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免费注册用户名
×
如何培育企业质量文化5 a+ n+ C# G4 ~0 E0 g
2016-06-16
3 f3 i8 d M3 ^% A' l$ k+ g. G W5 a7 d$ w- ?; u5 o( R
/ E. N- h# J6 U8 g! P一、培育企业质量文化首先要知道。你知我知他知,大家用心建设企业的质量文化,建设大家心中的企业质量文化。真正知晓企业的质量理念、质量目标、质量方针、质量价值观等,如此才能行好道。为了让质量文化的“魂”附企业生产和管理的“体”,首先从形式和制度入手,实施“全员认同管理法”,积极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建立各项严格的质量管理制度、工艺标准和质量责任制等一系列考核激励和制约机制。从制度制定前的学习、讨论到修改,再到全员签字认可后定稿,实实在在从口头到书面、从抽象到具体、从理念到行动,让质量文化用制度来依托,靠氛围来影响,靠细节来体现。长期坚持之下,培育了人人重视质量文化建设的意识,挖空心思用精美的词藻提炼名言警句写在墙上,印在笔记本上,花费人财物力施以宣传贯彻,也使质量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得到全员认可,使理念转化为行动变成可能,也使企业的发展之舟经得起“风吹浪打”。 # S) R8 \7 h2 l2 J- R: [; v
9 ?$ g) U! G8 h" ]" E! |
二、从知道上升到悟道的层次,才能看到企业质量文化的真实面貌,领略到企业质量文化对企业成功、个人发展的真正价值,员工的心灵才会真正被企业质量文化蕴藏的能量所融动,形成“荣辱与共”的企业与员工的关系。实施“企业质量文化战略”,征集企业质量方针,最后选定“一心一意抓质量,真心诚意为客户”。其实,公开征集的方法,就是培养全员参与企业质量文化建设的过程,让大家先知道后融入,再悟道,而后在实践中引导、指导行道。让员工自觉规范自己为什么要做,该怎么做,怎么去做好,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同时,还要在科学发展的大环境下,根据不断变化的绿色、环保、健康质量标准,确立大质量意识,在变幻莫测中悟出“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的心境,达到质量文化的最高境界,让质量管理再上层次。
) q# t' y3 E1 W5 @
2 U* v4 j% F* K' D$ G% i三、行就是做。质量文化是企业形象的集中体现,一个企业的质量文化成为发自内心的牢固信念之后,还要付诸行动,身体力行,这就是行道。企业的价值观是企业员工在长期的实践中逐步建立起来的一种共同的价值取向、心理趋向和文化定式,它是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企业的精神支柱和源泉。培育质量文化,提高质量意识,必须在实践中才能落地生根。所谓做,就是把质量管理制度与人文精神有机结合,将企业的质量文化、品牌战略变为全体员工的质量意识,并用质量意识丰富企业的质量文化,不断追求优秀的产品、优质的服务及企业的社会责任,并传达到社会中去,进而对企业的运行状况和发展方向起到促进和推动作用。
: W+ [4 Z& J" \ v5 `! c
7 d" J. `! d' u5 c2 o6 } F6 ~7 l
$ G. o; T6 l* f* g9 i! i4 V四、修就是修养。生产过程,执行严格的工艺纪律。质量合格,就是符合要求;零缺陷,就是符合用户、图纸、标准等要求,而不是“毛估估大匡匡”。经营的路上,有许多“馅饼”,也有许多陷阱,我们要以一种谨慎认真的态度,看重质量胜过数量,心静似水,把每一张订单作为一种修道,用始终如一的心态接受测试,而这种牢固的质量意识就是进行质量管理的前提,是质量文化的归宿。学习国外公司的慎重、严谨也正是学习一种质量观。恪守质量就是诚信守诺、说到做到。 ) |5 f) V7 K6 ~5 @) W* S6 W" p
来源:质量管理体系公众号 作者:陈志杰 ; D' N7 a& ^9 p2 `/ H' }
; {6 _$ N; C N! 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