多时间。”
% U; W2 w* b+ K9 n4 O+ R对照德鲁克的说法,实际情况是,一定数量企业的管理者们经常被那些重复出现的问题所困扰,每次他们都以这样或那样的借口推脱没有时间彻底解决,留待以后再解决。
* c4 D2 k: m* W. ? I- h可没过多久,同样的问题又重复出现,他们不得不为此花同样的,甚至比上次更多的时间来解决。
' B. d& m- C$ c% |有时,管理者也想从根源解决重复出现的问题,但企业更高的决策者,企业老板们不愿付出这个时间和精力,管理者们也只得被动的让这些重复出现的问题一拖再拖,不得不一而再、再而三地花费时间处理同样的危机。
. O. n* v) V& R | z! s$ |+ L
因此,在管理水平相对低下的企业,管理者们常会陷入日常事务的泥潭里拔不出来,也就不足为奇了。这不仅是管理者个人工作能力的问题,更源于企业整个管理系统配套的问题,显然不是管理者个人能解决的。
4 W6 V h# x( j. R4 a0 Q
" ?% f! Y- ^3 K% F# \' M+ t
1 h8 u5 y& F3 S x c) i$ M2下属向上司“反授权”
+ {3 a: x# q9 ~ H; \9 Y9 d
* |2 X( ^- i7 A! r! }2 I! r: u% \" F& Y# S
下属之所以是下属,绝大部分情况下,他们的思考级、职业素养、工作能力等都有极大的提升空间。
% t& b: |. W" t& W. m特别是那些职场新人,相对他们的父辈来说从小养尊处优,他们在家被父母呵护,在学校被老师爱护,毕业出校门了,又习惯性的期盼来自直线上司的细微指导与帮助。
' T& H, ~' b: K0 l9 q于是,容易出现的一种情况是,他们在工作中推一下动一下,上司不发号施令,他们就坐在那不知所措,不知该干些什么好。
( {$ {2 Q b; |: j9 n% s工作的进程中,他们十分渴望尽可能在每一步都能得到上司的指点和评价,或纠偏或表扬,总之,上司要“重视”他们,倘若上司的指导不够细致,他们会觉得自己被冷落了,甚至出现消极情绪。
7 v4 a. h4 ?# i% n于是,当管理者手下的下属越多,且新人不少时,管理者就好似个保姆。管理者不仅要激励下属,还要做细致的指导,及时评估下属的工作绩效与品质,随时随地与下属沟通。
& d# r* Q- R+ V, v3 z
这些繁琐、重复、低效的工作,都会耗去管理者每日大量的有效工作时间,以至于管理者无暇顾及上司对自己的要求了。
, c! u/ `* K: F7 D6 {
对此,德鲁克说道,“大多数的管理者都要花很多时间来评估部属的工作绩效与工作品质。然而善用时间的人却不会如此,他们每年对下属做一次系统化的评估。只需要几个小时,许多需要判断的决策——包括部属的薪资、升迁或工作分派等问题就能获得解答。”
5 B# {5 G, f3 V$ T/ [3 ?“善用时间的管理者花在和上司沟通的时间远多于和下属沟通的时间。他们不和下属讨论自己的问题,但是却懂得如何让下属主动谈论他们的问题。善用时间的管理者也花很多时间思考上司的问题,以及思考他对上司、对整个企业的成功可以有什么贡献。”
, X7 q1 W( @0 F6 l6 u
依据德鲁克的这番话,反观我们自己:如果觉得时间相当不够用的话,是不是工作前期的规划做的不够?是不是每日花在部属身上的时间太多了?
( Z; h z" \7 D! _
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