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免费注册用户名
×
耗不起、放不下、舍不得的工厂老板
% L1 p# e, b/ v7 S& y/ g
- B1 q. c, m7 S4 e R0 B0 H: f* R原创 张应春 朗欧咨询 2023-08-16
* J' H/ r# I$ r$ B9 y
0 A; m. w% M/ ?& ]4 A: [. e. {% E( ` \3 D/ v# E
V5 ?4 s" `. b4 i- R+ f
导读:“耗不起、放不下、舍不得”是“50后”“60后”以及部分“70后”企业家内心的焦虑,外在的体现则是产业的焦虑、知识的焦虑、资本的焦虑。如何从焦虑中突围,是企业家必须要思考,要用智慧去化解的问题。 8 ^& Y( f2 }' a [$ ?7 @; `
01 5 L5 |8 |' S! n2 F
. ~3 ^0 u) _0 J% I& x( z
耗不起的企业老板 Unable to afford it 中小私企老板在身份之苦和孤独之苦中修炼自己。“从白手起家到企业颇具规模的过程中,我一直采取的是‘补漏式管理’。”这是昆明一位企业老板的原话。很多私营企业主、民营企业家没有管理经营的系统思维和系统实践,很多人都没有预料到企业通过几十年的发展能够做到如今的规模。我形象地称之为“哈慈五行针”式管理,因为哈慈五行针当年的广告语是“哈慈五行针,哪儿疼针哪儿”。 3 N) k' K& X& D# h' @
这一点,“50后”“60后”以及部分“70后”的企业家体会得最为深刻。在管理上、在经营中总是遇到问题才去解决问题,而没有系统性的、机制性的解决方案,导致同样的问题总会周期性地出现。 9 m, L4 C2 ]2 }" v" M$ G; r5 H
企业在粗放式发展、野蛮式生长的时代,在高毛利、低风险的时代,靠着“高增长”这件漂亮的外衣掩盖了许多实际问题。当经济形势有压力的时候,很多企业家只能“四处问药”“到处求医”,最后反而让自己“病得不轻”。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
& o& o1 ?8 ~/ i表现1:跟风病
5 ]# m1 ]6 Y L1 _: F当实体经济遇到压力的时候,中小私企老板们发现到处都在讲互联网,都在讲打造平台,都在讲联盟,都在讲跨界,都在讲投融资,都在讲打造生态……于是乎,大家纷纷去找“风口”:做服装的老板跑去打造供应链平台、定制平台、营销平台;做门窗的老板跑去做无人机;做五金的老板跑去做自动化设备;做鞋子的老板跑去做基金……大家都认为只有自己的这个行业是红海,其他的都是蓝海。 ; K! |+ W* i; l$ Y& `. V
这些企业家讲起O2O、C2M、F2C、“工业4?0”等都头头是道,但其实自己工厂的内部管理连海尔当年的OEC都没有推行下去。结果“风口”还没找到,就倒在了找“风口”的路上;要不就是找到了“风口”,却发现“风口”前站满了人。
) D5 ?; E/ N$ j- j2 Z: B" A2 j表现2:模式病
1 K- ]2 e# |, k4 \: a# U a一些企业家总试图去找一些好的管理模式、经营模式。各种类似“让你快速成功”“十倍利润增长”“听三天课,每月只需上三天班就能管好企业”的培训课程现场,到处都有企业家的身影。 9 Q: b1 B" {- X* j" l
从知识面的角度来讲,很多企业家的综合能力绝不会比专业的培训师差。但是,有些企业家总想找出一套模式,希望能够解决企业所有的问题;总想找出一套模式,能让自己一劳永逸。最后却发现所谓的模式只是“雾里看花”“竹篮打水”。 5 L" z. H. @6 h% T8 E
表现3:守成病 - V5 O4 o7 l& u, a4 a
一些幸运儿一直走在成功的路上,而疏于发展、创新。马云说过,当一个成功的人不愿意改变昨天成功的模式的时候,是很危险的。从阿里巴巴的创立到成熟,马云出色地扮演了一个B2B领航人的角色,然而,在其将视线转向C2C、欲投资一亿元打造“淘宝网”的时候,阿里巴巴内部反对声一片。很多老员工认为,阿里巴巴的B2B刚刚存活,现在却要转向C2C,与C2C巨头eBay网竞争,无异于以卵击石。eBay当时的市值是800亿美元左右,而阿里巴巴当时的市值还不足1亿元人民币。直到发布会前2个小时,还有人找马云谈话,反对他的这个决定。但是,马云看到了C2C的“钱”途,下定决心要打造淘宝网。最终,马云带领淘宝一步步抢占了eBay的市场,打败了这个C2C“王者”。
6 D# O: ~* N* Y$ r9 l的确,当时的阿里巴巴在B2B市场上是成功的,但是,如果马云和其他老员工一样守着B2B市场的“一亩三分地”,不去探索、尝试更好的经营模式的话,就不会有今天更辉煌的阿里巴巴。
9 B# B5 K) \" D: _在制造型企业里又何尝不存在一些“守成”的人?有些老板固守旧有的状态和模式,习惯于“等、靠、要”,不去进行管理的升级和经营的变革,还是用老一套办法来管理员工、经营企业,简单地认为只要企业当下还在盈利,其他的问题就无伤大雅,把企业管理成一副“老态龙钟”的样子,整个企业失去了活力,也没有了成长性。这就是现在很多老企业、大企业往往竞争不过新创企业的原因。
: M. y$ U [8 o6 [6 D( q/ o% g所以,企业老板不能沉迷于昨天取得的一点点成就。当今这个时代,企业要发展,更需要创新,当然创新也并非是对企业在过往发展中形成的管理理念、经营理念的全盘否定。企业从创办到颇具规模,一代企业家完成了资本、技术、市场、资源的原始积累,他们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企业在经营中积累的经营管理理念也有着可取之处。但是,守成不应该是对传统一成不变的留恋与看护,而应该是对传统精华的传承,创新也应该是在继承传统理念基础上的发展与创造。 1 a- I& F# e/ o v) K0 g
企业创新需要不断地进行管理升级和经营变革。中国制造型企业的“一代”企业主,大都是“50后”“60后”“70后”的企业家。问题是,作为“50后”“60后”“70后”的他们,还能够花那么多精力在工作上吗?一方面,父母、小孩等社会关系占用了他们大量的时间;另一方面,谈到跨界、创新,老一代企业家的思维方式、专业能力、创业心态能和“80后”“90后”相媲美吗?
* L- a: ?2 z$ u+ b7 x我的好朋友,著名财经作家吴晓波老师在2016年就提出:“把世界交给‘80后’‘90后’。”老一代企业家应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二代企业家、年轻核心团队身上,让他们去创造一个新的世界。 / o; l1 |( L; O" b* E, W
02 7 g. m1 q$ G! s. ~7 @0 n
( D2 S3 q9 I; }/ v5 I" l放不下的企业老板 can't let go 当企业面临各种问题的时候,很多企业老板都想过,这么多年,自己的原始积累也够了,自己的小家,甚至整个家族三代都不会为经济上的问题而发愁了,为什么现在还要做得这么辛苦,承受这么大压力,能不能干脆放下不做了,将企业关掉? 3 C. R ]+ o9 s- `1 M% r6 ~
但真的关得掉吗?一家企业关系的不仅仅是它本身,还有整个供应链、整条产品线。那么多的土地、厂房、设备又怎么出手呢?卖不了好价钱,贱卖又不值得。就算真的下定决心将企业关掉,做好清算,去工商局注销,整个流程也没有那么容易。
! M5 E/ a" G0 X! ^8 K1 x) j9 b( G再想想,可不可以被收购?如果企业经营得好,就不会想着被收购;如果经营得不好,被收购也不会有多高的价值,企业老板一样不会甘心。
3 \3 z0 v+ k6 V" l9 T. e' I, O有些老板认为把企业做成上市公司,做成公众公司,就可以“解放”了。但事实上,企业上市需要做大量的、长期的工作,并且需要较高的规范性成本。企业市场化、资本化是一个很好的途径,但企业老板不能以“解放自己”作为上市的目的。就算上市了,老板们也还是放不下,因为上市对于企业来讲只是一个经营过程,并非是一个终极目标。 S2 t# ~" g; }0 }! j0 P4 }( `/ b
“那找个职业经理人来经营管理可以吧?”无数的案例证明,能够成功运用这种方式的中小私企少之又少,这个问题在后续的章节中会详细分析,这里不作赘言。
7 o% Q1 Z5 U, Q$ S9 L“那我传给我的子女吧。”但是,很多企业家的儿女在上高中、大学时就被送出国门了,所接触的文化、地域和社会不一样,子女们可能完全没有兴趣来接这个班,有些父母也不忍心让子女继续从事制造业。就算子女来接班,一代企业主也得好好地辅导,不然企业里的“老臣子”、企业之前的管理方式都会成为子女接班的障碍。在我咨询辅导的企业中,有许多这样的例子。很多企业老板跟我说,最大的心愿就是将子女培养出来。所以,近两年,在一些原来不怎么注重管理的行业中,越来越多的企业老板主动找朗欧进行咨询辅导。 ; V8 [3 k! M9 o# I1 e8 Q
简单分析下来,“放下”似乎变得不可能了。
5 D5 t; d; _! v, K! _! D( d. R6 ?( u2 ?03 ! g0 v9 D8 E3 s" l; ^8 l V
3 p3 z% V& O* P) [舍不得的企业老板 be reluctant to 著名财经作家吴晓波在2016年的一次演讲中提出一个探讨性的话题:做企业究竟是“养猪”还是“养孩子”?这个话题在网络上和现实社会中引起了激烈的讨论。 2 t! t! ~9 A3 n& X# L# F: \
“养猪”,是养肥了就卖掉;而“养孩子”,要精心呵护、百般照顾,并且照顾一辈子。很巧的是,同年,朗欧与一家养殖了万头奶牛的牧场达成了咨询合作,这是朗欧唯一一个非制造业的咨询项目。当我看到牧场的奶牛的时候,我忽然意识到,做企业应当是“养奶牛”。养奶牛的目的是什么?产奶。这就相当于经营企业的目的是盈利。当奶牛不产奶的时候可以将不产奶的牛卖掉,再养其他产奶的牛。养奶牛也需要精心呵护,虽然把不产奶的牛卖掉了,但其他的奶牛还是得继续养。这相当于在企业里面不断地进行产品升级、客户升级、团队升级。 , j6 q* R0 l: j$ G' Q
一家企业,是企业家奋斗几十年的结晶,企业早已经变成了一个情感的载体。要是一下子将企业卖掉,企业家还是舍不得这个载体的。再者,企业里有成百上千的人,团队里面又有很多人是跟老板一起成长起来的,在企业里服务了这么多年,如果把企业卖掉,面对这些人,在情感上,老板也会有些舍不得。
. m; Z/ Z, `2 t* ~就算一切都舍得,放下企业,环游世界,悠闲地过着退休的生活。但是,这种生活真的充实有意义吗?朋友圈的关系还像原来那么紧密吗?答案是否定的。 ) u8 P: X2 a0 r6 B* w3 ], d
至少有三家我咨询服务过的企业是从别人手上收购过来的企业,有一个老板把企业卖掉以后,生活实在太闲了,又回到被自己卖掉的企业里面做业务和市场扩展的工作。 7 c# ^1 t) T+ F" s
所以,无论是在情感上还是在工作需求上,都注定了企业老板的舍不得。
7 |9 _5 Z, j" w# n) P$ X/ T: C3 L$ L3 x*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