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用户名
 免费注册用户名
  • ISO爱好者祝广大坛友蛇年大吉!!!
    各版块官方QQ群号新手如何获得更多贡献值审核员注册挂靠推荐如何成为国家注册审核员新手入门必读-论坛版规
    查看: 595|回复: 3

    从 “双因素理论” 看激励

    [复制链接]
    发表于 8-24 14:43: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免费注册用户名

    ×
    从 “双因素理论” 看激励0 F& K4 [$ O& z% T

    ' S4 i6 R% Z/ p( R9 N; S原创 张应春 朗欧企管 2022-08-17
    ! C% ~5 f3 {0 `) Q2 s1 @0 M6 N/ m/ V# A2 W  T$ r1 r. f

    ; X6 P$ D  z  h4 N: ~5 L+ R" s) y

    , ]* b) N: k. |8 F8 s& J9 {; Z) O8 p2 u

    + l# B7 A1 P% x( K2 z
    激励
    导读:1959 年赫茨伯格提出了 “双因素理论”,将激励人们工作的有关条件分为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保健因素主要包括公司政策、 工资福利、 物质条件、 管理制度和人际关系, 通俗理解就是最基本的工作需求;激励因素主要包括工作成就感、 价值肯定、挑战性工作、 成长机会和奖金;如下图所示:

    $ G- _9 G# L3 I1 _
    + v: H/ T! n: y8 w& y& ?7 `- m% B4 |2 |- v
    1. 涨工资不能很好地激励人
    赫茨伯格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发现,工资刺激、 福利改善等基础的工作条件统称为 “保健因素”,它们只能消除人们的不满意, 防止产生问题,并不能产生积极的激励效果。工资属于保健因素,由此得出结论:企业通过涨工资只能消除员工的不满意,并不能很好地激励员工。

    $ \. \4 k% I, f2 c) t% H
    行为心理学曾研究了一个心理现象,即 “适应性偏见”。通俗地讲就是,经过一定时间后,人们对好的或者坏的环境最终都能适应的强大行为心理。

    2 v5 `/ W3 p% z
    在职业生涯中,虽然员工的收入在不断地增长,但一般情况下员工只能保持 3 至 6 个月的兴奋期。因为在 “适应性偏见”  的影响下,员工很快就适应了这种 “加薪” 后的兴奋状态,甚至习以为常。高收入给员工带来的动力和喜悦是不可否认、 实实在在地存在过的,但这种幸福感往往不能持久。

    * X" B8 j$ p8 G
    这里并不是反对给员工涨工资,而是要告诉管理者,不应把调动员工积极性的希望只寄托于涨工资这个层面。当员工的保健因素得到满足以后,管理者应特别注意处理好保健因素与激励因素的关系,善于利用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的转换作用。因为在很多时候,工作成就感、 价值肯定、奖金、 具有挑战性的成长机会比工资福利对员工更具有激励效果。
    2.保健因素只能升不能降
    激励因素不能全员享有
    保健因素只能升不能降。假如企业突然给员工降工资或减少基础的福利待遇,员工就会有很大的意见,容易产生不满情绪,消极怠工甚至罢工。工资等基础性的福利是员工的基本需求,属于保健因素,也是员工最敏感的需求,是只能升不能降的。这要求企业在做薪酬体系建设时,哪怕是计件制企业确定某一个产品的单价,都要严谨、 慎重和科学。
    3 J3 _! O! c/ C
    激励因素不能全员享有。湖北一家工厂曾做了全员股权激励,全厂有100 多人,董事长只占 5%的股,管理层、 员工分别按照一定比例持股。这位董事长对我说,刚开始推行股权激励的一两年,员工积极性很高,越往后就越难管,非常烦恼。其实,一旦全员享有激励因素的时候,这个激励因素本身就悄然转换成了保健因素,也就失去了激励的意义。奖金只能发给部分优秀员工,如果全部员工都可以拿到奖金,奖金就变成了基本工资,也就失去了激励的意义。
    3.企业工资标准
    既然通过涨工资不能激励人,企业该如何设定工资标准呢?你可能想到的是参考同行业员工的薪资水平。如果企业的 “人效”  没有达到同行的标准,企业的人工产值比高于同行的,企业采用同行业标准就丧失了竞争力 ;如果企业的“人效” 比同行的要高,但员工工资只是同行的水平,企业也留不住人,竞争对手会天天到企业挖人,具体应该如何设定企业的工资标准?
    . M/ D) I3 ]2 V
    1.参考同行业同规模企业的工资产值比、 材料产值比和利润率
    ) l' {/ j6 K" Y  L6 D
    企业对比分析同行对标企业的工资产值比、 材料产值比和利润率,设定工资标准。需要强调的是,这里要核实信息获取渠道的可靠性。
    7 i  o; M, r) S. G: x+ c7 Y
    2.分析企业发展阶段和需求
    ! M# A) H8 Y4 D6 s
    企业如果处在快速发展阶段,需要短时间引进大量高质量的人才,可暂时减少对利润率的追求,设定高于同行的工资标准; 企业如果处在正常发展阶段或初创期,可能要多关注人工成本; 企业如果处于发展成熟期,制定工资标准时则要更多考虑激励效。

    ! q( s8 U# H2 o! [  Q/ {
    3.利用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的转换作用

    # Y7 n$ G0 H; Y' @
    企业在实施激励时,应考虑是增加保健因素还是激励因素,特别是在增加保健因素时,考虑能不能增加激励因素,企业的保健因素需要配套激励因素。 这里不是反对企业增加全员的保健因素,而是强调必须要重视激励因素的作用。

    ) R% O' m" q/ R2 y/ b5 `+ p4 i

    9 D1 Y5 j% d0 m" O" n. u6 b- V4 S
    ; }2 R2 S( e! b" w; ^% F* f# V/ W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用户名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ISO爱好者 ( 鲁ICP备09041441号-1 )

    GMT+8, 2-4 03:54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