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用户名
 免费注册用户名
各版块官方QQ群号新手如何获得更多贡献值审核员注册挂靠推荐如何成为国家注册审核员新手入门必读-论坛版规
查看: 581|回复: 2

为什么总感觉团队能力不足

[复制链接]
发表于 11-19 14:18: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免费注册用户名

×
为什么总感觉团队能力不足
! w% o, c  ~  m/ a( X
7 l+ R1 S- e! H原创 张应春 朗欧咨询 2022-11-16
) K4 H0 M: F0 ]7 _# o' C& m; W

8 q7 X& C3 `* _& i2 L  \( k$ M
团队
1 Q8 o  o% I2 M/ b: z
导读:“我总觉得我们的团队能力不足”这是我这段时间去到企业里面听得最多的一句话,其中不乏一些大企业、上市公司。
6 o4 c4 C% H# B; t. w. W+ n4 q
很多老板包括很多管理者当上领导后总觉得团队不行、没人可用。为什么在上市公司、在大企业也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呢?今天我们聊聊这个话题。

: @; R5 Q4 B3 C' P  Y( `7 f. S
& i5 F* H! D# }1 X# }" O* @& e
一、 为什么我们总觉得团队能力不足

) B- E6 H) D/ A
首先从积极的角度来看,如果我们总觉得团队成员的能力不足,那么恭喜你,至少体现了如下3个积极的一面:
" M" R* d" f8 f- W
第一,证明公司在不断地发展。
) O. _  ^$ i% t
公司发展太快,团队跟不上,这是大部分企业从初创期到发展期要经历的一个阶段。在企业发展的早期,公司规模、实力和品牌的影响力都相对较小,所以对于优秀人才的吸引力跟大公司比起来肯定相对是偏弱的。
: ?; v, F3 Y% b
因此,初创期企业,很多企业的用人门槛比较低,能用就行。当领导者发现团队能力跟不上,另一方面来说,证明公司在不断地发展,对人才有了更高的要求。

. w. i, q9 Z% }+ V. s/ a; p' O
第二,说明领导者在不断地进步。

- Q6 B1 S- [1 p( n0 |# S
作为企业的领头人,领导者大都处于持续学习的状态,领导者的认知和格局在不断提升,自然就发现下面的人跟不上领导者的速度,这个时候也会觉得团队成员的能力不足。

( l* G  d. {/ K) Y  L$ q' ~; i0 M
第三,说明我们的要求在不断提高。
( W- A6 _) Z$ C. W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行业的不断进步,每一个企业对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断地提高。很多初创期企业,对人才要求比较粗放,能做到60分就可以了,但现在我们要做到80分、90分才能够在行业当中立于不败之地。

  ~+ `+ |9 ]  K" X5 e2 a" o
因此,我们首先要看到积极的一面。就拿我来说,我一年之中要讲很多的课,其实在每次上台之前也是有紧张感的,并不是说我天天讲课,年年讲课我就不紧张了。但紧张是因为想做得更好,焦虑是因为我们对自己期待更高。
: o& Q! W& M5 s2 L/ Z% u. J; i9 g  K
如果做一件事情你有压力,说明你一直在进步。因为有压力了,你就会找方法突破,才能促使你进步。
! l/ d  s2 j! l! T. `. o8 Y
所以,总感觉团队成员能力不足,我们积极的来看,它恰恰说明是一件好事。
! g: C  u' F9 x/ u" M3 N
但从问题的角度来看呢?如果你是一家小企业,或者你的企业没有发展、没有进步,这个时候你感觉你的团队能力不足,我觉得也有几个原因:
2 Q- i$ J0 v9 ^0 J! C( X
第一,人才梯队的建设不完善。
5 ~3 t- C* a  o  m. j. W+ `
我们没有人才梯队的建设,我们的人员没有办法做到能进能出,我们的工资没有办法做到能高能低,就是你没有绩效的概念了。
$ F  Q: r( E* }$ S1 q5 J
第二,人才储备不足。

: J. c& k3 _6 h& q* v$ l) g
人才储备会导致当你想用人的时候发现无人可用。

6 U3 [4 R; n. j( _& r) e! x
第三,总是在用记忆去解读当下。
$ T" X% S. d3 @! t& r1 I
我们总是在用记忆去解读当下,我们公司的发展是停滞的。就我们看待一个人一样,我们总是用过往他在工作过程当中所表现出来的一些状态也好、能力也罢去评价这个人。我们总是停留在过去,用过去对他进行评价和判断,甚至来解读他当下的工作。所以,哪怕他当下做了一件很有业绩很有亮点的工作,我们也会当做偶然,而没有去肯定他的进步。

. u! V- t) M9 |  m) R
我们从积极的方面和从问题的角度,我觉得无非就这两个方面造成了我们总感觉团队成员能力不足。

- P0 W5 h" g4 y  O2 Z5 W3 o6 u1 d
那我们应该怎么办呢?当我们总感觉团队能力不足的时候,我给大家5点建议。

; S( p: P0 i* m0 f  p
二、 5个建议
! i% M( P$ L' Q9 W
1、对比识人

( ^  c) h8 E8 ]" g. R: y
我们要学会用数据和事实呈现每个人的业绩和问题。我们不要靠感觉,不要总用过去的记忆对人进行评价和道德判断。我们只有把他每天、每个星期、每个月的工作用数据和事实去呈现,才能发现他的业绩和问题,才能看到这个人是进步了还是退步了。这样有助于我们对比去识人,这个对比是从时间上面,从具体的工作上面,跟团队的对比上面去看。
' u9 {9 g6 n: w7 p( a5 M
2、选人用人
: ?( i$ a) S. W
我们一定要用发展的眼光对人才进行评价。这个发展第一个是站在公司发展的角度对人进行评价,因为公司发展了意味着我们对人的要求不一样。
# v. w( A4 F$ D! N
比如,原来一个车间主管,可能他只管100个人,但现在我们公司发展了,我们原来才1,000个人,现在我们发展到2,000人,那这个主管他有可能要管200个人,这个时候我们是不是对他的要求就不一样了呢?原来的这个人还适合吗?我们怎么样去选更加适合的人?我们怎么样去用更有能力的人呢?
* ]" c! o4 `& a0 ]& a+ ~
第二个发展呢?是从人才自身发展的角度去看。你要看到这个人的进步比看到他现在的业绩还要重要。如果你发现这个人,他是一直在进步的状态,他进步的速度跟你企业发展的速度是不是匹配的?如果匹配,我觉得我们还可以重用,如果不匹配,那我们就要想办法去培养他,去调整他,去选人用人。

  I3 f" {) A. \3 g+ V( Z( d1 C% F
3、养纳新人
$ k' v# E+ h# [* T* J6 p3 p  p2 C
一个是养,就是培养人;一个是纳,就是吸纳人。这包括培养我们原来的团队,我们要进行人才梯队建设,做好人才储备。一个优秀的企业,一定是一所好的学校,一个卓越的领导,一定是一名优秀的老师。

7 J" Y6 G( @5 R+ Z8 b) t
4、机制留人
+ [% m1 }, m1 F
我们要建立健全我们企业的管理机制,包括薪酬绩效管理机制、人才晋升机制等等,我们要让我们的流程、绩效能够做到“以奋斗者为本”。“以奋斗者为本”是什么意思?就是要让奋斗者、要让优秀的人能够匹配他所得到的收获和效益。
, {# o+ x- o3 D& m
很多人一讲“以奋斗者为本”就在强调大家一定要奋斗。我认为“以奋斗者为本”是强调要对得起奋斗的人,因此我们要建立健全公平的机制,这样我们才能够做到机制留人。
+ d9 w1 z3 t  H2 w3 g' l4 U+ ?4 |1 X
5、发展育人
$ _. d6 I7 k5 X0 O
我们要定好战略、做好经营、抓好管理,保障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 i$ O  T0 i2 k" N
只要你的企业是不断地发展的,你会发现发展才能够育人。因为你有更好的工作条件、更多的工作机会、更高的目标要求,所以在发展的过程当中,才是育人的最好阶段。
结语

# |& B, {% ]0 p; L
作为企业来讲总感觉团队能力不足是正常的,我们要看到积极的一面,我们不能够去抱怨,更不要抱有“以新换旧”的想法,其实如果你的管理机制不健全,你换一波人后会发现也是这样,甚至还不如一直跟着你的那一波人。
% K( l/ R1 i5 X- d$ A) K
那我们应该怎么办呢?5点建议:对比识人、选人用人、养纳新人、机制留人、发展育人。

! O" j6 A4 e/ d: S
9 q+ n$ d# r$ C- r" w' u3 V% F

55

主题

6232

回帖

2万

积分

博士

积分
21685
发表于 11-20 02:36:49 | 显示全部楼层
时代在进步,要求在提高,所以企业总是感到落伍了,这是企业领导比较负责的感觉——就怕得过且过,企业老化最终要被淘汰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主题

16

回帖

4974

积分

博士

积分
4974
发表于 11-21 01:47:57 | 显示全部楼层
思维惯性,团队能力很多人都自然而然地理解为下属的能力,这个团队如果自己是灵魂人物,恰恰需要检讨的是自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用户名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ISO爱好者 ( 鲁ICP备09041441号-1 )

GMT+8, 4-19 13:09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