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免费注册用户名
×
某企业生产一种机械产品,属于一种机械装置,该装置目前有国家推荐性标准,企业实际的情况是从市场上购买同行最畅销产品A、B、C,然后拆解,根据拆解知道了部件组成,大部分部件企业照猫画虎去市场上采购优质部件,对于机座外壳及部分钣金件企业自己购买原材料略加修改尺寸,通过切割下料、折弯、钻孔、焊接、打磨、喷涂等工序来完成,最后各部件与机座组装起来就装置就算OK了,企业申请的认证范围是:A、B、C产品的生产;日常顾客订货签订有一页纸简易采购合同完成,合同中没有明确产品的质量标准,也没有明确产品的验收依据,只是在合同第二条款质量及验收标准中有一句话:按照国家相关标准执行。具体什么标准双方都没写。日常产品销售交易中近2年来也未发生质量纠纷,针对以上案例,在审核时如何确定产品的接收准则呢?2 n0 H+ Q7 S& J; b0 ~; `
+ \& W9 a! u% s% ]; d$ u3 S8 w% H. h
问题1:企业有没有产品设计是个问题,如果按照有设计处理的话,企业也拿不出设计档案及记录来,同时认证范围也得变更为设计、生产,质量体系需要包含8.3,审核也需要包含8.3,审核人天也需要变更;
$ ^, m: z5 f$ |5 ?# c3 _: C8 l, F问题2:如果按照没有设计处理的话,如何描述8.3不适用的理由呢?产品究竟是谁设计的呢?谁该承担设计责任呢?首先顾客没有提供图纸,顾客不承担设计责任。- _3 o+ |' c8 ]" p& W
问题3:如果该装置按照国家推荐标准作为产品的接收准则的话,企业至少要进行第三方型式检验,出具有资质的型式检验合格报告,这是需要花钱的,至少也得好几千甚至上万,但是从实际的角度讲,企业觉得必要性不大,不愿意;
$ _! q9 W8 U# p( B0 o7 O& c问题4:如果不按照国家该装置推荐标准作为产品的接收准则的话,那么按照标准化法要求,企业需要自己制定标准并备案,问题在于企业技术力量薄弱,不一定能编写得了这个标准,同时企业标准备案也是需要花钱的,企业标准里如果没有型式检验要求,估计也很难通过备案,如果有型式检验要求,那么企业同样需要进行第三方型式检验报告;6 a2 L. i6 r# H2 j% S
请问大家实际是如何处理这样的问题的?
7 j! m1 U4 B, k$ b; |% s2 C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