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9 p* ]6 t- r# I a
第三章第三节:管理岗位设置原则-因责设岗音频:00:0004:37
4 {7 k( ^( l6 ^4 A! {
岗位
导读:很多制造型企业在设置具体管理岗位时走入误区, 设置了很多中看不中用的 “花瓶” 岗位。那么,管理岗位要如何去设置呢?要遵循哪些原则呢?本文与你探讨一二。
: _5 ^8 |' O$ F3 T) X! D
1. 管理岗位设置常见的误区
(1)因人设岗
+ }9 z' P, G; F' ^
很多中小型制造企业往往会根据员工的个人能力或者特殊关系设置管理岗位。
' G( O2 c+ x+ W3 ^0 q6 t! m+ i例如, 一位员工管理者能力突出, 老板就拍脑袋为他设置了生产总监的职位, 让他统筹负责生产、采购、接单等方面的管理工作; 再如, 老板成立采购部, 任命自己的小舅子为采购部经理。
" g9 X# F$ \; h B! e G; W" \(2)因岗设位
9 U/ U; O% {$ ~$ W
很多企业的岗位是怎么来的? 我们可以联想一个场景: 老板看着组织结构图, 按图设岗, 缺了就补; 或者看到同行有某个岗位, 便 " 他有我们也要有"; 当然也有一些岗位的设置是为了响应客户的要求。企业设置了某个岗位, 然后随便找个人去填充, 并没有取得理想的管理效果。
; T% F( a3 S/ U; B! W7 j
(3)因权设职
& m$ ~4 e- ~4 O5 e& N) f& v很多企业设置管理岗位的出发点是给某个人什么样的权力, 这样往往会导致企业中官僚主义盛行和管理者官本位思想突出。
管理岗位设置原则:因责设岗
制造型企业因行业属性、 规模大小和老板领导风格的不同, 在具体设置管理岗位时可谓千变万化, 但是必须遵循 " 因责设岗" 的原则, 任何一个岗位都要有责任划定。
, R( h$ Z4 o l( o% i
企业在成立 PMC部、设立计划员岗位时, 一定要明确 PMC部要承担的责任和计划员的岗位职责。
7 L) Q5 y U3 C' E i2 q( I, E
PMC部通常负责跟踪订单是否准交、物料是否到位、计划是否合理、组织效率是否高效等方面的工作, 打通企业从订单接入到成品出货的 " 高速公路", 具象化的责任就是缩短生产周期, 提高订单准交率和组织效率等; 计划员则要负责保证计划的准确性等相关工作。
2 k* A% M* S4 S& ^1 _& N
企业因具象化的责任设定 PMC部, 计划员也是一个责任清晰的岗位, 不是因为别的企业有 PMC部我就也要设立 PMC部。
; [% c4 g, R1 l# Q8 r
企业如果规模很小,只有二三十个人, 完全没有必要设立 PMC部, 实行集约扁平化管理就行, 否则企业的管理成本会很高; 但企业如果具有一定规模还不设立 PMC部的话, 肯定会乱套的。
' H! R# ]% W/ Q- ^0 s
朗欧的老师们入驻企业以后, 首先就是帮助企业设立稽查部。稽查部的责任就是统计和监督企业的每一个流程、每一项制度、每一次会议决议的执行情况, 确保流程、制度、会议决议真正落地执行。
# ?; `1 u+ z# ^
结语
" H! K5 O, D* i, A一个企业光有人才的积累是远远不够的, 还必须对其进行有效配置和合理使用, 做到人岗匹配。制造型企业在设置管理岗位时切忌因人设岗、因岗设位和因权设职, 要遵循因责设岗的原则, 提高人力资源使用效率。