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免费注册用户名
×
关注 | 三部门印发《发展服务型制造专项行动指南》,主要行动涉及检测认证
A( \" R7 v4 c2 a$ U' g& t/ S2016-07-27
/ Q$ }/ `3 u) E7 t8 U2 ~" Q) p8 b: b5 v" l( a$ I5 z
2 p( y0 C( ?( b% \) T* n
: r) A; S/ _2 X0 }) M
7月27日从工信部获悉,工信部、国家发改委、中国工程院三部委联合印发《发展服务型制造专项行动指南》,指南确定主要目标,通过三年的发展,服务型制造水平明显提升,对企业提质增效和转型升级的促进作用进一步增强。基本实现与制造强国战略进程相适应的服务型制造发展格局。指南提出了四大行动,其中客户价值提升行动中明确提出提高认证认可计量检测服务水平。 / Z- `( K* Q. U* v8 Y. T
发展服务型制造专项行动指南8 r5 g4 s0 Z; J! T; E5 D' b
为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国发〔2015〕28号),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的机遇,促进制造业由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特制定本行动指南。本行动指南指导期为2016-2018年,将根据服务型制造发展需要滚动发布。
* ^. M2 ^1 I/ G" o( a* u(以下为指南中涉及检测认证部分的内容节选) ... 三、主要行动6 `% H& U( E+ G Z1 H, t& q
(三)客户价值提升行动 3 N( b; J& L9 o# }. g( ^/ r
6. 实施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 % q L* a: M: {" [3 v8 r
提高认证认可计量检测服务水平。强化产业认证认可计量测试服务体系建设,规范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许可,发展面向制造全过程的认证认可计量检测等服务,推动认证认可计量检测服务融入产品设计环节,完善公共服务平台功能。推进认证认可计量检测国际互认,支持装备和服务走出去发展。
, Z7 I8 r X1 _8 l7 `专栏3 实施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
+ w/ x6 e1 x* @3 _7 v开展绿色环保服务。探索制订绿色环保服务产品标准和服务标准,建立统一的绿色产品标准、认证、标识等体系,开展绿色服务认证评价试点,引导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完善家用电器、办公设备、医疗器械,以及部分机电化工类(发动机、蓄电池、轮胎等)产品的售后维修体系和旧件回收体系,开展回收及再制造、再利用等绿色环保服务。加大绿色环保服务政策引导和舆论宣传,鼓励循环再利用。
% C6 x% e. N( `7 X7. 提供系统解决方案 5 G( [* M0 `' {- g0 j
支持总集成总承包加快发展。鼓励制造业企业通过业务流程再造和组织结构重构,集中整合资源优势,开展设施建设、检验检测、供应链管理、节能环保、专业维修等领域的总集成总承包。引导企业增强咨询设计、项目承接等系统解决能力,面向重点工程和重大项目,承揽设备成套、工程总承包(EPC)和交钥匙工程。围绕“一带一路”发展战略,深化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积极承接国际工程项目,带动制造业关键核心技术创新和重大装备整体发展。 8 s% ?- }) E3 L7 u& w6 z' ?
(四)服务模式创新行动
, h1 L6 _+ K8 Z# y6 K! b10. 把握智能服务新趋势
- @( n* N/ x; u培育智能服务新能力。大力发展工业电子商务。引导大型制造业企业建立在线采购、产品销售和综合服务平台,带动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发展。支持建设面向重点行业的电子商务平台,有效降低交易成本、提高市场反应速度和资源配置效率。强化大数据和工业云服务能力。建设覆盖客户需求、研发设计、生产制造、销售服务等全流程,贯穿产学研金商用等全领域的大数据技术体系和支撑服务体系,引导企业建立信息流、资金流、物流实时并行的数据模型和数据链条,推动大数据产品应用和产业化进程。加快传感器、控制系统和工业App发展,大力推进物联网建设,加强数据分析和数据挖掘技术研发,提升动态感知、辅助决策、智能配送等生产服务能力。发展“制造即服务”业务,在设计、制造、检测、认证、营销、维护等领域探索开展运营服务。 ! y" }8 ~5 l* k0 A0 t
四、支撑保障 m1 A) k+ l5 g' S9 q
(二)加强政策引导
) @ x2 S, j; }# z& w, [打造有利于服务型制造发展的政策体系,落实支持制造业企业进入生产性服务业领域的财政、税收、金融、土地、价格等政策。利用现有资金渠道积极支持服务型制造发展。发挥好营改增推动服务业发展的积极作用。鼓励金融机构创新适合服务型制造发展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支持重点工程和重大项目实施。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制造业企业服务创新,健全完善市场化收益共享和风险共担机制。加大对企业研发设计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建立知识产权协同应用和风险防范机制,健全知识产权交易和中介服务体系。大力推动自愿性产品认证。深化理论研究,逐步完善统计调查体系,探索开展服务型制造概念术语、参考标准和评价体系研究制订和应用推广。 ( l4 m3 B/ L# p$ w, a
(五)深化国际合作
. n5 T* ^ m7 N8 s2 `+ m搭建多层次服务型制造国际交流平台,鼓励地方、园区、企业创新合作方式,推动国际交流合作。支持有条件的制造业企业在国外布局研发设计中心和分支机构,建立面向全球的开放式制造服务网络。引导制造业企业增强核心服务能力,取得国际认可的服务资质,积极承揽国际工程项目,推动目标国家及市场在高铁产品、技术、工程采购及使用环节采信我国高铁产品相关标准、认证评价制度及结果,达成双多边国际互认,带动中国装备、技术、标准、认证和服务“走出去”。 8 a- w; C4 k, O
- End -
! b& ?, O& s9 R+ h! L& w3 E8 x( e. H- \+ G+ w' h: 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