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免费注册用户名
×
按照GB/T28001标准 以下案例不符合那个条款:
7 v4 R2 ]: }2 k0 u5 S 案例1.审核员来到装配车间,看到工人正在使用编号为2X125和YW803二台电动工具,审核员问员工有没有电动工具安全使用规程,张师傅马上从班长抽斗里拿出了该公司制订的编号为2B125文件,审核员看了后又问,是不是已经按规定送交有关部门测试绝缘电阻,进行安全检查,班长回答说,这是二台从德国购来的电动工具,质量很好,XX保险公司还为该电动工具进行了安全保担,安全不会有问题的。3 X$ M3 W( Q% I% s' t$ y- L
不符合+ z$ [. i* |, V
. F( M7 |8 D- B7 c. c3 C( [& y
案例2:: b( V; b3 f- g) B3 E
审核员王先生在对危险品仓库检查时,发现仓库存有两大桶三氯乙烷危险品,且有防火标识。审核员问仓库管理员,此项危险源有无识别,仓管员说已在《危险源识别一览表》中有识别。审核员问这一有机溶剂的成份、安全数据及应急措施如何,仓管员说不清楚,“因为此溶剂是海外总公司提供的,所以未能提供相关的资料。”
( Z- j# `; t% l; @. r2 I 不符合' i0 a, r/ y: c& a
0 y7 m) V. F& H8 V 案例3:2 ]7 b8 D! ^" X% q4 b! \) |
审核完工程项目部,审核员吴XX来到了该建筑公司的质安部,质安部部长张工向他介绍了该公司的情况。“三年来事故发生率为零,特别是自去年底实施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以来,控制的相当好,连一点小问题都没有,为此,我这个安全卫生管理者代表还受到领导的通报表扬,”。当要求出示最近的危险源辨识报告时,张工拿出厚厚的一叠。审核员吴XX仔细查看,发现其对施工安全是针对天气情况较好时识别的,未考虑雨天和大风天气,张工解释到:“现在反正工程不是很紧,一般雨天或大风天气就让他们(施工工人)休息,所以不用考虑。”审核员吴XX翻阅了施工日志,其中有一天上面记录,“6月16日,小雨,8号楼3层施工一切正常”审核员吴XX又要求出示最近的安全卫生统计情况,正如所说的,无任何异常情况。问及上个月一工人从施工平台上滑倒时(审核员吴XX从工程项目部经理得知),张工称不清楚此时,可能他们没有上报。还补充一句,“反正没摔伤,没什么大不了的,如果真出事故,我们就得进行调查和处理了。”
; ~& i4 I+ d# O ^; G `不符合
0 j. n& d( u: G, v( B* h
! g4 b0 I( f5 |# @% p5 Y# x 案例4:* G$ u _' X3 K8 p! u+ S7 k
在审核一家制造家用器具工厂的调漆室时,发现出于安全方面的考虑,现场使用的电器设备都是防爆型的,审核员看到现场放着一台一般办公室用的电扇,调漆室主管说:由于员工反映现场有机溶剂和室内温度高,就把办公室用的电扇先拿来用,以降低有机溶剂浓度和室内温度。
+ ]& O6 r) H( N2 y- ^: X }不符合$ ?+ g2 P4 J2 t7 g# b# A' c9 T
9 G) V5 X% j) C0 z9 ~
案例5:
. L" R8 Z: U) f8 Q$ J% I 审核员来到供应部的化学危险品仓库,里面堆放着甲苯、丙酮等有机溶剂,仓库内均有消防设施,墙上贴着危险品仓库管理制度,均有授权人员审批,接着审核员又看到仓库里有一台升降机的充电器正在使用,仓库管理员说:由于仓库离车间较远,为了使用方便,上个月我们领了一台充电器,这样工作效率大大提高了。) M* d7 o$ n. p8 ? G
不符合
/ y) a3 j u/ v/ m9 _# ^5 |/ }4 ]( m* V! y2 F8 [9 p
案例6:, P/ T8 W& G$ ~! I8 k
审核员走到二车间5吨桥式行车驾驶室,要求行车司机小王出示操作证,小王拿出了一张资格证。然后审核员叫小王慢速启动大车,随手将驾驶室门打开,但门舱连锁装置不起作用,小王将紧停开关拉下,行车才停止。驾驶员小王说:前两天因病假没有上班,车间主任调了小张顶了两天班,今天刚上班还来不及检查。/ d5 R; j0 q7 t
不符合
% E: w, m$ o- G8 t
1 V* z& U: p' v* n 案例7:
8 m; j' U" E+ C; i7 h9 b 审核员在装备部陈部长陪同下走进了空压机站,只见里面三台40m3/n空压机全部运转,然后他们走到放在站外的压缩空气储气罐,审核员注意到储气罐已锈蚀,而且一只安全阀有锈斑。审核员问陈部长:对这些装置是否有维护的制度或程序规定,陈部长回答:对空压机和其他生产设备由装备部负责维护并制订了维护保养程序,这些辅助装置不需要有专门的程序规定。
: |# z$ X7 s9 S不符合& u& l3 E1 `4 c* o5 ?& S
8 |! q% t0 O u9 i: Z) j, h) x* v& a1 _
案例8:
# U% C# p" S& @- b% t+ i( q) U 抽查C公司2001年3月份进行工伤事故急救演习的记录,当时参加义务救护队的队员有张强、王钢等,但培训记录表明,张强、王钢急救知识培训的时间为2001年8月。公司《工伤事故急救程序》规定:义务救护队的队员应经急救知识培训,才能参与救护工作。
; ^4 U- E2 H6 E/ n不符合- b& k! c9 `# u+ t( I
) \7 t4 W; I, r: B# t4 T
案例9:
2 W8 A/ h! L% D: i7 \0 `5 {: o 在化学品仓库,审核员在货架上放置了数十瓶外文标识的化学品溶液,便问仓库主任张×,这些溶液是什么?张主任回答,这是刚进口的用作稀释用的溶剂甲醛,审核员要求是否能提供这些溶剂的中文说明书。张主任回答:我们并未索取。
. V/ P( Y1 X+ M- p" V. d不符合# b8 l1 W0 ]0 d: L' V5 _
( s( l1 v r3 Q$ \4 C* b
案例10:8 |' W5 d1 h, m! ] S& y( z# q; t
在一家搅拌站进行审核时,审核员发现现场有一些混凝土添加剂和油料敞开门放置在搅拌间,产品标签上和使用说明均未有任何安全提示,经证实生产厂家已向采购部门提供了有关的信息资料,与现场操作工人交谈时,他们告诉审核员这些物料可能无毒无害,只是偶尔有一些刺眼感觉。. ~1 ~# L; Q8 H6 V
不符合2 o1 R& G6 f( M5 _6 }! \
( E5 F. K9 z" o! }9 q 案例10:; W" {: F5 @$ v) S2 Z$ V
生产区有一蒸气锅炉,锅炉的供水水槽有一液位计。你发现在工作记录簿(ISST-017-02)上,需每日检查供水水槽液位计的读数。从工作记录簿发现已有一周未登记液位计读数,当询问操作员小李时,他回答:“这液位计已损坏一个星期,无法记录读数。” 4.5.1
, L" \: }& [( o8 d/ `不符合
: l0 O. n2 e% g
' x& Z" m3 N( A" e 案例12:& V4 |1 Z+ H; g7 M0 o0 p$ |/ z+ k
在生产车间,审核员发现车间里用的一种粘合剂是进口的,从外文说明书上看这种粘合剂具有致病变性。因此,工厂给每个操作工作都发了一个带滤毒罐的防护面具,但车间操作工在现场工作时没有一个人配戴,审核员问车间的6个工人知不知道这种粘合剂有毒性。工人们回答说:不知道,只是在进车间时班长给每个人都发一个防护面具,因天气太热,戴着防护面具很不方便,再说这种粘合剂使用时,也没有很大的味道,工作这么长时间(最长的已工作3年),身体也没有不适的感觉。4.4.24 G& |! b8 A) `
不符合 可跟踪审核:4.3.1是否对进口粘合剂的危害进行辨识,风险大小如何?4.4.6是否建立运行控制程序,程序中是否规定运行准则;4.5.1是否进行主动测量,即对员工进行体检和作业环境有害气体浓度进行检测,检测结果是否达标。: K* p$ D. P8 p& `; z. x
案例13:# z9 x2 T5 O, f: q7 F
审核员在某化工企业重油储槽区审核时,发现重油储槽的防溢堤正在进行改善工程的施工,由于工程施工的需要,暂时先打掉了靠东侧的部分围堤。
# e& \3 I& I% S& r' e不符合
6 Y5 I! r' O5 p% `0 m, P' a; V: b- B) `
6 |8 T* r8 q4 H 案例14:
: g$ J8 C( [# b% | c4 m 在喷涂车间的调漆室,审核员问操作工人,工作环境如何?工人回答说,过去调漆室由于通风不好,有机溶剂浓度与环境温度都较高,经常引起我们的抱怨,自从运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以来,车间为了改善我们的工作条件,把办公室用的两台电风扇搬到调漆室供我们使用,现在车间温度降低很多,有机溶剂的味道也没有过去那么大了。审核员发现,室内确实有两台电风扇在转,由于室内缺电源插座,电风扇用电是从隔壁的车间里接过来的。
% D/ o1 H! F4 M$ [1 ?$ w不符合
; v8 F, R3 c0 c; {* ~5 I. v3 D" k2 y; l! `6 O1 U
跟踪审核4.4.6“临时用电线路管理”、“喷涂作业指导书”。4.5.1主动测量“体检、检测”。1 M; [5 }. O6 K" ~! Q. m& G- `
案例15:6 b0 o- j' U7 c8 |8 P Y) R7 Z
/ b+ S0 q0 h" ]0 c& U" A t" e; X! }' \
B公司《防触电管理程序》规定:裁剪车间的总闸应安装漏电保护器,以防止电剪刀漏电伤人。现场审核发现:公司已在1个月前将裁剪车间总闸的漏电保护器拆除。经询问,车间主任回答说:因为漏电保护器经常跳闸,影响生产进度,经请示总经理已拆除了。% Z! z# {( r* |
不符合
% n$ m8 l/ H( ]6 F4 s6 s; I) H" \& r, N) \% ` `& ~
案例16:% m( L: f* T! k& l; Z
/ @9 Y/ g$ H5 d. j# T2 CC公司共有2000名员工,每天下午17:30下班,分两批从一个宽约5米的厂门出厂,两批间隔15分钟。其中,大约40%的员工乘摩托车上下班。出厂时,隶属于保卫部的两名门卫要对员工是否夹带公司物品出厂进行检查。审核组第一阶段审核时向门卫询问是否考虑了对高峰时段的员工安全。门卫回答说,每天大量员工上下班的确是个问题。为了防止过分拥挤,公司已准备再聘两名门卫。但在建立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时,保卫部主要考虑了消防等方面的危险,未将上下班的人员管理纳入。
) ~" M5 z. [$ D1 [9 K2 d不符合
; o/ a6 S4 X- s# p: _. B$ a( m# b
案例17:# T! e* B4 z; o; t' X/ w$ ^, k
) ^, Z2 D1 L3 J+ G9 J' a4 SD公司《现场急救方案》规定:为防止或减轻生产用化学品意外事故可能造成的伤害,生产线工人应配戴护目镜,同时在生产现场应配备应急洗眼器、应急冲洗器、灭火器、医药箱和12种急救药品。在生产车间现场审核发现,医药箱上锁,保管钥匙的人员因事外出。2小时后,保管钥匙人员返回打开医药箱,经审核组验证,医药箱中仅有10种急救药品。. a1 {7 g: R) O* k" z
不符合6 v& @$ y4 S. c m1 x" b
- W0 w7 R: D6 b. e
案例18:
! a7 D* _- W( v' K7 z2 B9 c: v 审核员到公司食堂去审核危险源情况,食堂为公司职工提供早点、中餐,为晚班工人提供晚餐,查危险源辩识一览表,未将冷冻柜里的食品列为危险源进行控制,问食堂负责人时,他说我们食堂管理非常严格,一般不留隔夜饭,也从来没听说过有什么危险。( H% ?0 Z. C( M
不符合
) j k9 |8 j7 k w
: v. d( i' @ |7 v! n4 ` 案例19:# p" W/ t6 o$ A7 u# X+ f
审核组到喷涂车间的涂漆室货架上存放一种进口粘合剂,从外文说明书上看该粘合剂会病变,厂长给每一个员工都发了滤清器面具,但工作现场中6个操作工没有一人配带,问操作工知道不知道粘合剂有毒,他们都说不知道,又说工作了三年,没有不适的反映。6 i3 t7 {4 c* u' i' }
不符合
* U- Y& C% @4 V
$ d$ E4 c& J& c4 W" ?* ~ 案例20:
* R1 j* O: b! a* `# v- j- N. I 调漆室内通风不好,室内的有机溶剂浓度与工作温度较高,引起操作员工抱怨。企业建立了OHSMS体系后,车间将原本为办公室内的两台风扇搬到调漆室内使用,工人反映现在味道淡了许多,审核员在现场看到电风扇正在连转,员工的抱怨情形得到改善。
) P+ h' ~ y" m% u答案:
- A* L4 j0 p. F+ _
z; d3 m3 h$ z; o7 ] 案例21:
$ [- M6 Y. X9 e) Z( x( u9 t9 _0 k 风光旅行社开发了多项国内旅游项目,其中西藏风光旅游受顾客欢迎,审核员在对旅游社审核时对方提供了导游人员安全方面制订的一项计划文件。其中包括为导游人员购买意外伤害大额保险,组织导游人员进行抗高原反应身体测试和专门训练,组织登山安全技能培训等。但追查相应记录时得知,本应于上月完成的计划并未实施,管代解释说,因为近期经费紧张,并说正在落实,马上就会实施。 D6 U, z4 |- C0 d
不符合7 Q# L; _3 a+ z* D9 x" M5 {' x+ Y
; Z- @7 p7 V- S$ O
案例22:
% |6 W r% G. v! P& ?- w; R% Y) C4 \: [ 审核员对合成革制造公司的无纺布车间进行审核,现场有四台大型针刺机正在工作。审核员发现现场噪声很大,与车间主任和陪同人员的交谈都很困难,问及噪声对工人听力的影响,车间主任介绍说工会每年组织体检,今年已经查过,如果有问题工会会来处理的,到现在为止工会没有谁找过我们,而在场工人也都说查过,没有听说过有问题。审核员到负责职业病管理的工会了解情况曲会付主席介绍说我们每年都组织车间工人到医院进行听力检查,并拿出今年检查的资料,审核员发现其中有二份检查报告上写有:“异常,需复查治疗”的字样。
8 n1 S" \* y6 m4 S7 Y3 U不符合9 h# P2 x h6 i
9 s; A+ B6 p$ Q3 S$ R 案例23:
$ P# ?" l$ ~7 l. R- s4 w1 `& }& a4 V+ ~# [
E公司液化气储存区,供应商司机正在卸货,司机未按公司内装卸货程序将槽车接地。问司机,司机告知不知道槽车卸货时应接地的规定,也不知道接地线在何处。
4 `, T0 \* E( `不符合
2 ]6 O% V- M5 N$ X+ ]' ]" X. [1 s) F- K1 e
案例24:
/ `1 P; A8 W$ L5 a- C" L; z 审核员在一个钢铁公司线材生产现场审核时发现天车卷扬限位器被拆掉,审核员就有关情况询问当班的司机,当班司机说“没什么问题,我们公司一直这样”。( l( a8 o" n* k& C" I. P' X
不符合" L; g8 _- y9 f& x$ }7 b' y }
+ L' Z9 Y, A+ N6 Q8 p0 N: N; g" h5 e0 H 案例25:9 |! B- ~6 D" H m s V
在四分厂审核时,审核员发现厂房一角落有许多铁桶,并闻到有油漆及有机溶剂的味道,便问生产班长,铁桶装的是什么东西?班长解释说桶里有些是油漆,有些是有机溶剂,有些是废漆溶剂,审核员便接着问生产班长:“车间内的有害气体浓度谁来负责监测”,生产班长说:“好像几年前监测过,最近几年从来没监测,反正我们也已经习惯了”。
8 d0 H% L) O; t: h不符合
% `. g2 t3 ~1 C# R" ]/ S7 o
5 a j4 k( b Q0 f/ b ; }( f3 L: C! @% s+ X( y+ S
案例26、审核员来到生产科外,看到门外存放着二瓶紧挨着的氧气和乙炔,科长说:机加工车间下午就要用,吃完午饭就会搬走的,不会影响安全。审核员在装备部陈部长陪同下走进了空压站,只见里面三台40m3/n空压机全部运转,然后他门走到放在房外的压缩空气储气罐,审核员注意到储气罐已锈蚀,而且一只安全阀有锈斑。审核员问陈部长对这些装置是否有维护的制度或程序规定,陈部长回答空压机和其它生产设备由装备部负责维护并制定了维护保养程序,这些辅助装置不需要有专门的程序规定。
, u; h; t+ h2 |) [) M/ U# h- j$ b案例27在化学品仓库,审核员看到在货架上放置了数十瓶外文标识的化学品溶液,便问仓库张主任这些溶液是什么,张主任回答,这是刚进口的用做稀释用的溶剂甲醛,审核员要求是否能提供这些溶剂的中文说明书。张主任回答这些溶剂的主要成分和使用注意事项技术部需要使用,有关资料均由技术部保存,他们口头通知仓库保管员定期进行检查就行了,至今我们还没有发生过任何事故。4 }3 G* I2 r* m
案例28审核员在某化工企业重油储槽区审核时,发现重油储槽的防溢堤正在进行改善工程的施工,由于工程施工的需要,暂时先打掉了靠东侧的部分围堤。
: f& `* A# [# r6 t案例29审核员对全成革制造公司的无纺布车间进行审核,现场有四台大型针刺机正在工作。审核员发现现场噪声很大,与车间主任和陪同人员的交谈都很困难,问及噪声对工人听力的影响,车间主任介绍说工会每年组织体检,今年已经查过,如果有问题工会会来处理的,到现在为止工会没有谁找过我们,而在场工人也都说查过,没有听说过有问题。审核员到负责职业病管理的工会了解情况曲会付主席介绍说我们每年都组织车间工人到医院进行听力检查,并拿出今年检查的资料,审核员发现其中有二份检查报告上写有:“异常,需复查冶疗”的字样。 : S( b9 e4 o, ]4 t
案例303 s9 L- e; @' b0 h+ C& \
( S1 y. u# `; @" X( W1 {& C/ U7 _内审时,恰逢供货方运送柴油到供应部柴油库,供货方司机未按有关法规要求灌装柴油。内审员询问陪同的供应部长为什么没对供货方司机的行为进行管理和控制,部长解释说每年就运两三次柴油,就没做什么规定。 案例311 Q" I- o5 c8 {! E1 @' o, K
4 X! j9 a3 `; D+ g/ n# v审核员到某厂动力部门审核时发现,该部门所持文件仍是旧版本,审核员离开该部门 后即到文件发放部门人资部查阅文件发放记录,未查到动力部门应获取的新版文件的记录。 案例32审核员现场审核时发现现场有大量的焊接活动,但是到有关部门查询时公司没有将《焊接与切割安全》、《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等法规要求收集到。 案例33
2 k# v- f! b) F! g& w( i$ [
- i7 T) ]8 k4 D' V9 J抽查化学品库 2 名员工,是否知道在岗位有哪些相关的危险源时,2 名员工只知有化学品泄漏,其它均不知道。 案例344 d" \5 H7 E7 k( c3 T8 q& s
: D% M$ V+ U" M" V公司文件规定应每月进行一次全面的安全大检查,有关责任人告诉审核员,检查是进行了,但他拿不出检查的记录和报告。 某建筑公司承接了旧城区市政排水管网的更新改造工程。2001年9月19,在给管沟进行人工清槽时,由于未执行安全技术规范,造成长约lOm的沟壁坍塌,5名在沟底作业的民工被埋压,经抢救4人脱险,1人死亡。经事故调查,在该项目工程施工中,严重违反《施工现场安全防护基本标准》的有关规定,对开挖的沟槽没有严格执行安全技术规范,进行放坡或支护;制定的安全技术措施没有实用性,导致施工人员在具体施工中无章可循,冒险蛮干;在监督检查工作中失察,未能及时发现和制止施工人员的违章行为,造成事故发生。: ?# V$ U# L# j3 o' s: b
案例35
( ]7 \: s# R! t: w. C9 c3 c某大厦建筑面积约26700m2,框架—剪力墙结构箱形基础,地上12层,地下2层。民工甲和两名电焊工在10层进行钢筋对焊埋弧焊作业时,甲右手拿起焊把钳正要往钢筋对接处连接电焊机的二次电源时,不慎触及到焊钳的裸露部分致使触电倒地。焊工乙见此情景,立即拉开了民工甲手中握着的焊把钳,使甲脱离带电体,但由于甲中午喝过酒,加剧了心脏承受力,送医院后经抢救无效死亡。
6 H- d! g3 i4 X% K7 s2 R案例36
! Y( b) r- ~: F某建筑公司承建某住宅工程。砌筑A组在东北墙角10m高处砌外墙,砌筑B组在东墙南侧砌自行车存放棚。上料井架设在楼南墙侧。A组工人张某运砖时,将高出车帮的一车砖推到砌筑B组上空拐弯处,车轮被脚手板缝隙卡住,手推车前倾,几块砖连续坠落下来,击中下面工作的砌筑工王某头部,将安全帽打掉后,又击伤左前额,人院抢救无效死亡。
; m5 ^" A* c8 `案例37 审核员到二车间,发现编号为BY-103的400吨大型冲床正在生产,但冲床无安全防护装置,审核员请车间主任解释,车间主任说:这道加工工序已外发承包,设备和操作人员都是承包方的,所以不属本厂的安全控制范围。
% v/ K w0 e' H5 B/ q案例38: ]6 u) m9 M& S: v8 v( ]
审核员在安全科查以往的事故记录时,发现机修车间去年8月份发生一次断指事故,有事故原因分析和纠正措施的记录,但没有纠正措施评审的记录。去年9月份该车间又发生了一次同类型的断指事故,安全科长说:8月份断指事故后的纠正措施还不够完善,可操作性差,所以9月份又发生了第二次断指事故。
! j/ r3 y& c* w5 y# {& o8 n) L' @案例39. 在大型物件运输公司的自备汽车加油站,审核员在现场发现5次加油过程中有2次燃料加油溢出。审核员问加油工,为什么会溢出?是否有加油工的作业指导书?操作工说:这种简单工作不需要什么程序。 # }, C( x2 d: d4 g
案例406 f+ K# j; b% }0 B5 a
某家具生产公司的最高管理层中,无人对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知识精通,但该公司的安全部经理是职业健康安全知识的专家,所以总经理就任命安全部经理为公司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者代表。 0 ?; b; I; z9 `6 ~7 O
案例41 审核员到某大型油库审核,在一重油储槽四周建有防溢堤,作用是一旦储槽泄漏,防溢堤能防止漏出的重油向外扩散,但由于其他工程施工的需要,施工人员打掉了近2米长的防溢堤,在场的基建科长说:这是临时措施,等施工结束后会修复防溢堤。
3 \* s5 H2 {7 e- w: | u案例42
% m( A5 v7 a- [: }一家工厂在厂区的围墙内一角有一个10吨的地下汽油贮罐,日常维护与管理由行政部门专人负责。请你作为职业健康安全审核员列出对汽油贮存的检查清单。' k1 {( E ~' L7 [7 o
有一个存放有易燃化学品的包装车间,在审核时发现未规定防火管理要求,现场无防火标识和应急设施,车间安全员不知当或只是,请提出审核思路# D& ^8 I) N, t3 ^! R2 w
案例43
5 m8 a% L& x( n8 k( o, u7 G9 D公司为了改善冲压车间噪音超标以及经常伤手的问题,决定2001年投资200万元引进国外先进设备以实现职业健康安全目标,审核员2002年监督审核时发现2001年管理方案未实现,管代解释说,由于企业2002年又上了一条新产品生产线,造成资金紧张,影响了管理方案实现,只好明年再说,这件事厂办公会讨论过了,谁都知道,只是未改管理方案。 案例44
& e$ t+ T0 d( H3 a8 D审核员在行政科查职工职业病档案时发现2名铸工于年初检查身体发现“患铸工尘肺I期,需要进一步检查”,行政科长说:“这两名铸工是合同工,才进厂两年,我问过他们,他们没有什么不舒服的感觉,所以没有再查,其实他们今年年底合同就到期了,到时候他们也不打算再在我们厂做了。” 案例455 E; z4 n* [9 {% Z4 H
工厂每季度给水泥磨车间操作工发放耳塞以防100dB的噪音对工人上海,但是工人还是不愿戴,审核员问及工人什么原因时,工人说戴耳塞不管什么用,还影响生产,上个月就因为戴耳塞没听清班长指挥造成一起事故。 案例46
$ \" \* ]% f G7 k3 f% E: P审核员在锅炉房审核问及操作工如何防止超压操作时,小刘回答说要慢升压、慢降压,小姜说师傅交待主要看需要,升压快一点没关系,降压撤火慢一点是重要的,审核员问有没有明确规定应该怎样做才对,班长说,没有规定,只要不出事就可以。 案例47 审核员在一煤矿审核发现2002年3月10日发生一起井下维修工触电身亡事故,当时的场景是:井下停电抢修设备,电工小顾负责看管电闸,突然听到电话铃响,他起身到25米外的地方接电话,这时电工小李来接班,顺手合上了电闸,造成事故,请说出审核员应追踪的审核思路。 案例48、审核员来到生产科外,看到门外存放着二瓶紧挨着的氧气和乙炔,科长说:机加工车间下午就要用,吃完午饭就会搬走的,不会影响安全。
# } v2 o; ]$ f- d* e+ R案例49、审核员在装备部陈部长陪同下走进了空压站,只见里面三台40m3/n空压机全部运转,然后他门走到放在房外的压缩空气储气罐,审核员注意到储气罐已锈蚀,而且一只安全阀有锈斑。审核员问陈部长对这些装置是否有维护的制度或程序规定,陈部长回答空压机和其它生产设备由装备部负责维护并制定了维护保养程序,这些辅助装置不需要有专门的程序规定。
4 j1 @1 q: Y4 Q$ T7 R# ~案例50、在化学品仓库,审核员看到在货架上放置了数十瓶外文标识的化学品溶液,便问仓库张主任这些溶液是什么,张主任回答,这是刚进口的用做稀释用的溶剂甲醛,审核员要求是否能提供这些溶剂的中文说明书。张主任回答这些溶剂的主要成分和使用注意事项技术部需要使用,有关资料均由技术部保存,他们口头通知仓库保管员定期进行检查就行了,至今我们还没有发生过任何事故。
( @- A' J, p2 C8 e" M( m案例51、审核员在某化工企业重油储槽区审核时,发现重油储槽的防溢堤正在进行改善工程的施工,由于工程施工的需要,暂时先打掉了靠东侧的部分围堤。
% Z' U( A& Q1 \ i9 h& N/ x案例52、审核员对全成革制造公司的无纺布车间进行审核,现场有四台大型针刺机正在工作。审核员发现现场噪声很大,与车间主任和陪同人员的交谈都很困难,问及噪声对工人听力的影响,车间主任介绍说工会每年组织体检,今年已经查过,如果有问题工会会来处理的,到现在为止工会没有谁找过我们,而在场工人也都说查过,没有听说过有问题。审核员到负责职业病管理的工会了解情况曲会付主席介绍说我们每年都组织车间工人到医院进行听力检查,并拿出今年检查的资料,审核员发现其中有二份检查报告上写有:“异常,需复查冶疗”的字样。 案例53.一家工厂在厂区的围墙内一角有一个10吨的地下汽油贮罐,日常维护与管理由行政部门专人负责。请你作为职业健康安全审核员列出对汽油贮存的检查清单。
/ N6 h" T- o s案例54.有一个存放有易燃化学品的包装车间,在审核时发现未规定防火管理要求,现场无防火标识和应急设施,车间安全员不知当或只是,请提出审核思路。: b- f/ D% O+ n3 B
案例55、审核员在行政科查职工职业病档案时发现2名铸工于年初检查身体发现“患铸工尘肺I期,需要进一步检查”,行政科长说:“这两名铸工是合同工,才进厂两年,我问过他们,他们没有什么不舒服的感觉,所以没有再查,其实他们今年年底合同就到期了,到时候他们也不打算再在我们厂做了。”6 J" o8 M) Q0 Q- k- a. h3 m6 n
案例56、工厂每季度给水泥磨车间操作工发放耳塞以防100dB的噪音对工人上海,但是工人还是不愿戴,审核员问及工人什么原因时,工人说戴耳塞不管什么用,还影响生产,上个月就因为戴耳塞没听清班长指挥造成一起事故。
3 @0 j; u/ K0 Y" _- s案例57、核员在锅炉房审核问及操作工如何防止超压操作时,小刘回答说要慢升压、慢降压,小姜说师傅交待主要看需要,升压快一点没关系,降压撤火慢一点是重要的,审核员问有没有明确规定应该怎样做才对,班长说,没有规定,只要不出事就可以。
& q& j& C2 x2 _9 t案例58、审核员在一煤矿审核发现2002年3月10日发生一起井下维修工触电身亡事故,当时的场景是:井下停电抢修设备,电工小顾负责看管电闸,突然听到电话铃响,他起身到25米外的地方接电话,这时电工小李来接班,顺手合上了电闸,造成事故,请说出审核员应追踪的审核思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