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3 _! l( S, C; k7 Z4 t. k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 B9 v) [/ [7 D4 ^. ]' A
0 g0 n# }3 P( D0 _质量是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保障,体现了人类的劳动创造和智慧结晶,体现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中华民族历来重视质量,千百年前,精美的丝绸、精制的瓷器等中国优质产品走向世界,促进了文明交流互鉴。今天,我国高度重视质量建设,不断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努力为世界提供更加优良的中国产品、中国服务。
/ k0 U- l+ N6 t( C. t y/ ^5 p0 J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部署实施质量强国战略、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国家层面成立了质量强国建设协调推进领导小组,质量治理体系日益完善。截至2021年,我国制造业产品质量合格率连续6年达93%以上,处于历史最高水平。我国已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高质量发展是首要任务。加快建设质量强国,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1 G0 e2 V4 A4 q3 a# X$ T
加快建设质量强国,要牢牢抓住制造业这个主攻方向。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发展壮大实体经济,都离不开制造业。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制造业供给的数量、质量和档次都有了全面提升,接下来要继续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在推动产业优化升级上下功夫,促进产业链供应链质量联动提升,加快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
6 Z% K% t0 D0 [# m( H) A加快建设质量强国,要更多依靠创新驱动。一个地方、一个企业要突破发展瓶颈,根本出路在于创新,关键要靠科技力量。人类社会发展历程中,每一次质量领域变革创新都促进了生产技术进步、提高了人们的生活品质。要围绕国家确定的发展方向扎扎实实推进科技创新,积极引导推动各类创新要素向产品和服务的供给端集聚,推动技术创新、标准研制和产业化协调发展。
. L/ m# q0 C2 V: e加快建设质量强国,要更好发挥企业主体作用。让提高供给质量的理念深入到每个行业、每个企业中,使重视质量、创造质量成为社会风尚。弘扬企业家精神和工匠精神,督促企业严格落实质量主体责任,打造集质量、标准、技术、品牌等于一体的高品质产品和服务。同时,强化政府服务和监管,不断完善质量管理制度措施,积极建设适配现代化经济体系的质量基础设施。
6 f$ d1 ~4 e5 p4 w) o) T2 {/ ]1 m质量是立业之本、强国之基,事关民生福祉。政府重视质量、企业追求质量、社会崇尚质量、人人关心质量,质量强国一定会加速建成。
/ g# S2 R; v, Y y" b3 ]来源: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