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用户名
 免费注册用户名
各版块官方QQ群号新手如何获得更多贡献值审核员注册挂靠推荐如何成为国家注册审核员新手入门必读-论坛版规
查看: 858|回复: 7

赢到最后的,往往不是“聪明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11-4 14:13: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免费注册用户名

×
赢到最后的,往往不是“聪明人”
0 E4 {2 r0 H& S) Y1 n4 i+ x! G' |5 I5 S' K: [" I
驻厂咨询 朗欧咨询 2022-11-02

- Q7 N  |4 M4 F& h0 `; m, Q# A5 s# n
职场
导读:职场上,有的人认为,选择比努力重要;有的人认为,努力比天赋重要;有的人认为,应该按照自己的天赋去做选择……个人能力不同,环境不同,也就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成功定律”,我们都需要立足自身的实际情况去找到“赢的方法”。

" M# I4 n. q6 M* r) O
作者:笔记侠编辑:可安 来源:笔记侠(ID:Notesman)

4 h6 ~, ]% B7 V. q, i  z1 P& E
赢到最后的,往往不是“聪明人”
前段时间,张丽俊在和冯唐对话的时候,谈到了关于“天赋”的话题。
. N! Q, y& G5 C
冯唐说,要忘掉天赋这回事,从最简单的、力所能及的事修炼起,凡事做到尽职尽责尽心尽力,就能比99%的人更能成事了。

5 _6 F0 J  o, t: S  K! }3 s3 T张丽俊很赞同这个观点。

  I# t, J, z$ j2 w" S* D  x她认为,靠小聪明,是走不长远的,而那些看着“不聪明”的人,似乎选择了一条难走的路,愚直地做好每一件小事,傻傻地坚持着,最终却取得了成功。

( v2 Y& I, H+ }4 ^为什么能赢到最后的,往往是那些“不聪明”的人?

; }0 L4 a  P6 X2 d% _有一个苏格拉底和弟子们的故事。
6 P/ b: T' |) y5 l; h4 t; A
苏格拉底带领几个弟子来到一块麦地边。那时正是麦子成熟的季节,地里全是沉甸甸的麦穗。

7 X! v/ j7 d! b苏格拉底对弟子们说:“你们去麦地里摘一株最大的麦穗,只许进不许退。我在麦地的终点等你们。”
! w# X& T+ ]$ v1 \! v1 j
弟子们走进了麦地,到处都是大麦穗,哪一株才是最大的呢?

6 O. x. q3 [! n. X+ U1 G  M7 q他们埋头向前走,摘了麦穗后,看到还有更大的,于是就毫不犹豫地把手里的麦穗扔掉了。就这样,他们低着头专心致志寻找,经过了很长一段时间。
% l! o# N% J( @* @* |, L% H
突然,他们听到苏格拉底的声音:“你们已经到头了。”这时两手空空的弟子们才如梦初醒。
# ?1 P+ i6 W; j$ E+ q% p
苏格拉底对弟子们说:“这块麦地里肯定有一穗是最大的,但你们未必能碰见它;即使碰见了,也未必能作出准确的判断。因此最大的一穗应该就是你们刚刚摘下的。”
3 R: B" K1 G- w2 D, K& D% H4 S
很多聪明人脑子灵光,总是有很多的想法,很多的选择,想要在麦田里找到最大的那一株麦穗。

! f2 M. U- \5 ~' M殊不知,有时候选择越多,诱惑越多,往往难以专注,最后只会是拣了芝麻丢了西瓜,两手空空一无所得。

/ s8 L# a( r5 I. r; H工作中,更是如此,我们经常会看到这种“想要找到最大的那一株麦穗”的所谓的“聪明人”。
. D; \% B) ~: U+ ]+ M
比如,有些人在做一件事情时,短期之内看不见效果,或者收益不大,就心猿意马,选择了放弃,去做别的他认为更有收益的事情。

  O8 N/ p  {% Y) k' j- T/ h: C事实上,他可能只要再坚持一下,就成功了。

5 T& C" h5 U+ x% g  W7 R" n, x# ^很多时候,你觉得成功的人比较少,其实不是,而是放弃的人比较多。

: D! V& ?5 x" I& _$ l自以为聪明,不能长久地沉浸到一个事业当中,一碰到障碍和挫折,就去寻找适当的借口,停止努力,这又如何能取得成功呢?
  z: m9 c+ M1 t' h0 o4 |! u
又如,有些人总是站在这山望着那山高,他们发现有朋友、有同学比自己职位高、薪水高,于是只要有好一点的机会便想跳槽。

, m/ V) W+ c  k9 R* E) y( O但事实上,想要有一个好的职场生涯,急功近利肯定是不行的,没有规划、与目标关联度不高的跳槽和转行一点价值都没有。

" u2 w  A, Q8 Z; q再如,有些人觉得自己很聪明,怀才不遇,就想走捷径,抄近道。他们在职场上竭力钻营,投机取巧,不干实事,却总在领导面前刷存在感,有功自己包揽,有过他人承担,一门心思往上爬。

' n* l! ]" R7 l. T- k/ Y7 O但,这样的小聪明,就像吹起来的牛皮,针一戳就破了。

) x8 ?, |' J2 t4 \3 `) c3 j从起点到终点,两点间最短的距离是直线。世界上最好的捷径,就是不走捷径。有时候你想抄近路,反而会绕了远路。
能赢到最后的人,都比较“傻”
在职场上,能赢到最后的人,往往是那些又傻又天真的人。因为他们更专注,更有韧性,更能够长久坚持。

) l8 |+ ~" y# a所谓的“又傻又天真”,不是说真傻真天真,而是能够心无旁骛地,专注地去做一件事情,并且把这件事情做好。

5 q9 t! n5 d$ \& Y# R这类人看似“不聪明”,却往往能够成事。他们的身上一般有四个特质。
4 ?9 @9 h# w* Z0 [4 {2 ~

' A" i) O" ^, E& r, Z7 J
第一个,纯粹。

5 O6 F0 b( S8 }, t+ t- P# y人生是一场长跑。不管你起步多快,多聪明都没有用,在这一场长跑中,考验的都是心性的稳定性。

" Q' K. K, Q9 K4 V* C% i3 O如果你是一个脑子很复杂的人,是无法聚焦地把一件事做成的。

9 |5 C+ A% q8 u" w3 `- W你想得很多,做的却很少,面对着失败、挫折,或者短时间内看不到成效,就情绪化,认为努力没用,就不愿意努力了。
0 e( ?& |" o6 S
慢慢懈怠,然后逐渐放弃,最终一事无成。
6 S9 n; W1 a: N  \$ D
而一个能大成的人,思想都很纯粹。他一旦认定一个目标,就会排除掉内心的干扰,胸怀纯粹而强烈的信念,不懈地为之努力。

7 O2 x" N& d' C# R/ ?6 r所以,一定要成为一个纯粹的人,不要想得太多而做得太少。当你的心能够静下来,从复杂变得简单,你会发现你看到的东西会很不一样。
) X; u5 ]$ \! ]/ i# X
4 I/ _# ]# _5 [& ?. r% A
第二个,利他。
9 n- ~( p, c" @) D% |
亚当·斯密说,人都有利益最大化的倾向。人性是幽微的,每个人都会追求自己的利益,这是正常的。
/ o" n# a) C" y4 d
但是,如果你永远只考虑自己,耍小聪明,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那你是永远走不远的。
; P& f: S% v% L  B& V
“利他”才是一个人成功的关键,做事情先考虑别人,这不是傻,这其实是最聪明的自我投资。

& y. k/ O" a3 N利他,是最高明的利己。有着利他之心的人,内心有大爱,有原则有底线,这样的人最后一定会有所作为。6 M& U5 Q( L4 V: P
! B5 V  [/ d3 w. S# K/ Q5 C* D
第三个,精进。
. S0 [+ T6 B0 L) u3 v
心理学家格拉德威尔曾提出一个著名的“一万小时定律”。大意是说,一个人要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至少要付出10000小时的努力。
' ]: `  w. \/ i* b" y
那些有点小聪明的人,让他们如此长时间地去做一件枯燥的工作,他们往往坚持不了。
& X1 R. k4 ?! J- m' t
而真正能大成的人,看似都是比较“傻”的人,愿意默默耕耘,以超乎寻常的坚韧,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精进。

- D( l/ Y5 d# z- y* |0 K每天进步一点点,今天胜过昨天,明天胜过今天,哪怕只是如蝼蚁般微小的一步,只要是向前,便是前进。
' Y% k2 N* U2 E) H
如此日积月累,日益精进,最后在时间的复利下,成长独当一面的优秀人才。
6 c; V9 e& x2 V% y' @$ Z. Q4 x
0 J+ u( k; a0 v5 L
第四个,修行。
/ }7 S3 U+ y# O# M: B3 J
稻盛和夫说:工作场所就是修炼心性的最佳场所,工作本身就是一种修行。
. S" F5 m/ x& `* n. ?3 P' x2 N
很多聪明人在职场上总是在算计利益,过于看重个人损失和收益,而那些看似“愚拙”的人都在埋头苦干,把工作当成修行。

& Q$ Y4 J9 X; f, j热爱自己的工作,享受修行的乐趣,终有一天,你会成就你自己。
如何在工作中修行自己?
在工作中,大家都挺怕一类人——玻璃心。) t. E$ ^: l+ j

& Z. e9 \& E7 f
玻璃心的人,心态很差,你说不得,骂不得。有时候,他工作出了失误,你批评了两句,他的心态就崩了,觉得受了天大的委屈,要么患得患失,要么闹情绪,赌气辞职。

( [* K7 r3 p; N; R0 `% ~+ b他们也经受不住压力,做事情时遇到些许的挫折,就怨天尤人,悲观消极,一味地想着逃避,不敢积极应对。

7 ]- R9 y0 E6 k5 E! j6 v4 [- l( P张丽俊认为,在工作中,一个人的心态,往往决定了他的状态。

; |! U& ^" [% ^如果心态很差,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就让你陷入到情绪的内耗中不可自拔,那你工作的状态怎么会好呢?

7 f0 ^+ e6 X: g- A$ t& y
而那些心态好的人,不会萦怀于一时的得失,他们会把工作当成人生的修行,会把困难和挫折,当成是成长的机会。

, F, t5 p- \* M9 j& |# j0 z日本的经营之神稻盛和夫大学毕业后,曾经在一家名为松风工业的公司工作。

% E% x" Q* Z6 S+ S, [8 Z这家公司效益很差,濒临着倒闭的边缘,员工工资的来源是银行借款,而且迟发薪水更是家常便饭。

6 Q, W/ J! E- h5 k3 \& N5 E* b因为这个缘故,员工工作积极性很低,到处弥漫着消极怠工的情绪。稻盛和夫也受到了这种情绪的影响,经常和同事一起吐槽公司,甚至一度有了辞职的想法。
; @7 S4 l% t; u- o/ c8 |
但是,因为家人的强烈反对,稻盛和夫别无选择,只能留下来工作。
3 X- Q5 ]0 K2 A! {1 @. ^, ~
在日复一日的工作中,稻盛和夫逐渐领悟到,茫然度日只会让人消沉堕落。如果不摒弃怨天尤人的态度,人生就不会出现转机。

9 i7 t* t- [; [于是,他全身心地投入研发中,以此来忘却现实的苦恼。
5 V1 ~& T; F/ G" Z% a0 b
随着研究的深入,他渐渐感受到了工作的乐趣,昼夜不分地投入研究工作,甚至把“家”搬到了实验室。

) e- \1 l+ D3 o3 H( p在这样的过程中,他的心态越来越好,研究成果开始不断显现,工作变得越来越顺利,从而也为他之后创立京瓷奠定了基础。
9 I  n( l) l  _
稻盛和夫说:“成功不要有无谓的情绪。即使你抱怨再多,受到的委屈再多,当下最要紧的一件事就是先把工作做好,把工作做好之后你再去发泄情绪、调整心情,这才是一个成熟人该有的心态。”

6 g& l2 a0 |4 x所谓“借假修真,借事修人”,你遇到的挫折、困难总会被克服,都是假的,真的是你从困难中收获了什么,成长了什么。你也要知道,所有你现在经历的事情,都是为了修炼你自己。
! u1 p& C, y( u* s
当你心态对了,工作就顺了。成年人最顶级的自律,就是在工作中遇事修性、遇人修心。# U) c, C$ l$ f- N1 n3 W! z9 [9 g

$ f- U7 s( m9 i! N
1.修炼情绪,舍内耗
: r$ T. {7 y1 v' J" {
网上看过一个感触颇深的段子:“职场上,你会沟通,加10分;会合作,加20分;会开拓资源,加50分;但如果你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不好意思,扣100分。”
3 o7 Z& c6 B, P0 g
工作中,很多人都有过类似的经历:
  z$ ^. n6 i( M+ u: H
被领导批评了几句,一整天都憋屈得不行,无心工作;接到了棘手的项目,焦虑得好几天都寝食难安,效率大打折扣;碰到了爱甩锅的同事,立刻开始厌恶工作,甚至思考离职……

8 H, K2 [. H; d9 Y/ v! X" d
奈飞公司有一条非常知名的文化准则:我们只招成年人。所谓“成年人”,不止是年龄上,更是情绪上的成熟——

% r& c0 n7 g8 }$ G4 ^不会在受到委屈的时候,横冲直撞,意气用事;不会在手忙脚乱时,对身边的人发脾气,摆脸色;不会把个人的情绪带到工作中,影响进度,传染他人。

! z) v- s4 O0 u《干法》一书中也如是说:“成功不要有无谓的情绪。即使你抱怨再多,委屈再多。当下最要紧的一件事就是先把工作做好,这才是一个成熟人该有的心态。”

' @" z* B3 b  l$ e& J. w情绪是emotion,行动是motion。

: p" o* b5 P: B) J你每多一分钟沉浸在自我内耗里,就少一分钟来解决实际问题。
2 v& A2 {* z( ?* J* v. V
你每多一份精力拉扯在烂人破事上,就少一份精力去提升自己。
# P8 M0 N, J) s& d
任何时候,修炼好情绪,才能驾驭好工作。
. ?+ N, |! l4 o2 y% N* q; [; B' \
$ w) X' |# Z0 [1 ]8 d6 E, ]
2.修炼心态,能自燃
4 o/ u6 u% n& T: R) M1 g% ?$ m
有这样一个故事。

4 a$ [" W" v; T$ g3 v一群工人正在铁路上劳作,一辆火车缓缓停在轨道旁。队长杰克被铁路公司董事长迈克邀请上去,畅聊了一个多小时。原来,20年前他们曾同时加入铁路公司。有工友半开玩笑地问杰克:“那为何他成了CEO,你却还要跟我们一起顶着大太阳干力气活?”
6 E/ y5 r1 p' t/ x8 S
他垂下头:“20年前我只为每小时2美元的工资工作,而迈克却为他心中的铁路事业而工作。”
9 |3 o" B4 X% E! i6 V
身边有多少人,刚出社会时,都是胸怀大志、满腔热忱的迈克。

+ {' s# y% P/ \% b6 N- S最后却在岁月的汩汩温水里,活成了得过且过混日子的杰克。
6 m$ [* o, H1 m
这几年,互联网行业里有个很火的词:老板思维。
/ F9 Y% Z4 Z; E8 W# L9 x- o. ?
什么意思呢?也就是说,当你用老板的心态做事,就能收获管理级别的成长;

4 U; e' \. }4 Z" W$ `6 Y! _而当你用打工者的心态做事,给多少钱干多少活,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能偷懒则偷懒,那永远只能停留在基层。
" _2 j. f$ f- f0 A. \3 f
一个人对工作抱着什么样的心态,影响着他的眼界,也决定了他的未来。

. H2 ^3 ?9 R' u" ~刘墉在书里讲过一个故事。
8 V) k. V( h2 V% N! {! m# Q, U
有朋友跟他抱怨说老板太抠门,自己每天辛苦上班,工资却少得可怜。

" j5 f1 ^: {: t4 d, Q刘墉听了,故意跟他说:“这么坏的老板,辞了也罢。但你岂能白干了这么久,总要多学一点,再跳槽。”
% P  i5 `" k* N# ^1 K9 p% U
朋友觉得有道理,于是开始每天加班加点,学英语、学技术、学管理。他想着,反正以后不管跳槽还是创业,这些东西对自己都有用,多学一点是一点。

6 A; E' N# ?! v& N5 n+ @( H9 ?( z6个月以后,这位朋友不仅加了薪,还升了职。至于当初跳槽的想法呢,早就被他抛到了脑后。

: x- k$ d* B8 k, _" y$ Z" R6 S- N0 S# ]你看,这其实就是从打工者心态到老板心态的转变。

) C3 V2 H, q4 M; p6 Z当他不再把自己放在老板和公司的对立面,而是把聚焦在自身的成长上,一切都开始往好的方向发展。

5 e% I9 X! E, c, N/ D& g这个时代,人工智能不可怕,可怕的是人活成了人工智能。一个人在敷衍工作的同时,其实也是在心里淘汰了自己、宣告了放弃。
4 V; G4 v  e1 z# p1 N6 V而当你开始为自己打工,你会发现即使环境依然没有改变。

9 f% ]. u2 m; p, o8 I4 S" T但你却在一路遇山开路、逢水架桥中,变成了更好的自己。# {3 ~9 Q) H4 i* X; \8 |

" ^( N1 g0 k) j) t& H/ y  M$ i$ o8 ?6 v
3.修炼能力,常增值

" p; S" m: A+ ^* R5 G有次,一位年轻记者去采访企业家松下幸之助,两人谈得非常投机。

2 x) o7 d; b  S采访结束后,松下问他:“你现在每个月多少薪水?”

2 p+ j( ]1 l5 P7 i4 T“一个月才一万日元。”
5 d: ~7 X# i/ c+ k. i6 |( Y9 m
“其实你的薪水远远不止这么多。”

$ I6 M8 U  U: T# \9 I8 ]) u看年轻人一脸疑惑,松下接着说:“你今天能争取到采访我的机会,证明你在采访上有一定潜力。如果你能多多积累这方面的才能与经验,这就像你在银行存钱一样。钱存进了银行会生利息,你的才能也会在社会银行里生利息,将来能连本带利地还给你。”

# Y2 E8 B9 R1 @6 o2 C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感受:刚步入一个行业时,往往会感觉异常忙碌和无所适从。3-6个月后,逐步掌握节奏,1-2年后,开始驾轻就熟。
3 k8 @! p  k. n$ j
此时,是选择止步于舒适区,还是持续深耕自己、不断拓宽能力和薪酬的边界?

; E0 x) J9 ?& N8 r这背后,往往考验的是一个人的自我增值能力。
* K2 F8 f  X, h- D  ^; z. Z- R
吉姆·柯林斯在《从优秀到卓越》中,提出过一个很有意思的“飞轮效应”:

' S3 M( c0 l# X. L) W' _* i一开始推动飞轮的时候,你需要花费很大的力气。

. Q  J7 S6 \% p* A" v但慢慢地,你每次推动它所花的力气,都会转化为飞轮的能量,让它一次比一次快。
" Q$ k  h1 s+ c1 P2 U2 C& @$ z
直到最后它会自己转起来,越转越快。

0 V8 j8 d. `. U% ~在这个风云变幻的年代,唯有不断自燃、持续进化,才能厚积薄发。
3 w! j  i/ m0 v4 A. Z3 U" D
当你自身实力足够强大,不管走到哪里,都能持续发力。无论你现在处于什么行业、什么阶段,成长的空间都永无止境。

( N: k) R) w: h, I① 更新思维,提升自我进化力
. F; _1 i7 q1 g/ y" v& E  N
听过这样一条知识折旧定律:“一年不学习,你所拥有的全部知识就会折旧80%。你今天不懂的东西,到明早就过时了。现在有关这个世界的绝大多数观念,也许不到两年就将成为过去。”

7 U' W! v+ P  v2 N/ _# t, ]$ Y把自己当成一个空杯,阅读、求教、学习、反思。让你的思维匹配得上这个时代,才能永远拥有立足之地。
- y7 _; a: n9 @* p9 t% [
② 单点极致,打造不可替代性

8 T7 L& [0 N/ j& H( y你知道吗?研究表明,如果一个人每天进步1%,一年之后他的能力会提升38倍。

: U+ c" w( C. G这个时代,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成为“高精专”的专家学者。但平凡如一个海底捞小哥,也能把自己的专业技能打磨到极致。
' }) U" c# X# _# f
世界日新月异,你的一技之长,是你永远的护城河。日拱一卒,今天比明天多进步一点点,明天比今天多精通一点。

! N+ s6 P% g/ _" V5 H! g( B努力把自己做成行业中的20%,才是普通人最大的生存真理。(全文完)
/ ^/ T, {9 {5 o. @- X8 b
- W' |" ]0 F+ v

55

主题

6232

回帖

2万

积分

博士

积分
21685
发表于 11-4 14:33:09 | 显示全部楼层
选择了一条难走的路,愚直地做好每一件小事,傻傻地坚持着,最终却取得了成功。

点评

上面和下面的话,都是文章的原话。——理解可能是个问题?  发表于 11-16 00:55
在职场上,能赢到最后的人,往往是那些又傻又天真的人。  发表于 11-16 00:51
这是文章内的一句话。这是文章内的一句话。  发表于 11-16 00:4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1-15 13:44:57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5

主题

6232

回帖

2万

积分

博士

积分
21685
发表于 11-16 01:01:15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职场上“聪明”人多,能省事就省事,甚至信口开河介绍偷工减料的“经验”。

点评

合理的节省是可以,但不可以搞偷工减料的“节省”。  发表于 11-17 02:4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用户名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ISO爱好者 ( 鲁ICP备09041441号-1 )

GMT+8, 4-19 13:10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