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 A' k I! Q: g3 N5 y5 J% o
- k; ]1 t; K) W9 }6 ]2 d导读:作为一个主管,无论你身居基层、中层还是高层,我们每天要做的工作无非就以下四个阶段的工作事项:
# ^/ Q5 w, {4 }上班前要做的事项;上班后要做的事项;上班中要做的事项;下班前要做的事项。
5 H% g9 N j: B9 a6 o( o
从原则、性质上来讲,“三层”主管的工作是相同的,大家都是为了共同的目标(公司的目标)而努力工作,只是大家的分工不同。
, H4 p& n5 r# z
正常情况下,高层主管只负责领导与决策以及资源分配,中层主管负责分解高层主管所做的决策,做出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和任务并监督执行。
! h- B4 g0 I) G' w) A4 _' {
基层主管则是带领员工按要求具体执行。所以基层主管的日常工作事项就非常的“具体化”和“细节化”。尤其是生产主管的日常工作更是如此。
& Z7 b! h% q! n$ H# z
1、
上班前要做的事项
* d' G" Q( G# c0 m3 O1、提前20分钟(或更多)进入工厂( } p6 Q7 M3 e5 J! Z4 P
* n$ g( s! h* Z7 j, X5 h0 `) n充分的准备会减轻工作压力,从而始我们有序的开展一天的工作和提升每天的工作质量。这一点是每一位主管都必须做到的。
! m7 o3 T/ ?+ Q4 ~2、检查所管理区域的环境卫生
# L: M1 `* G5 n3 M+ P6 v良好的工作环境能带给我们愉悦的心情,从而提振员工士气。所以每一天的值日你都得强烈的要求大家做好,因此追踪环境卫生状况也就成了基层主管日常工作的一部分了,其实这次的检查准确的说是复查,因为我们在前一天下班前就已经有做这一工作的检查了。
5 O' @: |# a+ f2 ?" h2 U
3、确认当天的制前准备工作是否完善
q2 V0 m4 a# M& ~* I4 ^7 i这一项工作同样也是复查,同样是在前一天下班前我们就已经有了再次确认,之所以要这样再三的确认,这是因为在生产线,我们的制前准备工作太重要了。制前工作准备得不充分,谈生产真的是无稽之谈。
$ @3 U8 _$ [1 f# [制前准备工作有很多,它包括所要生产的产品需要的一切生产资料,这里所讲的生产资料不光指生产时需要的设备、原辅材料和文书资料等,也包括我们对所要生产的产品的认识。
! L h4 W3 ]: K
比如产品的重点、难点和工序、流程的安排等等。总而言之,生产效率和我们的制前准备工作是息息相关的,没有好的制前准备工作,就算有再强生产力的生产线也不会有好的生产效率。
& G2 u2 S( F* X: l
所以在制造前对所要生产的产品的了解和所需要的一切生产资料都不能有丝毫的马虎。
- ]& w2 ]) _% k; f. @5 x4、当天的目标和工作计划的再度确认
3 A5 L/ F2 @4 r+ M$ ?
每一天的目标是我们在做月生产计划的时候根据产品的生产周期时间计算出来的,订下的目标不能随便更改,所以在生产过程中,每天都要根据投入工时等不同的因素来随时更新我们的工作计划。确保按时按质的达成目标。所以,复查审核每一天的工作计划是很重要的。
6 e8 a- N- I9 n& z. F
2、
上班后即刻要做的事项
+ X B7 [' E# G% E( G. R
1、每天上班后第一件要做的事情就是安排适当的时间召开早召会
4 f0 v$ [$ v; M4 k( [" _早召会的内容:
, } \) s7 V# m# @7 Y/ {
5 }7 o. X+ h# G. Y$ IA、确认有无缺勤人员。
7 o3 h# ^. K& d2 l
B、根据实到人员以及大家的士气即时快速的确认前一天所做的工作计划的准确度并向所有员工通报当天的工作目标和新的工作计划。
f1 i- |, n- H9 B
C、昨天生产状况的通报。
# C* j7 X, H* M. o0 `% ]
D、传达上级指令。
' _" y( H" A. b7 C0 K! l
早召会的时间不能过长,但它不能不开,它在我们的工作中起了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在会中我们会即时了解到当天所有人员的出勤状况和大家的士气,确认前一天所做的工作计划和安排的准确性,是否需要更改等问题。对当天的工作有很大益处。开会时一切都要简明扼要,抓重点、讲重点。
( O7 x% J0 V- p+ p+ |7 L 3、
上班中要做的事项
8 c& g; h0 n( P* L. B' C- Q# h: \
1、追踪查看是否所有员工都按标准作业
3 }8 J& i. i( P7 e+ b
在生产制造中,95%以上的工伤都是未按标准作业导致的。所以规范的操作不光是生产顺畅和产品质量的保证,也是员工人生安全的保证。只有这样才能使员工和公司的利益都得到保证。
0 R1 R4 s: C: m" b) [' O' t0 |2、随时查看工序安排是否平衡
5 V+ e! [% k5 n, Y X# p每道工序工时的平衡是生产流程中最为重要的环节,如果是工序的不平衡导致流水线出现滞流状况,必须找出其原因并立即对其工序进行调整。(原因不外乎:工时的评测问题、员工本身技能、情绪问题和设备问题。)
3 ^% q( |1 G( x# L/ _所谓流水线就要像水一样不停的、均匀的流动运作。一道工序的呆滞就会影响到整条生产线的运作,当天的产能就会受到影响。
* R2 H4 }6 I4 z# B# N& Y- G5 w
如果现流的周期时间已经超过测评的标准周期时间,那么我们与目标的差距就会和所超出的周期时间成正比例增加。所以在制定每一天的目标计划时,我们最多以90%的效率来计算。(特殊情况除外)否则我们就无法确保订单交期。
& J; j- X7 m. g: B) k; q8 C) k3、随时追踪不良品并即时查处
! y/ ?3 h& n. {' i品质是一个企业生存之本,这几乎已成为所有企业的文化。所以品质是生产线生存的根本。我们不能做到一次合格率100%,但我们要做到最小范围的不良。
U# o( E2 K" `, A
任何一件产品只要经过返工处理,它的完美度都不如一次合格通过的产品。同时不良率也是决定我们是否达到目标计划的一个重要因素,当发现有不良品时要立即找出其原因并立即改善。出现不良品的原因不外乎以下几种:
; f' L3 r3 M$ \: G2 z
● 机台故障。
● 原辅材料本身质量问题。
● 员工技能问题。
● 意外因素。
- v, u( ^. Z! J' u* j8 o
这里的员工技能问题不光指技术。更主要指员工观念。如果我们的员工自己的品质观念都很强,自己所做的每道工序完工后都要先作自我检验,合格的往下流,不合格的就即时返工或打掉。这样我们的不良率就一定很低了。同时其它的几个原因也就相继处理了。
- l( [* G6 X8 [1 E% z
4、随时准备后面(至少2小时,根据工厂的整个运作好坏来订)所需的生产资料
8 \# w( A. D2 L
随着生产线不断的生产,我们所准备的原辅材料就逐渐减少,所以我们在生产的同时也要随时为下一时段的生产做准备,这样生产线才能持续不断的生产。正常情况下至少需要准备2小时生产量的材料。
7 Y9 g& ?0 \$ v( @& }
4、
下班前要做的事项
+ ^! m( F, H% q1 Z- t. O2 m4 [
1、检查所辖区域内的卫生及安全事项
" m5 q z& g/ U7 M" [; Q前面讲过干净、舒适的环境的重要性,也讲过上班前要检查所辖区域内的卫生及安全事项,那是安全工作的再度确认。在每天下班前必须要对当天值日生的工作进行检查,环境是否干净整洁,电源是否断开等安全事项都得检查。
" `& l. t. t+ j6 H: S# Q7 a
这是作为一个主管必备的条件,对所辖范围内的相关工作都要及时的跟踪检查,争取在最早时间内发现问题,这样才会在最小范围内造成损失。
; r+ N: O% M4 _' D7 b5 V2、检查当日工作的达标状况
$ ? R" M* F6 H; C& }+ \
当日工作的达标状况在下班前一定要准确的掌控。虽然在上班中也就在随时的追踪整个达标状况,但在上班中掌控的结果大多只是一个大概,不会很精确,主管人员对数据要特别敏感,不能只求大概。
/ m1 [3 T3 u: t再次确认才会准确掌控达标状况,精确计算离目标计划的距离,高度确保交期,同时在第二天的早召会上才能将精确的数据传达给每位员工,让大家都随时掌控进度和离目标的距离,这样才有益于生产。
8 W( y! ?. {4 O
3、检查次日生产的制前准备工作是否完善
. {" g6 ~( y/ y+ J; @9 L在上班中我们就在做第二天的制前准备,但在下班前一定要再次的确认。制前准备工作的重要和工作再次确认的重要前面有讲过,再此不必再提。
+ R8 @. { w1 Q8 I; _$ |4、回顾当日所做的一切工作安排与决策是否正确
2 n: z) r+ r& S# Q" R( _; r
在生产现场,有不少决策都是临时决定,我们没有充足的时间去反复斟酌,有时会因自身的体能和经验做出不是最佳理想甚至错误的决策。
+ U' v5 ^' Z% {. V& m3 Y* S+ [所以回顾当日所做的一切工作安排与决策是否正确妥当是很重要的,对所发现不妥善的地方,在第二天的早召会上要向当事人或相关人员阐明原因并争取双方达成共识与理解。(很有必要在发现的时候就向相关人员说明)
- Z; r; q4 j! @如果牵涉到其它单位或部门的人,要想办法在最早时间或是“最佳时间”向其阐明,这样才会团结大家,从而提升大家的凝聚力和自身的影响力与管理能力。
4 }8 h* i7 ]+ J: s N# `9 E
▼附:生产主管工作内容及权责
4 a" v k+ A. K5 e% x$ I* y 一、 生产主管的工作内容
/ ^ t+ q0 ~6 i, }- J
在企业的生产过程中,生产主管应当承担的工作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m% p V% W" J6 Q J/ |+ n(1) 生产作业管理
9 j. x# Z3 W, { S: k- p5 J
① 人员的管理。生产主管确定企业对人员的需求,包括进行招聘、培训和解聘员工等。
8 Q- l" n9 p E6 h) R* H) o% h2 {6 M
② 对生产任务的管理。确立部门的目标、生产流程、规章制度等。同时生产主管为部门、小组和个人编制具体的生产计划,并根据生产计划进行作业分配,跟踪生产进度,处理生产异常和作业交期管理等。
0 ~8 D' \( m x2 h% ?# W
③ 对生产过程的控制。对生产成本、数量及作业的具体实施步骤进行控制。
: N4 p; V4 ~8 a8 C" s* ~2 E
④ 对生产的监督管理。进行现场巡查,掌握生产信息,以确保企业正在实施的计划向着目标靠近。
L; ^' c1 R L$ h8 S* M⑤ 对生产环境的管理。不断进行现场改善,创造整洁、有序的生产环境,确保生产的安全、质量和效率的实现。
: @ {& ?; g2 N N K
(2) 生产质量管理。制定质量方针,划分和落实各级人员的质量责任;对产品、零部件和物料进行检验和控制;做好产前策划,抓改善、抓落实,稳步提高工作质量和产品质量。
/ ~7 E. B% K0 d6 n& }(3) 生产设备管理。完善设备的使用、维修、保养和更新等制度和规范;严格执行有关规章制度,正确地使用设备,严格按照设备的操作规范进行操作,禁止违规操作;做好一级维护,参与工艺改进,有计划、有重点地对现有设备进行技术改造和更新。
0 m z) x u- I" Z* k0 \(4) 生产物料管理。做好产前准备、产中控制、产后检查,防止混用,减少浪费;制定物料需求计划,并确定物料的需求和存储量。
* r; f4 g( m% o2 f6 Y1 I(5) 生产安全管理。关注细节,掌握现场安全管理的细节,扎实推进;培训和提高作业人员的操作能力、设备使用能力、特种作业能力及安全意识等;开展作业安全教育,推行安全目标管理;进行安全生产检查,做好事故防范和处理工作;制定紧急事故处理方案。
# l( C+ c. P5 J3 N! O 二、 生产主管的权责
- q/ C' O. t8 s; \生产主管的权责具体表现为以下11个方面:
( c z' R- i* d/ t# s(1) 结合企业的经营目标和生产实际,全面了解产品的用途、功能、原理和结构,建立宏观认识,把握生产的目的和责任。
(2) 为企业决策层提供生产规划方面的建议、方案和生产方面的信息。
(3) 熟悉产品的生产流程,掌握前后关联的生产线、工序之间的关系,为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提供生产方面的保证。
(4) 维持生产系统的正常运转,对企业的各个生产环节进行计划、组织和控制,并营造文明、安全和无污染的生产环境。
J, N" t, Z9 i
(5) 维持和降低标准成本,对人员、采购、进度、质量和成本等方面进行宏观规划与控制。
(6) 准确地接受上级的任务和领导,具体执行本部门的生产计划。传达上级的任务和要求并做出详细说明。
(7) 对本部门发生的问题超过自己权限的要及时上报企业决策层。
(8) 主动、自觉地处理好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9) 负责对本部门下属人员的考评、培训、升迁和转职申报。
(10) 工作有序化,做好分工配合,有效提高生产现场的生产效率,防止生产事故发生。
(11) 开好每日班会,代表本部门与其他部门进行协调和沟通,促进部门间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