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用户名
 免费注册用户名
  • ISO爱好者祝广大坛友蛇年大吉!!!
    各版块官方QQ群号新手如何获得更多贡献值审核员注册挂靠推荐如何成为国家注册审核员新手入门必读-论坛版规
    查看: 295|回复: 1

    经济压力下,突出重围的企业都在做这5件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9-22 08:10: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免费注册用户名

    ×
    经济压力下,突出重围的企业都在做这5件事
    / {) g1 b2 b6 d# x2 b  H

    2 ]+ g$ h2 N5 [. f  y# ?原创 张应春 朗欧咨询 2023-08-16
    & @' a' t0 D6 S- h8 L0 D3 G7 \( u& L2 p, |' M7 x$ y" E
    , [& U0 v( r. L1 o
    导读:2023年被很多人认为是制造业的寒冬。不少企业老板都跟我诉苦:“今年制造业真的太难了,不知道路在何方,也不知道自己的工厂能撑到哪一天。”毋庸置疑,现在的大环境充满了挑战,但不可否认的是,它也带来了机遇。

    ( V. g6 [+ g/ C% i- I
    其实,只要你敢于顺应局势,做出自我革新,就能突出重围。对此,作为企业的老板或高管,你应该做哪些思考?具体应该怎样做,才能让企业突出困境的重围,蝶变升级,凤凰涅槃?
    01
    ( E2 j! N- s- N( e, J

    - K0 ]0 R* s2 I% r2 B
    第一件事:开展组织变革
    Organizational change
    面对当下不确定的环境,企业要想生存并持续发展下去,组织变革势在必行,其中“剪枝”“瘦身”“精健”就是很多企业变革的关键所在。简而言之,就是组织瘦身。

    0 r. r# g$ q0 @5 y- y0 ^1 A
    如果你是小企业,却有一身“大企业病”的,那你就要剪掉那些繁琐的流程,减少组织层级,进行内部机构减肥,去掉冗余的机构和人员,让小企业发挥小企业的灵活优势,提高组织效率。
    + a$ Q3 f1 [1 r1 J7 M* m
    还有的企业本身规模不大,却一味地追求大企业的“专人专干”,美其名曰“科学管理”,导致内部专业分工过度细化,部门繁杂,壁垒严重,沟通协作不畅等现象。这就同样需要瘦身,打破部门墙,提升跨部门协作效率。
    * O, }9 p- I( i- a  B& P8 K
    如果你是大企业,却有“懒病”的,那就要开除那些对企业影响很大的“白兔”,让大企业发挥大企业的资源和人才优势,就像一个肥胖的人健身,去掉不必要的肥肉,留下健康的肌肉,让身体的状态变佳。
    3 f/ T7 G% Y& H, A; ?
    瘦身是组织剪枝,健身是成本效率。企业从组织结构调整、流程优化入手,精简组织和人员,让组织健康、灵活。
    02
    . ^! N! h' z' O; Y7 R

    / o! H+ s6 P: @' h$ B7 ?! h4 J
    第二件事:开展管理变革
    innovation of managemen
    全球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制造业随时都在变化。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要想在竞争的洪流中站稳脚跟,就要有自我变革、“刀刃向内”的精神。
    # F$ Z5 K  g, S# K! ]3 [1 Q
    曾经,三一集团经过变革,从“制造”走向“智造”;华为通过变革,实现了全球战略。如今,阿里巴巴也在自我变革,挥刀“大企业病”。无论是大企业,还是中小企业,都对管理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因为他们认识到粗放式管理对企业发展的不良后果,更为科学、有效的精细化管理势在必行。

    + ~6 p& I, ~. b( o1 m* y7 M
    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企业竞争的本质就是效率与成本的竞争,而管理的本质就是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我们为什么要开展管理变革?就是要从企业的内部下功夫,提升效率,降低成本,实现企业持续发展或做大做强的目标。朗欧咨询十年如一日坚持派老师驻厂辅导,全天候保姆式服务,帮助企业顺利完成管理升级,向精细化管理要效益。
    * x2 C2 G1 U: c. T
    03

    ( b' h( c2 D" g) m: `/ r' U; `% h3 b! O
    第三件事:开展人才测评
    World Law Day
    不管是应对全球供应链重构、中国制造价值链位置迁移的变化,还是面对中国制造全球化时代的机遇和挑战,人才都是企业持续发展的支撑和源泉。

    1 Q2 Z( b- ~- O9 i. z  Z' Q) U7 c
    虽然很多企业知道人才的重要性,却没有一个真正优胜劣汰的人才机制。现在不少企业的现状是优秀的人才进不去,不适应企业发展的人才出不去;效率低下的员工占据了重要的岗位,有能力的员工留不住,继而流失到竞争对手的企业里去发光发亮;老员工倚老卖老,新员工受打压;员工的晋升与降职,完全听凭领导的“一言堂”……但人才不更新,人才不培养,人才不测评,我们怎么知道哪些人才是符合企业当下状态的,又怎么去更新技术,怎么为走向全球输出产业人才,怎么去做营销,怎么去做全球供应链?等等。

    1 T1 M( g1 g+ R6 ]) X" X$ u8 U
    要打赢这场全球化的硬战,我们就要有足够的人才。这就要求企业,要通过组织变革、管理变革,大刀阔斧地开展人才测评,建立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人才机制,建立一支年轻化的高效团队,帮助企业激活人才,激发创新。当然,这里的年轻化并非纯粹是年龄上的年轻,更是指思维上的年轻,不故步自封,勇于创新,紧跟时代的变化。

    9 a  V9 b9 |* Q' d5 X9 ?# s8 C
    04
    5 X" ~- E- e1 j# P% g
    , ?/ b2 I+ T! N) U  e$ r# Z3 Q
    第四件事:开展供应链变革
    Innovation in Supply Chain
    在全球背景的变化和新兴技术的应用下,供应链管理变得更加复杂,也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和挑战,同时,供应链管理本身就存在不少问题,比如信息不对称、透明度不高、供应链上的各个企业之间的协同合作不紧密,等等。供应链管理要适应这些变化,必须开展供应链变革,比如数字化、智能化、集群化等。具体来说:

    % I2 ~" Q/ n2 o/ z" K
    第一,企业要布局好供应链集群。
    2 k+ |+ J! e: V# Y& u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做到关注到方方面面,这里我讲几个要点。第一,要坚持信息共享,保证信息的透明度,让链上的每个企业都能够获取到相关信息,如此,链上企业之间才能有效协同。第二,链上的各个企业要建立良好的合作文化和信任关系。第三,要有技术支持,有能力的话,还要进行数字化转型,以此提高供应链的运作效率和数据处理能力。第四,要建立灵活的管理机制、利益机制,让链上的各个企业可以风险分担、利益共享,这样也有助于供应链协同的实施和运作。
    * |. }6 |0 {7 t. B: L4 \
    第二,要让供应链企业化。

    6 z: |- g6 r+ C  j' c  D1 H
    供应链企业化,就是要把所有的供应链,当成企业的一部分。你怎么来去看待它,怎么来去管理它,怎么去帮助它,怎么去服务它,这是我们所需要思考的。
    . O4 o* U% Q4 c* J+ P+ c: `2 b
    05
    9 t! }  B, p% x% `: u5 f

    0 P, i% [1 u6 q9 B: B$ [/ `% m
    第五件事:开展产业链布局
    Industrial chain layout
    全球产业链正在加速重构,产业链布局要站在全球的视野来思考,以此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国际化、区域化、专业化,都是良好布局的表现。
    , P. R. F/ `% m1 Z+ X
    产业链布局国际化,就是将企业在国内市场的产业链,扩展、整合到全球范围内,并吸收和整合全球优质的客户、技术、产品和资本等资源。要做到国际化,企业一定要先对国内的产业链进行分析,不断优化自身的资源配置,做好国内国外的良好衔接。其次,要提前做好全盘的战略计划,不要东打一耙西打一耙,否则只会浪费资源,增加成本的压力。再次,做好全球化的人才准备。除了输送国内人才以外,我们还可以培养本土人才,减少人员流动的成本。最后,企业一定要建设好全球合规体系。计划好去哪些国家布局,那就要提前了解当地的法律法规、风土人情等,不要等到布局好了,才发现这个不合规那个不合规,最终可能就是“赔了夫人又折兵”,白忙活了。
    . Y. i" h- i% C4 l% F# A4 C9 c5 [
    产业链布局区域化,这是除全球化以外,要认识到的另一个趋势。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产业链布局区域化,都是一个非常利好的方向。区域化的产业链布局,有利于企业结合当地的特点,进一步发挥本土的集群优势,增强产业链的竞争力。比如,现在大的家具厂,都在华中、华南、华北、华东这些大区建厂,之所以要这样分布,就是为了最贴近市场来做服务。就国内而言,企业还要研究区域经济发展的政策,善于利用优惠的政策来助力企业的产业链区域化布局。
    + @7 ~. E1 R; u) h9 P% n
    为什么产业链布局要专业化?其实就是要让企业自我深耕,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毕竟企业的精力和资源都是有限的,尽量都用于核心环节上。

    ; z1 [$ U, n; C1 w) A6 \* T
    06

    + R/ c  Z$ h0 x, X2 I4 R: |6 D/ \/ j* U
    给企业家、管理者的建议
    recommendation
    前面说的是企业应对困境要做的事,但光知道怎么做还不够,还要愿意做,积极做。因此,对于企业家和管理者来说,需要在思想上、心理上做一个转变。只有自己这一关过了,才能真正为企业突出重围做到极致。对此,我总结了几点,即接受现状,升起智慧,做好当下,精进修炼。

    * e8 I( n) {3 X- s
    接受现状,就是要求我们有清净心,只有这样,我们才不会抱怨,才能聚集突破困难的能量。

    - ~* ]( |7 A4 r$ M  S
    升起智慧,我们就会存有欢喜心,保持良好的状态,每天做什么都会很开心。同样一件事情,你的发心不一样,你的认知不一样,给你带来的结果也是不一样的。

    , Z! g3 j, v6 i5 L% N- G, G
    做好当下,我们就会有一颗慈悲心。“静则万法生,躁则烦恼至”,当你真正活在当下,你就没有了杂念,你的心就会足够宁静,就会懂得“舍得”。因为懂得,所以慈悲。最后会发现,很多事情自有神助。这个神不是神仙,而是你本自具足的智慧,是你本自具足的能力、动作、行为。

    + W* q7 Z$ a3 k; H
    精进修炼,我们就会有一颗菩提心,会站在更高的维度思考问题,会让自己每天都在进步,始终保持努力奋斗的状态。
    # c" ?+ D$ O$ l& ~- Z+ S
    所以,你可以发现,所有的突围最终都归到了心学这个层面。其实,我们企业家和管理者的突围修炼,一定是基于我们的认知,以及我们心智的修炼。

      Y9 x* f5 m7 s5 L2 Q5 q
    结语
    : |5 U" F- L, {& d, V
    在当下的大环境里,不少企业的现状可谓是内忧外患。只有自我改变,才会有希望。无论是企业,还是企业家、管理者,都不能再活在过去的桎梏中了。企业做好这五件事刻不容缓,分别是组织变革、管理变革、人才测评、供应链变革、产业链布局。愿我们的企业都能浴火重生,华丽蝶变。
    + _+ N3 A" z8 P9 [" }4 A( E+ [

    + e6 H  y6 T# \3 ^1 r2 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用户名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ISO爱好者 ( 鲁ICP备09041441号-1 )

    GMT+8, 2-4 01:1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