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免费注册用户名
×
最近总是听我同事抱怨近期的认证监管给他们机构发证的不少客户开出内审形式化的问题。我在跟着机构的审核中也发现这个问题。其实想来或许是认证监管机构对获证企业的水平的期望太高。; F/ J+ ^- `& o- @1 {; v
1. 企业里面的内审员基本都是兼职的,而且他自己本岗位的工作量也是饱和的,所以他可能没有更多的时间去研究这个体系到底是怎么要求的,他的工作就是按照岗位操作规程做事,这样就满足体系运行要求了。因为体系文件5.1均有要求要将体系要求融入到组织的过程中。& S/ d2 a$ T, T5 N" T
2. 其实即便是企业组织安排员工参加正规机构做的内审员培训并取得相应的培训合格证,可这个内审一年一次,待到内审时课堂上的知识基本都忘得差不多了。所以每年组织内审都用同样的检查表进行,而且这个检查表在最初可能是来自外部。现在已注册国家审核员有时候对某个条款也不清楚,也有审核记录雷同的现象,更何中小微企业呢1 _5 o9 X1 N& [1 w3 f5 U) B1 @
3. 根据目前实施的GB/T19001/24001/45001标准,里面仅仅是要求组织应按照策划的时间间隔进行内审,如果企业觉得自己能力不足,可以将这个部分外包,比如承包给具备QES认证资质且已对该企业申请的认证范围通过了CNAS的认可,最后由这个承包方出具份审核报告,那么这个的一个过程下来,企业的内审水平会提供很多。而且也不会格式化了。
Y2 W) G) H. T- o# ]4. 不知道管理评审是否可以外包。 T/ I) g* j# w6 I, H5 J
1 |7 q- b* l; P; s. a,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