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用户名
 免费注册用户名
各版块官方QQ群号新手如何获得更多贡献值审核员注册挂靠推荐如何成为国家注册审核员新手入门必读-论坛版规
查看: 868|回复: 2

打造企业的组织评价系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6-1 10:37: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免费注册用户名

×
打造企业的组织评价系统2 H# r6 d" ~! [6 |4 V
3 c; m6 P+ G4 E! m" h
原创 张应春 朗欧企管 2022-06-01

7 ^0 x+ ?( X1 F# g
& U* o* O! F8 g* p, R. j2 O' E' a6 W, a# w: q5 ?* |
第三章第九节:如何开展组织评价音频:( `5 D, c7 l, W- q1 M: p
  y) h/ o1 w7 D5 y! R6 b7 V
评价
导读:你所在企业是否存在这些现象: 老板拍脑袋、 靠感觉决定员工的薪资、奖金, 员工时常抱怨利益分配不公; 企业的发展战略、重大事项依靠老板一人决策, 出现决策失误也由老板一人买单; 对于企业中谁是人才谁是庸才, 完全依据老板的感觉和经验; 员工大都认为自己是企业的 " 雷锋", 觉得付出没有得到相应的回报, 因而感叹怀才不遇。

8 ~0 F2 `5 A( O
之所以出现这些现象, 归根结底是因为企业还是在依靠领导做管理, 领导往往靠个人感觉对员工行为进行评价, 靠个人经验进行经营决策。

; ~1 I. G: E. U6 C, @0 `
因此, 企业需要建立一套组织评价体系, 组织评价应建立在组织规则之下, 用组织评价替代领导者的个人评价。
0 G0 t& V; y; k( s, W1 M  j+ g
用组织评价而非个人评价
对员工的绩效评价要通过组织来进行, 少做个人的价值判断和道德评价。
& U5 y( m% c4 \5 ~0 W1 j) G3 @
很多企业还停留在 " 个人评价、 领导评价" 的阶段, 到年底分年终奖的时候, 很多老板很头痛, 因为企业没有一套科学、 合理的员工评价体系, 只能靠领导评价。具体表现就是领导凭感觉、 看 "颜值"、 看表现。
+ c+ J2 x+ ?2 X6 @7 H6 e
我曾经在一家企业统计测量员工的工时效率。统计测量对象是两名操作工人,肉眼观察有一个工人的操作动作非常快;另一个工人有条不紊, 看起来很慢。但实际的统计测量结果却令人意外, 那个看起来很慢的员工比那个看起来很快的员工的实际效率要高 17.5%。

6 ~9 y! I+ n: Y  \
如果我不是去实际统计测量, 就很有可能被感觉给欺骗了, 这就是靠个人感觉作评价的弊端。
& a! p3 j9 a/ m' e0 n
组织评价是建立在组织规则之下的, 强调组织对人的评价而非人对人的评价, 是组织管人而非人管人。
企业如何开展组织评价
要实现组织评价, 企业需成立非常规核心组织。非常规核心组织是相对企业常规组织而言的。
" Q& M0 j5 x  m0 `% [7 \8 p$ R8 I
常规组织如企业的 PMC部、 稽查部、 品质部、 生产部、人力资源部、技术部等。为了更好地开展组织评价, 企业需要成立四个非常规核心组织。
  a7 ?& w9 k) X0 B, U( c
1. 绩效评定委员会
* _- z' z/ B; ?2 n( Q; Q% X4 R- s' y
绩效评定委员会也可称为绩效评定小组。
: \% a6 F* r2 L/ d0 i% \- y: w
从人性的角度出发, 无论你为下属加薪还是减薪, 升职还是降职, 总会有人觉得不公平。因为很少有人能够对自己的工作业绩作出客观的评价, 而且领导的直接评价有时候也会带有个人情感, 员工常常会有不公平感, 这也是为什么要成立绩效评定委员会。

7 O8 q7 G# d& X/ X
绩效评定委员会可以由被评定对象的直接上司、 人力资源部负责人、主管领导、平行部门负责人等组成。

0 k2 A4 A0 h/ m! }0 S2 U1 D
绩效评定委员会的成员对被评定对象进行绩效评定, 评定的内容包括其当月各项工作指标的达成情况、跟上司的配合情况、团队成员管理的现状等。
/ @% N3 ?  A8 \3 z0 R3 Q) |! K
此时员工的升职和降职、加薪和减薪, 不是由老板一人决定, 而是要遵循组织规则, 最终大家的关注点会落在个人业绩达标与否上。
# H# K/ Y+ B+ N/ [( ?9 [' L
例如, 绩 效 评 定 委 员 会 有 六 个 成 员, 老 板 的 评 分 权 重 只 占15% ~20%, 其他几个成员可能各占 10% ~20%的权重。这样领导对员工的评价就转变为组织对员工的评价。

: z& B1 ~4 j9 X9 ^
如果领导直接评价, 当评价结果高于被评价人的预期时, 或者对其他员工不够公正, 容易引发其他员工的嫉妒; 当评价结果低于被评价人的预期时, 则容易引发与被评价人的矛盾, 而且这种矛盾很多时候不会直接外显, 而是体现在员工对日常工作的消极应对上。
* i# w, ]% Z9 c: T* X
如果由绩效评定委员会进行评价, 评价结果是公开透明和有据可依的,是具有组织公信力的,更容易让员工接受。
: ]! R8 g# L* w% W
2. 人才测评委员会
. D7 f. q, d& w! x6 w
很多员工认为自己怀才不遇,认为自己是企业的“ 雷锋" ,认为自己很优秀,认为企业给的回报和自己的付出不成正比"。其实,大多时候所谓的 “ 怀才不遇" 实质上是 “ 怀才不足"。由企业的核心团队组成的人才测评委员会,依据明确和统一的规则对员工进行科学测评, 以事实说话。
) R! Z" R+ f* E/ r
例如∶ 每月召开人力资源复盘会议,根据员工这一阶段的业绩和个人能力提升情况,建立月测评档案。
9 ?# \, E; D* S1 ?" Y2 A
3. 战略决策委员会

9 `' S- }, s; I4 P& j( [# H
一谈到战略决策委员会, 很多人就会觉得这个太高大上了, 只有一些大企业, 上市公司才谈得上战略。其实, 中小企业更应该成立这个组织,因为中小企业的老板有足够的话语权, 他的个人权力不受牵制,在作决策时很容易出现偏差。

- p% ~, Z5 y. O, A2 T7 u
企业成立核心战略决策委员会,讨论和评估公司重大决策, 如企业产品线的调整, 大金额技术设备的引进等, 以此降低战略决策失误的风险。
0 G" B: b. ^+ q  `! C
4. 发展改革委员会

$ U% b- r+ A1 l* C* ?0 D
商业环境无时无刻不在发生改变,企业需要设立发展改革委员会制定和调整企业发展战略。如明确企业年度经营计划, 制定企业中长期发展目标等。 发展改革委员会可以组织召开季度和年度经营分析会议, 由各个部门的负责人汇报经营情况。
组织评价的注意要点
(一) 要以事实为基础, 用数据说话

# s6 i0 \6 z- ^/ Z$ x
朗欧团队在企业进行各种类型的组织评价时,一定是基于事实和数据。比如,完成业绩指标的部门拿流动红旗,未完成业绩指标的部门则拿流动黄旗。每个评价结果的背后都有详细的数据支撑, 把事实罗列出来, 什么人在什么时间做了什么动作。
' r0 E; i9 H( ?
开案例分析会的时候, 相关人员还要把问题造成的直接和间接损失核算出来, 把背后的原因调查清楚, 最后以此来确定责任。数据是事实的呈现, 事实是让人信服的基本条件。
4 L2 w, E7 L2 P9 O6 h
(二) 组织评价要具备及时性和示范性

6 I7 K; M8 n9 Y! q/ I
1.什么是及时性?

5 K7 P* o! R8 d# S5 M1 F" f* S
佛家认为世间万物都是无常的, 不是永恒存在、永远不变的。人心亦是如此。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着变化, 人对人的评价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能量场, 这就要求组织评价首先要具备及时性。
/ y, l4 @6 l3 F/ K# H
例如对中基层的考评一定要一个月一次, 这叫及时性。如果一年才考核一次, 那就严重滞后, 起不到及时提醒和纠偏的作用。
. j; m1 w0 [; R5 ^' K( W; m' l
企业要进行长期、有效和及时的评价, 一定要建设好组织记忆 , 别看你平时闹得欢, 小心到时候拉清单, 这个清单就是强大的组织记忆,企业得有自己的“清单”, 很多企业没这个“清单”, 评价只能靠感觉。

" r$ i' i4 u2 `, t- P7 [
2.什么是示范性呢?

& P) t. O' s& B
示范性是指企业要树立一系列榜样, 形成企业案例库。

$ y9 X; j! E) {8 Q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做好人、做好事是中国人公认的行为准则。
' v4 Z# G* K4 |4 M
什么是漂亮? 什么是美? 我们无法定义,但几乎每个中国人都对“貌赛潘安、 智胜孔明、 巧越鲁班、 义超子龙”耳熟能详, 这就是榜样的示范。貌赛潘安的人为美,智胜孔明的人有谋略、有大智慧,巧越鲁班的人就是我们所说的工匠。

# t* s. F$ G9 M1 ]
企业要通过组织评价树立各种榜样, 发挥管理的示范性作用。

# F7 S- [+ L5 x
(三)组织评价要具备系统性和可追溯性
; d* _! C6 ~* q1 {- k
管理学上的 , 可追溯性,最早被用于汽车制造业, 后被广泛用于各行业的品质管控。品质可追溯性是指对公司产品生产的全过程, 包括从原辅材料的接收、工序生产、成品入库直至出厂, 都保持相应的记录, 以确保在需要时对产品生产过程实现可追溯。
  h0 |9 G; [; ]3 a
组织评价也要具备可追溯性。最通俗的做法就是企业要建立档案库, 完善每位员工的履历表。

3 B2 i/ m1 o5 s: D$ m( V+ g/ O
履历表包括个人基本信息、教育经历、培训经历、家庭成员情况、技能爱好、在职期间的工作业绩达标情况及所获荣誉、处分情况等, 还包括对其不良行为或触犯法律的记录的调查情况、 与原用人单位劳动纠纷的调查情况等。
$ Y$ T- Z) B. q# G4 F% F+ t& \, Z
曾经人社部的一位领导跟我说, 他们很想力所能及地帮助中小企业成长, 但许多政策却不好落地, 问我该怎么帮。

+ Z9 o* I: t# D+ N& Y, z5 U/ @
我就提议说, 给所有踏入社会工作的人都建立一份档案, 人在哪个公司任职,档案就跟到哪, 如此就能够帮助企业在人才的选拔和管理上解决很大的问题。这个建议其实就是保证组织评价的可追溯性。

7 V5 n5 x- M7 E
(四)要形成机制, 原则上公开透明

" x6 f6 X" Y6 \2 o0 S) N
组织评价只有依托于机制建设, 才能做到公开透明。

4 k- S2 t+ @) Z" O
如果没有形成组织评价机制, 就容易陷入 " 领导定调" 的情境。
& x* y1 ~5 U8 X" N/ S
比如, 评价的时候老板先定调, " 我觉得这个人这段时间是不是有点问题啊!" 大家于是心领神会, 该打多少分每个人心里就有了杆秤。
' Y# Z! y, R7 y, n$ U) |& P5 s. c
因此, 组织评价要靠机制做保障, 对评价标准、 评价规则、测评团队的构成和权重都有明确的规定, 从而做到评价公开透明。
结语
* _" U. J6 }2 d' j3 m" @
个人评价和组织评价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管理思维和管理模式, 前者属于领导式、人盯人式的管理方式, 后者属于组织管人的管理方式。企业要树立组织管人的理念, 建立组织规则, 开展组织评价。

  X9 Y# v, l5 x6 r. m1 x4 X: z; F9 H* a1 Q, w" f' W3 `% p. V

55

主题

6232

回帖

2万

积分

博士

积分
21685
发表于 6-2 03:37:19 | 显示全部楼层
比较理想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5

主题

6232

回帖

2万

积分

博士

积分
21685
发表于 6-2 08:22:09 | 显示全部楼层
人员能力、工作绩效的评价是难以实施的工程,如果公开评价,影响到每个员工收入或地位时,反应会是很强烈的,你招架得住吗?——不信可以试验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用户名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ISO爱好者 ( 鲁ICP备09041441号-1 )

GMT+8, 4-19 13:03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