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头
导读:每个企业都有难管的员工,很多管理者把这些人称之为“刺头员工”。但“刺头员工”并不等同于“坏员工”、“差员工”,也有可能是一些有想法的人,甚至在企业里身居要职。
, D' b# {6 r* X0 S1 ~) }3 o
对很多管理者来说,处理好与“刺头员工”的关系、矛盾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你要管他,他却不服你管,怎么办呢?本文就“刺头员工”的管理给你5点建议。
" _+ X& L% C4 G$ K' U. E2 D- ~$ N
1、不要给员工贴标签、下定义
每个企业都有难管的员工,但作为管理者不要首先就给员工贴个标签、下个定义,“他是刺头员工”。做管理要团结能人干大事,团结好人做好事,还要团结小人不坏事。
Q0 Y# U9 K* w& |2 K一个有格局、有领导力的人是没有太重的分别心的,人一旦有了分别心就会产生嗔恨。当出现员工难管的时候,心里就生起了一股嗔恨心,“为什么你要做刺头!”有了嗔恨心就会起情绪反应,这样是做不好管理的。
0 e' G; ]+ z# O H1 B$ ~
所谓的“刺头员工”并不等同于“坏员工、差员工”,也可能是有想法的员工,需要管理者用智慧去发现、引导。
2、管理源于认同,认同源于帮助
管理源于认同,而要获得下属的认同,最直接、最现实的方法就是你要给予帮助,如果你没有帮人之心,员工不认同你,你也带不好团队,就算你有很好的流程、很好的规定、很好的制度、很好的方案,落地时也会大打折扣。
+ J* W, N4 {0 R# e( P8 I' p f
所以,管理源于认同,认同源于帮助,你要愿意去帮助他,愿意去引导他、改造他,最后让员工打心底认同你、支持你。
3、运用组织规则去管人
管人不能仅仅依靠个人的威严,而是要运用组织规则去管人。我们要建立企业的组织规则,如,薪酬绩效规则、制度和流程规则等。
9 Y( z+ l; [$ b$ ^' G1 y我们会觉得有“刺头员工”,首先就已经陷入到了二元思维的管理困境当中。什么是二元思维?就是A跟B的关系,“我管他,他不服管”。这种管理思维很容易造成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对立。
: J% v; D5 N8 N# D# z怎么破除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对立面?建立组织规则。当我们的组织规则建立好了以后,你作为领导者、管理者在管理下属的过程中,角色就变成了监督下属执行公司的要求,而不是执行你领导者的个人要求,这是有区别的。你看,这样就把“你跟他”之间的博弈和矛盾转化成了他跟公司要求、跟公司规则之间的博弈。
7 `$ u- `" j. e" Z' r用组织规则管人,而不是人管人,“组织管人”的前提就是建立组织规则。
4、多沟通
为什么会有“刺头员工”?很大原因就在于,管理者与员工之间存在着沟通差异或者是认知的差异。
; s3 d$ e# m X. N就像我经常举的例子,我在纸上写了个6,你站在我的对面,你看到的却是9,我说是6,你非说是9。我们争来辩去,但这个图形本身并没有变化,只是我们没有站在对方的角度去看一看。如果我站在你们的角度看一下,原来真的是9,你们没有说错;如果你们都能站在我这边看一下这个图形,原来张老师写的真的是6。
' f: r- M! ?. d# T
管理者经常关注的是战略、决策、执行,而员工时常关注的是工资、下班、放假,两者的需求是不一样的。管理者要意识到这中间的沟通差异和认知差异。换句话说,如果员工都能轻易理解战略、决策等等,那他们也就成管理者了。
, h8 g; d2 l0 R/ N
所以,做管理,你要懂得多沟通。换个角度、换个立场,好多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5、运用场的力量
运用场的力量,就是要在管理过程中营造工作的赛场、业绩的战场。
; `1 L8 u5 ]4 Z: Y工作的赛场,可以通过设立一些PK竞赛的机制,让团队成员之间进行工作的PK竞赛,比如:产能竞赛、品质竞赛、劳动纪律竞赛、技能竞赛等等。
# s* j0 B" o& o* z5 [1 e0 L业绩的战场,它主要包括各种会议,你要在会议上面,公开的场合上面让大家陈述问题,呈现业绩。比如,案例分析会:让问题部门、个人成为关注焦点;管理周例会:提供一个各部门展示和比拼工作业绩的平台,让重大事情呈现于阳光之下,对任务、目标达成检讨,让最优和最差的部门与个人成为焦点;还有生产协调会、车间班组早会等业绩的战场。
3 O, P1 i6 O, O; I+ {$ o# k通过场的力量可以激发每一个人的那颗向善的心、向上的心,可以说并不是每个人都想争第一,但绝不会有人想做最差的一个。
, H r7 R, b4 h9 [所以,管理者要运用场的力量,营造工作的赛场和业绩的战场,不断地通过周围的人、周围的环境去感化和改变所谓的“刺头员工”。当你在表扬一个人的时候,其实就是在鞭策另外一个人,这种鞭策的力量是无形的。
结语
, g8 I; j- d s% }
“刺头员工”怎么管?首先不要轻易给员工贴标签、下定义,每个人都是可塑造的,管理者要记住:管理源于认同,认同源于帮助;运用组织规则去管人;多沟通;还要善于运用场的力量去改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